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小明的以下家务劳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扫地抹灰 B. 摘菜洗菜 C. 淘米下锅 D. 烧火做饭
2. 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指的是( )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3. 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测量溶液pH D. 读取液体体积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石墨作电极 B. 用熟石灰(显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C.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 金属铜作导线
5.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B.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因森林覆盖面积广,怀化市被誉为“会呼吸的城市”。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
A. B.
C. D.
7. 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 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C. 将铵态氮肥与草水灰混合用,有利于增加肥效
D. 大量施用农药会导致环境和农产品污染,因此要禁止施用农药
8. 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 )
A. 水银—Hg—单质 B. 生石灰—CaO—氧化物
C. 熟石灰—Ca(OH)2—碱 D. 纯碱—Na2CO3—酸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CO2呈酸性
C. 只要温度达到可物的着火点就能燃烧
D.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0. 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C10H12O2),下列有关丁香油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香油酚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6
B. 丁香油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丁香油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D. 丁香油酚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11. 正确的操作是安全有效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C. 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其纯度
D.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2. 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P+O2=点燃P2O5
B. 碳酸分解:H2CO3=H2O+CO2↑
C. 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D.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Na2SO4+BaCl2=BaSO4↓+2NaCl
13. 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O=CO2+N2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3
14. 向Cu(NO3)2溶液中分别加入金属X、Y,反应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Y表面无明显变化,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Cu>X>Y B. X>Cu>Y C. X>Y>Cu D. Y>Cu>X
15. 现代社会,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某些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这样的海鲜可放心食用
B. 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C.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D.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当今社会使用的三大合成材料
16. 在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 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
B. 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 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17. 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NaCl、BaCl2、HCl B. CuCl2、KCl、H2SO4
C. Ca(NO3)2、Na2CO3、KOH D. HCl、NaOH、Na2SO4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CuO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1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和铝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20.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5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10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Z为化合物
D. 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2: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 ;
(2)2个氧原子 ______ ;
(3)5个水分子 ______ ;
(4)氢氧根离子 ______ ;
(5)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6)最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 ______ 。
22. 人类的日常生活处处与化学紧密相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硬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通常用 _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用 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清洗,因为洗涤剂对油污有 ______ 作用。
(2)中考期间,小红妈妈为小红制定了午餐食谱:糙米饭、蛋汤、红烧牛肉、凉拌黄瓜、牛奶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______ 。
(3)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其中缺铁会引起 ______ 。
(4)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腈纶
B.涤纶
C.棉花
D.尼龙
(5)2022年夏季因持续干旱,我市多地淡水资源紧缺,请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______ 。
23. 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铼原子的质子数为 ______ ,x= ______ 。
(2)铼元素属于 ______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
(3)请画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 ,该元素与铼元素的化学性质 ______ (填“相似”或“不相似”)。
2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__ g。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3)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______ 。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 ______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5. 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金属镁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______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______ ;该仪器在操作Ⅰ中的作用是 ______ 。操作Ⅰ中加入的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 ______ 。
(2)试剂X是 ______ (填名称),写出溶液A中加入试剂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6.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不考虑棉花)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 (填装置字母),实验结束后应 ______ (请从下列选项选择)。
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b.先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实验室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______ ;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______ (填“a”或“b”)端通入。
(4)乙炔(C2H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和水在常温下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非常剧烈,且会放出大量的热。为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 ______ (填装置字母)作为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______ (填装置字母)装置收集乙炔气体。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7. 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药剂,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疾病。泡腾片的成分中含有崩解剂,崩解剂在崩解过程中能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如图1所示)。针对Vc泡腾片投入水中迅速崩解产生大量气泡这一现象,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某Vc泡腾片的发泡原理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①该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柠檬酸(H3Ci)、食盐(NaCl)、碳酸氢钠(NaHCO3)、淀粉[(C6H10O5)n]、山梨糖醇(C6H14O6)等
②泡腾崩解剂包括酸源和碱源,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等,常用的碱源有碳酸氢钠等。
③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④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
(1)该泡腾片属于 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其中维生素C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察】
探究一:Vc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2)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盐酸滴入碳酸氢钠固体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图3是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2。实验可知稀盐酸和NaHCO3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______ 。
实验结论:结合资料得出该Vc泡腾片的发泡原理是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探究二:探究Vc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
为探究该Vc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同学们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探究。
实验步骤:
