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05 牛顿三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典型易错题辨析与精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易错点05 牛顿三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典型易错题辨析与精练(原卷版),共7页。
易错点05 牛顿三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易错总结1、物体在粗糙斜而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是因为存在一种向前的“冲方的说法是错误的。2、所有认为惯性与运动状态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惯性越大。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而不是一种力,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4、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时受力不一定为零。5、牛顿第二定律F=ma中的F通常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应的加速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个独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当只研究某个力产生加速度时牛顿第二定律仍成立。6、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无先后之分,即力改变的同时加速度相应改变。7、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有局限性,对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8、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a,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9、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时注意合力与分力不能重复计算,作图时可用实线、虚线加以区分。10、注意F合=ma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选定正方向,一般我们选择合外力的方向即合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1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重力,超重、失重只是示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即物体的质量不变,而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改变。例:物体在自由落体或在太空时示重为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2、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上为超重,向下为失重。13、有时加速度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但只要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也处于超、失重状态。只要有向下的分加速度,即为失重;只要有向上的分加速度,即为超重。14、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15、当物体具有大小为g,方向向下的加速度时,称为该物体完全失重。 解题方法1、怎样分析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把握“两个分析”“一个桥梁”(1)两个分析过程分析:逐一分析不同过程的运动特点,找出相邻过程的联系点。受力分析:逐一分析不同过程中物体的受力,特别注意摩擦力、弹力的突变问题。(2)一个桥梁(加速度)2、怎样应用图像求解动力学问题(1)运动学中常见的图像图像、图像、图像、图像、图像等。(2)图像问题的类型已知物体受到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图像。【易错跟踪训练】 易错类型1:挖掘隐含条件、临界条件不够1.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举行,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世界军人盛会,10月26日,中国队以68∶64战胜巴西队,夺得男篮铜牌,创造了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的蓝球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B.重力、手对球的推力C.重力、篮球向前飞行的惯性力D.重力、手对球的推力、篮球向前飞行的惯性力2.(2022·江苏高三专题练习)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用手托着手机,迅速向下运动,然后停止,手机记录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t1时刻手机速度最大 B.t2时刻手机在最低点C.t3时刻手受的压力最大 D.t4时刻手受的压力最小3.(2020·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已知长方体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2m、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地面光滑。在水平力F的推动下,要使A、B一起运动而B不下滑,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力F至少为( )A. B. C. D.4.(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近年来特斯拉电动汽车因为刹车系统问题而备受中国消费者质疑,假设一辆刹车系统正常的特斯拉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以 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面同车道的汽车因故障停止运动,于是司机紧急刹车,汽车轮胎抱死滑行,汽车经过 6 s 停止运动。不考虑人的反应时间,汽车的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 g = 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90 mB.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75 mC.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60 mD.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45m5.(2020·全国)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 μ1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A. B. C. D.6.(2019·四川雅安市·雅安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1 kg、2 kg、3 kg 的物体a、b、c叠放在一起,a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的小球相连,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器皿中,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b上,a、b、c三个物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a与桌面恰好不打滑,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间、bc间最大静摩擦力足够大,取g=10 m/s2,求:(1)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2)b对c,a对b以及桌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3)撤去力F的瞬间,a、b、c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7.(2022·上海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物块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两个侧面恰好与两个固定在地面上的挡板X和Y相接触。图中AB高H = 0.3m、AD长L = 0.5m,斜面倾角θ = 37°。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P(图中未画出)质量m = 1kg,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可以通过更换斜面表面的材料进行调节,调节范围是0 ≤ μ ≤ 1。(sin37° = 0.6,cos37° = 0.8,g取10m/s2)(1)令μ = 0,将P由D点静止释放,求小物块P落地时速度;(2)令μ = 0.5,将P由D点静止释放,求小物块P在斜面上运动时间;(3)对于不同的μ,每次都在D点给小物块P一个沿斜面向下足够大的初速度以保证它能滑离斜面,求μ的取值在哪个范围内,挡板X始终受到压力的作用。8.(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如图1所示,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沿直线跑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达到速度后起飞,已知飞机所受平均阻力为重力的0.02倍。(1)求飞机在跑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发生的位移大小;(2)求飞机起飞时的牵引力大小F;(3)跑道上有一个航线临界点(如图2所示),超过临界点就必须起飞,如果放弃起飞飞机将可能冲出跑道,已知跑道长度,飞机减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求临界点距跑道起点的距离。
易错类型2:逻辑推理不严密1.(2020·河南高三月考)下列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等人已基本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部分结论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等于零时的一个特例C.牛顿推导万有引力定律时主要用到了牛顿第二定律,没有使用牛顿第三定律D.对多物体用整体法受力分析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不必分析物体间的力2.(2021·安徽高三专题练习)在沿平直轨道行驶的列车上,乘客使用斜靠在支架上的平板电脑进行阅读。支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平板电脑和支架始终相对静止,其简化结构图如图所示。在列车向前加速行驶过程中,关于平板电脑所受作用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和支架弹力的作用B.受重力、支架的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受支架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后D.受支架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3.(201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点自由下落,至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点到达最低点,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经过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②经过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③从点到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④从点到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三模)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足够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当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通过分析计算可得( )
A.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B.当F=8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1m/s2C.木板的质量为2kg,滑块的质量为1kgD.若拉力作用在小滑块m上,当F=9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2m/s25.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倾角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的滑块,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式中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左右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的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错误,请选出错误选项( )A.当时,该解给出,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时,该解给出,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时,该解给出,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时,该解给出,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6.(2021·全国)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7,质量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以平行于斜面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5,求:(1)第1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2)第2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3)第1s末物体的动能的大小;(4)请描述物体在第4s内的受力情况(或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说明理由.7.(2021·上海静安区·高三二模)如图,足够长的固定斜面AB和BC的底部B处平滑连接,两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53°,AB光滑,BC粗糙。质量m=2 kg的小物块从AB斜面高为h=1.25m的P处由静止释放。已知小物块与BC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取sin53°=0.8,cos53°=0.6,g=10 m/s2。(1)求小物块从P处释放到达B处的速度的大小vB;(2)求小物块沿斜面BC上滑的最大距离L及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机;(3)请分析说明小物块最终静止在何处。8.(2021·普宁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我国技术和应用居世界前列,在不少大城市已经使用无人驾驶公交车。在这种公交车上都配备主动刹车系统。当车速超过,或者车距小于时,汽车主动刹车系统启动预判:车载电脑通过雷达采集数据,分析计算,若预判0.6秒后发生事故,则汽车自己会主动刹车。某公交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公交车正前方相距处有一大货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重力加速度)(1)经过多长时间,公交车主动刹车。(2)若刹车时公交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7倍,请分析说明公交车与货车会相撞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易错点05 牛顿三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典型易错题辨析与精练(解析版),共15页。
这是一份易错点06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典型易错题辨析与精练(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超重和失重现象判断的“三”技巧,动力学中的“四种”典型临界条件,“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易错点02 运动图像 追击相遇问题-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典型易错题辨析与精练(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追及相遇问题,5sB.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