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西昌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春景里会看到许多生命现象,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大鱼吃小鱼”——生活需要营养
    B. “惊起一滩鸥鹭”——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岸边柳树发出嫩芽”——能够繁殖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变异现象
    2.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诗句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 仅捕食 B. 仅竞争 C. 合作和捕食 D. 竞争和捕食
    3. 近来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及其它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的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脏,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是细胞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B. 过程②是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C. ①②③过程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成倍减少 D. 过程③是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 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调查法
    5. “水上桃花红欲然”描写出桃花盛开的美景,要实现一棵桃树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白花的方法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组织培养 D. 种子繁殖
    6. 如图是布拖县有名的乌洋芋(马铃薯)植株示意图。它生长在海拔2600~2800米之间,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耐贮存。食用部分是块茎,其中富含淀粉。以下关于食用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积累 B. 是植株结的果实
    C. 是叶片制造的有机物 D. 是植株根的变态
    7. 下列关于“观察蚯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 B. 蚯蚓的刚毛位于身体背面
    C. 离③远的①是蚯蚓身体的前端 D. 蚯蚓在玻璃上比糙纸上爬得快
    8.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水体pH对动物的生存是否有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H
    动物
    6.5~7.0
    6.0~6.5
    4.5~6.0
    3.0~4.5
    小龙虾


    ×
    ×
    黑头呆鱼

    ×
    ×
    ×
    牛蛙胚胎



    ×
    (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A. 水体pH的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B. 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
    C. 水体pH的降低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影响
    D. 水体pH为5.0时比6.3时更适合上述生物生存
    9. 人常因误吞异物发生急性呼吸道堵塞,导致呼吸困难,会因缺氧而意外死亡,应立即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其要点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B. 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C. 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D. 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10. 小强同学长期沉迷于电脑网游,导致眼球的某一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而患上高度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  )
    A. 1
    B. 2
    C. 3
    D. 4
    11. 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极为有趣的软体动物,一生只进食一次海藻大餐,将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从此便可终生不用进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绿叶海蜗牛细胞,可以分辨的细胞结构有(  )
    A. 细胞核和叶绿体 B. 叶绿体和细胞壁 C. 叶绿体和大液泡 D. 细胞核和细胞壁
    12.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运用证据和逻辑做出推测,下列证据与推测之间逻辑关系不成立的是(  )
    选项
    证据
    推测
    A
    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
    B
    米勒原始大气模拟实验
    原始海洋中的无机物可以产生有机物
    C
    露西骨骼化石的特征
    从森林古猿到人是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的
    D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特征
    地球上现存的脊椎动物来自共同的祖先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甲是关节示意图,图乙是通过关节置换治疗相应关节疾病的示意图。图乙中的“置换部分”对应图甲中的(  )


    A. ①关节头 B. ②关节囊 C. ③关节腔 D. ④关节窝
    14. 重磅!凉山拳击队在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拳击锦标赛中又获“11金6银6铜!并荣获团体第一!”。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 如图中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 躲避对方攻击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简单反射


    15. 日本信州大学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该生物技术属于(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杂交技术 D. 仿生技术
    16. 如图为酵母菌的自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②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③用于基因工程             ④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其实验装置与所要验证的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装置




