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清风徐来 B.水落石出 C.伐薪烧炭 D.愚公移山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 B.闻气体气味 C.取用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汽油用于衣物除油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为节约用水,用工厂废水灌溉农田D.电解水的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5.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氧气、干冰 B.氢气、汞C.生铁、金刚石 D.氯化钠、硝酸钡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2个氢原子:H2B.1个碳酸根离子:C.2个葡萄糖分子:2C6H12O6D.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O5N27.人们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可以了解物质或微观粒子的一些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变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碳酸钠和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含有相同的微粒8.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C.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D.图中n的值为49.乙醇(沸点为78℃)和二甲醚(沸点为-23°C)是两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它们的化学式完全相同,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醇和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5OB.乙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C.沸点差异是分子内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导致的D.等质量的乙醇和二甲醚在O2中完全燃烧,乙醇产生的CO2的质量比二甲醚的小10.下列关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叙述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B.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C.古代书画作品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一氧化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所以一氧化碳有百害而无一利11.下图是制备乙烯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过程中有三种氧化物B.该反应过程属于置换反应C.转化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D.转化中硫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小 二、多选题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属于易溶性物质B.t℃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C.90℃时,将5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b13.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代表的物质类别是“碱”B.Fe在O2中燃烧所得产物为XC.Fe或FeO都能与稀H2SO4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D.若要实现FeSO4→Fe(OH)3的转化,可向FeSO4溶液中加入Mg(OH)2 三、单选题14.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碳酸铵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利用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和加热装置省略)测定样品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B.倒置漏斗只有增大吸收面积的作用C.球形干燥管增加的质量是反应生成水的质量D.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四、多选题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NaOH、NaCl、NH4NO3固体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测定所得溶液温度B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Cl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C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HCl气体先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D分离KNO3和Ba(NO3)2的混合物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的K2SO4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HNO3,充分搅拌A.A B.B C.C D.D 五、单选题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B.20℃时,向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向足量等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镁、铝、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六、多选题17.将x克镁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不饱和的滤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和MgC.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一定大于x克D.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定发生了反应 七、填空题18.“米袋子”是指粮食问题,“菜篮子”是指蔬菜问题,包括城镇供应的菜、肉、蛋、禽、鱼等农副产品。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米袋子”中的小麦、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菜蓝子”中鸡蛋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2)食盐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碘元素是人体所需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添加可以预防_____病。(3)蔬菜种植常用(NH4)2SO4配制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该配方中除了(NH4)2SO4外,还有Ca(NO3)2、KNO3、KH2PO4等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成分是_____,(NH4)2SO4_____(填“能”或“不能”)与常见的碱性农家肥草木灰混合施用。(4)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糖类B.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防治病虫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二氧化碳以促进光合作用D.恢复生猪生产,为提高产量和瘦肉率,在饲料中大量添加瘦肉精 八、实验题19.现有如图实验装置,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2)A、F组合制氧气,A中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硫化氢(H2S)气体有毒,溶于水形成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某同学用G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填“大”或“小”),用I装置吸收多余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九、科学探究题20.不锈钢保温杯因可以按要求定制,携带使用方便,深受人们喜爱。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牌的不锈钢(镀铬)保温杯展开了项目化学习。(1)任务一:调查不锈钢保温杯镀铬的目的【查阅资料】资料1: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资料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络(CrSO4)溶液。【分析交流】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_____,不锈钢保温杯镀铬的目的是_____。(2)任务二:验证铬是否能和酸性溶液反应【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铬片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_____。铬能和稀硫酸反应【反思评价】①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铬片的目的是_____。②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拓展延伸】为探究铬、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应补做的一个实验是_____。(3)任务三:交流不锈钢(镀铬)保温杯的使用【小组交流】根据铬的化学性质思考,不锈钢(镀铭)保温杯在使用时应注意_____。(4)任务四:讨论不锈钢(镀铬)保温杯的回收利用【小组讨论】对废弃的不锈钢(镀铭)保温杯进行回收再利用,其意义是_____。 十、填空题2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小明同学对酸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硫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1)基于微观视角分析酸的共性烧杯A和B中分别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现象相同的原因是_____。(2)基于微观视角分析酸的差异性向烧杯A和B中分别滴加硝酸钡溶液,烧杯B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_____;烧杯A中无明显现象,造成两烧杯中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两溶液中的_____不同。 (3)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①烧杯C中盛有硫酸氢钠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氧化铁,预期现象为_____。②请根据硫酸氢钠溶液中所含的微粒,预测硫酸氢钠能与下列试剂反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A.硝酸钡溶液 B.硝酸钾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 十一、流程题22.以海水和白云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云石的主要成分CaMg(CO3)2属于_____(填“氧化物”“碱”或“盐”),其发生分解反应的产物有MgO、CaO和_____。(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一段时间后反应器中温度将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电解槽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根据元素守恒,金属镁中的镁元素来源于原料中的_____。 十二、科学探究题23.张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往半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维C泡腾片,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维C泡腾片是一种保健药品,其主要成分有维生素()、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酸。【提出猜想】(1)甲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CO、H2、O2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乙同学还从保健药品安全角度考虑,由于CO、H2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且_____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CO和H2,认为该气体只可能是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丙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矿泉水瓶内的气体,没有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得出结论】(2)根据丙同学和丁同学的实验,张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后认为:由丙同学的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请写出作出此判断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丁同学的实验不能确定该气体中是否含有O2,理由是________。根据有关资料和实验证明,该气体中只含CO2。【拓展延伸】为了测定某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张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仪器固定装置及止水夹等均已略去)并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数据为,维C泡腾片2片(每片维C泡腾片的质量为4.00g),盛有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a质量增加了0.88g。 (3)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该实验中维C泡腾片反应完毕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5)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该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6)如果撤去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十三、计算题24.实验室有部分已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1.86g。某实验小组将此样品加入水中完全溶解,配成100g溶液,然后分别向其中缓慢滴加9.8%的稀硫酸,搅拌使气体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相关数据如下表:测定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滴加稀硫酸总质量/g010203040溶液总质量/g100110119.56129.56m溶液pH13.310.27.00.90.8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_____次测定结束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2)表中m的值为_____。(3)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
参考答案:1.C2.B3.A4.B5.A6.C7.C8.D9.C10.B11.D12.BC13.BD14.A15.AC16.B17.AC18.(1) 糖类 蛋白质(2) 微量 甲状腺肿大(3) KNO3、KH2PO4 不能(4)C 19.(1)分液漏斗(2)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2KMnO4K2MnO4+MnO2+O2↑(3) B/C 大 2NaOH+H2S=Na2S+2H2O 20.(1) 铁/Fe 形成致密氧化膜,防止不锈钢保温杯生锈(2) 银白色固体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将铁插入上述实验所得CrSO4溶液中,若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则铁比铬金属活动性强,若无明显现象,则铁比铬金属活动弱(3)不锈钢保温杯(镀铬)不能盛放酸性饮料(4)有利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1.(1) 溶液变红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2)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 离子(3) 溶液变成黄色 AD 22.(1) 盐 CO2(2) 上升(3) 白云石、海水 23.(1)一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对检验氧气有干扰(3)NaHCO3+HCl=NaCl+H2O+CO2↑(4) 排出内部残留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a中,影响测定结果(5)21%(6)偏高 24.(1)3(2)139.56(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0g-119.56g=0.44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解得x=1.06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7.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八县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硒元素有防癌作用,乙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