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一、用心思考,我会选。1.王老师买了24套连环画,平均每套218元。竖式中箭头所指表示的是( )。A.2套连环画436元 B.20套连环画是436元 C.20套连环画是4360元 D.24套连环画是4360元2.52.5中,小数点左边的“5”是右边“5”的( )。A. B.100倍 C.3.从( )看下面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 A.上面和正面 B.上面和左面 C.左面和正面4.用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A.180° B.18000° C.1800°5.淘气想用4周看完一本216页的故事书,他平均每周要看( )页。A.52 B.53 C.54二、认真辨析,我会判。6.用3厘米、2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______)7.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________)8.大于9.3且小于9.5的小数只有一个是9.4。(________)9.近似数是4.32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____)10.当a=2时,2a与a2相等.(____)三、仔细观察,我会填。11.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的底角是70°,顶角是_____。12.由23个一、3个十分之一和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______),读作(______)。13.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23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14.340米=( )千米 2.01吨=( )吨( )千克 3.06平方米=( )平方分米15.先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1)(2)16.35×4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17.把27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是0.027;把8.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________)。18.0.58添上(______)个百分之一就是1。四、认真细致,我会算。19.直接写出得数。2.03×10= 123.5÷100= 1.96(精确到十分位)≈ 25×4÷25×4= 28×0÷54= 2.104(精确到百分位)≈ 20.列竖式计算。(最后一道要验算) 21.计算下面各题。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22.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23.下面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请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1)根据图A的对称轴补全图A这个轴对称图形.(2)图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画出图C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4)画出图C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24.画出下图的轴对称图形,并整体向右平移6格。六、生活问题,我会解。25.衣架的高1.80米,欢欢举起双臂时身高是1.45米,如果欢欢踩在高30厘米的凳子上,能摘下衣架上的帽子吗?26.红太阳广场原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40米,后来扩建时把长增加了20米,结果面积增加了400平方米。这个花圃现在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7.看图列式解答.28.购物。①王老师买了15盒钢笔和108盒圆珠笔,一共花了多少元钱?②买圆珠笔比钢笔多花多少元?29.(1)上面的商品李阿姨各买一件,一共需要多少元?(2)吴老师买袜子和手套各4双,一共需要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1、C【详解】【分析】王老师买了24套连环画,平均每套218元,所以24套连环画可以分成2份分别是4套和20套,所求的是20套的价格,十位上的2表示的是20套的价格,据此解答。【详解】A.2套连环画436元,十位上的2表示的是20而不是2;B.20套连环画是436元,这个计算错误;C.20套连环画是4360元,这个正确;D.24套连环画是4360元,这个计算错误24个218应该是5232。故答案为:C正确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B【分析】52.5中,小数点左边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右边的“5”在十分位上,表示5个十分之一。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十位和十分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详解】52.5中,小数点左边的“5”是右边“5”的100倍。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十位和十分位之间的进率是100。3、C【解析】略4、A【解析】略5、C【分析】根据题意,用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的周数=平均每周看的页数,据此列式解答。【详解】216÷4=54(页)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因为3+2<6,所以用3厘米、2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故“用3厘米、2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析】十进制计数法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详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注意一定要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不是任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8、×【分析】题目中没有给出是几位小数,大于9.3且小于9.5的一位小数有9.4,大于9.3且小于9.5的两位小数有9.31、9.32……大于9.3且小于9.5的三位小数有9.311、9.312……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大于9.3且小于9.5的小数有无数个。故答案为:× 求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一定要明确是几位小数。9、√【解析】略10、√【详解】略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11、40°【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是相等的,用180°减去2个70°就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据此解答。【详解】180°﹣70°×2=180°﹣140°=40°答:它的顶角是40°。故答案为40°。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是相等的,运用内角和求角。