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高考诗歌复习宋词专项练习(共九首,附参考答案)
展开高考语文宋词专项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①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①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观词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古人鸿雁传书,秦观词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D.全词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格,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营造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宋〕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①。
(注)①云中,指云中郡,汉代名将魏尚、李广曾做过云中太守,并于此地抗击匈奴。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本句为倒装句式,西风渐紧,催促人做好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
B.起首句写寒霜遍地,碧天清肃。风声一响而过,戛然而止。诗人漫步梧桐树下,为下文设置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
C.“寥落”意为冷落,衰败。既写出关河深秋景象,也表现诗人目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内心无比沉痛,只好借酒消愁,与客同醉。
D.词中上片言“回望”江山壮美,结句说“回首”云中郡许多感慨,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4.词中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碧琉璃滑净无尘”中作者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展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B.“当路游丝萦醉客”游丝本无情,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是游人被春景吸引之意。
C.“日斜归去奈何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
D.作者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喜不自禁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6.“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中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①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7.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8.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 欧阳修
海燕双来归画栋。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风而“花影频移动”以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生动而又含蓄。
B.“腾腾”乃悠闲慵懒之状,这与头发堆于枕边、被子未叠的情形相吻合。
C.词的末句表明主人公直到太阳西斜还在春睡,“惊”显其蓦然醒来之态。
D.本词写景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虚实结合,有很强的立体感。
10.这首词是怎样表达主人公的孤寂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离果州作 陆 游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注】陆游离夔州赴四川宣抚使司任职,途径果州时作此词。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上阕首句选用多个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红”与“绿”的颜色对比也十分鲜明,为画面增色不少。
B.“春光还与美人同”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光比作美人,极言春天景色之美,目的是表现词人对春景的倾心喜爱之情。
C.“分袂”是分手、离别的意思,在意思上与题目中的“离”字相呼应。同时,词人用“眷眷”和“匆匆”两个词来形容相聚的深情和分离的不舍。
D.“只道真情易写”是从常情着想的预计,“那知怨句难工”是实践后的体验。“易写”与“难工”对比,极言惜别之情的难以表达,进而体现情之深切。
1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对本词进行赏析。(6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行 白居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张伯淳①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②,扫空眼底蓁③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④乍雨初晴。
注:①张伯淳,由宋入元的士子,早年科举仕进;宋亡后,出任元朝杭州儒学教授之职。此词写于元初。②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③蓁,一种弦乐器,如筝。④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3.下面是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实为琵琶女借乐曲抒发思想情感的过程,“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便可看出。
B.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音渐歇的过程,“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声音激越雄壮达到高潮。收拨一划,声音婉转悠长,清脆悦耳。
C.作者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的曲调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季节,孤冷心绪也被“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
D.《琵琶行》整首诗和《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都赞叹琵琶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同时也通过音乐传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慨。
14.《琵琶行》选文和《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下片中都有琵琶演奏的描写,请分析二者在描写手法上的差异。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龙吟·过黄河 许有壬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①,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②。
