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01 地球与地图-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易错点01 地球与地图-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共16页。
易错点01 地球与地图 易错题【01】无法分清大圆和最短航线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经过这两点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哪一段为劣弧段。②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哪一段为劣弧段。易错题【02】无法正确处理等高线和坡度的相互关系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易错题【03】不会描述地形特征根据等高线判定地貌特征可以从“以何种地形为主”“地势的高低起伏”“各种地形的分布(此条只大范围地区用)”等方面回答。 01 无法分清大圆和最短航线 (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图【错因】分不清大圆和最短航线,无法确定劣弧【问诊】1.读图可知,60º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该航线对风阻和逆水等因素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BC错。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的岛礁的多少,D错。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线,因为大圆劣弧球面距离最短,故A对。故选A。4.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影响,降低风阻,B对。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错。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航线,D错。故选B。【答案】1.A 2.B【叮嘱】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气压带风带熟悉并掌握。 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 )A. B. C. D.2.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 )A.由西向东 B.由东南向东再向东北C.由南向北再向南 D.由东北向东再向东南【答案】1.D 2.C【解析】1.阅读地图,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是地球的最大圈,一架飞机从A飞到B,AGB路线和AMB路线的距离长于 ACB路线(沿赤道),ACB路线的距离长于ANB路线,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ANB,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阅读地图,AB位于一个经线圈上,N为北极点,N点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按最短飞行线路 ANB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先向正北到达N点,再向正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 )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 B.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C.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 D.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4.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C.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答案】3.B 4.D【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鸟类飞行路线尤其是飞行方向主要与气流运动有关,顺风飞行能够节省体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判断,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并不是大致沿大圆飞行,A错误;结合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可知北极燕鸥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燕鸥的迁徙方向并不是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C错误;同样,并不是大致顺地转偏向力,D错。故选B。4.根据所学知识,经线圈全长约为4万千米,因此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远超过3万千米,A错误;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盛行风向,不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B错误;运用GPS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不是用遥感技术,C错误;根据材料“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因此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D正确,故选D。 02 无法正确处理等高线和坡度的相互关系(2020·山东·高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魔鬼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错因】忘记等高线的基本规律【问诊】1.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故选A。2.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º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º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选A。【答案】1.A 2.A【叮嘱】本题的难点是由于珠峰的海拔高,其看到日出的时间更早,而看到日落的时间更晚。每年冬季,近地层风从横贯南极的山脉和海拔较高的冰盖流向南极大陆沿岸,在特拉诺瓦湾西岸等地形成强风汇集区。下图是特拉诺瓦湾附近等高线地形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与特拉诺瓦湾冬季形成强风汇集区关系最紧密的因素是( )A.大陆边缘坡度陡,冷空气加速下降 B.大陆内部地形平坦,对风力阻挡弱C.冬季南北温差大,极地东风较强劲 D.冬季海陆差异明显,沿海海陆风大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速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A 2.B【解析】1.特拉诺瓦湾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且附近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冷空气加速下沉,造成高低冬季多强风,A正确,B错误;材料中提到,风从海拔较高处流出,不是受南极极地东风影响,C错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是导致该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D错误。所以选A。2.乙地位于一个山谷,有狭管效应,风力大;甲位于较高海拔,没有下沉加速;丙地只有冷空气加速下沉,没有狭管效应加速;丁位于半岛外侧,对风力有阻挡。所以乙地风俗最大,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川西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技术要求之高、施工难度之大、造价之高是其它地区公路建设难以比拟的。连接雅安和西昌的高速公路(雅西高速)被喻为中国最美的“天梯高速”。下图是雅西高速途经拖乌山时,被设计成由特大桥P连接的双螺旋形状。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特大桥P沿等高线延伸 B.图中河流冬季结冰C.图中河流干流自东向西流 D.图中高速公路沿线地形高差很大4.山上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A.气候 B.地形 C.河流分布 D.植被5.图示双螺旋形状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A.