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
1.2.65是由2个一、6个(_____)和5个(_____)组成的。
2.零点二零五写作(________),3.058读作(________)。
3.小明的书包中有大小相同的蓝、黄、红三种颜色的弹子各7个。至少从书包中摸出(________)个,才能保证有颜色不相同的弹子。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 cm,其中一条边长6 cm,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分别是(____)cm和(____)cm.
5.把0.072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是72;把870(________)到原来的(________)是8.7。
6.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______)法。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小42°,它的顶角是(______),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______)三角形。
8.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______)三角形和(______)三角形。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任何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都不可能小于90°。 (____)
10.一个数的近似数是3亿,这个数最大是349999999,最小是300000001。(________)
11.八位数一定比七位数大1。(________)
12.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________)
13.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出一个“零”。(______)
14.6.89在自然数6和7之间,它约等于7。(________)
15.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它的最大边的边长一定不小于15厘米。(______)
16.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___)
17.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______)
18.46×102=46×100+2=4602。____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把一根长14cm的吸管剪成三段(都是整厘米数),首尾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最长的一段可能是多少厘米?( )
A.4cm B.6cm C.7cm
20.下列( )组的得数不相等。
A.125×24与3×(125×8) B.105×25-5×25与(105-5)×25 C.99×35与100×35+1×35
21.观察下面三个物体,从( )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A.正面 B.上面 C.左面
22.下面的立体图形中,(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是。
A. B. C.
23.下面各数中不要读出“零”的数是( )
A.807.17 B.270.05 C.400.61 D.301009
24.1.302中的“0”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25.( )是乘法的逆运算。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D.除法
26.三位同学50米跑的成绩分别是:李强8.46秒,张斌8.38秒,王明8.42秒,他们中( )的速度最快。
A.李强 B.王明 C.张斌
27.A÷B的商是16,如果A乘5,B也乘5,那么这时商( )。
A.乘5 B.乘10 C.乘25 D.不变
28.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10x=1 B.x+14 C.21-20=1 D.x+7<11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直接写得数。
500×9= 200×50= 100×80= 180×20×0= 400×15=
50×31= 26×30= 150×6= 13×30= 89+11-89+11=
30.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7.24+9.86= 56.47-39.58= ★36.5-10.75=
31.用递等式计算.
123×30-960÷32
1732-512÷32×23
(75+240)÷(20-5)
五、操作题。
32.
(1)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将画出的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8格。
(3)画出将小旗绕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
33.王老师在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故事书和一本教学用书,购买一本故事书需要18元钱,购买一本教学用书需要22元钱,他给营业员50元钱,营业员应找给王老师多少钱?
34.一辆汽车以96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6小时到达。从B地返回时用了8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5.小明走路的速度是 70 米 / 分,小红走路的速度是 64 米 / 分。
(1)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家出发步行去学校,经过 6 分钟在学校相遇。小明家和小红家相距多少米?
(2)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少年宫,经过 5 分钟,小明到了少年宫,这时小红离少年宫还有多少米?
36.客车、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速度是90千米/时,货车速度是80千米/时,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7.100 kg小麦可磨面粉70 kg,平均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一吨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
1、0.1 0.01
【解析】略
2、0.205 三点零五八
【分析】(1)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据此写出即可;
(2)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
【详解】零点二零五写作:0.205
3.058读作:三点零五八
故答案为:0.205;三点零五八
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要熟练掌握。
3、8
【解析】略
4、9 9
【详解】略
5、1000 缩小
【分析】小数0.072变成72,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扩大1000倍;将数870变成8.7,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也就是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把0.072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72;把870缩小到原来的是8.7。
本题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6、除
【分析】因数×因数=积,则因数=积÷因数。
【详解】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故答案为;除。
本题考查的是因数和积的关系。
7、88° 锐角
【分析】假设底角和顶角一样大,则三个内角和就变成了(180+42×2)度,由此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三角形的顶角,由此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别。
【详解】(180+42×2)÷3
=264÷3
=88(度)
所以它的顶角是88°,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锐角三角形.
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灵活应用,此题运用假设法,三个角的和是(180+42×2)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直角 钝角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钝角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
【解析】锐角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小于90°。
10、×
【分析】一个数取近似数是3亿,这个数亿位最小可以是2,此时千万位最小是5,其余数位最小是0;这个数亿位最大可以是3,千万位最大是4,其余数位最大是9,据此写数,再进行判断。
【详解】一个数的近似数是3亿,这个数最大是349999999,最小是250000000。
故答案为:×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应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应用情况。
11、×
【分析】八位数有很多,七位数也有很多,八位数比七位数到底大多少,要看具体的数,求差才能确定。
【详解】如10000000-9999999=1;90000000-2000000=88000000,所以不一定。
故答案为:×
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判断题一定要考虑全面。
12、×
【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可作答.