    结论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9. 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B. 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 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 D. 免疫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20. 下列关于基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细胞中只有一个DNA分子 B.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一个DNA分子上只存在一个基因
    21. 人在情绪激动时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分泌量增多的激素是(  )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肾上腺激素
    22.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疫情期间,同学们带完的一次性口罩应投入(  )箱。
    A. B. C. D.
    23. 下列植物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海带
    ②葫芦藓
    ③满江红
    ④苏铁
    ⑤向日葵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③④⑤②① D. ④⑤③②①
    24. 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今年是兔年,“卯兔”是指喜爱吃带有晨露青草的小兔,其中兔、蛇、鸡的共同特征是(  )
    A. 有喙无齿 B. 用肺呼吸 C. 长骨中空 D. 胎生、哺乳
    25. 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在凉山州2023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出现了如下问题,请你判断26~30题的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6. 在《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中,使用放大镜看见卵黄中央的小白点是鸡的胎盘。 ______
    A. 正确 
    B. 错误
    27. 在《观察人体的上皮组织》实验中,欲上升显微镜镜筒应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______
    A. 正确 
    B. 错误
    28.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字母“e”)》的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e”,则装片中的图像是“ə”。 ______
    A. 正确 
    B. 错误
    29. 《制作并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近似圆球形,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细胞壁。 ______
    A. 正确 
    B. 错误
    30.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中,要求指出雌蕊、雄蕊的结构,我们可以就近取材用一朵南瓜花来做实验材料。 ______
    A. 正确 
    B. 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1.0分)
    31. 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将保护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8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栖息地,这具有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
    资料二: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四川省岷山地区和邛崃山——大相岭地区、陕西省秦岭地区和甘肃省白水江地区,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保护面积2.7134万平方公里,四川占了74.3%的面积。
    资料三:凉山州被称为“第三纪生物的避难所和物种基因库”。在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川金丝猴、大熊猫、四川山鹧鹄、血雉、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桫椤、川滇冷杉等。

    (1)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大熊猫、穿山甲、箭竹、珙桐、川滇冷杉、枯草杆菌等生物以及 ______ 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大熊猫国家公园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97科1007属,脊椎动物641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类多样性,其实质是 ______ 的多样性,在种、科、属的三个等级分类单位中, ______ 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3)四川山鹧鸪、血雉、黑鹳、中华秋沙鸭身体呈 ______ 型,能减小空气阻力,用 ______ 辅助肺呼吸,前肢成翼,体温恒定,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们在山林间飞行。
    (4)国家公园中有的混交林层峦叠嶂、风光旖旎、水量丰沛,混交林远比单纯林的自动 ______ 更强,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 ______ ”之称。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措施。
    32.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神舟十五号乘组空间站成功对接。半年前,神舟十四号乘组带回了经过120天空间培育的水稻种子,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也是水稻首次在太空结籽。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候选粮食作物。每100克可食用稻米中所含营养物质的量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膳食纤维
    维生素E



    77.2g
    7.4g
    0.8g
    0.7g
    0.46mg
    13mg
    2.3mg
    1.7mg
    (1)由上表可知,水稻的营养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______ ,其主要功能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 ______ 物质。
    (2)从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在轨太空实验,至11月25日结束实验,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请你推测培养液中至少应该包含 ______ 和 ______ 等成分,吸收这些营养成分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
    (3)你认为在太空中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意义是 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3. 在2022年底,一次性机器人“磁控胶囊胃镜”惊现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人能短时间内无痛苦地完成胃部检查,病人吞下“磁控胶囊胃镜”到检查完成只需5分钟,约一天后它会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和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磁控胶囊胃镜”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是 ______ (填字母),“磁控胶囊胃镜”与生活中我们口服的药物胶囊(用淀粉制成)不同,后者在 ______ 被彻底消化,使药物渗出进入血液。
    (2)外界的氧气经C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变成了 ______ ,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______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 ______ (选填“增多”“减少”)。
    (3)图中共有 ______ 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生理活动异常有关。
    (4)甲肝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是因为 ______ (填字母)分泌的胆汁异常影响了脂肪的分解。
    34. “并指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相邻手指或脚趾联合在一起。如图是某并指家庭的遗传图谱,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性状是由 ______ 控制的,人的性别是由 ______ 染色体决定的。
    (2)Ⅰ代父母都是并指,而Ⅱ代3为正常,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
    (3)据图判断,并指是 ______ (选填“显性”“隐性”)性状,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该基因组成出现的概率是 ______ 。
    (4)若个体4和个体5的孩子为并指,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如果个体4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这种变异属于 ______ (选填“可遗传”“不可遗传”)的变异。
    (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35. 全球一半胃癌患者在中国,发病率世界第一。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图1)引起的,溃疡容易导致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它属于 ______ (选填“细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______ 。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人群中传播,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 ______ 。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和“分餐制”就能有效地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______ 环节。
    (3)研究者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按下表进行处理,以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如下表)。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2柱状图所示。
    处理
    1组
    2组
    3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①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 ______ (选填“有关”“无关”)。
    ②实验中2组和3组结果对照,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 ______ (选填“抑制”“加强”)作用。
    ③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 ______ 。
    ④根据以上实验结论,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 ______ (答一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大鱼吃小鱼,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惊起一滩鸥鹭表示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B正确。
    C、岸边的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体现的是生物的生长,不能体现生物的繁殖的特征,C错误。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D正确。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是说粮仓充足了老鼠、雀类食物充足,说明鼠与雀是竞争关系;草没有了,兔子食物缺乏,狐狸也会因兔子的减少而造成食物缺乏,体现了狐与兔之间是捕食关系。
    故选:D。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掌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过程①是细胞生长,细胞生长能够使细胞体积增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A正确。
    B、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过程②是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B正确。
    C、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和③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C不正确。
    D、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种类,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过程③是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正确。
    故选:C。
    图中的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相关知识。

