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计算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安排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修剪盆栽 B.制作木雕 C.烧制瓷器 D.整理桌椅2.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番茄、黄瓜B.米饭、土豆C. 牛肉、鸡蛋 D.色拉油、花生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矿泉水 高锰酸钾 B.洁净的空气 金属汞C.稀盐酸 水 D.金刚石 二氧化碳4.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闻到“稻花香”说明了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如图表示的是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6.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氧化钙 、熟石灰 、 B.氢氧化钠 、纯碱 、 C.氢氧化钙 、 消石灰 、 D.水 、干冰 、 7.坚持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下列措施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再排放 D.推广使用塑料购物袋8.缺碘引起体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指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9.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错误的是A. B.C. D.10.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柠檬汁2.1~2.8,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番茄汁的酸性强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Ba2+、Cl-、、OH- B.K+、Na+、OH-、C.Na+、Fe2+、、Cl- D.H+、K+、、12.布洛芬(C13H18O2)具有解热镇痛功效,可用于缓解新冠引发的发烧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洛芬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 B.布洛芬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C.布洛芬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布洛芬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9:16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观察颜色B鉴别O2和N2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C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除去MnO2中少量的CuO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4.下列物质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CuO→CuCl2→Cu(OH)2 B.Fe→Fe2O3→FeCl2C.Na2CO3→NaNO3→KNO3 D.CaCl2→CaCO3→Ca(OH)2 二、填空题15.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________;(2)5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3)人体胃液中的酸________。16.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熟石灰 B.洗洁精 C.食盐 D.干冰 E.盐酸(1)可用于消除积雪的是_______。(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缓解旱情的是_______。(4)可用于除铁锈的是_______。(5)可利用乳化作用去除油污的是_______。1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从图A中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2)C和D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_______相同。(3)请写出B和D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18.根如图实验回答题。 (1)A实验说明墨具有________性。(2)C实验中表明氢气不纯现象为________。(3)D可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中________量不同。19.如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2)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3)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图2中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甲”或者“乙”) 三、推断题20.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可以用来检验,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D—F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4)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四、计算题2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1)生成氢气________克。(2)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实验题22.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用加热氯酸钾的原理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用装置F和量筒收集并测量体积,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六、科学探究题23.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做了拓展性探究。 (1)观察到试管①中溶液变为________色,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③中的现象________。【提出问题】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2)猜想Ⅰ:; 猜想Ⅱ:HCl和;猜想Ⅲ:和;猜想Ⅳ:、HCl和。小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疑问,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3)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溶液变浑浊溶液中含有实验2取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溶液中含有实验3取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成立。【拓展延伸】(4)上述实验探究方案中的实验。________(选填“1”、“2”或“3”)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修剪盆栽,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制作木雕,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烧制瓷器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整理桌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A、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米饭、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色拉油、花生中富含油脂,花生中还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3.B【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详解】A、矿泉水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金属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C、稀盐酸含有水和盐酸,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4.D【详解】水稻花中的芳香分子不断运动扩散至周围空气中,被人嗅到,故选D。5.A【分析】由图示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C2H6O、O2、H2O、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正确;B.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 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为+1,反应后氢元素化合价也为+1,氢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错误;D. 甲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错误。故选A。6.C【详解】A、氧化钙化学式 CaO,俗称生石灰,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消石灰、熟石灰,故C正确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固态俗称干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详解】A、大力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有利于保护空气,正确;B、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正确;C、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正确;D、应该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的发生,有助于保护环境,错误;故选D。8.A【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缺碘引起体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指是碘元素。故选A。9.A【详解】A、硫酸铜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与事实不相符,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分别是二氧化碳(44)、氧气(32)、氨气(17),与事实相符,正确;C、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镁比铜活泼,铜比汞活泼,与事实相符,正确;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O、Si、Al、Fe、Ca,排序正确,与事实相符,正确。故选A。10.D【分析】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详解】A、柠檬汁pH为 2.1~2.8,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正确;B、番茄汁pH为4.0~4.4,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正确;C、鸡蛋清pH为 7.6~8.0,鸡蛋清显碱性,正确;D、番茄汁pH为4.0~4.4,牛奶pH为 6.3~6.6,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番茄汁比牛奶的酸性强,错误。故选D。11.B【详解】A、硫酸根和钡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会产生沉淀,错误,不符合题意;B、K+、Na+、OH-、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正确,符合题意;C、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D、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详解】A 、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布洛芬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错误;B、1个布洛芬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B错误;C、布洛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错误;D、布洛芬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D正确。故选D。13.B【详解】A、黄铜和黄金在颜色上很难分辨,都是金黄色,所以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能够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够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和氧化铜都难溶于水,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14.A【详解】A、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符合题意;B、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不能一步转化为硝酸钾,不符合题意;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故选A。15.(1)2N(2)(3)HCl 【详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5SO2;(3)人体胃液中的酸是盐酸,化学式为HCl。16.(1)C(2)A(3)D(4)E(5)B 【详解】(1)可用于消除积雪的是食盐,因为撒食盐可以降低凝固点;(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因为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3)可用于人工降雨缓解旱情的是干冰,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4)可用于除铁锈的是盐酸,铁锈和盐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5)可利用乳化作用去除油污的是洗洁精,因为洗洁精能乳化油污。17.(1)47.87(2)质子数/核电荷数(3)Na2O/Na2O2 【详解】(1)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应填:47.87;(2)根据元素的定义,同种元素指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C和D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应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3)原子序数=质子数,B是8号元素氧元素,D是11号元素钠元素,由B和D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或Na2O2。18.(1)导电(2)尖锐的爆鸣声(3)/氧气 【详解】(1)把石墨连在电路上,灯泡发亮,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2)氢气验纯,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声音较小,说明氢气纯;(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安静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故D可以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O2)含量不同。19.(1)甲(2)相等(3)50%(4)乙 【详解】(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2)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相等,溶解度相等,都是40g;(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80℃时,甲的溶解度是100g,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说明有固体析出,进一步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乙。20.(1)(2)(3)化合反应(4)灭火(其他合理即可) 【分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以用来检验CO2,所以A是氢氧化钙,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C会与氢氧化钙反应,C、F可以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E能转化为B,能转化为D,D与B能相互转化,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过氧化氢,B是水,D是氧气,经过验证,推断正确。【详解】(1)E物质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2)B→A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3)D—F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C物质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21.(1)0.2(2)解:设50克稀硫酸中含溶质质量为x。x=9.8g。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答: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详解】(1)铜、锌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锌排在氢之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质量=20g+50g-69.8g=0.2g;(2)详见答案。22.(1)长颈漏斗(2) B (3)c(4)B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a为长颈漏斗;(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及加热条件下分解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B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氯化钾与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氧气不易溶于水,则用F装置收集并测量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时,氧气从c端进入,水从b端排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该反应中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B为反应的发生装置。23.(1) 蓝 生成白色沉淀(2)(3)溶液变成蓝色(4) 3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白色沉淀 【详解】(1)Cu(OH)2能与HCl反应生成CuCl2与H2O,CuCl2的溶液为蓝色,则反应后试管①中溶液变蓝色;Ba(OH)2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与H2O,则试管③中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Ca(OH)2能与HCl反应生成CaCl2与H2O,两物质不能共存,猜想Ⅳ不合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2中的结论为溶液中含有Ca(OH)2,Ca(OH)2的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色,则实验中取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4)Na2CO3能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与NaOH,Na2CO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与NaCl,则取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证明溶液中含有Ca(OH)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阶段性适应模拟试题(二模)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阶段性适应模拟试题(二模)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有五大题,20小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