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评卷--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评卷--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评卷--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评卷--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评卷--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评卷--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1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测评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铢钱自汉武帝推行以来长期使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达法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史载“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五铢钱的存废              (  )A.缘于货币制度的惯性    B.体现长期战乱的危害C.促成世家大族的兴起    D.反映商品经济的变化2.唐前期,政府规定每位纳税者可授田总额为100亩,事实上纳税者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比这要少很多,但每位纳税者的纳税数目都是固定的,并不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由此可知              (  ) A.赋税制度亟待做出重大调整    B.纳税者实际负担较为沉重C.租庸调制缺乏稳固运行基础    D.均田制徒有其名,并无其实3.在唐代饮茶习俗逐渐风靡全国许多著名的茶园规模大产量高。唐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首发“官交子”126万贯。这说明(  )A.唐宋时期官府主导茶叶交易     B.纸币成为宋代主要流通货币C.商业发展推动国家政策调整     D.唐代的茶税已经超过农业税4.在宋朝纸币印刷和设计的巅峰是四色铜版印刷技术先用4块铜版印刷基本的文本和面额然后再用蓝色和红色双色版印刷特制的装饰设计带有金鸡图案的敕字以蓝色印刷红色版印刷合欢万岁藤图案标志长寿龙龟负书的图案用黑色墨水印刷。纸币印刷过程中这些精心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  )A.垄断纸币的印刷权力      B.提升纸币的防伪功能C.保证纸币的美观耐用      D.体现金融领域的创新5.元代纸币流通广泛一度成为丝路贸易的“硬通货”。《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二年忽必烈“遣马速忽、阿里赍钞千锭往马八图(国)求奇宝”。这表明当时              (  )A.纸币国际化提升元朝影响力    B.海上贸易通道遭遇严重的阻碍C.纺织业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    D.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十分繁荣6.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中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策因素是              (  )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初8.5亿亩6 600余万清中期约10亿亩超过3亿A.大量耕地被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B.“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清同治中期,江苏依据嘉庆、道光以来的钱折征惯例,确立了每岁根据银米市价核定田赋征价的弹性。这样的定价机制改变了传统以固定化为基本原则的田赋运作制度。这种变化(  )A.开启了漕务管理市场化改革      B.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负担C.反映了晚清税制走向近代化      D.改变了清廷赋税的收支结构8.1861年以后,清政府的关税征收主要由户部、工部管理的常关和总税务司控制的洋关组成。1901年《辛丑条约》后,列强以常关税抵还赔款,规定洋关口岸五十里以内的常关划归税务司管理。晚清关税征收制度变化的结果是              (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清政府彻底地失去了税收的管理权C.商业税成为清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D.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财政的控制9.下表为1927—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税率变化表。这一变化 (  )年份1927—192919301931—193219331934—1937税率4%10%15%20%25%A.为政权稳定提供物质条件    B.维护了国际市场稳定C.有利于保护民族经济发展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10.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案》,据此大量高价收购中国白银。国民政府于1935年进行了币制改革,确定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的流通,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这一举措              (  )A.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 B.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C.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体系 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稳定11.2016年初,在北京举办的红色藏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套由中华苏维埃政府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以100.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据此可知,红色货币的发行              (  )A.体现中共掌握金融自主权的尝试    B.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C.为人民币的发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D.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成果12.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金额(单位:元)的变化。由此可知,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金额的变化               (  )A.保障了低收入者的生活    B.降低了民众的劳动积极性C.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D.旨在均衡不同阶层的收入13.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从2016年10月1日起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除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据此说明(  )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经济主导     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快             D.新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导14.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留下了以下遗产:一是各国都认同应避免“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二是应开展多边合作,这种合作体现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民主化;三是要使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国际收支的调节从属于一种有约束力的规则,而不是基于某些国家的自愿。以上(  )A.来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实践B.体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验与教训C.是世界经济体系化建设取得的成就D.保障了战后世界经济稳定和有秩序运行15.