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共31页。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古今评说】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喜爱,诗人因此名垂后世。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贯穿全文的是一“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春江月夜的美景江畔月下的沉思因月而起的情思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景物的特点: 1、壮阔、空灵、朦胧。 2、众星捧“月”。饱览这一幅美景,留于心间的似乎只有一轮明月,“春、江、花、夜”都作了“月”的陪衬。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阐人生之理: 1、自然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易逝;2、月的圆满与人的孤独无依;3、月之有情和人生的残酷无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两地相思 这四句写在此良辰美景之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白云”飘忽,象征了“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是地名,但这里并不确指,是泛指离别之地,且古诗文中“枫”、“浦”本就是离别伤情之所。“谁家”与“何处”互文见义,由一家一处联想到人间千千万万家的离愁别恨。一种相思,两处离愁,往复回环。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妇怀远 前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诗人将“月”拟人化,写月之“徘徊”,既写出了月的自然属性,光影明灭,浮云游弋;又赋予月光人性,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久久在楼上徘徊而不忍离去。月华洒落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可这反而令思妇更添相思之苦。她想“卷去”、“拂”走这有点惹人愁思的清辉,可是“卷不去”、“拂还来”。将相思之苦写得如此形象逼真,生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迷惘之情。 后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深进而引起的无限遐思。月光引起的情思让她难以入眠,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许也在望月思念自己,生发托月传情的痴心。“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可是鸿雁长飞,月华难递;鱼儿跃动,只见阵阵波纹。向来有传信功能传说的鱼儿雁儿都无法传情,那只能借助梦境了。 (补充: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思归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 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 凄苦寂寞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抒情层次】(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春江花月(景)思妇游子(情)宇宙人生(理) 完美融合 全诗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这首诗有别于传统的单纯写景之作,也有别于一些单纯的哲理诗和言情诗。诗中有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有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有对永恒人生哲理的探求,使得全诗景、情、理水乳交融,形成了清新而又邈远的意境,读后让人心旷神怡,并进而去探寻更深更美的人生真谛。 从意象语言的角度分析诗歌中作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 这首诗中 、 、三个意象蕴涵的情感。 明月江水落花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时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愁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铃霖》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旧感》爱情明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论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南乡子》李煜《虞美人》江水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落花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古今评说】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喜爱,诗人因此名垂后世。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贯穿全文的是一“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春江月夜的美景江畔月下的沉思因月而起的情思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景物的特点: 1、壮阔、空灵、朦胧。 2、众星捧“月”。饱览这一幅美景,留于心间的似乎只有一轮明月,“春、江、花、夜”都作了“月”的陪衬。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阐人生之理: 1、自然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易逝;2、月的圆满与人的孤独无依;3、月之有情和人生的残酷无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两地相思 这四句写在此良辰美景之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白云”飘忽,象征了“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是地名,但这里并不确指,是泛指离别之地,且古诗文中“枫”、“浦”本就是离别伤情之所。“谁家”与“何处”互文见义,由一家一处联想到人间千千万万家的离愁别恨。一种相思,两处离愁,往复回环。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妇怀远 前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诗人将“月”拟人化,写月之“徘徊”,既写出了月的自然属性,光影明灭,浮云游弋;又赋予月光人性,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久久在楼上徘徊而不忍离去。月华洒落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可这反而令思妇更添相思之苦。她想“卷去”、“拂”走这有点惹人愁思的清辉,可是“卷不去”、“拂还来”。将相思之苦写得如此形象逼真,生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迷惘之情。 后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深进而引起的无限遐思。月光引起的情思让她难以入眠,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许也在望月思念自己,生发托月传情的痴心。“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可是鸿雁长飞,月华难递;鱼儿跃动,只见阵阵波纹。向来有传信功能传说的鱼儿雁儿都无法传情,那只能借助梦境了。 (补充: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思归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 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 凄苦寂寞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抒情层次】(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春江花月(景)思妇游子(情)宇宙人生(理) 完美融合 全诗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这首诗有别于传统的单纯写景之作,也有别于一些单纯的哲理诗和言情诗。诗中有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有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有对永恒人生哲理的探求,使得全诗景、情、理水乳交融,形成了清新而又邈远的意境,读后让人心旷神怡,并进而去探寻更深更美的人生真谛。 从意象语言的角度分析诗歌中作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 这首诗中 、 、三个意象蕴涵的情感。 明月江水落花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时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愁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铃霖》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旧感》爱情明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论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南乡子》李煜《虞美人》江水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落花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