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江市修水县数学六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九江市修水县数学六下期末考试试题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0.72÷0.9= 0.49÷7= 7.2÷0.6= 8÷0.4= 13.45-9= 2.5×4= 812×0+100=
2.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2÷0.18+20.8×3.6
18.9﹣18.9÷1.4
5.4×12.3+5.4×7.7
3.6÷1.5÷2
3.解方程。
+x= x-= -x=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
4.将3个棱长为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5.有26袋饼干,其中25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次能保证找出这袋饼干.
6.
直线上的A点用分数表示是(________),再添上(________)个它的分数单位后就变成了最小的质数。
7.=4÷5= ==
8.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9.把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4小条,每小条是这条彩带的(____),每小条长(____)米.
10.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开往相距80千米处的B地。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先到达B地,提前(______)分钟到达。
(2)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千米。
(3)两辆汽车同时出发(______)小时后,两车相距15千米。
11.填上适当的数.
12.用三个棱长都是2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体积是(______)。
13.一箱糖果有25袋,其中24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轻一些,至少称(______)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
14.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这跟钢管的,每段长是米。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5.小明用同一块橡皮泥先捏成一个正方体,又捏成一个球,体积()
A、变大
B、变小
C、可能变大,可能变小
D、不变
16.下列小数化成分数正确的是( )
A.0.6= B.0.05= C.2.4=
17.把的分母扩大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增加( )。
A.3 B.18 C.15 D.10
18.从下图已有的木棍中,选取12根,搭成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A.8×6×5 B.6×6×5 C.6×5×5 D.8×5×5
1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B.因为156=52×3,所以52和3都是156的质因数。
C.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20.下列各式属于整除的是( )
A.0.08÷0.04 B.57÷19 C.2.4÷8 D.16÷3
21.笑笑班级有20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20×表示( )。
A.男生的人数 B.女生的人数 C.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22.分子、分母是( )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A.质数 B.质因数 C.互质数
23.三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的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D.无法确定
24.梨树每4天浇一次水,桃树每6天浇一次水。6月20日,王师傅同时给梨树和桃树浇水,下一次同时给这两种树浇水是( )。
A.7月1日 B.7月2日 C.7月14日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25.如图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
26.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用阴影表示出。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7.妈妈准备11月每天给小青预订2瓶牛奶,按批发价需要126元,每瓶牛奶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
零售价:2.5元/瓶
28.被班上同学称为“数学家”的李明,对面爸爸买回的鱼缸(如下图,无盖),又开始研究了.鱼缸中放了一块高为28cm、体积为4200cm3的假山石.如果水管以每分钟8L的流量向鱼缸中注水,那么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假山石完全淹没?
29.李华家5月份支出情况如下表:
支出项目 | 食品 | 教育 | 保险 | 旅游 |
占支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
|
(1)旅游支出占支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2)教育支出和保险支出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
(3)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30.甲、乙两人沿着6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70米/分,乙的速度是240米/分。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
31.某工厂上午运来煤吨,下午运进的煤比上午少吨,这天该工厂一共运来多少吨煤?
