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联考试题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某校为每一位学生编了学籍号,设定末尾0表示女生,1表示男生.如果1101261表示2011年入学的一班的26号学生,是男生.那么李红是2014年入学的三班16号女生,她的学籍号是(_______);李红所在的班级桌椅有8列6行,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X),那么她的位置有(_______)种可能.2.在小路的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5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0面,这条小路长(____)米.3.找规律填数.1×8+1=912×8+2=98123×8+3=98712345×8+(_____)=(_____)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30°,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_)。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长是5厘米,另一条边,长是2厘米,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________)厘米长的绳子。(接头处忽略不计)5.下图是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沿着它的边裁下一个长5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那么剩下纸的周长最大是(______)厘米。6.今年端午节期间气势磅礴的“长江灯光秀”在武汉华丽上演,“与军运同行”2019国际龙舟邀请赛在东湖畔隆重举行,这三天全省共接待游客176924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保留整数约是(________)万。7.(□+48)÷25-3=0,题中的□=(______)。8.16的因数有(_____)。这些因数中,(_____)是素数,(____)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9.根据可知:(______) (______) (______)10.正方形的周长增加4厘米,它的边长增加 厘米.11.1.04读作(______________)。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把98765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10亿. (_______)13.计算的简便方法可以是。(______)14.三根长度为1cm、5cm、6cm的木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________)15.方程不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______)16.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________)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它的周长是( )A.16厘米 B.20厘米 C.16厘米或20厘米18.6.56+8.8+3.44=8.8+(6.56+3.44),运用了加法( )。A.交换律 B.结合律C.交换律和结合律 D.都不是19.从上面看下面的立体,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20.下面收集的是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四人中小强的年龄最小,他的身份证号码是( )。A.320621198810151236 B.610103199903287652C.32063520010102184X D.1101012010110727832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A.1 B.十分之一 C.百分之一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直接写出得数。30×700= 30×240= 42+58×0= 30×60=500×8= 6300÷60= 103×5= 4×5÷4×5= 23.用递等式计算.576+25×304 8×(230-483÷23) [183-(39+84)]×120 24.运用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结果.9×9=81 9999×9999=9998000199×99=9801 99999×99999=(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9=( )五、操作题25.画出下面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底26.移一移,画一画。(1)把最左边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将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5格。(3)将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六、解决问题27.一枝钢笔的售价是5.86元,一枝圆珠笔的售价是3.42元,小明买了一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他拿出10元钱,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28.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写出三角形3个顶点的数对:( , );( , );( , )。(2)将三角形绕点逆时针旋转,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3)画出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9.阳光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如下图。(1)已知三年级捐了10本工具书,四年级捐了30本工具书;三年级捐了35本漫画书,四年级捐了15本漫画书。请将上图补充完整。(2)( )年级捐的书多,比另一个年级多( )本。(3)平均每个年级捐书( )本。30.某工厂运来184吨煤,前8天平均每天用去15吨。剩下的预计4天用完,平均每天要用多少吨?(4分)31.实验小学与山区的阳光小学结为“手拉手”学校,平均每个班给山区的阳光小学捐书20套,每套15本。全校36个班共捐书多少本?4%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1403160 6 【解析】略2、95【解析】小路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那么间隔数=彩旗数-1=20-1=19,小路的总长=间距×间隔数=5×19=95(米).3、5 98765 【解析】略4、60° 12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是180°-90°-30°。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腰相等。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是5厘米、2厘米和2厘米或者是5厘米、5厘米和2厘米。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2+2<5,则长5厘米、2厘米和2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是5厘米、5厘米和2厘米。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详解】180°-90°-30°=90°-30°=60°则另一个锐角是60°。根据分析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是5厘米、5厘米和2厘米。5+5+2=12(厘米)则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12厘米长的绳子。故答案为:60°,12。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明确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为5厘米、5厘米和2厘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50【分析】如图:如果以2.5厘米在原来的边上剪下长5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周长最长,剩下的纸片的周长比原来的周长增加5×2=10厘米,据此解答。【详解】10×4+5×2=40+10=50(厘米)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当周长最长时该怎样剪。6、1769.24 1769 【分析】将数据改写成“万”做单位,就在万后面加上小数点再将末尾的“0”去掉,再添上“万”字即可;保留整数就看千位上的数字,按照“四舍五入”法来写近似数。【详解】17692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769.24万,保留留整数约是1769万。故答案为:1769.24;1769。 本题考查整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改写近似数的方法。