    4.【答案】A 
    【解析】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这是人们能过观察总结的科学结论,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不符合题意;
    C、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一种类的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的研究方法,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实现“一棵桃树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白花”的方法是嫁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熟练掌握了嫁接的相关知识是答题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乌洋芋(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块茎,其中富含淀粉。乌洋芋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被运输到茎贮存起来,就形成了它的块茎。C正确。
    故选:C。
    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7.【答案】A 
    【解析】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正确;
    BD、蚯蚓的刚毛位于身体腹面,有固定和协助身体运动的功能,糙纸上有利于刚毛的固定,玻璃上不利于刚毛的固定,因此,蚯蚓在玻璃上比糙纸上爬得慢,错误;
    C、离③环带近的是②前端,错误。
    故选:A。
    图中①后端、②前端、③环带。
    掌握蚯蚓的形态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pH值小于7的液体呈酸性。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水体pH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A正确。
    B、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因为在pH为4.5~7.0同样存活,B正确。
    C、水体pH的降低,酸性变强,对水生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越不适合生物生存,C正确。
    D、水体pH为5.0时,小龙虾和黑头呆鱼不能存活,牛蛙胚胎能存活,水体pH为6.3时,小龙虾和牛蛙胚胎都能存活,黑头呆鱼不能存活,由此可以得出,水体pH为5.0时比6.3时不适合上述生物生存,D错误。
    故选:D。
    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A。
    (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
    (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3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2视网膜上(正常眼),才能看的清楚,长期沉迷于玩电脑网游,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3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2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故选:C。
    图中眼球的结构名称为:1是角膜、2是视网膜、3是晶状体、4是视神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近视眼的成因。

    11.【答案】A 
    【解析】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根据题意可知,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极为有趣的软体动物,体内有叶绿体,绿叶海蜗牛无液泡和细胞壁,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绿叶海蜗牛细胞,可以分辨的结构有细胞核和叶绿体。
    故选:A。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说明了肉汤中的微生物来自瓶外原有的微生物,而不是瓶内自发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的空气,A正确。
    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还不能形成原始生命,B正确。
    C、观察露西的化石特征发现,她的上肢骨较细,下肢粗壮,有利于直立行走。C正确。
    D、观察孔子鸟的化石发现它的前肢变成翼,具有鸟的特征,翅膀上有利爪,有牙齿,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说明孔子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型,D错误。
    故选:D。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熟练掌握地球上生命起源、进化的证据是答题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置换是治疗关节疾病的手段,如图是置换部分相当于①关节头。
    故选:A。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掌握关节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所以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A正确。
    B、由图可知,此时双臂都为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
    C、躲避对方攻击时,主要通过眼、肢体接触获取信息,大脑皮层接收感觉神经传来的兴奋,通过躯体运动神经作出反应,C正确。
    D、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复杂)反射,D错误。
    故选:D。
    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手臂提重物时与吊环运动员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3.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非条件(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熟记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和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日本信州大学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在纤维产业有广阔应用前景,该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故选:B。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转基因技术就是对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有目的改造。

