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第2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两类模型”问题
展开第2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两类模型”问题
一、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1)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
(4)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适用条件
(1)理想守恒: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近似守恒: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
(3)某一方向守恒: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自测 (多选)如图1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大小相同
答案 CD
解析 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受小车的摩擦力,所以动量不守恒,A错误;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受男孩的力为外力,所以动量不守恒,B错误;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所以动量守恒,C正确;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D正确。
二、“两类”模型问题
1.“反冲”和“爆炸”模型
(1)反冲
①定义: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向前运动时,剩余部分必将向后运动,这种现象叫反冲运动。
②特点: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实例:发射炮弹、发射火箭等。
③规律:遵从动量守恒定律。
(2)爆炸问题
爆炸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守恒。如爆竹爆炸等。
2.“人—船”模型
(1)模型介绍
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若整体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质量的反比。这样的问题即为“人船模型”问题。
(2)常见情境
命题点一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基本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真题示例1 (2021·全国乙卷,14)如图2,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簧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簧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 )
图2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答案 B
解析 撤去推力,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动量守恒,滑块和小车之间有滑动摩擦力,由于摩擦生热,系统机械能减少,故B正确。
【针对训练1】 (多选) (2021·福建龙岩市质量检测)如图3所示,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球员朱婷竖直跳起,恰好在她达最高点时将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排球以更大的速率水平返回,直接落在对方的场地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在击打过程中朱婷与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B.击打前后瞬间朱婷与球组成的系统的动能相等
C.朱婷击打球完后比排球先落地
D.朱婷击打球完后落回起跳点上
答案 AC
解析 击打过程中朱婷与球在半空中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朱婷和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正确;击打前后瞬间朱婷用力使球加速,自身化学能转变为球的动能,动能不守恒,B错误;击球后朱婷与球均做平抛运动,朱婷离地高度低于球的高度,且不可视为质点,故应先落地,C正确;朱婷击球后,向后做平抛运动,故击完球后不会落回起跳点上,D错误。
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应用
【例2 (多选)如图4所示,在光滑平直的路面上静止着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人从a车跳上b车,又立即从b车跳回a车,并与a车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最终a车的速率大于b车的速率
B.最终a车的速率小于b车的速率
C.全过程中,a车对人的冲量大于b车对人的冲量
D.全过程中,a车对人的冲量小于b车对人的冲量
答案 BD
解析 人与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设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则有0=(m人+ma)va-mbvb,得=<1,则a车的速率小于b车的速率,故A错误,B正确;人对两车的冲量大小Ia=mava,Ib=mbvb=(ma+m人)va>mava,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车对人的冲量小于b车对人的冲量,故C错误,D正确。
【针对训练2】 (2021·山东泰安市检测)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滑环套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杆上,质量为m球=3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用长为L的轻质细绳与滑环连接。滑环固定时,给小球一个水平冲量I,小球摆起的最大高度为h1(h1
图5
A.6∶1 B.4∶1
C.2∶1 D.4∶3
答案 B
解析 滑环固定时,设小球获得冲量I后对应的初速度为v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球v=m球gh1,解得h1=;滑环不固定时、物块初速度仍为v0,在物块摆起最大高度h2时,它们速度都为v,在此过程中物块和滑环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m球v0=(m+m球)v,m球v=(m+m球)v2+
m球gh2,由以上各式可得h2=,则h1∶h2=4∶1,故B正确。
命题点二 “反冲”和“爆炸”模型
1.反冲运动的三点说明
作用原理
反冲运动是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
动量守恒
反冲运动中系统不受外力或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反冲运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增加
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总机械能增加
2.爆炸现象的三个规律
动量守恒
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能增加
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增加
位置不变
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可以认为爆炸后各部分仍然从爆炸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例3 (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考模拟)一质量为0.3 kg的烟花弹获得动能E后,从地面竖直升空。当烟花弹上升到离地20 m高处时速度为零,此时弹中火药爆炸将烟花弹炸为大、小两块,大、小块烟花弹分别获得水平向左、水平向右的速度,大块质量为小块质量的2倍,大、小两块烟花弹获得的动能之和也为E,爆炸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4,不计空气阻力和火药的质量,释放烟花弹位置的水平面足够大。求:
(1)动能E;
(2)大、小两块烟花弹落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 (1)60 J (2)84 m
解析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mgh
解得E=60 J。
(2)烟花弹在最高点爆炸,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0=mv1-mv2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E=×mv+×mv
解得v1=10 m/s,v2=20 m/s
大、小两块烟花弹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gt2,则大、小两块烟花弹落地之间的距离x=v1t+v2t,解得x=84 m。