增加景点 B.连接景区 C.方便观景 D.降低坡度【答案】3.D 4.B 5.D【解析】3.据图中数值可知,该段铁路是上坡,图中特大桥P不可能沿等高线延伸,A错误;该区域在川西地区,图中河流冬季不结冰,B错误;图中显示的是河流的支流自东向西流,C错误;图中高速公路被喻为“天梯高速”,说明沿线地形高差很大,D正确。故选D。4.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上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成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目的是降低道路的坡度,B正确。气候、河流、植被不是主要因素,ACD错。故选B。5.读图可知,甲中的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线路被延长,降低路面坡度,可以增强交通安全,D正确。与增加景点、 连接景区、 方便观景等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03 不会描述地形特征(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错因】不会描述地形特征,不知道从哪些角度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问诊】(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叮嘱】本题容易错漏海岸线这点,注意,沿海地区还必须对海岸线和岛屿等情况进行描述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由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叫丹娘沙丘,该沙丘有逐年“长高”的趋势。下图分别为该地区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1)描述沙丘所在的河谷特征。(2)以该地区交通为例,简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3)简述图中沙洲的形成原因,说出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外力作用。【答案】(1)特征:谷坡陡峭,相对高度大;河谷宽广弯曲,谷底平坦;分布有河漫滩和沙洲。(任选两点即可满分)(2)受地表崎岖不平的影响,该地交通线路多分布在地势较为低平的河谷地带;其走向多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运输为主。(3)原因:上游地区河水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河流含沙量较大;该河段地势高差小且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外力作用:风力侵蚀。【解析】(1)本题中的河谷特征可从谷坡和谷底两个角度回答。结合实际景观图可知,该河谷的谷坡陡立,相对高度较大。结合区域地形图信息可知,河谷谷底宽广弯曲,结合图中江心洲、沙丘等信息可知,河谷谷底分布有沙洲、河漫滩等。(2)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区域海拔高度大,等高线密集,地表崎岖不平,地势起伏较大,这种地形特点,一方面,影响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多以灵活性、机动性更强的公路运输为主;另一方面,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低平的河谷地带,其走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式大致一致,以减缓坡度,降低建设难度,提高行车安全。(3)图中河段的沙洲多位于江心地区,其形成原因要注意动力条件以及沉积条件的分析。流域上游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的侵蚀能力强,搬运能力也强,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河流携带泥沙到该河段附近,谷地开阔,该河段比降减小,加之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水速减慢,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泥沙沉积,随着泥沙沉积,沉积的泥沙逐渐出露江面,形成沙洲。注意沙洲和沙丘的位置,沿河谷走向的风吹拂沙洲上的沙粒,受岸坡地形的阻挡,风力减弱,风力搬运的泥沙沉积,形成材料中所示的“丹娘沙丘”,风力越强,其搬运沙洲上的沙粒越多,则沙山高度越低,所以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2.图中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2)说明M河的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3)指出该区域河流主要开发利用方式,并说明开发利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答案】(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2)该区域位于横断山区,春季气温高,河流上游地区积雪融水补给量较多,形成春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变率大;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河流无结冰期。(3)水能开发。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充分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加固山体,尽量避免开发过程中诱发滚石、滑坡等灾害。【解析】(1)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区附近。同时,图中三条主要河流大致呈南北走向,并行排列,具有山河相间的地形特征,河流走向受纵列分布的山脉走向的影响,河流深切,河谷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2)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补给类型等;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气温影响结冰期的长短、高山冰雪融化量及融化时间,降水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汛期,气温、降水的变化同时影响着河流的水文特征;横断山区M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带来大量的水汽,产生充沛的降水,河流流量大;冬季水汽含量少,降水少,河流流量小,为枯水期;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且季风不稳定,年际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量变率大;该区域位于横断山区,冬季气温低,有一定的积雪量,春季气温回升,河流上游地区积雪融水补给量较多,形成春汛;位于我国西南山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河流无结冰期。(3)据材料分析,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脆弱,河流的开发可能对当地及河流的上下游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地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且变率大,自然灾害种类多,流域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将河流的水能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如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采取工程措施,加固山体,尽量避免开发过程中诱发滚石、滑坡等灾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大圆的劣弧,在球心投影中任何大圆投影后成为直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2.飞机由圈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途中依次经过的大测和大洋是( )A.太平洋一南美洲一大西洋 B.大西洋一北美洲一太平洋C.太平洋-一亚洲-印度洋 D.印度洋一非洲-大西洋【答案】1.C 2.B【解析】1.由图可知,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由于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故中心点为北极点。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总体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故飞行方向总体是偏西,据此可排除AD。