12、23.304 二十三点三零四 【分析】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的用“0”补足;写出的小数,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详解】由23个一、3个十分之一和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23.304,读作二十三点三零四。 此题是考查小数的读写法,首先要先写对数,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的要用“0”补足。13、8 1 【分析】先把16和24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3和25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由此解答。【详解】16=2×2×2×224=2×2×2×3所以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23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1。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14、0.34,2, 10,306【解析】略15、(1)< (2)<【分析】(1)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3)同分子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详解】(1)将两个圆都平均分成5份,左边阴影占其中两份,表示,右边阴影占其中3份,表示,<;(2)左边长方形平均分成9份,阴影占其中一份,表示,右边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阴影占其中一份,表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与分数大小的比较。16、2【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后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不能只根据因数末尾的0来确定乘积末尾的0的个数。【详解】35×440=15400,积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2。 积末尾0的个数=两乘数末尾0的总个数+相乘后积末尾新增0的个数。17、 830 【分析】把27缩小到0.027,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即把27缩小到原来的;把8.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把8.3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得到的数是830。【详解】把27缩小到原来的是0.027;把8.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830。故答案为:;830。 本题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18、42【分析】0.58是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里面有58个百分之一(0.01),再添上42个0.01就是1;由此解答即可。【详解】0.58添上42个百分之一就是1。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明确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19、20.3;1.235;2.0;16;0;2.10【分析】(1)原数扩大10倍,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缩小100倍,就是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2)小数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再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3)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详解】2.03×10=20.3 123.5÷100=1.235 1.96≈2.0 25×4÷25×4=100÷25×4=4×4=16 28×0÷54=0÷54=0 2.104≈2.10 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下一位上的数。 20、22.032;1620;162.15;【分析】根据小数乘法和加法法则计算即可。【详解】6.12×3.6=22.032 1.8×900=1620 56.5+105.65=162.15验算: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竖式计算,验算时,加法可以用减法来验算。 21、20.28;14.45;1995;3【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5-2.32+7.6=12.68+7.6 =20.289.8+12.82-8.17=22.62-8.17=14.45 64+75÷15×27=64+5×27=64+135=199(575-255)÷(18+46)=320÷64=5216÷[12×(57-51)]=216÷[12×6]=216÷72=3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的,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22、【解析】画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用正方体堆成的图形时,每一列最高的那一列有几个正方体,那么这一列就画几个正方形.23、(1)(3)(4)答案如图(2)10【详解】略24、【分析】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详解】 本题考查补全轴对称图形和作平移后图形的方法,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或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25、不能摘下【分析】根据题意,先将30厘米换算为米做单位,再加上1.45米计算出欢欢站在凳子上的高度是多少米,再和1.80米比较即可。【详解】30厘米=0.3米0.3+1.45=1.75(米)1.75<1.80答:不能摘下衣架上的帽子。 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欢欢站在凳子上的高度是完成本题的关键,注意单位的换算。26、1200平方米【解析】400÷20=20(米)(40+20)×20=60×20=1200(平方米)27、科技书70本,故事书280本【解析】解:设科技书有x本,则故事书有4x本x+4x=350x=7070×4=280(本)28、①3195元②45元【分析】单价×数量=总价,分别算出买钢笔和圆珠笔花的钱,再算总和,就是一共花的钱;买圆珠笔的钱减去买钢笔花的钱就是问题所求。【详解】①钢笔:105×15=1575(元)圆珠笔:108×15=1620(元)共:1575+1620=3195(元)答:一共花了3195元钱。②1620-1575=45(元)答:买圆珠笔比钢笔多花45元。 此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此题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来计算。29、(1)65.8元(2)80元【分析】(1)各买一件需要的钱数,即把三种商品的单价相加即可。(2)可先求出买一双袜子和一对手套共需的钱数,再用这个钱数乘4即可解答。【详解】(1)7.5+12.5+45.8=20+45.8=65.8(元)答:一共需要65.8元。(2)(7.5+12.5)×4=20×4=80(元)答:一共需要80元。 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会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京市六合区2023年数学四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