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气象员要把成都市2017年5月份、2018年5月份每天气温的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绘制(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复式条形统计图 D.复式折线统计图
2.从“杏树棵树是梨树棵树的”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梨树比杏树多
B.杏树比梨树少
C.梨树比杏树多的占两种树总棵树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
A.无限的 B.有限的 C.无法确定的
4.一个长方形长a米,宽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A.2a+16 B.8a C.2a+8 D.a+8
5.圆的位置由( )决定.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D.圆心
6.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个。
A.12个 B.15个 C.9个 D.6个
7.办公室占空间360( )。
A.平方米 B.立方米 C.米 D.立方厘米
8.小红爸爸今年35岁,妈妈比爸爸小,妈妈今年( )岁.
A.30
B.42
C.28
9.已知A=2×2×2×5,B=2×5×7,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2 B.10 C.280 D.5
二、填空题。
10.小娜、小婷和小甜进行100 m赛跑,小娜用时分,小婷用时分,小甜用时分,她们三人中,(____)得了第一名。
11.A、B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出,前往B地,下图是甲、乙两车的行程情况,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______)车先到B地,比(______)车早到了(______)分钟。
(2)甲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千米/分钟,乙车的平均速度(除去中途休息时间)是(______)千米/分钟。
(3)乙车中途休息了(______)分钟,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平均速度比甲车快(______)(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千米/分钟。
12.72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
13.在25×4=100中,(________)是4的倍数,(________)和(________)是100 的因数;在a÷b=7中(a、b是非0自然数),(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倍数。
14.有12盒饼干,其中11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那么至少称(_____)次就一定可以找出少了几块的这盒饼干.
15.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
16.用铁片制作一个长方体水箱至少需要多少铁片是在求这个长方体的(____),求这个水箱能容纳多少水是在求这个长方体的(____),如果铁片的厚度不计,那么这个水箱的(____)和(____)就相等.
17.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2dm后,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减少了56dm2,变成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dm3。
18.30的相当于50的_____%.
19.一筐黄瓜的质量是一篮土豆的5倍.如果土豆重X千克,黄瓜重(___________)千克,黄瓜和土豆一共重(___________)千克,土豆比黄瓜轻(___________)千克.
20.一件上衣原价500元,现按七五折出售,应卖(_____)元。
21.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增加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22.若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a÷b=,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23.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每段长(______)m
三、计算题。
24.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1-= += -= -=
-= -= -= -=
25.解方程
3x- 3x+16×5=113 2x-=1-
2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 ++
1-- +(-) +(+)
四、按要求画图。
27.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先将三角形AO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得到三角形A´O´B´。
28.画出下图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再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29.五年(1)班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每行12人或16人都正好整行,已知这个班的学生不到50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30.小亮一天在学校的时间是6小时.其中上课用去的时间占,早读和课间休息用去的时间占,其余的时间是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时间占几分之几?
31.周末,李涛骑车从家出发,去离家8千米的外婆家,回来时因为自行车坏了,乘公共汽车回家。下图表示在这段时间内李涛离家路程的变化情况。
(1)李涛在外婆家停留了( )分钟,去的路上用了( )分钟,回家的路上用了( )分钟。
(2)李涛从家去外婆家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
(3)李涛从外婆家回家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2.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①请以方格纸上的点(6,5)为圆心,画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O2。(2分)
②把圆O2移到圆O1的位置,可以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2分)
33.甲乙两地间长39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解答)
34.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植树的棵树是五年级的1.8倍,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24棵。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D
【解析】略
2、B
【详解】略
3、B
【详解】略
4、A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据此解答。
【详解】长方形的周长:2×a+8×2=2a+16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及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
5、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解答即可.
解: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圆的特征,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6、A
【详解】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含义的理解,能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办公室占空间的大小用体积单位,结合数据大小应选用立方米;
【详解】办公室占空间360立方米。
故选C。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8、A
【解析】把爸爸的年龄看作单位“1”,妈妈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5×(1﹣),
=35×,
=30(岁);
答:妈妈今年30岁.
故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
9、B
【解析】略
二、填空题。
10、小甜
【解析】略
11、甲 乙 5 1.2 1.5 10 0.13
【分析】(1)根据图形可知,甲、乙两车同时在7:55从A地开出,前往B地,甲车在8:20先到B地,乙车在8:25到达B地,比乙车早到了8时25分-8时20分=5(分钟);
(2)甲车行完全程的时间是8时20分-7时55分=25(分钟),乙车行完全程的时间是(8时-7时55分)+(8时25分-8时10分)=5+15=20(分钟),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甲车的平均速度、乙车的平均速度;
(3)乙车中途休息了8时10分-8时=10(分钟),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路程是30-10=2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8时25分-8时10分=15(分钟),两者相除,即为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平均速度,再减去甲车的平均速度,即可求出比甲车快多少。
【详解】(1)8时25分-8时20分=5(分钟)
甲车先到B地,比乙车早到5分钟。
(2)8时20分-7时55分=25(分钟)
30÷25=1.2(千米/分钟)
(8时-7时55分)+(8时25分-8时10分)=5+15=20(分钟)
30÷20=1.5(千米/分钟)
甲车的平均速度是1.2千米/分钟,乙车的平均速度(除去中途休息时间)是1.5千米/分钟。
(3)8时10分-8时=10(分钟)
8时25分-8时10分=15(分钟)
(30-10)÷15-1.2
=20÷15-1.2
≈1.33-1.2
=0.13(千米/分钟)
乙车中途休息了10分钟,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平均速度比甲车快0.13千米/分钟。
故答案为:甲;乙;5;1.2;1.5;10;0.13
考查了学生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依据。
12、72=2×2×2×3×3
【分析】根据分解质因数的要求,把72写成若干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详解】
分解质因数必须要分解彻底,必须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不能有合数。
13、100 25 4 7 a b
【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在25×4=100中,100是4的倍数,25和4是100的因数;在a÷b=7中,7是a和b的倍数。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a×b=c,且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14、3
【解析】略
15、,5,1.
