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基础夯实练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基础夯实练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第1页
    基础夯实练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第2页
    基础夯实练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基础夯实练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基础夯实练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夯实练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选择题(每题336)1(2023·唐山一模)公元前214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这条人工运河虽经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这说明灵渠(  )A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B保障了秦朝的长治久安C确立了中央对云贵地区管辖D推动了岭南的经济发展2《吕氏春秋》说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秦朝应对这一战国后期认识的举措是(  )A统一中国中央集权   B建立天子制度C统一车轨书同文字   D规范郡县机构3(2023·柳州高三模拟)下图分别为战国时期秦国的杜虎符和秦朝的阳陵虎符这两件文物(  )杜虎符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君,左才()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点燃烽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殴()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A.表明了调兵方式的严重弊端B说明地方将领无任何用兵权C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延续发展D凸显了秦朝太尉的军事权力4(2023·太原一模)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最终确立了郡县制这说明当时(  )A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   B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C朝臣掌握着决策权力   D三公九卿制发生异变 5(2023·沈阳一模)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A继承先秦时期的天下观B彰显国家一统的丰功伟绩C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D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6《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写道秦统一后迁徙七种共50万身份低下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叫做七科谪这次行动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把长江和珠江之间大片的还没有开发的土地和各族人民一次圈到中国范围里面来材料认为这一措施(  )A标志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繁荣C扩大了中国的统治疆域D完成了南北方民族交融7(2023·潍坊一模)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A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C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D巩固国家政治统一8秦律规定若有人在大道上杀人距离百步以内的路人不加以救援的应罚缴铠甲两套若能抓获逃亡盗贼抓捕者可得其所携钱财由此可见秦朝(  )A传承尚武的社会风气B注重法治建设以教化民众C确立严苛的法律体系D强调社会责任以维护安定9据《睡虎地秦简》记载擅兴奇祠()二甲何如为奇王室所当祠固有矣擅有鬼位也为奇它不为这一规定意在(  )A加强思想统一   B打击地方祭祀C节省财政开支   D完善法律体系10(2023·衡阳一模)《汉书》记述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据此可知秦筑长城(  )A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B解决来自边疆的威胁C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D利于自身的社会稳定11(2023·长春一模)据司马迁《史记》等记载胡亥当政时期法令和吏治严苛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皇帝却不收容救济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出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皇帝形象这说明(  )A秦亡的传统认识已被颠覆B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C出土文献相对更具可信度D秦末的历史得到厘清12下表为秦末部分起兵反秦叛秦者的身份人物身份陈胜、吴广屯长(秦军队下级官吏)刘邦沛县泗水亭长(县以下治安官吏)萧何沛县主吏掾(县令属吏)曹参沛县狱掾(典狱长)殷通会稽郡守任嚣南海郡尉 由此推知秦迅速败亡的重要因素是(  )A底层民众反抗激烈   B六国贵族势力活跃C对外战争动员频繁   D地方治理体系崩溃二、非选择题(28)13.(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1号井,共36 000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如图是里耶出土的邮简迁陵以邮行洞庭,将邮简插入捆扎的公文信函并标注从迁陵县衙送到洞庭郡府。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1)材料中简牍关于洞庭郡记载与传世文献不相符合该如何处理说明处理的原因(10)         (2)以上述材料的里耶秦简为例分析其史料价值(6)             14(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般来说,自秦王朝建立之后,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就结束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就形成了。但是,在学术界和理论界有一种说法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即认为秦始皇自消灭东方各诸侯国之日的公元前221年起,就完成了统一。这实际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认识,也是与历史发展不相符合的。从文化和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去其在春秋战国的社会母胎中孕育的时期外,秦王朝自建立、统一国家的出现到真正完成统一,历经几个时期:首先,秦始皇创建的秦王朝,乃是统一中国的开始,其统一仍停留在制度上的层次;其次,由秦至汉则是统一的继续,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才将统一推进到社会文化的深层,即价值观的统一。