32.先计算,再将下表补充完整。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
节目类型 | 动画类 | 游戏类 | 教育类 | 科普类 | 其他 |
时间分配 |
(1)动画、游戏、科普类节目共占播出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2)教育类节目播出的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 0.8 0.07 12 20 4.45 10 100
【解析】略
2、114.88;5.4;108;1.2
【分析】(1)先同时计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4)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
【详解】(1)7.2÷0.18+20.8×3.6
=40+74.88
=114.88
(2)18.9-18.9÷1.4
=18.9-13.5
=5.4
(3)5.4×12.3+5.4×7.7
=5.4×(12.3+7.7)
=5.4×20
=108
(4)3.6÷1.5÷2
=3.6÷(1.5×2)
=3.6÷3
=1.2
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即可;(2)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即可;(3)根据减数=被减数-差,直接用-即可求得x。注意在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应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详解】+x=
解:x=-
x=-
x=
x-=
解:x=+
x=+
x=
-x=
解:x=-
x=-
x=
本题主要考查解方程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
4、100 350 375
【分析】棱长之和:长方体棱长之和就是长方体12条棱长的总和,公式为C=(长+宽+高)×4;
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S=(长×高+宽×高+长×高)×2;
体积: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公式为V=长×宽×高。
【详解】将3个棱长为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则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5厘米、5厘米、5厘米。
5×3=15(厘米)
棱长之和:C=(15+5+5)×4
=25×4
=100(厘米)
表面积:S=(15×5+5×5+5×15)×2
=175×2
=350(平方厘米)
体积:15×5×5
=75×5
=375(立方厘米)
立体图形的切拼,可画一个示意图来辅助分析。从而更直观的展示问题,提高解题正确率。
5、3
【分析】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详解】运气好,拿出两袋里分别放两头,轻的是
运气不好,至少要称三次
第一次:各拿9袋,如果一样重,则在剩下的8袋里,不一样则在轻的那9袋里
第2次:9袋里各拿3袋,判断和上面一样
第3次:3袋里各拿1袋,一样重,则不足的为剩下的,不一样,则轻的是不足的
本题考察了找次品,合理分组。
6、 2
【分析】把数轴上一个单位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A点表示这样的8份,即 ,.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的分数单位是,它有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 ,即10个是最小的质数,还需要添上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直线上的A点用分数表示是,再添上2个它的分数单位后就变成了最小的质数。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认识以及质数的认识。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7、16 45 3
【解析】略
8、24 8
【详解】略
9、
【解析】略
10、甲 20 80 60
【分析】(1)甲6;40到达,乙7:00到达,所以甲先到的,甲比乙快20分钟
(2)到6:40时,甲、乙正好都行驶1小时,这时甲的路程是80千米,乙的路程是60千米;
(3)甲比乙每小时快80-60=20千米,两车相距15千米时,表示甲比乙一共多行驶15千米,则用路程15千米除以速度20千米即可求出需要的时间。
【详解】(1)甲车先到达;
7:00-6:40=20(分钟)
所以甲比乙提前20分钟到达。
(2)80÷(6:40-5:40)=80(千米/时)
60÷(6:40-5:40)=60(千米/时)
(3)15÷(80-60)
=15÷20
=(小时)
主要考查行程问题,根据题目中的问题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找到相关的信息,找准对应的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时间=路程÷速度。
11、
【解析】【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
【解答】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即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2、56平方厘米 24立方厘米
【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根据题意用三个棱长都是2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长是2×3=6(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求解。
【详解】长方体表面积:
(6×2+2×2+6×2)×2
=(12+4+12)×2
=28×2
=56(平方厘米)
长方体体积:
6×2×2=24(立方厘米)
所以长方体表面积为56平方厘米,长方体体积为24立方厘米。
此题考查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注意3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长为正方体棱长的3倍。
13、3
【分析】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
(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详解】第一次,25个物品分成(8,8,9),把8,8放到天平上,平衡,则剩下的9为次品。
第二次,把9分成(3,3,3),把其中两份放到天平上,平衡,则剩下的3为次品,不平衡,则轻的3个是次品。
第三次,把3分成(1,1,1),把其中两份放到天平上,平衡,则剩下的1为次品,不平衡,轻的1个是次品。
如果第一次不平衡,轻的8个为次品,将8继续分成(3,3,2),最多再称两次。
故答案为:3
本题考查了找次品,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14、;
【分析】把全长看成单位“1”,平均截成了7段,那么每段的长度就是全长的;
用全长3米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是每段的长度。
【详解】1÷7=;
3÷7=(米);
答:每段是这跟钢管的,每段长是米。
故答案为:,。
本题要注意每份的长度与每份是总长的几分之几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用除法的意义求解;后者是一个分率,根据分数的意义求解。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5、D
【解析】解: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所以橡皮泥的体积=捏成的正方体的体积=捏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故选:D。