【详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且这个数值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说“三角形越大,内角和越大”是错误的.
13、×
【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由此判断。
【详解】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要读出来;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本题景要是考查整数的读法,注意,整数末尾不管有多少个0,都不能读出来。
14、√
【分析】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值即可。
【详解】6<6.89<7
6.89≈7
所以,6.89在自然数6和7之间,它约等于7,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15、×
【分析】设两条较小的边a,b,最大边为c,根据三角形内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两条较小的边a,b之和大于最大边c,所以周长a+b+c>2c,即30>2c,所以c<15。
【详解】解:设两条较小的边a,b,最大边为c,
则a+b+c>2c,即30>2c,所以c<15;
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6、×
【解析】略
17、√
【解析】略
18、×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可知,
46×102
=46×(100+2)
=46×100+46×2
=4600+92
=4692
故答案为:×。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4÷2=7(厘米)
7-1=6(厘米)
所以最长的一段可能是6厘米;
故答案为:B
围成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最长边要小于总长度的一半,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关键。
20、C
【分析】A.把第一个算式24写成3×8,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判断;
B.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
C.先把第一个算式99分解成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
【详解】A.125×24=125×3×8=(125×8)×3,符合题意;
B.105×25-5×25=(105-5)×25,符合题意;
C.99×35=(100-1)×35=100×35-1×3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21、B
【分析】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的是;
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的是;
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的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题目给出的三个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均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2、C
【解析】略
23、C
【解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
【详解】A、807.17读作:八百零七点一七,读一个零;
B、270.05读作:二百七十点零五,读一个零;
C、400.61读作:四百点六一,没有零;
D、301009读作:三十万一千零九,读一个零;
故选C.
24、B
【分析】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在1.302中0在百分位上,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1.302中的“0”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25、D
【分析】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详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学生对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掌握。
26、C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先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将三位同学的成绩进行比较,再解答。
【详解】8.38<8.42<8.46,则他们中张斌的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C
相同路程,用时短的速度快;相同时间,路程长的速度快。
27、D
【解析】略
28、A
【分析】根据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进行判断。
【详解】A, 10x=1,其中含有未知数x,并且是等式,所以10x=1是方程;
B, x+14,其中含有未知数x,但不是等式,所以x+14不是方程;
C, 21-20=1,是等式,但不含有未知数,所以21-20=1不是方程;
D, x+7<11,含有未知数x,但不是等式,所以x+7<11不是方程。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的方程的定义,注意方程一定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4500;10000;8000;0;6000
1550;780;900;390;22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详解】500×9=4500 200×50=10000 100×80=8000 180×20×0=0 400×15=6000
50×31=1550 26×30=780 150×6=900 13×30=390
89+11-89+11=(89-89)+(11+11)=0+22=22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仔细解答即可。
30、17.1;16.89;25.75;
【分析】根据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即可。
【详解】7.24+9.86=17.1
56.47-39.58=16.89
36.5-10.75=25.75
验算:
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31、3660 1364 21
【详解】略
五、操作题。
32、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
33、10元
【分析】用付给营业员的钱数减去买故事书的钱数,再减去教学用书的钱数就是应找回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50-18-22
=32-22
=10(元)
答:营业员应找给王老师10元。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4、72千米/时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知, A地到B地的路程为96×6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知,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96×6÷8千米/时。
【详解】96×6÷8
=576÷8
=72(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72千米/时。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35、(1)(70+64)×6=804(米)
答:小明家和小红家相距 804 米。
(2)(70-64)×5=30( 米 )
答:这时小红离少年宫还有 30 米。
【解析】略
36、700千米
【分析】因为客车和货车是相向而行,且4小时后两车相距20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总长=客车行驶的路程+货车行驶的路程+20。
【详解】90×4+80×4+20
=360+320+20
=7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700千米。
本题额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货车和客车行驶的路程。
37、0.7kg 700kg
【解析】70÷100=0.7(kg)
0.7×1000=700(kg)
答:平均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7 kg.一吨小麦可磨面粉700 kg.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2023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2023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填一填,是非辨一辨,细心选一选,用心算一算,操作与思考,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认真读题,准确填写,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3个一,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