7、27【分析】(□+48)÷25-3=0,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得:(□+48)÷25=3;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可得:□+48=3×25=75;再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另一个加数”可得:□=75-48=27。【详解】根据分析可知:(□+48)÷25-3=0,题中的□=27。故答案为:27。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从后向前倒着推算。8、1,2,4,8,16 2 1 【解析】略9、1092 10.92 1.092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进行解答。【详解】因为26×42=1092所以(26÷10)×(42×10)=1092;(26÷10)×(42÷10)=10.92;(26÷100)×(42÷10)=1.092 此题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即可。10、1【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知:周长增加4厘米,相当于每个边长增加4÷4=1厘米,于是问题得解.解:4÷4=1(厘米),答:它的边长增加1厘米.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11、一点零四【解析】略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详解】略13、√【分析】99×101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101写成100+1,然后再分别与99相乘,据此判断。【详解】99×101=99×(100+1)=99×100+99×1=9999所以原题判断正确。 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5=6,则三根长度为1cm、5cm、6cm的木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常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给出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15、×【分析】根据方程的定义可知,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不一定都含有未知数。据此判断。【详解】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学生对方程的定义的掌握,关键是掌握等式与方程的关系。16、√【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为90度,而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是小于90度的(因为钝角大于90度,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所以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和;由此判断即可。【详解】由于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为90度,而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是小于90度的,所以所以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和。 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和特点。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B【解析】试题分析: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就要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8厘米和4厘米,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1)若4厘米为腰长,10厘米为底边长,由于4+4=8,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则三角形不存在;(2)若8厘米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8+8+4=20(厘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18、C【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算式中既有加数位置的交换,又有两个加数的结合,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详解】由分析可知,6.56+8.8+3.44=8.8+(6.56+3.44),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的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运用,做题时注意先观察算式中数及符号的特点。19、B【解析】略20、D【分析】根据身份证编码的特点:7—10位找出出生的年份,推算出谁最小。【详解】A.320621198810151236,是1988年出生;B.610103199903287652,是1999年出生;C.32063520010102184X,是2001年出生;D.110101201011072783,是2010年出生;因为四人中小强的年龄最小,他的身份证号码是110101201011072783;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身份证上:前六位是地区代码;7—14位是出生日期;15-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第18位是校验码。21、B【详解】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据此解答.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21000;7200;42;18004000;105;515;25【分析】根据整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详解】30×700=2100 30×240=7200 42+58×0=42+0=42 30×60=1800500×8=4000 6300÷60=105 103×5=515 4×5÷4×5=20÷4×5=5×5=25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3、8176;1672;7200【详解】略 24、9999800001 999998000001【解析】略 五、操作题25、【详解】略26、【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27、0.72元【解析】略28、(1)A(5,4)B(5,1)C(10,1)(2)(3)如下图:【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表示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 (2)根据图形的旋转的性质,把与点B相连的两条直角边进行逆时针旋转90°,再把旋转后的两条边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三角形;(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确定图形另一半的对称点,即可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详解】(1)写出三角形3个顶点的数对:A(5,4)B(5,1)C(10,1);(2)(3)如下图: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性质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的灵活应用。29、(1)(2)四;12(3)86【分析】(1)根据已知的数据填充统计图,三年级用灰色代表,四年级用白色代表,每1小格代表5个单位;(2)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三、四年级捐书的本数,即可得出四年级捐的图书多,用四年级捐的本数减去三年级捐的本数,即可求出比另外一个年级多多少本;(3)把两个年级捐书的数量加起来,再除以2即可解答。【详解】(1)(2)三年级:20+15+10+35=80(本)四年级:27+20+30+15=92(本)80本<92本92-80=12(本)答:四年级捐的书多,比另一个年级多12本。(3)(20+15+10+35+27+20+30+15)÷2=172÷2=86(本)答:平均每个年级捐书86本。 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以及利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30、16吨【详解】(184-15×8)÷4 =(184-120)÷4=64÷4=16(吨)答:平均每天要用16吨。综合式按步得分;分步列式算对全得分,若第一步错全扣;若最后一步得数算错扣一半分。答名、单位名称各0.5分。31、10800本【详解】20×15×36=10800(本)答:全校36个班共捐书10800本。[分析]根据题目意思故可以先一个班多少本,再根据一个班级捐书数量求出共捐多少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厦门市湖里区数学四下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3年四下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