    16.【答案】B 
    【解析】解:①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直接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不属于生产者,而是分解者,①错误。
    ②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②正确。
    ③酵母菌是真菌,能够进行孢子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题图中出芽生殖,③错误。
    ④制作馒头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不是氧气),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④错误。
    故选:B。
    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有液泡等结构)、细胞核。
    2、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酿酒用到酵母菌等。
    本题考查了酵母菌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7.【答案】A 
    【解析】解:病毒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有的病毒会使人患病如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SARS病毒使人患非典,H1N1病毒使人患甲流感、艾滋病病毒使人患艾滋病;有的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有的可制成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用于病毒基因工程,它可以通过提取、人工合成或从mRNA反转录获得.由于大多数真核基因和病毒基因有插入顺序,所以从m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往往不能完全代表真核基因的真正结构.
    ①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①正确;
    ②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②正确.
    ③用于基因工程,③正确;
    ④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属于病毒的结构,④错误;
    故选:A.
    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病毒的应用.

    18.【答案】B 
    【解析】解:A、该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错误。
    B、该实验装置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因为该瓶内氧气被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了,不能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能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空气中氧气,B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容器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不含有二氧化碳)未变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
    D、绿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氧气有助燃现象,将要熄灭的卫生香伸入收集来的气体,能够复燃,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D错误。
    故选:B。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
    (3)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9.【答案】B 
    【解析】解:A、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故A正确。
    BC、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故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故B错误,C正确。
    D、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故D正确。
    故选:B。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免疫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免疫的功能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20.【答案】C 
    【解析】解:A、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而不是一个细胞中只有一个DNA分子,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错误。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C正确。
    D、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许多多的基因,D错误。
    故选:C。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1.【答案】D 
    【解析】解: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当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时,这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故选:D。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据此解答。
    此题关键是理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生命活动。

    22.【答案】C 
    【解析】解:一次性口罩应该属于有害垃圾,应放在有害垃圾箱。
    故选:C。
    垃圾分类是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23.【答案】A 
    【解析】解:根据植物的进化历程可知: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划分,生殖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其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个植物类群;②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③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④苏铁属于裸子植物;⑤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因此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①海带→②葫芦藓→③满江红→④苏铁→⑤向日葵。
    故选:A。
    植物的进化历程如下图:

    本题是一基础题,熟记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B 
    【解析】解:A、鸡等鸟类的特点是有喙无齿,兔和蛇都没有这个特点,A错误;
    B、兔等哺乳动物、蛇等爬行动物以及鸡等鸟类的呼吸器官都是肺,B正确;
    C、鸡等鸟类的特点是骨骼轻、薄以及坚固,有些长骨中空,兔和蛇都没有这个特点,C错误;
    D、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兔是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而蛇和鸡都是卵生,D错误。
    故选:B。
    兔是哺乳动物,蛇是爬行动物,鸡是鸟类。哺乳动物的特征是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爬行动物脱离了水的束缚,用肺来呼吸,卵生,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卵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特征。

    25.【答案】C 
    【解析】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故绿色植物能转化光能,直接或间接为许多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食物和能量,A正确。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引起温室效应,C错误。
    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所以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故选:C。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价值。

    26~30.【答案】B 、B 、B 、B 、B 
    【解析】解:在《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中,使用放大镜看见卵黄中央的小白点是鸡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将来能发育成小鸡。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卵壳膜、气室、卵白、卵黄、系带、卵黄膜、胚盘。
    掌握鸡卵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解:在《观察人体的上皮组织》实验中,应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上升的同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显微镜的结构中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显微镜下成的是倒立的图像,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e”,则装片中的图像是“ə”。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显微镜成像原理: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番茄属于植物,番茄果肉细胞近似圆球形,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没有叶绿体,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掌握植物细胞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解:南瓜花是单性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因此不能同时观察到雌蕊和雄蕊,因此不能做为《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材料。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单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叫两性花。
    掌握南瓜花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31.【答案】非生物成分  基因  同科  流线  气囊  调节能力  肺  根本 
    【解析】解:(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大熊猫、穿山甲、箭竹、珙桐、川滇冷杉、枯草杆菌等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大熊猫国家公园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97科1007属,脊椎动物641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类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7各不同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所以在种、科、属的三个等级分类单位中,同科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3)四川山鹧鸪、血雉、黑鹳、中华秋沙鸭都属于鸟类。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空气阻力、双重呼吸,用气囊辅助肺呼吸、前肢成翼,体温恒定,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们在山林间飞行。
    (4)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国家公园中有的混交林层峦叠嶂、风光旖旎、水量丰沛,混交林远比单纯林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碳—氧平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故答案为:(1)非生物成分
    (2)基因;同科
    (3)流线;气囊
    (4)调节能力;肺
    (5)根本
    (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和保护措施及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和自动调节能力。

