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安徽省天长市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天长市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天长市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罗盘 B.火炮C.水车 D.活字印刷2.小天今天在学校买的午餐为:米饭、红烧鲫鱼、牛肉、鸡蛋。你认为添加下列哪项后会使营养更合理A.青菜 B.牛奶 C.排骨汤 D.小米粥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C.读取体积 D.滴加液体4.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绿色出行,倡导公交出行 B.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布袋购物,减少使用塑料袋5.我国空间站已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为空间站提供所需电力的是硅太阳能电池帆板,制造太阳能电池帆板最主要的材料是晶体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B.图中x的值为8C.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86g6.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B.绿原酸属于氧化物C.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7.选择“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责任。很多城市的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如图为公交车燃料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4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8.下列生活中的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扇子扇炉火降低煤的着火点B用米酿酒米发生了缓慢氧化反应C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CaO溶于水反应吸收热量D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活性炭能吸附所有可溶性杂质A.A B.B C.C D.D9.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课,采取天地互动的方式进行,航天员老师在全新的问天实验舱授课,演示着天地迥异的实验现象。“天宫课堂”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广大青少年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B.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宇航员自由呼吸的问题,飞船舱内充满纯氧C.利用化学知识研发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外壳材料D.利用化学知识研制宇航服,为航天员的生命活动提供保障10.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俗称化学式类别常见用途A消石灰Ca(OH)2碱用作建筑材料B石灰石CaO氧化物用作食品干燥剂C苛性钠NaHCO3酸用于焙制糕点D烧碱Na2CO3碱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A.A B.B C.C D.D11.归纳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只能构成一种分子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2.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加水搅拌充分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乙→丙的过程中,烧杯中溶质质量不变D.丁→戊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增加 二、科普阅读题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温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过氧化氢的用途________(答一点)。(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4)水蒸气产生过氧化氢的量与_______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题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3)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4)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常用G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 四、流程题15.金属钛常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下图是以钛铁矿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的生产工艺流程:已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请回答下列问题:(1)钛铁矿溶浸在浓硫酸中发生反应FeTiO3+2H2SO4(浓)=TiOSO4+FeSO4+2H2O,反应前需将钛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实验室里若需要稀释浓硫酸,方法是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失,防止液滴飞溅。(2)溶液Ⅱ的主要溶质为TiOSO4,加热时和水发生反应。经过滤得到H2Ti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TiCl4+2Mg2MgCl2+Ti,此反应中氩气的作用是_______。(4)在流程中,可用Na代替Mg制取Ti,原因是Na的金属活动性比Ti的金属活动性_____。 五、科学探究题16.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正确佩戴口罩。生产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料是熔喷布,为了探究熔喷布的组成元素,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查阅资料】①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变为蓝色;②熔喷布易燃,经初步判断只可能由碳、氢、氧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实验探究】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将mg某熔喷布样品碎屑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再点燃酒精灯。样品燃烧后,无灰分残留。熄灭酒精灯,再持续通一会儿氧气。冷却、称量,计算得出:B、C装置共增重ag,D装置增重bg。【实验分析】(1)实验中通入的氧气要求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2)实验探究中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其目的是_______。(3)装置B中观察到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证明生成了______。(4)装置D中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5)在尾气中检测不到CO,说明样品_____(填“充分”或“不充分”)燃烧。【反思拓展】(6)根据(3)(4)得出熔喷布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元素符号)。(7)若_____(用含m,a、b的关系式表示),说明该熔喷布中不含氧元素。 六、计算题17.铁、铜双金粉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化学小组同学对某铁、铜双金粉进行实验:取10g铁、铜双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将9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303030生成氢气的总质量/g0.140.280.3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次加入稀硫酸后,需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2)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1.B【详解】A、罗盘使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火炮使用过程中发生火药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车使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活字印刷使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2.A【分析】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米饭富含糖类;牛肉、鸡蛋富含蛋白质;红烧鲫鱼提供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水;还缺少维生素;【详解】A、青菜富含维生素,故A正确;B、牛奶富含蛋白质,故B错误;C、排骨汤富含蛋白质,故C错误;D、小米粥富含糖类,故D错误。故选A。