由①地出发,在沿着图中线路飞行过程中,开始先距北极点越来越近,即先偏北,之后又离北极点越来越远,即后又偏南,所以总体的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正确,B错误。故本题选C。2.由图可知,①②③三地的地理坐标分别约为(0°,45°W)、(45°N,90°W),(0°,170°W)。依据相关地图知识可知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B选项正确,自然排除ACD。所以本题选B。随着北冰洋海冰的不断消退,北冰洋航线的开通日益成为可能。读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B.黄河站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C.A点与黄河站的距离约为1387千米 D.B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向4.北冰洋航线会合处为(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答案】3.C 4.D【解析】3.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故A点位于东半球,A错误;北京位于120°E附近,根据经纬度可知,黄河站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B错误;A点与黄河站经度大致相同,纬度与黄河站相差约12.5个纬度,一个纬度对应约111千米,距离约为1387千米,C正确;B点与C点纬度大体相同,B点位于C点的东方,D错误。故选C。4.读图可知,北冰洋航线会合处为白令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也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0.6℃ B.1.8℃ C.2.5℃ D.4.6℃6.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C. D.【答案】5.B 6.D【解析】5.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拔每降低100m,气温升高0.6℃。从图中可以看出积雪边缘在海拔高度为2500m的等高线附近,是积雪分布的最低下限,根据题干可知其气温为0℃,c点的海拔为2200m,比积雪边缘海拔高度低300米,300÷100×0.6=1.8℃,通过计算可知c点的气温大约为1.8℃,B正确。故选B。6.根据图中剖面线的位置,可以判断a端点海拔为2200m,b端点海拔在2200~2300m;A图中a端点海拔小于2200m,C图中b端点海拔在2200m以下,AC错误。在接近a端点的2300m~2400m等高线之间有一闭合等高线,由于其内侧有湖泊,所以可以判断该处为一低地,该低地海拔在2200~2300m,山顶的海拔高度应在2500~2600m之间,B图湖泊海拔在2400m附近,不符合题意,C错误,D正确。故选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图中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A.0.05平方千米 B.5平方千米 C.0.5平方千米 D.50平方千米【答案】7.D 8.A【解析】7.①②③④四地段中④段相交的等高线条数最多,且最密集,因此平均坡度最大的是④。故选D。8.图中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位于图示的东北角,结合图中比例尺1cm表示实地距离150米,可知该区域大致等于长200米,宽200米左右的一个正方形,因此面积大约为0.2千米×0.2千米,约等于0.04平方千米多一点,A最接近,BCD相差太大,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9.读图,下图示西部地形单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事物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出图中地形对该区域农业类型的影响。(3)说出图示西部地形单元的主要地理意义。【答案】(1)①以平原和山地为主;②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③地势西高东低/地势从西部向东部降低;④地势起伏大(2)西部为山地,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②东部为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3)①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山西省和河北省分界线;③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解析】(1)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可知,东部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形,西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河流自西向东流,因此地势西高东低或地势从西部向东部降低;地势起伏大。(2)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农业生产应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西部为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东部为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广阔,适宜发展种植业。(3)根据经纬网位置和地形类型可知,西部山地为我国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西侧为第二阶梯,东侧为第三阶梯;是我国山西省和河北省分界线,西侧为山西省,东侧为河北省;是我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侧为黄土高原,东侧为华北平原。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静立的原始森林、星罗棋布的冰蚀湖、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2003年7月被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下图为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三江并流”地区的地形特征并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世界级物种基因库”的自然原因。【答案】(1)地形特征:以高山峡谷地形为主;相对高差大;山河相间,纵列排布;地势特征:北高南低。成因:地壳剧烈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作用(2)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较低;海拔高,相对高差大,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变化大(垂直地带性显著)。【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主要结合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分别从山地形成及河流形成角度考虑。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起抬升为山地;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河谷;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观,所以其地形特征以高山峡谷为主,山河相间,纵列排布,地势起伏较大,北高南低。(2)“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主要从纬度、垂直地带性及地形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角度考虑。“三江并流”地区由于纬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高山峻岭,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动植物种类独特; “三江并流”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独特的地质地貌也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生态体系,所以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易错点12 区域与区域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共36页。
这是一份易错点12 区域与区域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共36页。
这是一份易错点09 农业的区位因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