【解析】试题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为2,2﹣=,里面含有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所以再加上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
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所以再加上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5,1.
【点评】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其就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带分数除外)
16、 表面积 容积 容积 体积
【解析】略
17、343
【分析】减少部分的面积正好是以2dm为长方体的高、以原来长方体的长和宽的为长和宽的新长方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又因为剩下部分是正方体,说明长方体的长=宽,说明四个面完全相同,用表面积56除以4即可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除以减少的高2即可求出长或宽,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6÷4=14(dm)
14÷2=7(dm)
7×7×7=343(dm3)
理解减少面积就是以2dm为高,以原来长方体的长和宽的为长和宽的新长方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并且长和宽相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1
【解析】30的是30×=10,就是求10是50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详解】30×÷50
=10÷50
=1%
答:30的相当于50的1%.
故答案为:1.
19、5x 6x 4x
【详解】通过题目的理解和量之间关系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一筐黄瓜的质量是一篮土豆的5倍,所以黄瓜为5x , 黄瓜和土豆的总重即为两者的相加即为5x+x.
20、375
【解析】略
21、 11
【分析】根据题意,将的分子变为1即是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18个是2,表示7个,用18-7=11即可解答。
【详解】的分数单位是,再增加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单位和质数的理解与认识。
22、a b
【分析】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若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a÷b=,那么b=a÷=5a,即b÷a=5,b是a的倍数,则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b)。
故答案为:a;b
本题考查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及其最小公倍数。
23、
【解析】略
三、计算题。
24、;;;0
;;;
【详解】略
25、x=;x=11;x=
【详解】略
26、;;1;
0;;1
【分析】+++,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先去括号,括号里的减号变加号,再计算;
++,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1--,根据减法的性质,将后两个分数先加起来再计算;
+(-),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需要通分;
+(+),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详解】+++
=(+)+(+)
=1+
=
-(-)
=-+
=+
=
++
=++
=1+
=1
1--
=1-(+)
=1-1
=0
+(-)
=+(-)
=+
=
+(+)
=++
=1+
=1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简便计算,整数的运算顺序及简便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
四、按要求画图。
27、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这个点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旋转角。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详解】先将三角形AO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点O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顺时针旋转90°;
再将图形向右移动8格,移动时看准关键点,关键点向右移动8格,再连接成图形。画图如下: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28、如图:
【解析】略
五、解答题。
29、1人
【详解】50以内的12的倍数有12、24、36、1;50以内16的倍数有16、32、1.
因为每行12人或16人都正好排完,所以这个班的人数应该既是12的倍数又是16的倍数.50以内12和16的共同倍数是1,所以这个班有1人.
30、
【解析】
31、(1)20;20;10;(2)0.4;(3)0.8;
(4)问:乘汽车的速度比骑自行的速度快多少?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20分时已到外婆家,停留至40分,用40减去20可求出在外婆家停留的时间;从40分出发,回到家是50分,用50-40可求出回家所用时间。
(2)从家去外婆家,总路程是8千米,用时20分,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速度。
(3)从外婆家回家,总路程是8千米,用时10分,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速度。
(4)可从速度的快慢上考虑。
【详解】(1)去的路上用了20分钟;
40-20=20(分)
所以李涛在外婆家停留了20分钟;
50-40=10(分)
所以回家的路上用了10分钟。
(2)8÷20=0.4(千米/分)
(3)8÷10=0.8(千米/分)
(4)问:乘汽车的速度比骑自行的速度快多少?
根据问题能够从路程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速度=路程÷时间。
32、①无
②右;4;上;1(或上;1;右;4)
【详解】本题是确定位置以及圆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题,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动脑。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用圆规画圆等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3、3小时
【解析】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
(75+55)x=390
130x=390
x=390÷130
x=3
答: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
34、六年级54棵;五年级30棵。
【分析】设六年级植树x棵,那么五年级植树(x-24)棵。五年级植树棵树×1.8=六年级植树棵树。
【详解】解:设六年级植树x棵,五年级植树(x-24)棵。
1.8×(x-24)=x
1.8x-x=43.2
0.8x=43.2
x=54
x-24=30
答:六年级植树54棵,五年级植树30棵。
列方程解答,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认真解答即可。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3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3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认真读题,准确填写,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四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四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数学四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数学四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