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小华在计算8×(□+5)时,把括号漏掉了,算成8×□+5,请你利用学过的运算定律算一算,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________)。2.209090120读作(________),八千万零七百零五写作(________)。3.在0.36,3.06,,3.60中能化简的小数是(________),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小42°,它的顶角是(______),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______)三角形。5.东东的身高是146厘米,明明和红红的身高都是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2___g<0.027kg 14.___3km2>1452公顷7.某一城市的人口总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90万,这个城市最多有(______)人,最少有(______)人。8.小明每天早晨起床要做一些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如下:听广播20分,洗漱10分,吃早饭15分.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_______)分.9.把7□948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8万,□里最小填(______)。10.任意一个三角形两边之和(______)第三边。二、选择题11.下面算式中错误的是( )。A.240÷(6×2)=240÷6÷2 B.56×98=56×100-56×2C.1009-74+26=1009-(74+26) D.20×(5×7)=(20×5)×712.下面的算式中(不为0),计算结果不等于0的是( )。A. B. C.13.教室里表示小明座位位置的数对是(4,5),表示小明前面一位同学座位位置的数对是(4,6)。那么表示小明后面一位同学座位位置的数对是( )。A.(3,3) B.(2,4) C.(4,4) D.(4,5)14.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1000枚1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1亿枚硬币大约重( )吨。A.6 B.60 C.600 D.600015.已知A×B=300,那么(A×4)×(B×4)的结果是( )。A.1200 B.2400 C.4800三、判断题16.0.597保留两位小数是0.1. (______)17.两人赛跑,小军跑100米用1.3分钟,小红跑100米用1.5分钟,小红比小军速度快。(____)18.分子、分母都是质数的数一定是最简分数。(______)19.三位数□61与95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_______)20.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______)四、计算题21.直接写得数.24×50= 180÷45= 7.5+1.5=4.3-0.8= 3.26+0.4= 5-2.9= 22.用竖式计算。 (1)218×45= (2)906×12= (3)840×24= (4)415×62=五、解答题23.如图所示的方格纸。试在下面标出A(1,3),B(2,5),C(6,5),D(5,3),并顺次连接A、B、C、D,得到的图案是什么?24.班主任要为运动员准备一些水果,他对班里的运动员们最喜欢的水果情况进行了统计。水果苹果橘子桃子西瓜人数621189请你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涂色表示出来。25.下面是红旗小学一到四年级向灾区捐书情况统计表。年级一二三四班数3235捐书本数18090150185 (1)四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2)四年级平均每班比三年级平均每班少捐多少本?26.按要求作图。
(1)先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3)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27.12与16的积,加上728与8的商,和是多少?28.某旅行社推出“水上乐园一日游”的两种价格方案。现有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最少需要多少钱?方案一儿童票:每人150元成人票:每人250元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每人180元(包括10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35【分析】8×(□+5)根据乘法分配律展开,然后再与8×□+5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差是多少。【详解】8×(□+5)=8×□+8×5=8×□+408×□+40比8×□+5多了:40-5=35。故答案为:35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二亿零九百零九万零一百二十 80000705 【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这个数。【详解】209090120读作二亿零九百零九万零一百二十,八千万零七百零五写作80000705。 本题考查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3、3.60 【分析】(1)能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的小数应是末尾有0的小数,即3.60,化简后为3.6。(2)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在0.36,3.06,,3.60中能化简的小数是3.60,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4、88° 锐角 【分析】假设底角和顶角一样大,则三个内角和就变成了(180+42×2)度,由此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三角形的顶角,由此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别。【详解】(180+42×2)÷3=264÷3=88(度)所以它的顶角是88°,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锐角三角形. 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灵活应用,此题运用假设法,三个角的和是(180+42×2)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142厘米【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46+140+140)÷3=426÷3=142(厘米)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是解题关键。6、0 5 【分析】略【详解】略7、904999 895000 【分析】从题意中得知近似数是90万的数,这些数可能是90万多也可能是80万多,最大的肯定是90万多,这时只能四舍90万多千位只能取0,1,2,3,4,其中最大是4,百位十位个位都是9,得到904999。最小的肯定是80万多,这时只能五入80万多千位只能取5,6,7,8,9,其中最小的是5,百位十位个位都是0,得到895000。【详解】某一城市的人口总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90万,这个城市最多有904999人,最少有895000人。故答案为:904999;895000。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8、25【详解】略9、5【分析】根据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7□948≈8万,显然是“五入”,这个数的千位上可以是5或6、7、8、9,最小是5,由此解答。