3.D【详解】A、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会引发火灾,故A错误;B、倾倒液体时,一是瓶塞取下后要倒放于桌面上,二是标签要朝向手心,三是试管和试剂瓶都要倾斜,四是试管口和试剂瓶瓶口要紧挨,标签未朝向手心,倾倒液体时少量药品沿瓶口从外壁流下,易腐蚀标签,故B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在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D、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容易污染试剂,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故B做法不合理,符合题意;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C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D、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C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是氧、硅、铝、铁、钙,故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说法正确;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x+4=14,x=8,选项正确;C、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硅原子核外三层电子,故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说法正确;D、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86,单位为1,单位不是g,说法错误。故选D。6.A【详解】A、绿原酸( C16H18O9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氧化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由绿原酸的化学式可知,绿原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绿原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D、绿原酸由绿原酸分子构成,每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A。7.C【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B、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6:(32×2)=1:4,故C正确;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A、用扇子扇炉火可以加快空气流通,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更充分,并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故A错误;B、用米酿酒过程中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故B正确;C、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故可用于制作发热包,故C错误;D、活性炭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并不能吸附所有可溶性杂质,故D错误。故选B。9.B【详解】A、该活动能够使广大青少年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选项正确;B、人吸入纯氧会发生氧中毒,所以飞船舱内应充满富氧空气,选项错误;C、感知利用化学知识研发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外壳材料,选项正确;D、体验利用化学知识研制宇航服,为航天员的生命活动提供保障,选项正确。故选B。10.A【详解】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碱,可用做建筑材料,故正确;B.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是一种氧化物,俗称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故错误;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是一种碱;碳酸氢钠(小苏打)中含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故错误;D.烧碱是氢氧化钠,是一种碱;碳酸钠(纯碱)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故选:A。11.C【详解】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多种分子,如O2、O3,故A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B错误;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故C正确;D、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12.C【详解】A、由图可知,乙和丙烧杯中,均有部分氯化钠未溶解,故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加入20g水,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得到丁溶液,丁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C、乙→丙的过程中,加入了20g水,部分氯化钠溶于这20g水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增加,故C符合题意;D、丁→戊的过程中,加入20g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1)消毒杀菌(2)(3)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为固体(4)温度、湿度 【详解】(1)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2)过氧化氢不稳定,是因为过氧化氢很容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为固体;(4)水蒸气产生过氧化氢的量与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14.(1)试管(2)AD(3)②(4) ↑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详解】(1)图中仪器a名称是试管;(2)选择发生装置需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氯酸钾和催化剂二氧化锰都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即装置A;(3)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此为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②中进,水从①排出;(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G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反应正在进行,需停止则关闭弹簧夹,试管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反应物固液分离,使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15.(1)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把浓硫酸倒入水中(2)(3)作保护气,防止钛被氧化(4)强 【详解】(1)反应前需将钛铁矿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使反应更充分更快;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失,防止液滴飞溅;(2)TiOSO4和水加热反应生成H2TiO3和硫酸,化学方程式为:;(3)镁、钛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氧气反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隔绝氧气,作保护气,防止钛被氧化;(4)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故钠能置换钛,说明Na的金属活动性比Ti的金属活动性强。16.(1)避免影响对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的判断(2)排走装置中原有的空气(3)水或H2O(4)(5)充分(6)C、H(7)(或) 【详解】(1)若氧气中有水蒸气,会使B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法判断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2)实验探究中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实验探究中先通一段时间氧气,防止干扰;(3)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变为蓝色,则装置B中观察到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证明生成了水或H2O;(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则在尾气中检测不到CO,说明样品充分燃烧;(6)装置B中观察到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证明生成了水,装置D中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根据(3)(4)得出熔喷布中一定含有C、H;(7)B、C装置共增重ag,D装置增重bg,B、C装置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水的质量,D装置增重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a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b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若 m=,说明该熔喷布中不含氧元素。17.(1)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84%解: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所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4%。 【详解】(1)每次加入稀硫酸后,需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过程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绿地实验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科普阅读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