【分析】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所以橡皮泥所占空间的大小等于所捏成的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也等于所捏成的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即橡皮泥的体积等于捏成的正方体积,等于所捏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据此解答。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体积的定义及其应用。
16、B
【解析】略
17、D
【解析】略
18、C
【分析】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知道长、宽和高的数值,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数值列出算式。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分别为有4条相等的长,4条相等的宽和4条相等的高。据此即可从图中已有的木棍中选取出12根,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我们可知:长方体的有12条棱,这12条棱分别为有4条相等的长,4条相等的宽和4条相等的高。所以我们只能选4根6cm木棍,8根5cm的木棍,组成长方体的长、宽和高。长、宽和高分别为6cm,5cm和5cm。故这个长方体的体积=6×5×5。
故选:C。
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长方体的特性一定得熟练掌握,才能挑出合适的木棍组成长方体。
19、C
【解析】略
20、B
【解析】略
21、C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比女生少,即男生比女生少20×(人),据此解答。
【详解】笑笑班级有20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20×表示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故答案为:C
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22、C
【解析】略
23、C
【分析】我们假设三根同样长的铁丝的长度都是16厘米,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16÷2=8(厘米),假设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长方形的面积:5×3=15(平方厘米);
B、正方形的边长:16÷4=4(厘米),4×4=16(平方厘米);
C、圆的面积:3.14×(16÷3.14÷2)2
≈3.14×6.49
=20.38(平方厘米)
20.38>16>15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24、B
【分析】求出两种树浇水间隔天数的最小公倍数,6月有30天,再根据日期的推算方法确定日期即可。
【详解】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20+12=32,32-30=2,下一次同时给这两种树浇水是7月2日。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和日期的推算,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注意每月天数。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25、
【解析】这个立体图形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6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4个,上行2个,左齐;从面只看到一列2个长方形.
26、见详解
【分析】表示求的 是多少,整个长方形是单位“1”,先表示出,再表示出它的 。
【详解】如图所示: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7、126÷(30×2)=2.1(元)
2.5-2.1=0.4(元)
答:每瓶牛奶比零售价便宜0.4元。
【解析】略
28、3.5分钟
【解析】46×25×28-4200=28000(cm3)
28000cm3=28L
28÷8=3.5(分)
答:至少需要3.5分钟才能将假山石完全淹没.
29、(1);(2);(3)问:食品支出和保险支出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食品支出、教育支出、保险支出、旅游支出加起来等于总支出,就是单位“1”,即可求出旅游支出。
(2)一个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单位“1”,即可求解。
(3)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解答即可。
【详解】(1)
答:旅游支出占总支出的。
(2)
答:教育支出和保险支出占总支出的。
(3)问:食品支出和保险支出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
答:食品支出和保险支出占总支出的。
问题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根据一个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单位“1”,解答即可。
30、20分钟
【分析】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跑1圈,即600米,根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列式为:600÷(270﹣240)。
【详解】600÷(270﹣240)
=600÷30
=20(分钟)
答:经过20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
本题考查了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关键是理解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第一次追上乙,那么甲比乙多跑1圈就是路程差是环形跑道的周长。
31、1吨
【分析】根据下午运进的煤比上午少吨,先求出下午运进煤的质量,用上午运进的+下午运进的=这天一共运来的煤。
【详解】+(-)
=+
=1(吨)
答:这天该工厂一共运来1吨煤。
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32、(1)
(2)
填表:
【分析】(1)求动画、游戏、科普类节目共占播出总时间的几分之几,就是把它们分别占的时间分率相加。
(2)把总播出时间看作单位“1”,减去除教育类以外的其他所有节目的播出时间所占的分率,就是教育类节目播出时间所占的分率。
【详解】(1)++
=+
=
(2)1-(+++)
=1-(+)
=1-
=
答:动画、游戏、科普类节目共占播出总时间的;教育类节目播出的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
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应用,确定单位“1”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九江市修水县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九江市修水县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届三下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届三下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江市修水县2023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九江市修水县2023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