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仪陇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南充市仪陇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计算,我会判断,精挑细选,快乐填空,作图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充市仪陇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认真计算。1.口算。25×8= 8.1÷10= 0.9+4.5= 1.8+2.3+3.7=6-2.7= 2.3×100= 1-0.79= 30-20÷5= 2.用竖式计算。 (1)62×210= (2)112×25= (3)703×30=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1.8-22.17-7.83 8×68×12585×36+64×85 7200÷(72×25)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______)5.960÷(8+1)=960÷8+960÷1. (____)6.9.65和9.650的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________)7.两根小棒分别是44厘米和56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能有剩余,每段最长2厘米。(______)8.三个数的平均数是n,这三个数都比n大。(________)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用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10.用2、3、5和一个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数字不能重复使用)中,最大的小数比最小的小数大( )。A.3.79 B.2.88C.2.97 D.29.711.下面各数中没有读出“零”的数是( )。A.807.17 B.270.05 C.400.611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 B.扩大到原数的100倍C.缩小到原数的 D.缩小到原数的1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7.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A.7.4 B.6.95 C.6.99四、快乐填空。14.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条边的长是整厘米数,那么第三条边的长最长是(______)厘米,最短是(______)厘米。15.写出括号里代表的数(1)6.08 ×(______)=6080 (2)3.33×(_______)=333(3)10.28 ÷(______)=1.028 (4)38 ÷(______)= 0.038(5)1.004×(______)=100.4 (6)2.85÷(______)=0.28516.五(1)班的同学参加植树劳动.劳动委员安排a人搬运树苗,其余的人被分成b组,每组4人.(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五(1)班一共有(____________).(2)如果a=7,b=8,五(1)班一共有(___________)人.17.不计算,比较下面两个乘法算式积的大小,并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3636×42( )4242×36想:3636=3600+36=36×100+36=36×101所以3636×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42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4242×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3636×42(________)4242×3618.一个数同0相乘,积是(______);0除以一个(______)的数,商是0。1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是100,百分位上是8,十分位上是0。这个小数读作(________),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________)。20.根据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6°,顶角是(________),如果顶角是36°,则一个底角是(________)。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一个底角的3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分别是(________)度和(________)度。23.3.2×6=32×(__________)=O.32×(__________)五、作图题。24.画出下列图形底边上的高。25.制作条形统计图。光明小学一年级和五年级课外读物调查表类别人数年级童话漫画科普其他一年级301433五年级8925826.把原图先向右平移5格后,再向下平移2格。六、解决问题27.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3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28.客车、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速度是90千米/时,货车速度是80千米/时,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9.10千克废纸可以制造出再生纸6.5千克,育才小学师生共回收1吨废纸,可以制造出多少千克再生纸?30.A、C两城间有两条公路(如下图所示)。(1)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B城到C城用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返回时每小时多行20 km,回到A城至少要用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1、200;0.81;5.4;7.8;3.3;230;0.21;26【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详解】25×8=200 8.1÷10=0.81 0.9+4.5=5.4 1.8+2.3+3.7=1.8+(2.3+3.7)=1.8+6=7.86-2.7=3.3 2.3×100=230 1-0.79=0.21 30-20÷5=30-4=26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运用一些定律计算。注意小数加减运算时,小数点要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1)13020;(2)2800;(3)21090;【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详解】(1)62×210=13020;(2)112×25=2800;(3)703×30=21090;【分析】重点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的掌握情况。 3、11.8;68000;8500;4【分析】减法的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详解】41.8-22.17-7.83=41.8-(22.17+7.83)=41.8-30=11.88×68×125=8×125×68=1000×68=6800085×36+64×85=85×(36+64)=85×100=85007200÷(72×25)=7200÷72÷25=100÷25=4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详解】略5、×【详解】略6、×【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9.65=9.65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9.65的计数单位是0.01,9.650的计数单位是0.001,据此分析判断。【详解】由分析得出:9.65和9.6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故原题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意义,注意小数的位数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7、×【分析】根据“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没有剩余”,要使每一段的长度最长,也就是求44和56的最大公因数,由此即可解答。【详解】44=2×2×1156=2×2×2×744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2=4所以每段最长4厘米;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解题关键是理解要求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就是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8、×【分析】因为在一组数中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根据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以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由此进行判断。