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计算,我会判断,精挑细选,快乐填空,作图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一、认真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2.5+0.9=4.7﹣2.8=120×6=5÷100=5.5﹣5=0.3×1000=0.4+6.7=8﹣4.6= 72÷9×7= 35+24﹣12= 2.用竖式计算。1609×18     2273×48    3650×70 3.能简算的要简算。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4×25÷4×25=1                 _____5.2.38在自然数23之间,它更接近2。(________6.仅用圆这一种图形就可以密铺 .                   ______7.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那么大和尚有25人。(________8.任何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都不可能小于90°  ____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8.6千米相等的是(    )。A860 B8千米6 C860010.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后是25.61,这个小数原来是(    )。A2.561 B0.2561 C256.1 D256111.在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20,最小的数是8,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可能是(  )A9 B15 C2012.在减法里,被减数+减数+差=100,那么被减数等于(  )A100 B50 C33…3 D013.250×80×40×125=(250×40×125×80)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四、快乐填空。14.一条环湖公路全长4千米,点点猫和机灵狗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出发,点点猫的速度是65/分,机灵狗的速度是70/分.25分钟后,两人还相距(______)米.15.在(    )里填”“50030______300500    1亿(______51900000    15×40______30×201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边的长度分 别是 1 厘米和 2 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应该是______厘米.17.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0厘米,长是x厘米,面积是(____)厘米²18.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如下图)沿着斜边上的高剪开,得到大、小两个三角形。大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1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a厘米,底长是b厘米,周长是(________)厘米。20.a×4+5×a=(4+5)×a这是运用了乘法的(_______)律.21.0.9905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22.118+159+182=((_____+_____ +_____23.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约是848430000人,改写成用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五、作图题。24.在下面的点子图上分别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25.请在下图中标出0.65米的位置。26.按照要求画一画。1)画出图中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2)先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六、解决问题2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28.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早上8点出发,下午3点到达,去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返回时比去时少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29.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①1.29+3.7+0.71+6.3    ②19 × 96 + 962 ÷ 74       ③400 -1300 ÷ 65 + 35④23.4 - 8.54 - 1.46         ⑤6.75 + 0.5 - 4.86          ⑥19 × 36 –36 × 9⑦425 ÷ 25 + 575 ÷ 25        320 + 280÷ 50 × 4     117+43×84 ÷ 730.求下面各角的度数。1.  2.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1、2.5+0.9=3.44.7﹣2.8=1.9120×6=7205÷100=0.055.5﹣5=0.50.3×1000=3000.4+6.7=7.18﹣4.6=3.472÷9×7=5635+24﹣12=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根据小数、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及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2.5+0.9=3.44.7﹣2.8=1.9120×6=7205÷100=0.055.5﹣5=0.50.3×1000=3000.4+6.7=7.18﹣4.6=3.472÷9×7=5635+24﹣12=1【点评】完成小数加减法题目时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完成小数乘除法时,要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2、109621310445500【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609×18109622273×48131043650×7045500故答案为:109621310445500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3、10038003493048000388150000【分析】(1)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2)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4)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5)先算除法再算加法;6)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详解】258582674=(25858)-(267420010010025×38×425×4×38100×38380035×99835×1000235×100035×2350007034930480×84160×48160×3×84160×48160×3×8448160×300480002392÷8267÷329989388125×840×25125×48×25125×8×6×25=(125×8×6×251000×150150000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解析】略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38大于2小于3,在23之间,23中间是2.52.38小于2.5,故更接近于2【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38在自然数23之间,它更接近2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认识与应用。6、×【详解】略7、【分析】根据鸡兔同笼问题,九个小和尚吃的个数相当于一个大和尚吃的个数,假设每人都吃3个,100×3100200个,还差200个.这200个就相当于(9﹣1)个大和尚吃的个数,由此可以求出大和尚是几人,问题就得到解决。【详解】九个小和尚吃的个数相当于一个大和尚吃的个数,100×3100200(个),100个大和尚要吃300个面包,还差200个,200÷91)=25(人)故判断正确。 此题根据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比较简便。