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音视频素材整套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0竹节人第一课时pptx、10竹节人第二课时pptx、10竹节人拓展积累课件pptx、10竹节人课前预习课件pptx、10竹节人教案doc、10竹节人课文朗读mp3、推荐阅读冰灯mp3、推荐阅读小橘灯_mp3、竹节人视频mp4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0 竹节人教学目标1. 会写“凛、疙”等15 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 个词语。2.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做竹节人和玩竹节人的过程写具体的。(教学重点)3.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的玩具。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凛、疙”等15 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 个词语。2. 快速阅读课文,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3. 能初步根据阅读任务,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做竹节人和玩竹节人的过程写具体的。教学过程Ⅰ 出示玩具,质疑导入1. 师:同学们,你们爱玩玩具吗?请大家看老师拿来的玩具——沙包。老师小的时候没有玩具玩,我的妈妈就亲自为我缝沙包,我不知玩坏了多少个沙包。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这种沙包。2. 师:你们的玩具都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自己制作玩具的经历?学生自由交流。3.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和大家一样爱玩的作家——范锡林,他小的时候没有条件买玩具,于是就和小伙伴自己动手做玩具,他做的玩具叫竹节人。(课件出示竹节人玩具图片)作者是怎样玩竹节人的?围绕着竹节人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4. 师:当你看到课文题目时,你有什么疑问?预设:竹节人是什么?竹节人是怎么做的?我也能自己做吗?竹节人怎么玩呢?同学们记住自己的疑问,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教师用自己小时候的玩具导入新课,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对玩具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Ⅱ 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 纠正读音,指导书写。课件出示词语。注意:(1)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词语,强化记忆。(3) 特别提醒以下字的读音:风靡(mǐ)、威风凛(lǐn)凛、弄巧成拙(zhuō)。(4)易错字:“颓然”的“颓”,左半部分“秃”字最后一笔要变为横折提;“沮丧”的“沮”右半部分中间有两横;“沮丧”的“丧”上面的竖和下面的竖提不相连。3. 师:同学们之前学过什么阅读方法呢?(浏览、精读、跳读、作批注)师:本单元的课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要有目的地去阅读。4. 师: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自己做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全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师:这两个自然段统领全篇,奠定了愉快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迷”这个字展开。第二部分(第3~7 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制作竹节人的过程和竹节人的玩耍之地,表现了“我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第三部分(第8~19 自然段):主要写了斗竹节人的乐趣,体现了“我们”对此深深着迷。第四部分(第20~29 自然段):主要写“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竹节人,下课后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5. 师:学习本课,我们一共有三个阅读任务: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任务三:讲一讲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师:为了完成这三个阅读任务,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段落呢?请大家讨论交流。预设1:写玩具制作指南应关注第3~7 自然段;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应关注第8、9自然段。预设2:由第8~23 自然段我们可以体会到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预设3:第20~29 自然段讲的是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Ⅲ 图文对照,写说明书1. 师:我们先来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吧!要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你打算怎么做?预设:先快速阅读全文,找到相关的段落,然后再细读。2. 师:大家知道不倒翁吗?我们先来看看怎么写不倒翁的制作说明及玩法。课件出示不倒翁的制作指南及玩法说明书。3.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18 自然段,参照不倒翁的制作指南及玩法说明书,小组合作,从工具、材料、制作步骤、初级玩法和高级玩法等方面试写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及玩法说明书。注意:制作步骤必须完整、有序、准确;图示与文字说明相匹配;用语科学、准确。小组内互相查漏补缺,看哪一组的说明书最详细、最完整。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提示。4. 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并讲解本小组制作的说明书,全班评选出最佳说明书。【设计意图】课堂中对学生放手,给出示例,让学生小组合作仿照示例制作说明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Ⅳ 课堂小结,质疑留白1.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是怎样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的阅读任务的?师总结:我们先抓住课文中与制作玩具相关的内容,然后仔细阅读,有顺序地阅读,给制作过程编上序号,这样就学会怎样制作竹节人了。写玩具制作指南时要介绍清楚工具、材料、制作步骤、玩法等,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2. 师:同学们,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带着问题选读相关的语段能让我们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更有效率,读后更有收获。下节课,我们继续用刚才的方法解决剩下的问题。3. 课后作业:(1)小组内试着一起制作一个竹节人。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继续根据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达到阅读目的。教学过程Ⅰ 复习旧知,进入新课1.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竹节人拿出来展示一下,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制作方法,演示它的玩法。2. 师: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制作了竹节人,初步领略了这种玩具的玩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感受传统玩具竹节人的魅力和它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3. 学习任务:(1)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2)讲讲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设计意图】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完成学习任务。师:如果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介绍给大家吗?请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来说一说。预设1:要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预设2 :要完成“讲一讲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的任务,我们就要重点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的。Ⅱ 聚焦细节,感受乐趣1. 师:请你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传统玩具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乐趣的语段。小组内交流。2. 小组汇报问题:“乐”在什么地方?(1)预设: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乐”在巧用课桌裂缝。第一句话将破课桌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当时玩竹节人的条件十分艰苦,但“我们”依然很开心,因为我们正好可以玩竹节人。