    32.【答案】糖类  主要供能  水  无机盐  根  扩展水稻的种植范围(或研究水稻的遗传与变异或有利于水稻育种领域方面发展) 
    【解析】解:(1)糖类是人体的能源物质。对比题中表格,水稻的营养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糖类,其主要功能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2)植物生长需要水、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为植物体光合作用自身制造的,所以,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应为无机盐。植物生活需要量较大有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题中表格提到水稻细胞中含有钙、铁、锌,均应植物体吸收的成分,所以,推测一下培养水稻幼苗的培养液中至少应该包含水和无机盐等成分,吸收这些营养成分的主要器官是植物体的根。
    (3)在太空中研究水稻生长发育可以扩展水稻的种植范围、研究水稻的遗传与变异、有利于水稻育种领域方面发展。
    故答案为:(1)糖类;主要供能。
    (2)水;无机盐;根。
    (3)扩展水稻的种植范围(或研究水稻的遗传与变异或有利于水稻育种领域方面发展)。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A  小肠  动脉血  左心房  减少  2  ③  B 
    【解析】解:(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磁控胶囊胃镜”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是口腔、咽、食道、胃。图中A表示消化道,因此,“磁控胶囊胃镜”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是A。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所吸收,因此,淀粉在小肠处被彻底消化,使药物渗出进入血液。
    (2)外界的氧气经C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变成了动脉血,经血液循环由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尿液的含量明显减少。
    (3)图中共有2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通过呼气排出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随着尿液排出。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过滤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的③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生理活动异常有关。
    (4)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将脂肪乳化成微粒以利于消化。甲肝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是因为B肝脏分泌的胆汁异常影响了脂肪的分解。
    故答案为:(1)A;小肠;
    (2)动脉血;左心房;减少;
    (3)2;③;
    (4)B。
    图中①肝脏分泌胆汁、②吸收、③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消化道、C肺泡。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4.【答案】基因  性  变异  显性  aa  25%  Aa  不可遗传  增大 
    【解析】解:(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当性染色体为XX,为女性,当性染色体为XY则为男性。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Ⅰ代父母都是并指,而Ⅱ代3为正常,属于变异。
    (3)由I代父母都是并指,而II代3为正常,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正常不并指,因此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故并指为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为杂合体Aa。个体3正常性状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故其基因组成为aa。据此可知,亲代I中的1和2基因型都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基因组成为aa,出现的概率是25%(或1/4)。
    (4)亲代Ⅱ4为并指,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Ⅱ5为正常,基因型是aa,她遗传给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如果这个孩子是并指,其基因组成一定是Aa。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5)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我国婚姻法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其科学依据是近亲结婚,婚后所生子女患遗传病发病概率增大。
    故答案为:(1)基因;性。
    (2)变异。
    (3)显性;aa;25%。
    (4)Aa;不可遗传。
    (5)增大。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35.【答案】细菌  成形的细胞核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  有关  抑制  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饮食中适当的补充乳酸菌,能够减少胃肠的溃疡和癌变 
    【解析】解:(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它属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叫做病原体。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人群中传播,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和“分餐制”就能有效地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环节。
    (3)①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幽门螺旋杆菌。其结果是2组小鼠比1组成小鼠胃黏膜的炎症严重得多,可以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有关。
    ②实验中2组和3组结果对照,其结果是2组小鼠比3组成小鼠胃黏膜的炎症严重得多,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抑制作用。
    ③对照实验要设置重复多次实验,以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④根据以上实验结论,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饮食中适当的补充乳酸菌,能够减少胃肠的溃疡和癌变。
    故答案为:(1)细菌;成形的细胞核
    (2)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3)①幽门螺旋杆菌;有关;②抑制;③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④饮食中适当的补充乳酸菌,能够减少胃肠的溃疡和癌变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相关试卷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_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_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共9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