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晋书·陶潜传》:“以亲老家贫,起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归去来兮辞·序》(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家叔 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定,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陶渊明毕生走过三个时期,界线分明: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大济苍生”壮年的辗转出仕时期:“误入歧途”中晚年的隐居终老时期:“归隐田园”陶渊明先后四次出仕:29岁,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召为主薄,不就。36岁,入桓玄幕府;后归家居母丧。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不久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40岁,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辞归。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大诗人(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谥号),又因他宅前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自号)。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归园田居》诗一组,作于陶渊明归田园后,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写于归隐后的第二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本文的诗眼是什么?——归再次朗读全诗,回答下面四个问题:从何处归?为何而归?归去何处?归后如何?
1.从何而归?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思考:“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比喻?思考:这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入仕途的沉痛悔恨。
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思考: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1、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本爱丘山”和“士族门阀制度森严”(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所以他时仕时隐。2、最终看清黑暗社会后的彻底悔悟。3、也许,是一种托词。
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思考: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陶渊明的思想: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尚积极谋仕,但也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后期走向归隐 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归园田”是为了:保持精神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思考:为什么普通常见的乡村风光,在诗人笔下显得那么美好?
3.归向何处?思考:为什么普通常见的乡村风光,在诗人笔下显得那么美好?从诗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
思考: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小结:诗人站在屋外,由近及远,从近处的茅屋、树木,到远处的村落炊烟,再由视觉到听觉,听到了狗吠、鸡鸣。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勾勒出了一幅朴素自然的乡间景色。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线条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3.归后如何?请从诗中找出描述他归隐之后生活的诗句及蕴含作者情感的词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思考: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追求?凸显出一种久违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试着翻译本首诗,③归向何处,①从何而归,②为何而归,④归去如何,返璞归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背景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田园诗,从何而归,归向何处,为何而归,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