【注】①槎:竹、木複。②传说汉代张骞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气势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词基调。
B.黄河浪涛激越飞腾,气势磅礴,声响如震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
C.“棹歌声、响凝空碧”描写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似。
D.下片中“鼓枻”“乘槎”为实写,“直穷银汉”为虚写,虚实结合,韵味无穷。
16.前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分析。(6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南宋]蒋捷①
梦冷黄金屋②。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③。空掩袖,倚寒竹。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南宋覆灭,隐居不仕。②黄金屋:汉武帝年少时,长公主想把女儿阿娇许给他,汉武帝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③开元曲:唐开元盛世的歌曲。
17.按字数划分,这首词属于___________;主要抒发了 (情感)。
18.从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婉约之作,请具体说明其婉曲处。
附:参考答案
一、1.B “秦观词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错误,原词“过尽飞鸿字字愁”意思为“眼看着一队队排成一字形飞过长空的鸿雁,似乎是一个个愁字”,因此“字字”指雁字,而非书信的字句。
2.秦观词用回肠、金炉、篆香、黛蛾、危楼、飞鸿等意象,营造出冷落凄清的意境,借景抒情,表达出女主人公独处怀人的孤寂苦闷情绪。
二、3.B “风声一响而过,戛然而止”错误,风声并非一响而过,戛然而止。“入”字用得极好,生动地描绘出寒声不是一响而过,而是直入梧桐的枝叶深处,鸣响不止。它既点出西风的劲疾,又点出寒声的繁杂。
4.①尽管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但在西风萧瑟、与客习射的背景之下,仍透着高远与豪迈的气势,依旧豪气逼人,给人以激励和振奋。②“老矣真堪愧”直抒胸臆,自己因年老体衰而不能为国效力,抒发了“真堪愧”的(悲凉、痛苦)心情,反复言说,心念国事。③“望云中”用典抒情,再次表达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
三、5.A“夸张修辞手法”错误;“碧琉璃滑净无尘”写作者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把平静清澈的西湖水面比喻成光洁平滑的琉璃。
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响”和“浸”。“响”用声音表示动态,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蹄声得得,轮声隆隆,来到西湖游赏春光,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热闹的气氛。“浸”即倒映,“溶溶春水浸春云”写湖面风光,水里映出了云的影子,云、水、天空都融在一起了,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巧妙地写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7.C.“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理解错误,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
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
五、9.D错在“虚实结合”。本词写景只有实没有虚
①对比。物与人的对比,作者将海燕之双、金缕风之双,与主人公的孤单形成对比。或昔今对比,从前有人相伴,如今无人相陪。②描写主人公的状态。主人公因为孤寂,半醉腾腾,十分慵懒。③借景抒情。写帘影无风、花影移动等,以静寂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孤寂。④虚实结合。从前有人相伴,是回忆,是虚;当今无人相陪,是实况,两相比照,更显今之孤寂。⑤借事抒情。借黄莺惊扰相思梦这件事,来表达主人公的思念、孤寂之意。
六11.B(比喻修辞是用作别美人的心情来写自己恋春、惜春的感情,以及与朋友的分别之意)
上阕以写景起笔而以抒情作结,景中见情,借美丽春景的易逝写惜别之意(3分);下阕以抒情起笔而以写景作结,写花月半廊、柳桥轻风的画面,表现了前程之轻快与分别之怅惘并存的情感,有余味不尽之感(3分)。(答“上阕借景抒情,下阕以景结情”亦可)。
七、13.B“收拨一划,声音婉转悠长,清脆悦耳”错误,由“四弦一声如裂帛”可知,收拨一划后,琵琶就像撕裂的布帛一样,发出脆厉的一声,“裂帛”,指绷紧的丝绢突然断裂,以此形容“当心画”时声音的强烈冲击感,道出了琵琶女的心碎,此时的乐曲不是婉转悠长、清脆悦耳,而是凄厉的。
14.《琵琶行》直接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写旋律快慢轻重的变化,“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采用比喻手法。还使用视听结合的手法,“低眉信手续续弹”是视觉,描写琵琶声音的是听觉。
《木》下片侧面描写,“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是从听者方面来侧面展现琵琶演奏的高超技巧;“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使用了典故,是听者产生典故联想。“语溪乍雨初晴”是写景,渲染乐音美妙。
八、15.B“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无中生有,结合诗歌“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只是写出黄16.①从意境角度,用词雄壮,意境开阔。“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开阔感,“飘飘”有洒脱感,营造出雄浑辽阔的意境。
②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迈狂放,洒脱不羁。诗人胸怀壮志,游览祖国壮丽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
③从情感角度,表达了作者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
九、17.长调 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意近均可得分)
18.①虚实结合,借“梦”的形式描写故宫离黍,显得境界迷离惝恍;②运用比兴,美人有时是自己灵魂的化身,有时是故国的形象;③除“此恨难平君知否”属于直抒胸臆,其他词句抒写情怀皆用曲笔。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白居易诗歌专项练习(共51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白居易诗歌专项练习(共51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专项练习(共五组,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专项练习(共五组,附参考答案),共8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哲理类诗歌题材专项练习(共八首诗歌,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哲理类诗歌题材专项练习(共八首诗歌,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