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2.能够区分哪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哪些爆炸是化学变化。
3.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 【展示】展示图片。 【提问】为什么加油站、面粉厂、矿井等地要严禁烟火? 【总结】在加油站、面粉厂、矿井等周围存在大量的汽油分子、面粉颗粒、可燃性气体等,一旦接触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过渡】为什么有的燃烧会引起爆炸呢?有的燃烧不会引起爆炸呢?可见,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
交流发言,如果接触到火,就可能发生爆炸。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环节二 新课讲解
| 一、 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讲述】燃烧可能引起爆炸,例如,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的定向爆破等。 【提问】那爆炸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过渡】我们通过实验进行研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这个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展示】展示粉尘爆炸实验。 【交流讨论】刚才老师展示了实验,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外面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2.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内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3. 在罐内点燃一支蜡烛,鼓入大量空气后,不加盖会不会爆炸? 4.爆炸需要什么条件? 【追问】通过刚才的讨论,请同学们说一说爆炸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总结】刚才同学们基本上回答出了爆炸所需要的条件。老师在这里再补充一下。 【展示】展示PPT第7页。 【讲述】我们可以将爆炸的原因总结如下两点: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会发生爆炸。②如果氧气的浓度较高,或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 【展示】展示PPT第8页。 【讲述】任何可燃性气体、可燃性固体粉末,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坑道等场所,应杜绝一切火种,防止发生爆炸。 【提示】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可燃物爆炸是有极限的,在爆炸极限外,可燃性气体过少或过多,反应放出的热量有限,故爆炸不会发生。 【展示】展示PPT第9页。 【讲述】这是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气体的爆炸极限,同学们了解即可。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就会爆炸,所以在点燃前要验纯。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考: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讲述】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大多数化学性爆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物理性爆炸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是气体在有限空间内膨胀、压强增大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性爆炸如火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等,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 【交流讨论】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氧化反应、自燃、燃烧、爆炸,请同学们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结】 |
观察实验并分析爆炸原因。
交流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并回答问题。
倾听并理解。
倾听、理解并记忆。
观察表格,并简单记忆。
讨论、并回答不是。
讨论、并回答 |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爆炸危害的认识,进一步证明爆炸所需的条件。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帮助学生梳理爆炸的原因。
通过讲述让学生知道防止爆炸的措施。
帮助学生认识爆炸极限。
让学生明确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通过学生先讨论自己得出答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然后总结,规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过渡】燃烧可以造福人类,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提问】如果遇到火灾,那么该如何灭火呢?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完成下列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外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 【交流讨论】现在老师请3个小组填写实验现象。 【总结】从刚才的探究中我们知道了隔绝氧气或空气可以灭火。 【展示】展示PPT第15页。 【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灭火的方法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提问】燃烧时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那灭火时这三个条件也是缺一不可吗?为什么? 【过渡】刚才我们讲解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现在考验同学们的时候到了,请同学们利用灭火的原理,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布置任务】展示表格。 【交流讨论】现在老师请几名同学上回答,其他同学可进行纠错。 【展示】展示答案。 【总结】依据燃烧发生的条件,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灭火,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将燃烧的可燃物与氧气(空气)隔离;使用大量冷却剂,使燃烧物冷却,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展示】展示PPT第17页、18页。 【过渡】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易燃物或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生产、运输、适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要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等。除此之外,还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布置任务】阅读课本,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过渡】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布置任务】请你阅读课本总结在不同火灾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展示】展示PPT第19页。 【讲述】一旦遇到火灾我们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措施进行灭火。请同学们牢记灭火措施。 |
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回答,只需一个即可。
填写表格。并讨论。
倾听理解并记忆。
阅读课本,并进行总结。 |
从实验探究到讨论分析,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让学生理解灭火的原理。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同时让学生指出同伴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
通过自学加深自救印象,让学生学会自救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
环节三拓展延伸 | 【展示】灭火器的原理。 | 观看并记忆。 | 帮助学生了解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拓展学生视野。 |
随堂作业 | PPT展示 | 做题 |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
环节四 课堂小结 | 展示PPT25页。 | 倾听并理解。 |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
五、板书设计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第2课时
一、 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爆炸的条件: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膨胀。
防止爆炸的措施:严禁烟火
二、灭火的方法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至该物质着火点以下
注意:三者任意满足其一
化学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