读原句,朗读时想象“我”发现裂缝时高兴的神态。(2)预设: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乐”在“搏斗”。由“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可以看出孩子们玩竹节人玩得入迷。将竹节人看成“斗士”,生动地写出了竹节人在打斗时的样子,表现出玩竹节人的快乐。再读原句,想象打斗的画面,体会游戏的快乐。(3)预设: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通过以上句子可以看出,“我们”不仅会给竹节人武装一下,还会取个不同凡响的名号,并乐此不疲。因为喜欢,所以花费心思去装饰它,给它取名号。你还能给竹节人取哪些名号呢?学生自主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细节描写,体会竹节人带给孩子们的欢乐,学习细节描写在文章表达上的作用。Ⅲ 聚焦侧面,感受乐趣1. 师:从以上的细节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的乐趣,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们玩竹节人的着迷与快乐?预设: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原句)因为竹节人是用毛笔杆做成的,所以“我”总是装作把毛笔杆弄丢,去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那里买毛笔,再做竹节人。不让妈妈知道实情,偷着做,惹妈妈责怪“总是把毛笔弄丢”,从侧面说明竹节人非常受欢迎。师总结:作者没有直接说做竹节人很快乐,但是我们由“我”的妈妈的责怪和卖毛笔的老头生意很好可以体会到孩子们经常去买毛笔,用来做竹节人,可见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这就是侧面描写。请找一找其他侧面描写的句子。课件出示课文19~21 自然段,课间同学们攒着观战以及课上看得入了迷的内容。预设:从同学们玩得入迷,忘记上课,侧面烘托出竹节人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满足。2. 师:哪里体现了老师玩竹节人的乐趣?“我”和同桌为什么“相视一笑”?课件出示课文21~28 自然段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由“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可以看出老师玩得也很入迷。一方面说明了老师童心未泯,另一方面从侧面说明了竹节人的吸引力之大。“我”和同桌“相视一笑”是因为看到老师也入迷,发现老师与“我们”志趣相投而十分喜悦。【设计意图】了解玩竹节人的乐趣,除了要认真阅读和问题相关的语段,还要关注侧面描写,并结合生活体验来体会文中描述的乐趣。师总结:本文的线索是“竹节人”,文中通过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竹节人带给“我们”的乐趣:从做到玩,从小孩玩到老师玩,层层递进,看似在写物,实际上写的是人,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我们”的有趣味的生活。Ⅳ 情景再现,讲故事1. 师:如果课文中的那位老师就是你的班主任老师,读课文,请你说一说应该讲述关于老师的什么故事,应抓住什么来讲述这个故事。预设:主要讲关于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故事,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讲述这个故事。2. 引导学生浏览课文第20~29 自然段,归纳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预设:起因——上课时,学生偷玩竹节人。经过——老师看出了破绽,没收了竹节人。结果——“我们”发现老师也在偷玩竹节人,他也喜欢竹节人。3. 师:如果你能抓住老师没收竹节人和玩竹节人时的不同神态,再加上“我”的心情变化来讲故事,肯定更加生动。完成下面的表格。 老师前后神态变化“我”的心情老师没收竹节人时虎视眈眈、怒气冲冲沮丧、悻悻然老师玩竹节人时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心满意足,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4. 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讲得完整、连贯,抓住两个情境中老师和“我”的反应,把故事讲得具体、生动。【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从而体会到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Ⅴ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1. 师总结:(1)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阅读方法?预设:阅读方法有很多,比如朗读、默读、浏览、细读、边读边悟、结合生活体验读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相关的语段,迅速地解决问题。(2)课文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叙述?表现了什么?预设:课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的乐趣、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玩竹节人等方面的叙述,表现了竹节人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也表现了儿童的喜悦和老师的童心未泯。2. 课后作业:(1)运用有针对性地阅读的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巩固方法。(2)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写一写你最喜欢的玩具以及和它有关的有趣经历。 板书设计迷上竹节人 竹节人带 做竹节人:毛笔杆锯成小截、用线穿竹节人 来的乐趣 玩竹节人:课桌上的裂缝、“古战场” 美好的童年老师喜欢竹节人 老师没收竹节人 满满的眷恋老师玩竹节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准确地把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文是一篇回忆类文章,语言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因此我放手让学生分析课文、充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感情。朗读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不足之处:在分析课文时,我的指导比较多,学生们的参与度比较高,我又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回答问题,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有很大的欠缺,最终拖堂。下次我应对课文把握再精细一点,在指导和干巴巴的分析方面缩短时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0竹节人》课件ppt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0竹节人》教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0竹节人》课时练doc、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疙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雕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跺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趴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裁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筹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视频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瘩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溜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视频10竹节人整课生字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沮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橡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棍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屉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凛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丧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读-六上10竹节人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颓mp4等21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7盼第一课时pptx、17盼第二课时pptx、17盼拓展积累课件pptx、17盼课前预习课件pptx、17盼教案doc、推荐阅读忙碌的早晨mp3、推荐阅读意外mp3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桥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3桥第二课时pptx、13桥第一课时pptx、13桥拓展积累课件pptx、13桥课前预习课件pptx、13桥教案doc、13桥课文朗读mp3、推荐阅读小兵张嘎夺枪记mp3、推荐阅读居里夫人的三克镭mp3、山洪暴发的录像mp4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8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