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奠定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这一“无体系的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这必然导致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美元的影响力大大降低C.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D.世界经济动荡与国际收支失衡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初租庸调制到明朝一条鞭法前后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后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的“两税法”到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摘编自张学博《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任意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是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财政收入比较表(单位:万两)。年份田赋关税厘金盐税及杂税项收入总计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766299170.354012.70072317.042541001903354633.8304228.99229821.9160615.3110492100田赋指征收土地税关税指对进出口商品贸易征税厘金指1853年始征的商业税。(1)提取清朝财政收入变化的信息并说明理由。(10分)     (2)财政收入是一个时代经济形势发展的晴雨表,结合晚清的史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这使“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当代世界经济与我国对外贸易》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已经越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国际金融界已纷纷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铜本位制和银铜复本位制这两种货币体制并行的古怪格局,而且还在向银本位制演化。19世纪末世界各国纷纷将手中的银条、银元抛售以换取黄金,金银比值愈发扩大。但《辛丑条约》赔款的计算方式仍然用白银,还竟然同意“本息用金付给,或按应还之日期之市价易金付给”,导致“镑亏”,即金银比值扩大后的亏空。驻外使节建议朝廷改用金本位制,遭到中国官员反对。1910年5月,清政府还是决定“暂就银为本位”,发行重七钱二分的一元银质硬币为国家主要货币。(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镑等同于黄金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析清政府固守银本位的政策。(6分)   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材料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及地位相对下降,美元的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及其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并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参考答案1.D2.C3.C4.B5.A6.B7.C8.D9.C10.D11.A12.C13.C14.B15.D 16.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的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2分)看法: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自唐代两税法以来,无论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或是明代诸税“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赋役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之一是逐渐减少和消除人头税,而以田亩作为纳税标准。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削弱了个体小农与封建国家之间的依附关系,使其获得身份自由,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赋役制度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是货币化,农民需要将所得实物变卖折现,从而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并直接促使农民从事商业或与市场发生频繁联系。总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并税式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10分)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并税式改革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2分)看法: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无论是唐代两税法“量出制入”,明代诸税“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还是清代“摊丁入亩”,均以取消苛捐杂税、归并税费、统一税制、简化税费征收手续为手段,实现了并税除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社会政治环境局限性的影响,地方官吏因时因事“巧立名目”增加税费,甚至出现巧取豪夺、滥征乱收的现象,导致原本已归并的税费重复征收,从而加重农民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流民问题甚至爆发起义。由此可见,在封建专制集权体制之下,一方面公权无法得到有效限制,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各种政务开支,所以并税式改革反而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10分) 17.(1)变化:田赋绝对额(数额)上升不大,但相对额(比重)下降巨大;关税、厘金绝对额(数额)、相对额(比重)增加显著;盐税及杂税项收入绝对额(数额)增加、相对额(比重)下降;财政收入总额增加显著。(4分)理由: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重要地位;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近代生产方式的传入;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清末新政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政府税收政策的调整;等。(6分)(2)看法:财政收入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厘金出现表明清朝财政结构已具有近代特征。但关税增长从侧面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盐税及杂税项收入数额增加,说明人民负担加重,社会矛盾加剧。(3分) 18.(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任意2点得4分)影响: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有利于英国经济的扩张,推动其成为世界霸主。(任意2点得4分)(2)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近代中国与世界联系越发紧密;世界各国纷纷实行金本位制,中国固守银本位制,与世界脱节,导致巨大亏空;这反映出清政府不了解世界近代金融体系,中国财政改革迫在眉睫。(6分) 19.(1)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经济实力强大。(2分)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确立和维护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2分)(2)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4分)特点:实行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2分)(3)原因: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美元购买力下降;日本和欧洲的崛起;布雷顿体系自身存在缺陷。(4分)因素: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2分)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