——摘编自林剑鸣《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历史过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须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参考答案1A [据材料虽经历代修缮利用,但皆循其故道’”可知灵渠虽多次修缮,但都遵循原来的路线和方式,说明灵渠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故选A项;保障了表述过于绝对,秦朝二世而亡,排除B项;灵渠位于广西,不在云贵地区,排除C项;推动岭南经济发展夸大了灵渠影响,排除D项。]2A [结合所学可知,《吕氏春秋》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A项;天子制度不符合史实,应为皇帝制度,排除B项;统一车轨,书同文字是巩固统一的措施,是A项的措施之一,排除C项;规范郡县机构只是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排除D项。]3C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两枚虎符反映了秦国和秦朝的军队的调度都要经过最高统治者,因此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延续发展,C正确;材料体现了从秦国到秦朝调兵方式的延续,没有体现出其弊端,A错误;根据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可知,地方将领可以调动五十人以下的部队,并不是没有任何用兵权力,B错误;两枚虎符都没有涉及太尉的权力,D项与题意无关。]4A [由材料可知,在关于地方制度的讨论中,最终采纳了李斯提议的郡县制,说明这一时期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体现出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故选A项;材料是关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君主专制的表现,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掌握决策权,排除C项;异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5B6C [据材料可知,秦朝通过人口迁移的方式扩大了国家的统治范围,将南方的国土推进到南海边上,故选C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排除B项;完成了南北方民族交融的说法错误,应该是有利于民族交融,排除D项。]7D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之后的这种做法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力度,从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人口不平衡问题,排除A项;材料表述的迁徙不是往边疆迁徙,因此不能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排除B项;题干内容中的今内蒙古中部”“今陕西北部,可知其并不是增强关中地区的经济活力,排除C项。]8D9A [根据材料可知,擅自兴建祭祀场所,是不被允许的,这是秦帝国加强思想统一方面的举措,故选A项;题干中属于规范祭祀的范畴,而不是打击,排除B项;奇祠不是秦政府所主持的,也就无所谓节省财政开支一说,排除C项;《睡虎地秦简》的主要内容是记载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而不是对原有法律体系的完善,排除D项。]10A [题干中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等,可知《汉书》认为秦筑长城致使民心怨恨、国力耗尽、社稷垮台等,故选A项;题干侧重秦筑长城的消极影响,BCD均为积极影响,排除。]11B [根据材料可知,《史记》记载的胡亥和《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所记录的胡亥大相径庭,两部文献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二手史料,因此会受到作者个人意志的影响,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唯一凭据,应当用多重证据互相印证,故选B项。]12D [表格显示秦末部分起兵反秦、叛秦者的身份都是地方的官吏,这说明当时秦朝的地方治理体系已经陷入崩溃境地,故选D项;题干所述反秦、抗秦者都是下层官吏,而并没有提到底层民众,排除A项;根据表格不能推知六国贵族势力活跃的结论,排除B项;表格中没有提到对外战争问题,所以不能推出对外战争动员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13(1)处理以出土文献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 原因《史记》《汉书》都是汉代记录前朝的文献资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可能存在缺失遗漏里耶秦简是秦朝的公文简牍记载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高(2)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如郡县制邮驿传递制度可用于研究秦朝的文字的演变公文书写形式等14示例看法秦王朝实现了制度的统一说明秦朝统一后在政治制度上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中央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由此可见秦朝在政治制度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经济制度上由于原来七国的度量衡货币车轨等都是混乱的这不利于国家统一后的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秦朝以法律形式统一了度量衡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车轨并修驰道等通过这些措施在经济制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文化制度上统一文字为小篆秦朝奉行法家思想取消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由此可见由于统治时间短暂秦朝仅是在制度层面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未消除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未能实现价值观的真正统一其他看法西汉王朝继续将统一推进到价值观的深度从文化和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真正出现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相关试卷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2022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刷题练:

    这是一份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2022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刷题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全球通史》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学者指出,刘邦部下郦食其曾评价项羽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夯实练4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基础夯实练4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