【详解】根据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所以,三个数的平均数是n,这三个数都比n大,故此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应明确平均数的含义,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进行判断即可。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C【解析】试题分析: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梯形,据此可选.解:因三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梯形,所以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梯形.两种拼图如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个等边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梯形知识的掌握情况.10、C【解析】略11、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详解】A、807.17读作:八百零七点一七,读一个零;B、270.05读作:二百七十点零五,读一个零;C、400.61读作:四百点六一,没有零;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小数的读法的掌握情况,关键是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12、C【详解】略13、B【分析】要考虑7.0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7.0最大是7.04,“五入”得到的7.0最小是6.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详解】“四舍”得到的7.0最大是7.04,“五入”得到的7.0最小是6.95,所以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7.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6.95。故答案为:B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四、快乐填空。14、13 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解答即可。【详解】9﹣5<第三边<9+5,所以:4<第三边<14,即第三边的取值在4~14厘米(不包括4厘米和14厘米),因为第三边都是整厘米数,所以第三根小棒最长为:14﹣1=13(厘米),最短为:4+1=5(厘米);故答案为:13,5 此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15、100010010100010010【解析】略16、a+4b 1 【分析】(1)五(1)班一共有a人搬运树苗的加上其余的人数,所以要先求出其余的:由其余的人被分成b组,每组4人,可知其余的人有;4×b=4b人,然后加上搬运树苗的a人即可;(2)把a=7,b=8,代入(1)题求出的字母算式,即可求出五(1)班一共有多少人.【详解】(1)五(1)班一共有 a+4b;(2)把a=7,b=8,代入a+4b得:a+4b=7+4×8=1(人);故答案为a+4b,1. 本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和含字母的式子求值.17、36 101 42 4200 42 42 100 42 42 101 42 101 36 = 【分析】根据题目中举例的运算过程来进行一步步推算,最后比较大小。【详解】3636×42=36×101×42;想:4242=4200+42=42×100+42=42×101。所以4242×36=42×101×36得出:3636×42=4242×36故答案为:36;101;42;4200;42;42;100;42;42;101;42;101;36;=。 本题考查利用简便运算律将数字分解成几个数字相乘再来比较大小。18、0 不是0 【分析】根据有关0的运算计算方法: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是0;0不能做除数,由此解答。【详解】一个数同0相乘,积是0;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是0。 此题考查0在乘、除法中的特性: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得0。19、一百点零八 100.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小数的百位上是1,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0,十分位上是0,百分位上是8,据此写出这个小数。小数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十分位进1;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百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个小数是100.08,读作一百点零八。100.08≈100.1,则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100.1。故答案为:一百点零八;100.1。 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下一位上的数字,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解答。20、;【分析】根据从上到下的计算顺序可知,先是算加法再是算除法,最后是算乘法,根据计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的原则,加法算式要用括号括起来。【详解】根据计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的原则,加法算式要用括号括起来。接下来要算除法,此时除法运算要么在乘法计算前要么在括号中,所以列式为(136+139)÷25×270=275÷25×270=11×270=2970或者270×(275÷25)=270×11=2970,但框图中270在前,所以2970更佳。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此时计算顺序与括号的作用是本题的关键。21、108° 72°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用180°-36°×2即可求出顶角,用(180°-36°)÷2即是底角的度数。【详解】顶角:180°-36°×2=180°-72°=108°底角:(180°-36°)÷2=144°÷2=72°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与应用。22、108 36 【分析】根据题意,把底角的度数看作1份,则顶角的度数为3份,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可求出底角的度数,进而求出顶角的度数。【详解】180÷(1+1+3)=180÷5=36(度)36×3=108(度)底角是36度,顶角是108度。 明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找出1倍量,解答即可。23、0.6 60 【解析】略 五、作图题。24、无【详解】图略此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画法的实际操作。25、【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喜欢童话书的:一年级30人,五年级8人;喜欢漫画书的:一年级14人,五年级9人;喜欢科普书的:一年级3人,五年级25人;喜欢其他类型书的:一年级3人,五年级8人,进行绘制条形统计图。【详解】作图如下: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关键是仔细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确保在绘制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26、【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27、100千克【解析】(30-25)×20=100(千克)答: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100千克.28、510千米【解析】(90+80)×3=170×3=510(千米)29、650千克【分析】先求出每千克废纸能造出再生纸的千克数,再用每千克的数量乘1吨即可得到结果,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详解】6.5÷10=0.65(千克)1吨=1000千克0.65×1000=650(千克)答:可以制造出650千克再生纸。 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出1份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0、(1)60km (2)2小时【解析】(1)(130+110)÷4=60(km)答:平均每小时行60 km。(2)60+20=80(km)160÷80=2(小时)答:回到A城至少要用2小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南充市仪陇县数学五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充市仪陇县2023年数学五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认真读题,准确填写,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按要求画图,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