【针对训练3】 在爆炸实验基地有一发射塔,发射塔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安装有声音记录仪。爆炸物自发射塔竖直向上发射,上升到空中最高点时炸裂成质量之比为2∶1、初速度均沿水平方向的两个碎块。遥控器引爆瞬间开始计时,在5 s末和6 s末先后记录到从空气中传来的碎块撞击地面的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g取10 m/s2,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碎块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B.爆炸物的爆炸点离地面高度为80 m
C.爆炸后的质量大的碎块的初速度为68 m/s
D.爆炸后两碎块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40 m
答案 B
解析 设碎块落地的时间为t,质量大的碎块水平初速度为v,则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1v1-m2v2=0,质量小的碎块水平初速度为2v,爆炸后的碎块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相同,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由水平方向x=v0t知落地水平位移之比为1∶2,碎块位移s=,可见两碎块的位移大小之比不是1∶2,故A项错误;据题意知,vt=(5-t)×340,又2vt=(6-t)×340,联立解得t=4 s,v=85 m/s,故爆炸点离地面高度为h=gt2=80 m,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两碎块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Δx=3vt=1 020 m,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三 “人—船”模型
模型特点
(1)两物体相互作用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0。
(2)运动特点:人动船动,人静船静,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人与船的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比的倒数;人与船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比的倒数,即==。
(3)应用==时要注意:v1、v2和x1、x2一般都是相对地面而言的。
【例4 有一只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重一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于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的自身质量为m,水的阻力不计,则船的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设船的质量为m船,人走动的时候船的速度为v,人的速度为v′,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用时为t,船的位移为d,人的位移为L-d,所以v=,v′=。以船后退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有m船v-mv′=0,可得m船 =,小船的质量为m船=,故B正确。
【针对训练4】 (多选)如图6所示,绳长为l,小球质量为m1,小车质量为m2,将小球向右拉至水平后放手,则(水平面光滑)( )
图6
A.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B.水平方向任意时刻小球与小车的动量等大反向
C.小球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
D.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答案 BD
解析 系统只是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为零,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零,故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而总动量不守恒,A错误,B正确;根据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及机械能守恒得,小球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C错误;小球相对于小车的最大位移为2l,根据“人船模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小球的平均速度为v1,小车的平均速度为v2,m1v1-m2v2=0,两边同时乘以运动时间t,m1v1t-m2v2t=0,即m1x1=m2x2,又x1+x2=2l,解得小车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正确。
对点练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基本应用
1.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B.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系统动量就不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
D.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都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守恒
答案 C
2.(2021·湖北省模拟)如图1所示,曲面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Q自P的上端静止释放。Q与P的接触面光滑,Q在P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P对Q做功为零
B.P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为零
C.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D.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答案 B
解析 P对Q有弹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在运动中,P会向左移动,P对Q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与Q前后移动连线的位移夹角不等于90°,所以P对Q做功不为0,故A错误;因为P、Q之间的力属于系统内力,并且等大反向,两者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相等,所以做功之和为0,故B正确;因为系统只有系统内力和重力的作用,所以该P、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系统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但是在竖直方向上Q有加速度,即竖直方向上动量不守恒,故C、D错误。
3.如图2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A∶mB=1∶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两物体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水平轻质弹簧,A、B两物体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水平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两物体被弹开(A、B两物体始终不滑出平板车),则有( )
图2
A.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小车C先向左运动后向右运动
D.小车C一直向右运动直到静止
答案 D
解析 A、B两物体和弹簧、小车C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在弹簧释放的过程中,因mA∶mB=1∶2,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μmg知,A、B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所以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合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A物体对小车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小于B物体对小车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A、B两物体相对小车停止运动之前,小车所受的合力向右,会向右运动,因滑动摩擦力做负功,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最终整个系统将静止,故B、C错误,D正确。
4.(多选)如图3所示,一质量mB=3.0 kg 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A=1.0 kg的小木块A,同时给A和B以大小均为4.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A始终没有滑离B板,在小木块A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木板速度大小可能是( )
