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七台河市桃山区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七台河市桃山区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七台河市桃山区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体积单位或容积单位。
一瓶眼药水约10(_____)。 一本字典的体积约是1000(_____)。
2.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11和33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3.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的外面喷上油漆,需要喷________个面.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篮球的体积约4________。
(2)一个集装箱的容积约40________。
(3)小明一天喝水约2________。
(4)王叔叔家房子的面积约80________。
5.三个不同质数的积是385,这三个质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两位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_)。
7.2300d =( )
45d=
0.71=( )L
0.48L=( )mL
8.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它的体积是(_____) .
9.把一根长2m,宽和高都是2dm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5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m;表面积增加了(________)dm2,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____)dm3。
10.用4个棱长是5dm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dm²,体积是(________)dm³。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 _____ _____ 0.5m3_____70dm3
12.在□里填上一个数字,使“27□”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__。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
13.东东早上喝了一杯牛奶,约240( )
A.L B.mL C.
14.一个不是正方体的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
A.3 B.2 C.4
15.用两个棱长为20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
A.体积变大,表面积变小 B.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
C.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大 D.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小
16.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A.50.24 B.25.12 C.96 D.37.68
17.下列四位同学说的问题中,能用解决的有( )个。
淘气:同样大的饼,每人分到一张饼的,6人需要几张饼?
笑笑:有6位同学,其中的同学参加跳绳,参加跳绳的有几人?
奇思:长方形长6米,宽米,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妙想:一根绳子长6米,截取了,还剩多少米? .
A.1 B.2 C.3 D.4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
18.一个数的倒数是,这个数的是1。(______)
19.至少用8个相同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________)
20.大于而小于的真分数有3个。(________)
21.做一件工作,甲用了小时,乙用了小时,乙的效率高些。 (________)
22.两个奇数相加,和一定是奇数;两个偶数相加,和一定是偶数。(__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
23.直接写得数
×= ÷= ÷= ÷50%= -=
×= 1÷1%= 25%+75%= 4÷25%=
24.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1)2﹣﹣﹣ (2)0.8++0.2 (3)15﹣5÷12﹣
(4)68﹣7.5+32﹣2.5 (5)﹣(﹣)
25.解方程。
x-= x+= 1.8x+7.1x=89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
26.连一连。
27.观察左边的几何体,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六、我会解决问题。
28.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dm、5dm、4dm,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9.学生参加环保行动。五年级清运垃圾吨,比六年级少清运吨。五六年级共清运垃圾多少吨?
30.昨天是奶奶六十大寿的日子,爸爸送给奶奶一盒长方体形状的蛋糕.乐乐量了一下,发现这盒蛋糕的长是2分米,宽是2分米,高是分米,乐乐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多少立方分米?
31.一桶油重60千克,先用去这桶油的,又用去千克,两次共用去多少千克?
32.统计。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作哪些准备?
33.一批货物,运走一些后还剩下60吨,剩下的是运走的,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4.建筑公司要在一段长1200米,宽30米的路面上铺10厘米厚的沙石,如果1辆大卡车一次能运15立方米的沙石,铺路所需的沙石由3辆这样的大卡车来运,需运多少次?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
1、ml cm3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根据容积(体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4 33
【解析】略
3、5
【详解】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的外面喷上油漆,需要喷5个面
【分析】长方体总共有6个面,但是题目中有一个信息,需要注意,无盖,没有盖的话,也就是说长方体顶上的面试不需要喷油漆,所以只有5个面需要喷油漆.
4、立方分米 立方米 升 平方米
【解析】略
5、5 7 11
【解析】略
6、10 90
【分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说明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只能是0。
【详解】个位上是0的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0,
故答案为:10;90
掌握2和5倍数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2和5共同的倍数:个位上是0。
7、2.3;;710;480
【详解】略
8、150 125
【解析】因为5的平方是25,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5米,
5×5×6=150(平方米),
5×5×5=125(立方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0平方米,体积是125立方米.
故答案为150平方米,125立方米.