【详解】把7□948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8万,□里最小填5。 此题主要是考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精确到哪一位,要根据下一位上的数字,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大于或等于5的向前一位进1。10、大于【解析】略 二、选择题11、C【分析】选项A,根据除法的性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等于连续除以这两个数,据此计算; 选项B,观察数据可知,先把98分成(100-2),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选项C,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选项D,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详解】选项A, 240÷(6×2)=240÷6÷2,符合除法的性质,计算正确;选项B, 56×98=56×100-56×2,符合乘法分配律,计算正确;选项C, 1009-74+26,先算减法,后算加法,1009-(74+2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减法,计算错误;选项D, 20×(5×7)=(20×5)×7,符合乘法结合律,计算正确。故答案为:C。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12、A【分析】0除以任何非0数都为0;0乘以任何数都为0;0加上任何数等于任何数。据此选择即可。【详解】A、结果为☆;B、结果为0;C、结果为0。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的是0在加、减、乘、除计算中的特殊性,要熟练掌握。13、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小明前面一位同学的座位行数比小明的座位行数加1,说明小明后面一位同学座位的行数就要减1,列数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教室里表示小明座位位置的数对是(4,5),表示小明前面一位同学座位位置的数对是(4,6),那么表示小明后面一位同学座位位置的数对是(4,4);故答案为:C。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数对表示位置时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C【详解】【分析】1亿里有10万个1000,所以有10万个6千克,1吨=1000千克,所以有100个6千克,据此解答。【详解】A.6,这是100万枚硬币大约的重量;B.60,这是1000万枚硬币大约的重量;C.600,这是1亿枚硬币大约的重量;D.6000,这是10亿枚硬币大约的重量。故答案为:B明确一亿有多大,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C【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同时扩大,积扩大的倍数是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详解】已知A×B=300,A和B同时扩大4倍,积扩大4×4=16倍,300×16=4800,所以(A×4)×(B×4)的结果是4800。故答案为: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牢记规律才能快速的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16、×【详解】略17、错误【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跑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越短,谁跑的越快,据此判断。【详解】因为1.3<1.5,所以小军比小红跑的速度快,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8、√【详解】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19、√【解析】略20、√【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钝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所以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故答案为:√。 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及钝角定义解决问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只能有1个钝角。 四、计算题21、1200 4 9 3.5 3.66 2.1【详解】略 22、(1)9810(2)10872(3)20160(4)25730【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末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个位与上面的三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十位与上面的三位数相乘,积的十位与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将两次算出的积相加。【详解】(1)218×45=9810(2)906×12=10872(3)840×24=20160 (4)415×62=25730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五、解答题23、;平行四边形【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平面图中依次标出点A(1,3),B(2,5),C(6,5),D(5,3),顺次连接A、B、C、D,围成的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解答。【详解】得到的图案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24、【解析】略25、 (1) 605本(2) 13本【解析】可以根据表中每个年级捐书的数量,求出四个年级捐书的总数:180+90+150+185=605(本)。四年级5个班,捐了185本,平均每班捐185÷5=37(本);三年级3个班,共捐了150本,平均每班捐了150÷3=50(本);四年级平均每班比三年级平均每班少捐50-37=13(本)。26、(1)(2)见详解(3)8【分析】(1)画轴对称图形时根据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先找到对称点,然后再连线。(2)图形在进行平移时先将点向右平移6个方格,找到对应点,然后再连线。(3)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则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该图形共占8个小方格,所以图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详解】如图:
(3)由图可知:这个轴对称图形共占8个小方格,所以面积为8平方厘米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找对称点再连线,画平移后的图形时先平移点,找到对应点,再连线。27、283【解析】略28、方案二, 1800元。【解析】方案一:250×6+150×4=2100(元)方案二:180×(6+4)=1800(元)2100>1800答:方案二合算,最少需要1800元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2023年四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数学三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