图3
A.2.1 m/s B.2.4 m/s
C.2.8 m/s D.3.0 m/s
答案 AB
解析 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从A开始运动到A的速度为零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mA)v=mBvB1,代入数据解得vB1≈2.67 m/s。当从开始到A、B速度相同的过程中,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mA)v=(mB+mA)vB2,代入数据解得vB2=2 m/s,则在木块A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B的速度范围为2 m/s<vB<2.67 m/s,故选项A、B正确。
对点练 “反冲和爆炸”模型
5.(多选)(2021·江西鹰潭市模拟)如图4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木板C,mC= 4 kg,C板上表面粗糙,A、B两个物体紧挨在一起,初始A、B和C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mA=1 kg,mB =2 kg。A、B间夹有少量火药,某时刻火药爆炸,瞬间释放了E=27 J的能量并全部转化为A和B的动能,使A、B分别水平向左、向右运动起来, C板足够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图4
A.爆炸后瞬间A、B速度大小vA=2vB
B.若A、B与木板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爆炸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若A、B与木板C上表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则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D.整个过程中A、B、C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为27 J
答案 AD
解析 爆炸瞬间,以A、B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AvA+mBvB,则mAvA=-mBvB,代入数据得速度大小vA=2vB,故A正确;A、B受到的摩擦力Ff=μmg大小不等,则A、B系统所受外力不为0,A、B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对A、B、C整体分析,合力为零,满足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C错误;C足够长,最终A、B、C总动量为0,故三者最终速度也为0,即A、B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为27 J,故D正确。
6.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
A.30 kg·m/s B.5.7×102 kg·m/s
C.6.0×102 kg·m/s D.6.3×102 kg·m/s
答案 A
解析 设火箭的质量为m1,燃气的质量为m2。由题意可知,燃气的动量p2=m2v2=50×10-3×600 kg·m/s=30 kg·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0=m1v1-m2v2,则火箭的动量大小为p1=m1v1=m2v2=30 kg·m/s,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对点练 “人—船”模型问题
7.质量为m球的气球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气球和人在静止的空气中共同静止于离地h高处,如果从气球上慢慢放下一个质量不计的软梯,让人沿软梯降到地面,则软梯长至少应为( )
A.h B.h
C.h D.h
答案 C
解析 设人沿软梯滑至地面,软梯长度至少为L,以人和气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动量守恒,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
-m球v2+mv1,人沿软梯降至地面,气球上升的高度为L-h,平均速度大小为v2=,人相对于地面下降的高度为h,平均速度大小为v1=,联立得0=
-m球·+m·,解得L=h,故C正确,A、B、D错误。
8.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段是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点静止开始沿AB轨道滑下,然后滑入BC轨道,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小车质量M=3m,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
图5
A.全程滑块水平方向相对地面的位移为R+L
B.全程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s=(R+L)
C.滑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
D.μ、L、R三者之间的关系为R=4μL
答案 B
解析 设全程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则滑块水平方向相对地面的位移x=R+L-s,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M=0,即m-M=0,结合M=3m,解得s=(R+L),x=(R+L),故A错误,B正确;滑块刚滑到B点时速度最大,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0=mvm-Mv,mgR=mv+Mv2,联立解得vm=,故C错误,对整个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M)v′,得v′=0,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R=μmgL,得R=μL,故D错误。
9.如图6所示,质量为M=40 kg 的平板车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车上有一质量为m=50 kg 的人,车的上表面距离地面高为h=0.8 m,初始时人和车都静止。现在人以v0=2 m/s 的水平速度从车的右边缘向右跳出,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
图6
(1)人跳离车后车的速度大小;
(2)人跳车过程人做了多少功;
(3)人刚落地时距离平板车右边缘多远。
答案 (1)2.5 m/s (2)225 J (3)1.8 m
解析 (1)人跳车的过程,水平方向系统的外力为零,人和车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0=mv0-Mv1
可得车获得的速度v1=2.5 m/s。
(2)人跳车的过程,人的内力做功,把生物能转化为车和人的动能,由能量守恒可得
W=Mv+mv
解得W=225 J。
(3)人跳离车后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h=gt2
解得t=0.4 s
则人落地时距离车右端s=(v0+v1)t=1.8 m。
10.如图7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用质量分别为2 kg和1 kg的甲、乙两滑块,将轻弹簧压紧后处于静止状态,轻弹簧仅与甲拴接,乙的右侧有一挡板P。现将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甲的速度大小为2 m/s,此时乙尚未与P相撞。求:
图7
(1)弹簧恢复原长时乙的速度大小;
(2)压缩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3)若乙与挡板P碰撞反弹后不能再与弹簧发生碰撞,挡板P对乙的冲量的最大值。
答案 (1)4 m/s (2)12 J (3)6 N·s
解析 (1)设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甲-m乙v乙=0
代入数据解得v乙=4 m/s。
(2)压缩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Ep=m甲v+m乙v=12 J。
(3)要使乙反弹后不能再与弹簧发生碰撞,碰后最大速度为v甲,设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I=m乙v甲-m乙(-v乙)
解得I=6 N·s。
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第2讲 抛体运动: 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第2讲 抛体运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抛运动,一般的抛体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第2讲 摩擦力: 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第2讲 摩擦力,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三点”注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第2讲 机械波: 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第2讲 机械波,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械波,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