9、 32 80
【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把这根木料看成单位“1”,用1÷5即可;求每段多长,用2÷5;把一个长方体分成5段,横截面增加了8个,横截面的面积=宽×高,即2×2,再乘8即可;长方形体积=长×宽×高。
【详解】1÷5=
2÷5=(m)
2×2×8
=4×8
=32(dm2)
2m=20dm
20×2×2
=40×2
=80(dm3)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表面积和体积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涉及到了分数的意义。
10、400 500
【分析】将4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的方法有两种:(1)一字排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0分米、5分米、5分米;(2)排成2排,且每排两个,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分米、10分米、5分米,从而代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其表面积,再比较即可。
【详解】(1)一字排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0分米、5分米、5分米;
表面积是(20×5+20×5+5×5)×2,
=225×2,
=450(平方分米)
(2)排成2排,且每排两个时,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分米、10分米、5分米,
表面积是:(10×10+10×5+10×5)×2,
=200×2,
=400(平方分米)
450>400,所以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的是400平方分米。
长方体体积:20×5×5
=100×5
=500(立方分米)
本题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将4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的两种方法。
11、< < < >
【分析】(1)利用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比较小进行比较;
(2)利用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分数值就大进行比较;
(3)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与比较,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分数值就大进行比较;
(4)先把不同单位的化成相同单位的数,1m3=1000dm3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 < 0.5m3>70dm3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分数的大小比较和体积单位的换算,熟练掌握比较方法和体积单位的进率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2、0
【解析】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所以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数的末尾是0和5的数;□里填的数字是0或5,当填的数字是0时,2+7+0=9,是3的倍数,0合适,当填的数字是5时,2+7+5=14,不是3的倍数,5不合适,所以□里填0。
故答案为:0。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
13、B
【解析】略
14、B
【解析】长方体有6个面,且相对的两个面相同,一般情况6个面都是长方形,可以相对的2个面是正方形。若多于2个面是正方形,则必可得长=宽=高,即为正方体。
故答案为:B。
15、D
【分析】根据两个小正方体拼组长方体的方法可得:把小正方体拼组后粘合部分减少了2个小正方体的面的面积,长方体的体积还是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由此即可进行选择.此题考查了两个正方体拼组长方体的方法的灵活应用,要注意表面积是怎么减少的。
【详解】把小正方体拼组后粘合部分减少了2个小正方体的面的面积,长方体的体积还是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所以拼组长方体后的体积不变,表面积减少了。
故选D。
16、B
【解析】略
17、C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淘气:每人分得的饼数×人数=一共需要的饼数,列式为:;
笑笑:总人数×=参加跳绳的人数,列式为:;
奇思: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列式为:;
妙想:绳长×剩下的分率(1-)=还剩的米数,列式为:6×(1-)。
综上可得能用解决的有3个。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简单应用,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
18、√
【解析】略
19、√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进行分析。
【详解】至少用8个相同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特征,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面积相等。
20、×
【分析】如果分数单位要求是,则大于而小于的真分数有、、只有3个;但是题目中没有此要求,那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3、4…倍,就有无数个,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大于而小于的真分数有无数个;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单位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来解决问题。
21、√
【解析】略
22、×
【解析】略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
23、
【详解】略
24、 (1) (2) (3)14 (4)90 (5)
【详解】略
25、x=;x=;x=10
【分析】x-=,方程两边同时+即可;
x+=,方程两边同时-即可;
1.8x+7.1x=89,先将方程左边进行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即可。
【详解】x-=
解:x-+=+
x=
x=
x+=
解:x+-=-
x=
1.8x+7.1x=89
解:8.9x÷8.9=89÷8.9
x=10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解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
26、
【分析】根据观察者观察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观察者所看到的被观察的对象的范围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详解】连线如下:
从不同角度方向观察物体,常常得到不同的结果。
27、
【分析】(1)从正面看,是4个正方形,下行3个,上行1个位于左边;
(2)上面看,一共是5个正方形,上行3个,下行2个,分别位于左右两边;
(3)从左面看,是3个正方形,下行2个,上行1个位于左边。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我会解决问题。
28、125立方分米
【分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12条棱,互相平行的一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求出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除以12就是正方体的棱长,进而求出体积。由此解答。
【详解】(6+5+4)×4÷12
=15×4÷12
=60÷12
=5(分米)
5×5×5=125(立方分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分米。
灵活运用这些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长+高+宽)×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9、++=(吨)
【分析】因为五年级清运垃圾吨,比六年级少清运吨,所以用加法求出六年级清运的吨数,最后再用加法求出五六年级共清运的吨数。
【详解】++
=++
=+
=(吨)
答:五六年级共清运垃圾吨。
本题主要考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关键是先求出六年级清运垃圾的吨数后,再求出两个年级的吨数之和。
30、0.6立方分米
【解析】(2×2×)÷4=(立方分米)或(0.6立方分米)
31、60×+=45 (千克)
答:两次共用去45千克。
【解析】略
32、(1)一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从1月到7月,气温逐渐上升,7月达到最大值,然后气温逐渐下降,12月达到最低值;
(2)甲地;
(3)多准备些稍微厚点的衣服、帽子类的物品。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红色折线表示乙地的气温变化情况,蓝色折线表示甲地的气温变化情况,观察可知,一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从1月到7月,气温逐渐上升,7月达到最大值,然后气温逐渐下降,12月达到最低值;
(2)观察对比可知,甲地有5个月的气温在3~11之间,比较适合这种树莓的生长温度,乙地的平均气温都超过了17℃,不适合这种树莓的生产,据此选择;
(3)观察统计图可知,乙地的平均气温较高,小明住在乙地,如果“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由于10月份甲地气温较低,需要多准备些厚衣服等物品,预防着凉。
【详解】(1)观察统计图可知,一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从1月到7月,气温逐渐上升,7月达到最大值,然后气温逐渐下降,12月达到最低值。
(2)对比两条折线统计图可知,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甲地种植。
(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我认为应该多准备些稍微厚点的衣服、帽子类的物品,因为10月份甲地气温较低,容易着凉。
此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读懂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33、150吨
【分析】把运走的看作单位“1”,用剩下的具体数量60除以对应的分率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具体量,用单位“1”的具体量加上剩下吨数就是这批货物的总重量。
【详解】60+60÷
=60+90
=150(吨)
答:这批货物有150吨。
找准单位“1”以及剩下数量对应的分率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时,要用除法计算。
34、10厘米=0.1米
1200×30×0.1÷(15×3)=80(次)
答:需运80次。
【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七台河市桃山区数学五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台河市桃山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