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一、 填空题。 (20 分)1.求角的度数.∠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40.1.原来这个小数是_____.3.3.5扩大到原来的_____倍是350,28缩小到原来的是_____.4.在○里填上“=、>或<”0.94公顷○4900平方米5.06亿○506000000.35扩大10倍○0.35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闰年的天数○1994年的天数。5.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它的周长可以表示为________。6.一列火车3小时行了45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7.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____)8.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5厘米。则第三条边最短是(______)厘米,最长是(______)厘米。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0.化简下面各小数。10.070=________ 2.80=________ 9.00=________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1.0.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 )。A.扩大到原数0.05的10倍 B.是原数0.05的C.是原数0.05的 D.扩大到原数0.05的100倍12.下列各数中,把0都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A.0.03 B.0.30 C.3.30 D.30013.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侧面看到( )。A. B. C.14.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是(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平角15.如下图,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三角形ACD是等腰三角形,则三角形ABD是( )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6.35×99=35×100+35=3535。(______)17.买30本练习本用了b元,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b÷30)元。(______)18.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cm,小刚就一定是135厘米高。(________)19.小数都小于整数 (______)20.大于5.6而小于6的小数有无数个。(______)四、 计算题。 (28 分)21.直接写出得数。24×5= 14×7= 560÷80= 200÷4=0.4+8.7= 5-2.7= 11.7+2= 82.4÷1000= 22.用竖式计算。35×284= 480×50= 207×46=五、 作图题。 (8 分)23.画出网格中图形向上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24.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5.学校举行艺术体操表演,如果每行站24人,正好站12行。如果每行减少8人,能站成20行吗?(写出计算过程)26.超市新运来8箱鸭蛋,搬运时不小心打破了24 个,把剩下的全部装盒,一共能装多少盒?27.水果丰收了.28.爸爸今年32岁,比儿子年龄的3倍还大5岁,儿子今年多少岁?(用方程解)29.一天傍晚,笑笑看见远处闪电后,经过了5秒听到雷声,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4千米。闪电的地方距离笑笑有多远?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1、52° 125° 30° 【解析】略2、4.01【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实际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了1位,即这个数扩大了10倍;这个数扩大了10倍是40.1,所以原数是40.1÷10=4.01;据此解答即可.【详解】40.1×100÷1000=4010÷1000=4.01答:原来这个小数是4.01;故答案为4.01.3、100 0.028 【详解】略4、=;>;>;>【解析】略5、4a【解析】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可知,它的周长可以表示为4a。故答案为:4a。正方形周长=边长×4,表示数字与字母相乘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同时省略乘号。6、150千米/时【分析】一列火车3小时行了450千米,依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即写作多少千米/时。【详解】450÷3=150(千米/时) 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7、√【详解】略8、3 7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详解】3+5>第三边>5-38>第三边>2第三边整数,第三条边最短是3厘米,最长是7厘米。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第三边的取值范围。9、分数: 小数:0.2 0.7【分析】观察直线,是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0.1,几份就代表几个十分之一,几个0.1;几个十分之一就是十分之几,几个0.1就是零点几。【详解】第一个箭头标在2份处,就表示2个十分之一,也就是,用小数表示是2个0.1,也就是0.2;第二个箭头标在7份处,就表示7个十分之一,也就是,用小数表示是7个0.1,也就是0.7。故答案如图所示: 本题考查小数的意义,注意几个十分之一就是十分之几,几个0.1就是零点几。10、10.07 2.8 9 【分析】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详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10.070=10.07;2.80=2.8;9.00=9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明确:小数化简的依据是小数的性质,注意关键词“末尾”。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1、C【分析】0.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则0.05的小数点最终向左移动一位。根据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可知,0.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把0.05缩小到原来的。【详解】0.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原数0.05的。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12、C【解析】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时小数的大小不变。13、A【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到,从上面看到,可知该物体有前后两排,都只有一层高,依此即可得到从侧面看到的图形。【详解】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物体有前后两排,有一层高,则从侧面看到。故答案为:A 考查了三视图与展开图,得到该物体的排数和每排的层高是解题的关键。14、C【解析】略15、B【解析】略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6、×【详解】试题分析:简算35×99时,先把99分解成(10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35×99=35×(100﹣1)=35×100﹣35×1=3500﹣35=3465;原式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分配律在简算中的应用.17、√【分析】每本练习本的价钱=买30本练习本一共用的钱数×30,据此作答即可。【详解】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b÷30)元。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18、×【分析】因为“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反映的是整体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身高,小刚是所在班级的其中一人,他的身高可能比135厘米大,也可能比135厘米小,也可能等于135厘米,所以不能确定;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因为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反映的是整体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身高;所以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cm,小刚就一定是135厘米高,故此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平均数的含义,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19、×【分析】比较小数和整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详解】小数不一定小于整数,例如:1.2>1,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20、√【解析】略 四、 计算题。 (28 分)21、120;98;7;50;9.1;2.3;13.7;0.0824【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详解】24×5=120 14×7=98 560÷80=7 200÷4=500.4+8.7=9.1 5-2.7=2.3 11.7+2=13.7 82.4÷1000=0.0824 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细心解答即可。 22、9940;24000;9522【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详解】35×284=9940 480×50=24000 207×46=9522 故答案为:9940;24000;9522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五、 作图题。 (8 分)23、【解析】略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24、96千米/时【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知,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80×6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知,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80×6÷5千米/时。【详解】80×6÷5=480÷5=96(千米/时)答: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96千米/时。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5、不能【分析】每行站24人,正好站12行,说明共有12个24,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24×12求出参加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每行减少8人,即24-8=16,用总人数÷每行站的人数=行数,再与20进行比较即可。【详解】24×12÷(24-8)=288÷16=18(行)18小于20,所以不能站成20行。答:不能站成20行。 本题是一道整数复合运算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的掌握。26、78盒【分析】8箱鸭蛋,每箱有120个鸭蛋,则一共有8×120个鸭蛋。打破了24 个,则还剩下8×120-24个鸭蛋。每盒装12个,则可以装(8×120-24)÷12盒。【详解】(8×120-24)÷12=(960-24)÷12=936÷12=78(盒)答:一共能装78盒。 明确还剩下936个鸭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7、2000箱【解析】(24+26)×40=2000(箱)28、9岁【解析】解:设儿子今年X岁。3X+5=32X=929、1.7千米【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0.34×5可解此题。【详解】0.34×5=1.7(千米)答:闪电的地方距离笑笑有1.7千米。 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