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总结高效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展开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过程
①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证实地球是球体)④人造地球卫星(确证地球是球体)
3、实例:登高望远、月全食、远处驶来的小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4、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5、地球仪:概念,两极与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
二、纬线和纬度
1、纬线
①赤道: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纬线就是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大圆圈。
②特点: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圆形、有无数条。
2、纬度:
①划分:赤道(0°纬线) 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向南北增加到90°。
②特殊纬度
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只有一条
90°:南、北极点
23.5°:回归线,热带、温带分界,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用虚线表示。
66.5°:极圈,寒带、温带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③赤道只有一条,其他相同度数纬线有两条;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④从纬线上一点出发,不改变方向,能回到原点。
3、高中低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
①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②特点: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都是半圆,有无数条。
2、经度
①划分:本初子午线(0°经线) 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向东西增加到180°。
②特殊经度
0: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只有一条。180°经线也只有一条
20°W和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③相同度数经线有两条
④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2份,和为180°,一个东经,一个西经。
⑤从经线上一点出发,不改变方向,不能回到出发点。
四、经纬网定位
1、如果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在正南或正北,如果两点都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在正东或正西。
2、如原两点中一点在东经,一点在西经,若两者之和大于180则东在西,西在东。
3、极地经纬网判断方向:①先判断南北极②画出自转方向(北逆南顺)③顺着自转方向,增加一侧为东经,减小一侧为西经。
4、站在北极点其他方向都是南,站在南极点其他方向都是北。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
1、绕地轴旋转
2、周期:约24小时(或一天)
3、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4、产生现象: ①时间差异(偏东地点比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
②昼夜交替
③太阳东升西落
二、公转
1、绕太阳旋转
2、周期:一年
3、方向:自西向东
4、产生现象: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形成四季(同一纬度)③形成五带④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5、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空间指向不变。
6、根据室内太阳光面积的大小和影子长短判断冬夏。
7、根据极圈出现极昼和极夜判断冬至和夏至。
8、根据季节如何调整太阳能热水器高度(冬季支架太高)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三要素
1、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比例尺
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③比例尺大小:数字比例尺是厘米(比较大小的时候都转换成数字比例尺)
3、方向
①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②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③利用指向标确定方向
二、正确选择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导游图、交通图、地形图、政区图等
2、根据比例尺选择:图幅一定,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粗略。
第四节 地形图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陡坡、缓坡: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4、等高距:同一幅图,等高距相同
5、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
山脊、山谷、山峰、陡崖、鞍部。
6、应用:①缓坡修梯田②陡崖适合攀岩,形成瀑布和挑战极限③修路缓坡,沿着等高线方向,减小工程量④野营在山脊或者鞍部搭帐篷⑤山谷容易发育河流适合漂流⑥判断河流流向⑦判断山顶的高度范围⑧观景台修建在高处⑨从一点能否看到另一点,连线看是否被挡住⑩盆地修大坝在出口处11计算两地温度差。
二、分层设色地形(用于判断某地地形类型)
五种土地类型:①平原:海拔低于200米用绿色表示②丘陵:海拔在200---500米③高原:海拔高于500米,内部起伏和缓。④海拔高于500米,顶部起伏大。⑤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
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着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陆分布
1、面积比例:陆地占29%,海洋占71%,七分海三分陆
2、特点: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周围却是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南极周围却是陆地。任何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的概念,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格陵兰岛。最大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2、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特征: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会画简图)
①完全分布在北半球:欧洲,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非,亚、大洋洲。
②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无人定居的大洲:南极洲
3、各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欧:乌乌里,大黑土
②亚非:苏伊士运河
③亚、北美:白令海峡
④欧非:直布罗陀海峡
4、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①太、大、印、北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
第二节 海陆变迁
一、原因:
①地壳的变动②海平面的升降(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人为原因)
二、实例
1喜马拉雅山脉有海洋生物化石:海洋→陆地(地壳变动)
2、东海海底发现人类活动遗迹:陆地→海洋(海平面升降)
3、荷兰低地国:围海造田(人类活动)日本、香港、台湾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说
1、提出者:魏格纳
2、依据:古老底层、古生物、南美和非洲轮廓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内容: ①全球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大洋板块
②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和板块交界带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2、运动形式:①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②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海洋缩小---地中海
3、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由于板块相互作用,地中海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红海在不断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喜马拉雅山抬升(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与气候
1、定义: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时刻变化,阴晴,风雨,冷热等。
2、天气特点,同一点,不同时,天气变化大,同一时,不同地点,天气差别大
3、天气与人类活动:天气影响交通、军事、健康、农业
4、气候:同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终年严寒,炎热,四季分明等。
5、气候特点:稳定
二、天气预报
1、天气符号
2、风力和风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3、卫星云图: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区
三、空气质量指标:污染指数(指数小,空气清新,对健有利;反之,对身体有害)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1、气温的变化
①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③观测方法:百叶箱(温度计距地面1.5米) 单位:摄氏度(℃)
④测量时间:8点、20点、2点、14点
⑤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⑥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气温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的差。
⑦气温变化曲线图(南北半球判断方法)
2、气温的分布
规律:①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会根据气温曲线判断南北半球)
②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夏陆冬海)
③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按升高面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等温线判读
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②等温线如果呈封闭形状:中心气温低,表示是等温线图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③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
2、主要形式降雨
3测量工具:雨量器
4、单位:毫米
二、降水的分布
1、规律
①赤道多雨,极地少雨。
②回归线附近: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③中纬度地区: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④地形: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2、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3、世界雨极:印度乞拉朋齐,世界干极 :阿塔卡玛沙漠
第四节 世界气候
一、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1、热带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
②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两侧。(非洲热带草原)
③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岸。(阿拉伯半岛、撒哈拉沙漠)
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分布在亚洲南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2、温带气候
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亚洲东部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
③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我国东南部32°N附近)
④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分布在南北纬40°---60° 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
3、寒带气候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1、以温定带:
①最冷月气温大于15摄氏度为热带
②最冷月气温0--15摄氏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③最冷月气温小于0摄氏度为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2、以水定型:
①降水量小于40mm少雨型
②降水量在40—100mm湿润
③降水量大于100mm多雨型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截至2011年10月31日,人口70亿。
2、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
3、非洲增长率最高,欧洲最慢,亚洲人口最多。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稠密区: ①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
②欧洲及北美东部沿海平原(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中低纬度(纬度)近海(海陆)平原(地形)
3、稀疏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地
三、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衣食住行
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的问题:老龄化、国防兵员不足,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
3、解决措施: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三、世界人种
1、人种的划分: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2、世界人种的分布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
二、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代表建筑:教堂。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建筑:清真寺。
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代表建筑:佛塔00
第三节 人类聚居地—聚落
一、聚落的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名录》: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山西省的平遥古城。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地域发展差异
1、世界有190多个国家。
2、发达国家:欧洲西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3、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地区
二、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1、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2、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合作。
3、国际合作原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
期中复习高效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高效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2章知识点总结: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2章知识点总结,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中国的疆域,95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解答题高效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全册综合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