2023届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一、快乐填一填。1.某次答题比赛中,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一道题倒扣6分。笑笑共抢答10道,得了36分,她答对了(________)道题。2.267克=(____)千克, 55厘米=(____)米。 1元5角=(____)元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是一个底角的度数的2倍,它的底角是(____),顶角是(____)。4.在一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______)5.0.95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还需要再加上(________)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才能得到自然数1。6.125×25×32=(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定律.7.小华在计算8×(□+5)时,把括号漏掉了,算成8×□+5,请你利用学过的运算定律算一算,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________)。8.把12.07扩大100倍是120.7 .9.69克=________千克 5元6角8分=________元5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 3.9小时=________分.10.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11.一个小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读作____,它的计数单位是___.二、公正小法官。12.3.05元就是三元五角._____(判断对错)13.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________)14.根据37÷4=9……1,所以370÷40=9……1. (______)15.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_____)16.6的百分之一是0.1.(_______)17.平行四边形有四条对称轴. (______)18.把2.6×4.56中两个乘数的小数点去掉,积就扩大1000倍。(______)三、精挑细选。19.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它的第三条边长可能是( )。A.2厘米 B.3厘米 C.7厘米 D.4厘米20.小明的语数英三科平均分是92分,科学95分,那么小明的四科平均分( ).A.比92分高 B.比92分低 C.不能确定21.下列各组算式,( )组不可以用“=”连接。A.960÷16÷4〇960÷(16÷4) B.130×42〇13×420C.15×22〇30×11 D.792÷36〇396÷1822.下面各数,去掉“0”大小不变的是( )。A.1.20 B.120 C.10.223.小红语文、英语总分181分,数学95分,她的平均成绩是( )A.92分 B.138分 C.90分2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 )。A.100° B.80° C.130°25.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下图中左面的立体图形,右面的4个图形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四、我是神算手。26.直接写出得数。25×8= 320÷40= 0÷32= 410-230=54÷6×8= (50+90)÷2×3= 0.21×100÷10= 9×4×25= 27.列竖式计算。35×102= 50×240= 124×86= 850÷60=五、动手实践。28.画出图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9.先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然后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先向左平移12格,再向上平移2格后的图形。30.在下面的直角梯形中画两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直角梯形。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31.求下面角的度数。∠1=26°,∠2=78°,求∠3的度数。32.丽丽从8岁到12岁的身高统计表如下。年龄/岁89101112身高/厘米112117120135145(1)根据上表绘制折线统计图。丽丽从8岁到12岁的身高统计图(2)丽丽从几岁到几岁身高长得最快?长高了多少厘米?33.动物园里有一些龟和鹤,它们共有80只眼睛和112条腿。龟、鹤各有几只? 34.明光小学新建一幢4层的教学楼,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2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35.一块长方形地,如果把它的长减少6米,面积就减少了240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了200平方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画一画,标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参考答案 一、快乐填一填。1、6【分析】假设笑笑10到都答对了,应该得10×10=100分,但是实际得了36分,有100-36=64的差额,用差额除以10+6即可求出答错的题数,即可解答。【详解】假设10道都答对了。(10×10-36)÷(10+6)=64÷16=4(道)答对的题数:10-4=6(道)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利用假设法解题。2、0.2670.551.5【解析】略3、 45° 90°【解析】略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这组数的和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如果这组数大小不同,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如果这组数大小相同,最大数、最小数、平均数相等.解:在一组数中,平均数不一定比最大的数要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注意,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不一定比最大的数小,也不一定比最小的数大.5、0.01 5 【分析】0.95是两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0.01或;1-0.95=0.05,0.05里面有5个0.01,所以还需要加上5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详解】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0.01,1-0.95=0.05,0.05里面有5个0.01,所以还需要加上5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理解小数计数单位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125×8×4×25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解析】略7、35【分析】8×(□+5)根据乘法分配律展开,然后再与8×□+5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差是多少。【详解】8×(□+5)=8×□+8×5=8×□+408×□+40比8×□+5多了:40-5=35。故答案为:35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8、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把12.07扩大100倍就是把12.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据此判断.解:12.07×100=1207,所以把12.07扩大100倍是1207;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9、0.069 5.68 0.05 4 【分析】①低级单位克化高级单位千克除以进率1.②把6角除以进率10化成0.6元,8分除以进率2化成0.08元,再把二者与5元相加.③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以进率2.④高级单位小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3.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详解】解:①69克=0.069千克;②5元6角8分=5.68元;③5平方分米=0.05平方米;④3.9小时=4分.故答案为0.069,5.68,0.05,4.10、;【分析】(1)将右边方框的阴影部分移到左边方框的空白部分,阴影部分恰好凑成一个方框,整体有3个方框,所以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2)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一个个小三角形,总共有16个小三角形,阴影部分占了8个小三角形,所以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第一个图形将整体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所以阴影部分是整体的;(2)第二个图形将整体平均分成16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8份,所以阴影部分是整体的=;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注意关键词“平均分”。11、600.06 六百点零六 0.01 【解析】略 二、公正小法官。12、×【详解】试题分析:把3.05元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是元数,十分位是角数,百分位是分数;据此判断得解.