Ⅰ、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向B装置中加入10.00g泡腾片,反应前称得D装置及药品的质量为200.00g;
Ⅲ、按图A所示连接好装置后,关闭K,向B装要中加入足是的稀硫酸,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Ⅳ、当B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打开K,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将B装置中产生的CO2气体全部排入D装置),待D装置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量D装置及药品质量为201.32g。(原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结论:
(4)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图4中A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该Vc泡腾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如果没有E装置,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实验反思】
①由于Vc泡腾片投入水中会迅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直接服用易导致腹胀,腹痛甚至置肠穿孔,所以应先用水溶解摇匀后再服用;
②服用Vc泡腾片请遵医喝。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8. 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注: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______ 。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扫地抹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摘菜洗菜的过程中,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淘米下锅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烧火做饭过程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米做成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熟石灰(氢氧化钙)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良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5.【答案】C
【解析】解:A、由金属活动性Cu>Ag,则Cu能置换出AgNO3中的Ag,Ag为银白色固体,则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CuSO4能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与Na2SO4,则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水,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6.【答案】D
【解析】解:A、该标志是当心火灾,故A错;
B、该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故B错;
C、该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故C错;
D、该标志是禁止吸烟,故D正确。
故选:D。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还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
B.尿素[CO(NH2)2]在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则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
C.草木灰呈碱性,含有氢氧根离子,将铵态氮肥与草水灰混合施用,铵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氨气挥发导致氮元素流失,会降低肥效,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
D.大量施用农药会导致环境和农产品污染,因此要合理的施用农药,但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化学肥料和农药最作物生长的意义。
8.【答案】D
【解析】解:A、汞俗称水银,其化学式为H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且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CO2本身不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可燃物燃烧的二要素为: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燃烧,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因此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D、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二氧化碳性质、燃烧的条件以及氧化反应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丁香油酚的分子式C10H12O2,丁香油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2)=10:1,故错误;
B.丁香油酚的分子式C10H12O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2):(16×2)=30:3:8,所以丁香油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C.丁香油酚的分子式C10H12O2,丁香油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
D.丁香油酚是含有碳元素的有机物,故错误;
故选:C。
A.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据此分析;
B.首先计算出丁香油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据此判定丁香油酚中哪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据此分析;
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据此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有机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1.【答案】A
【解析】解: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以防发生危险;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处理方法错误;
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直接进入,会有窒息的危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应先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进入,故B处理方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C处理方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处理方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进入久未开启菜窖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C、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D、根据实验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12.【答案】A
【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点燃2P2O5,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3.【答案】C
【解析】解: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NO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催化剂2CO2+N2,选项提供的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且未配平,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根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及分子结构模型,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现有X、Y两种金属,分别把它们插入到 Cu(NO3)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在Y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X>Cu>Y。
故选: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A、不能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甲醛本身有毒,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结构,该选项符合题意。
B、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合金,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都为合金,合金的性能更优异,如合金的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抗腐蚀性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甲醛有毒。
B、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C、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合金。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B
【解析】解: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g=47g,水的密度是1g/mL,则水的体积为是47mL,故A正确;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应减少药品质量,直至天平平衡,而不是向右移动游码,故B错误;
C、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溶解操作在烧杯中进行,则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来分析解答;
B、根据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说明药品的质量多来分析解答;
C、根据量取水读数时的正确操作来分析解答;
D、根据溶解的正确操作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A、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氯化铜在溶液中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Ca(NO3)2、Na2CO3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Cl、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8.【答案】B
【解析】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H)2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有一定难度,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镁的质量多,故选项图像正确。
D、向氢氧化钠中溶液不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答案为:C。
A、根据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20.【答案】B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5g+2.2g+16.2g+0.9g=ag+4.4g+8.1g+1.8g,a=10,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X的质量增加,X是生成物;Y的质量增加,Y是生成物;Z的质量减小,Z是反应物;W的质量增加,W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Z,生成物是X、Y、W,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Z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则Z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4.4g−2.2g):(1.8g−0.9g)=22: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1.【答案】Ca 2O 5H2O OH− Mg+2O CH4
【解析】解:(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元素符号为Ca;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3)分子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水的分子式为H2O,则5个水分子表示为5H2O;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氢氧根离子符号为OH−;