8、×【解析】锐角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小于90°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C【分析】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8.6千米换算成米,再进行解答。【详解】8.6千米=8600米=8千米600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10、C【分析】利用逆推的方法,先把结果25.6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25.61向右移动三位为25610,再向左移动两位为256.1故答案选:C 本题考查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小数点向右移是扩大,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移动三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是缩小,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移动3位,就缩小到原来的11、C【解析】略12、B【详解】因为被减数+减数+差=100,而被减数=差+减数所以被减数×2100所以被减数=100÷21答:被减数等于1故选B13、D【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250×80×40×125=(250×40×125×80)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故答案为:D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运算顺序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四、快乐填空。14、625【解析】略15、            【详解】[分析]:四位一级分一分,再读数进行比较,第三小题可以口算再比较。16、2【详解】略17、60x【解析】略18、30    60    90    【解析】略19、2ab【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长相等,把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即可求出它的周长。【详解】aab2ab(厘米)所以它的周长是2ab厘米。故答案为:2ab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长相等的性质。20、分配【解析】略21、0.99    0.991    【分析】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省略千分位后面的尾数,并对省略尾数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据此即可解答。【详解】0.9905保留两位小数是0.99;保留三位小数是0.991故答案为:0.990.99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22、118    182    1    【解析】根据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计算;【详解】118+1+182=(118+182+1300+1459故答案为118182123、84843    8.4843亿    8.5亿    【分析】把848430000改写成用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字;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就是看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据此写出。【详解】84843000084843
    8484300008.4843亿≈8.5亿故答案为:84843万;8.4843亿;8.5亿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五、作图题。24、【分析】根据钝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以及各自的特征,即可画图,此题答案不唯一。【详解】作图如下: 本题考查的对于钝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图形特点的认识,在画图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铅笔和尺子。25、【分析】1米被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表示0.2米,所以0.65米就是在第3个格和第4个格之间,把第三个格和第四个格之间再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表示0.05米,取一份的地方就是0.65米。【详解】1÷50.2(米),0.2÷40.05(米),0.2×30.050.65(米) 明确在数轴上平均分的每份是多少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分析】(1)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都可以作底,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补全下面左边这个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5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详解】画图如下: 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关键是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三角形的高通常用虚线,并标出垂足。 六、解决问题27、40【解析】180°-70°×2=40°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度.28、1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经过的时间=到达的时刻早上出发的时刻,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然后用它乘去时速度,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最后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用的时间,求出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用它减去去时的速度,求出返回时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即可.解:下午3=1515﹣8×60÷15﹣8﹣1﹣60=7×60÷6﹣60=420÷6﹣60=70﹣60=10(千米)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多行1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9、①12②1837③345④13.4⑤2.39⑥360⑦40⑧48⑨1【解析】试题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先算乘除,再算加法;先算括号内的除法,再算括号内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运用减法的性质简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运用除法的性质简算;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和乘法;两个括号同时计算,最后算乘法.解:①1.29+3.7+0.71+6.3=1.29+0.71+3.7+6.3),=2+10=12②19×96+962÷74=19×96+13=1824+13=1837③400﹣1300÷65+35),=400﹣20+35),=400﹣55=345④23.4﹣8.54﹣1.46=23.4﹣8.54+1.46),=23.4﹣10=13.4⑤6.75+0.5﹣4.86=7.25﹣4.86=2.39⑥19×36﹣36×9=36×19﹣9),=36×10=360⑦425÷25+575÷25=425+575÷25=1000÷25=40320+280÷50×4=600÷50×4=12×4=48117+43×84÷7),=160×12=1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律简便计算.30、1.∠190°34°56°∠290°34°56°2. ∠177°∠277°23°54°【解析】略 

    相关试卷

    2023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按要求画图,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2023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2023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