解:3.05元=3元5分所以3.05元就是三元五角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3元零5分;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注意单位间的进率.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并结合题意“两个内角的和等于90"”可知:该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第三个内角度数)用“180°-90°”即可可求出,进而判断即可。【详解】180°-90° =90°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关键牢记“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4、×【解析】略15、正确【解析】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一样,都是先把相同数位对齐。故答案为:正确。16、×【解析】略17、×【详解】略18、√【分析】在2.6×4.56中,如果去掉2.6中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倍;如果去掉4.56中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因此积扩大了10×100=1000倍。【详解】把2.6×4.56中两个乘数的小数点去掉,等于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三位,积就扩大1000倍。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变化这一知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反之则缩小。 三、精挑细选。19、C【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可知,3+7=10厘米,7-3=4厘米,则第三条边长小于10厘米,大于4厘米。【详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第三条边长小于10厘米,大于4厘米。A. 2<4;B. 3<4;C. 10>7>4;D. 4=4;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明确第三条边长小于10厘米大于4厘米,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A【解析】略21、A【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积不变的规律是指积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 , 积不会发生改变。商不变的规律是指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960÷16÷4=960÷(16×4)≠960÷(16÷4),所以本选项不可以用“=”连接。B:130×42=(130÷10)×(42×10)=13×420,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C:15×22=(15×2)×(22÷2)=30×11,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D:792÷36=(792÷2)÷(36÷2)=396÷18,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除法的性质以及积不变和商不变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A【解析】略23、A【解析】略24、B【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顶角度数。【详解】180°-50°-50°=130°-50°=80°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一性质,还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5、B【分析】从前面看,看到的是两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从左面看,看到的也是两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从上面看,看到的也是两层,上层3个正方形,下层1个正方形靠右;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前面看到的是④;从左面看到的是①;从上面看到的是③;不管从哪个方向都看不到②。故选:B。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我是神算手。26、200;8;0;180;72;210;2.1;900【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答。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详解】25×8=200 320÷40=8 0÷32=0 410-230=18054÷6×8=9×8=72 (50+90)÷2×3=140÷2×3=70×3=210 0.21×100÷10=21÷10=2.1 9×4×25=9×(4×25)=9×100=900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计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27、3570;12000;10664;14……10【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去乘三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商的首位在十位上,如果不够除,商在个位上,据此计算即可。【详解】35×102=3570 50×240=12000 124×86=10664 850÷60=14……10 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对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 五、动手实践。28、见详解【分析】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详解】 本题考查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方法,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9、【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作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然后利用平移的特征,把图形的关键点分别向左平移12格,再向上平移2格,首尾连结各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详解】作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然后把这个轴对称图形先向左平移12格,再向上平移2格后的图形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平移,作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把对应点的位置画正确。30、【分析】原图是直角梯形,根据题意只要画两条平行线(不平行于直角梯形的高),再使得一条平行线和梯形底边所组成的角是钝角即可得到一个钝角三角形,而两条平行线间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最左边的是直角梯形。【详解】如图: 考查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及钝角三角形的认识。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31、7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3=180°-26°-78°。【详解】180°-26°-78°=154°-78°=76°答:∠3的度数是76°。 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2、(1)丽丽从8岁到12岁的身高统计图(2)从10岁到11岁身高长得最快,长高了15厘米。【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首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10岁到11岁时长的最快,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1岁的身高减去10岁的身高即可求出长了多少厘米。【详解】(1)丽丽从8岁到12岁的身高统计图(2)135-120=15(厘米)答:从10岁到11岁身高长得最快,长高了15厘米。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步骤。33、龟有16只,鹤有24只【解析】80÷2=40(只) 40×2=80(条) 112-80=32(条)32÷(4-2)=16(只) 40-16=24(只)答:龟有16只,鹤有24只。34、480张【解析】4×5×24=20×24=480(张)答:一共需要480张课桌.35、2000平方米【分析】如图所示,长减少了6米,面积就减少了240平方米,于是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宽;它的宽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了200平方米,则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进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200÷4)×(240÷6)=50×40=2000(平方米)答: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2000平方米。 解答此题认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继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数学五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认真读题,准确填写,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三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