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1.2记承天寺夜游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1.2记承天寺夜游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页
    11.2记承天寺夜游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1.2记承天寺夜游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11.2记承天寺夜游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2记承天寺夜游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凄异  引:延长(郦道元《三峡》)B.晓雾将  歇:消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C.互相  轩:远(是均《与朱元思书》)D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起(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对《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鲁迅——现代B.《三峡》——郦道元——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D.《渡荆门送别》——李白——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三峡》中,先写三峡的山,后写三峡的水;写山是为下文写水作铺垫。清荣峻茂四字高度概括了三峡春冬之时”“”“”“四种景物的不同特色,语言简约凝练,富有表现力。B.《记承天寺夜游》中,文章借闲人表达出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微妙而复杂的心境。C.《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变换着多种角度写景,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先是俯视,再是仰视。D.《与朱元思书》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第一段为总起,后两段分写水和山。 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①齐安:黄州,今湖北黄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陂陁(pō tuó):起伏不平的样子。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竹柏影也__________        2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3)意适忘__________          4)力极而__________7.下列句子中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相与步于中庭 B.子瞻迁于齐安C.庐于江上 D.往往留宿于山上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9.结合【甲】、【乙】两段文字,概括苏轼在贬谪期间的心境。  三、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选自《记承天寺夜游》)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欣然起行2无与为乐者3相与步于中庭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反问,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综合性学习13.你们班学了《记承天寺夜游》后,决定开展一次“‘访苏轼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连线苏轼】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都与苏轼有关系。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最熟悉的两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①赤壁  ②永州  ③承天寺④黄楼  ⑤杭州西湖示例:承天寺——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拟写广告】承天寺入围文化名人苏轼十大旅游名片的候选名单,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游客。3)【巧联妙对】有人根据本文意蕴,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你对出下联。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C3B4B5C6     1)大概是     2)考虑,想到     3)同,返回     4)停止,休息    7B    8.(1)院子里的月光如积水般空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2)听说子瞻到来,(急忙)裹上头巾,笑着出来迎接他,(然后)一起去游玩。    9.豁达、乐观,但又透露出些许的无奈、悲凉。 10.(1)高兴的样子(2)考虑 (3)共同,一起    1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    12.加强语气,表达作者赏月时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13.(1)示例一:杭州西湖——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示例二:赤壁一苏轼:人生如梦,一梅还酚江月。2)示例:承载天地之灵气,品味苏轼之底蕴。3)谪人共婵娟遣忧排愁 

    相关试卷

    7.回忆我的母亲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7.回忆我的母亲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藤野先生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6.藤野先生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消息二则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1.消息二则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