(5)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MgO中O为−2价,则Mg为+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MgO中Mg为+2价表示为Mg+2O;
(6)甲烷为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Ca;
(2)2O;
(3)5H2O;
(4)OH−;
(5)Mg+2O;
(6)CH4。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答案】肥皂水 煮沸 乳化 凉拌黄瓜 贫血 C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解:(1)可以肥皂水可以用来鉴别软水与硬水,加入肥皂水搅拌能产生较多的泡沫的软水,产生较少的泡沫、浮渣较多的是硬水;硬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加热后可会变成沉淀析出,则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式将硬水软化;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油滴分散成无数的小油滴进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乳浊液能被水冲走;
(2)糙米饭富含糖类,蛋汤富含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红烧牛肉富含油脂与蛋白质,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和水;
(3)人体缺少铁元素会贫血;
(4)腈纶、涤纶、尼龙都属于合成纤维;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5)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用洗菜水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
故答案为:(1)肥皂水;煮沸;乳化;
(2)凉拌黄瓜;
(3)贫血;
(4)C;
(5)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以及食物来源来分析;
(3)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4)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5)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3.【答案】75 13 金属 186.2 相似
【解析】解:(1)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因此铼原子的质子数为75,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因此75=2+8+18+32+x+2,x=13;
(2)铼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镁,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该元素与铼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
(1)75;13;
(2)金属;186.2;
(3);相似。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24.【答案】10 甲=乙>丙 饱和 3:10 蒸发结晶 乙>甲>丙
【解析】解:(1)根据溶解度曲线,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甲=乙>丙。
(3)t3℃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将4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剩余甲物质40g−30g=10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10。
(4)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析出晶体,溶液仍然是饱和的,t2℃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乙物质的溶剂大于甲物质的溶剂,溶质的质量乙>甲;丙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以t3℃时丙的溶解度计算,且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则所得甲、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故答案为:
(1)10;
(2)甲=乙>丙;
(3)饱和;3:10;
(4)蒸发结晶;
(5)乙>甲>丙。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答案】过滤 玻璃棒 引流 将MgCl2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稀盐酸 NaOH+HCl=NaCl+H2O
【解析】解:(1)操作Ⅰ能将溶液A和固体B分离,为过滤操作;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烧杯、漏斗、玻璃棒为玻璃仪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NaOH溶液能与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实验中需要加过量的NaOH,可以将MgCl2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
(2)Mg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Cl,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液A中溶质为NaOH、NaCl,固体B为Mg(OH)2;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能与酸反应,NaOH能与HCl反应生成NaCl与H2O,Mg(OH)2能与HCl反应生成MgCl2与H2O,则X试剂为稀盐酸。
溶液A中NaOH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
(1)过滤;玻璃棒;引流;将MgCl2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2)稀盐酸;NaOH+HCl=NaCl+H2O。
(1)根据操作Ⅰ能将溶液A和固体B分离,NaOH溶液能与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Mg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Cl,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液A中溶质为NaOH、NaCl,过量的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利用海水可制取金属镁等物质的实验流程、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物质分离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试管 2KClO3=MnO2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F a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O3+2HCl=CaCl2+H2O+CO2↑ a B E或F或G
【解析】解:(1)由图可知,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试管;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或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F;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实验室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C装置中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用G装置收集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和水在常温下制取乙炔气体,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该反应非常剧烈,为了得到平稳气流,发生装置可选B,B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乙炔(C2H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E或F或G。
故答案为:(1)试管;
(2)2KClO3=MnO2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F;a;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a;
(4)B;E或F或G。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气体的发生装置确定制氧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收集方法来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7.【答案】混合物 三 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减少 NaHCO3+HCl=NaCl+H2O+CO2↑ 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5.2% 偏大
【解析】解:(1)该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柠檬酸、食盐、碳酸氢钠、淀粉、山梨糖醇等多种物质组成,故该泡腾片属于属于混合物,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
(2)稀盐酸滴入碳酸氢钠固体中,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减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图3是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2的实验可知,稀盐酸和NaHCO3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则装置A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影响实验结果,装置D中的增加质量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1.32g−200.00g=1.32g;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168 88
x 1.32g
16888=x1.32g
x=2.52g
即碳酸氢钠的质量为2.52g,则该Vc泡腾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2.52g10.00g×100%=25.2%,如果没有E装置,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会进入D中,则会造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偏大。
故答案为:(1)混合物;三;
(2)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减少;NaHCO3+HCl=NaCl+H2O+CO2↑;
(3)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5.2%;偏大。
(1)根据该Vc泡腾片由多种物质组成来分析解答;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来分析解答;
(2)根据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
(3)根据图3是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2的实验来分析解答;
(4)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根据装置D中的增加质量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结合方程式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再除以泡腾片质量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难度较大,要细心进行分析解答。
28.【答案】0.2g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的质量:
20g+50g−69.8g=0.2g;
(2)设硫酸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982=x0.2g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g50g×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故答案为:
(1)0.2g;
(2)19.6%。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即为氢气的质量;
(2)依据化学方程式求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进一步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我会填空,实验与探究题,我会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我会填空,实验与探究题,我会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