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化学1月质检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化学1月质检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月质检考前模拟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
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详解】A.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
D.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
故答案选B。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NaHSO4中含有0.2NA个阳离子
B.11.2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3NA
C.1L0.1mol/LNH4Cl中的数目比10L0.01mol/LNH4Cl数目多
D.1L0.01mol•L﹣1溶液中,和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
【答案】C
【详解】A.12g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因为是固体阳离子为Na+,其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A错误;
B.没有标注是否为标准状况,不能计算,B错误;
C.会发生水解,因为溶液越稀越水解,1L0.1mol/LNH4Cl中的数目比10L0.01mol/LNH4Cl数目多,C正确;
D. 溶液中电离出的既可以水解又可以电离,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三者的数目之和为0.01NA,D错误;
答案选C。
3.我国科学家意外发现一种罕见无机化合物YZX2W3(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W、X、Y为同一短周期元素, X、Z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且Z的核电荷数是X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Y> W
B.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NaY的水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D.X与Z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答案】C
【分析】X、Z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且Z的核电荷数是X的2倍,则X为O,Z为S,其中W、X、Y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无机化合物YZX2W3(结构如图所示),根据结构Y为一个价键,W为三个价键,因此得到W为N,Y为F。
【详解】A.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因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F>O>N (Y>X >W),故A错误;
B. 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亚硫酸,故B错误;
C. NaF的水溶液中F-水解生成HF,HF与玻璃反应,因此NaF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故C正确;
D. S最高化合价为+6价,O没有+6价,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S的+4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4.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滴入)X试剂后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X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
少量铜粉
B
、、、CO
少量HCl
H+++H2O=Al(OH)3↓
C
K+、、ClO-、
足量SO2
SO2+2ClO-+H2O=SO+2HClO
D
、、、
过量Na2S
2Fe3++S2-=2Fe2++S↓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和会发生双水解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CO四种离子相互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往溶液中加入少量HCl,氢离子先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H2O=Al(OH)3↓,B正确;
C.四种离子不发生反应,能共存,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为二氧化硫少量,,C错误;
D.四种离子不发生反应,能共存,通入过量的硫化氢和铁离子反应生成硫单质和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B。
5.抗麻风药物clofazimine对SARS—CoV—2表现出强大的抗病毒活性,并能缓解与重症COVID—19相关的过度炎症反应。clofazimine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clofazimin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分子式为C27H21Cl2N4
B.能发生取代、氧化、缩聚反应
C.该物质存在含5个苯环的同分异构体
D.1molclofazimine最多能与11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clofazimin分子中含有氮原子和氯原子,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clofazimin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亚氨基和氯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缩聚反应,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clofazimin分子的不饱和度为18,可以形成含有5个苯环的稠环化合物,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clofazimin分子中的苯环、碳碳双键和碳氮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clofazimine最多能与1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6.LiOH是生产航空航天润滑剂的原料。清华大学首创三室膜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锂,其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B.a极为电源的负极,Y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D.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52gLiOH
【答案】A
【分析】该电解池实质是电解水,根据图知:X极导出的是硫酸,则X极应为水电离出的OH-放电,则X极为阳极,阳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气体1为O2。Y极导出的LiOH,则Y极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H2、生成OH-,则Y为电解池的阴极,气体2为H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X极上水电离产生的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O2,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A正确;
B.根据分析,X极为阳极,所以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则Y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
C.根据分析,X极为阳极,导出的是硫酸,则向阳极移动,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Y极为阴极,导出的LiOH,则Li+向阴极移动,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C错误;
D.Y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每转移2 mol电子,理论上有2 mol Li+向Y极迁移形成2 mol LiOH,其质量是48 g,D错误;
故选A。
7.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和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后者大于前者
B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
向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D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CH3COONH4中水解,,会消耗CH3COO-水解生成的OH-,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不能说明Kh(CH3COO-)<Kh(),A错误;
B.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发生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B错误;
C.K2CrO4中存在平衡2(黄色)+2H+(橙红色)+H2O,缓慢滴加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黄色变成橙红色,C正确;
D.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D错误;
答案选C。
8.某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N2O4“固定”,实现了NO2与N2O4分离并制备HNO3,如图所示:
已知:2NO2(g)N2O4(g) ΔH105,PbSO4可以比较彻底的转化为PbCO3
(2)反应BaSO4(s)+CO(aq)= BaCO3(s)+SO(aq)的平衡常数K==0.044,即t>16;
(3)a、H2O的分压不变,则C3H6的分压也不变,反应I、II各组分分压不变,反应I、II均达到平衡,a符合题意;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刚性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是个不变量,不能作为反应I、II均达到平衡的判据,b不符合题意;
c、当n(C3H6)=2n(C6H12)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不能作为反应I、II均达到平衡的判据,c不符合题意;
d、v正(H2O)=v逆(C3H8O),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I达平衡,反应I达平衡,各组分分压不变,C3H6的分压不变,说明反应II也达平衡,d符合题意;
故选ad。
(4)设C3H8O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1molC3H8O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1molC3H6,因为反应I、II的转化率分别为98%和40%,反应I生成1mol98%=0.98mol C3H6,反应II消耗了40% C3H6,则达平衡时C3H6的物质的量为0.98mol(1-40%)=0.588mol,所以丙烯的产率为;
(5)①反应I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反应II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反应I正向移动,Qp逐渐增大,反应II逆向移动,Qp逐渐减小,即反应I平衡曲线为N,反应II平衡曲线为M。在350°C恒压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水蒸气时,对于反应I而言,相当于增大生成物浓度,使得Qp>Kp,反应I的状态最有可能对应图中的甲;
②由图可知,350°C时达平衡后,lgQP=0,则350°C时Kp=Qp=1,设水蒸气的平衡分压为aMPa,则反应II C3H6起始分压为aMPa,对反应II列三段式有
Kp=,解得a=(+2x) MPa。
五、结构与性质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在2022年冬奥会上华丽转身为“冰立方”,实现了奥运场馆的再利用,其美丽的透光气囊材料由乙烯(CH2=CH2)与四氟乙烯(CF2=CF2)的共聚物(ETFE)制成。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Ⅰ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填标号),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填标号)。
(3)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n形式,画出(HF)3的链状结构_______。
(4) CF2=CF2和ETFE分子中C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乙烯,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5)萤石(CaF2)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若该立方晶胞参数为a pm,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_______pm。
【答案】(1)
(2) 图a 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N元素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高 图b
(3)
(4) sp2 sp3 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
(5) Ca2+ a pm
【分析】根据基态原子的电子表示式书写价电子排布式;根据电离能的排布规律分析电离能趋势和原因;根据氢键的表示方法书写(HF)3的结构;根据键能影响物质稳定性的规律分析两种物质的稳定性差异;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各粒子的个数,判断粒子种类。
【详解】(1)F为第9号元素其电子排布为1s22s22p5,则其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2)C、N、O、F四种元素在同一周期,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N元素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高,因此C、N、O、F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检模拟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衡水市安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