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高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高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考5月模拟测试卷
高 三 语 文
2023.05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翻译往往不是一“本”定音,好的意译与直译各擅胜场。传统文学经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创造的结晶,也是文学译介倍受瞩目的内容之一。由于文学经典的文化内涵深厚,对翻译要求极高,同时,读者对译本的接受也有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接受需求,凸显不同时代的精神诉求与审美期待。因此,文学经典的翻译往往不是一“本”定音,而要经过不同译本的持续推进,以不同的侧重来丰富和完善对原作的转化。
以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为例,目前最著名的是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和英国人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如果根据印刷数目、再版数目、被引用率这些指标来看,霍克斯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影响要远胜于前者。究其原因,霍译本立足英语读者的认知与审美观念,考量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翻译中挪用了英语文学文化中丰厚的典故、风俗与语言特征去替代汉语原文中特有的修辞、文化与审美意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萍踪浪迹”,在霍译本中成了“滚石无苔”;“凤翥龙翔”的中华传统意象也被译成更具西方文化特色的“神鸟在天”。某种程度上说,霍克斯通过向目的语靠拢的归化式的翻译方法重构了《红楼梦》。
相比之下,杨戴译本则以原著为中心,立足于原著的汉语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和修辞特色,试图让西方读者尽量靠近原著所呈现的文化世界。因此不难预料,外国读者会在杨戴译本阅读过程中遇到理解困难,接受效果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渐浓厚、了解日渐深入,杨戴译本的优势日渐凸显出来:它从内容到文体风格更为忠实完整地呈现原著,较好地保留并传递出汉语文化独有的文学魅力,展示文学和文化的本真面貌和深刻意义。
翻译始于语言,成于思想,目的是沟通心灵,引发共鸣。傅雷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影响了几代人。其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找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英雄主义主题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精神契合点。傅雷的选择出于他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出于他希望将激情和光明带给读者的拳拳爱国之心。他的翻译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价值。
傅雷的翻译启示我们,对“翻译”这两个字要有更深入的理解,把握翻译在文化、思想、社会和创造意义上的多元价值,让文字、文化与思想形成合力。事实上,文学翻译一直和文化“走出去”紧密相连。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走出去了,有国际影响力了,它的文学才会更为国际读者所关注。同样,真正走出去且能走进去的文学作品,一定也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我们在文学译介的作品选择上也要注重这种思想性。无论译介思想典籍还是文学作品,根本目的是要沟通人类心灵,引发精神共鸣,互学互鉴,相互丰富。
(摘编自《人民日报》许钧《深耕文学翻译,增进文化交流》)
材料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张峰表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是当代中国人经验世界、心灵世界的生动写照。回顾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翻译、推介与接受的历程,不仅有利于促进翻译界、出版界和学术界的沟通,加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和读者的对话与交流,还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思考中国文学、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促进中国文学走进国外读者的阅读视野与内心世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提出,较之其他媒介,文学是沟通心灵、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相互了解的最佳渠道。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接受,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研究,不应局限在译本层面翻译策略的研究,还应加强对译本之外因素的研究。例如,海外译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结缘的契机,译者的文学观与其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的关系,译者对所译作品的推介策略与阅读接受效果的关系,海外译本的“当代中国形象”等方面的研究。
(摘编查建国、仝薇《中国文学翻译“走出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霍译本使用归化式翻译方法,考虑了跨文化接受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阅读障碍,吸引了受众,打开了市场。
B. 霍译本、杨戴译本在不同时期呼应了读者的精神诉求与审美期待,但杨戴译本更能展现汉语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更胜一筹。
C. 傅雷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展现了英雄主义主题,作品饱含激情和光明,使当时中国读者高涨的爱国之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D. 查明建认为,过去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译本作为研究重点,却忽略了译本之外的因素,未来的翻译研究需兼顾二者。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将中西方译作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详略差异较大,这表明作者的论述重点是中国文学“走出去”,而非“引进来”。
B. 材料一虽然讨论专业的翻译理论,但论证语言浅显明了,这与文章的刊载平台有关,作者考虑到了受众群体。
C. 材料二中,张峰和查明建都着眼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二人分别从文学翻译的作用和翻译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D.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内容和论证观点相近,都讨论了译本的翻译原则,也都肯定了文学翻译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3.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根据原作和译本的特点拟定了四部译本的推广思路,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广效果可能不理想的一项是( )
A. 《老子》译本除发行纸质本外,还应有网络本、漫画图文等多种生动形式,并着眼于输出国家的社会历史境遇,赋予道家思想以世界性意义。
B. 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译本要着重宣传侠肝义胆的武侠文化和中国文化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精神,强调“中国的《指环王》”这一称号。
C.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有味》对食物描写细致入微,宣传译本时要着重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特色: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特点所蕴含的审美情致。
D. 散文化小说《边城》的日文译本除了准确翻译小说情节之外,还应考虑贴近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体现小说中边城风光蕴含的悲情美。
4. 优秀的翻译者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请结合材料分析。
5. 《红楼梦》中诗文《葬花吟》里“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三个英文译本意思不同:林语堂译本为“一轮接一轮的打击”,杨戴译本为“自然的风霜雨雪冷酷”,霍译本为“霜如剑,风在屠宰”。其中,林语堂译本得到广泛认可。结合材料一对林译本和另外两个译本分别比较,分析林译本得到认可的原因。
【答案】1. A 2. B 3. C
4. ①对原著所在国的语言、文化传统有充分了解;②对翻译的目的国文化特点有准确把握;③翻译要始于语言,成于思想,沟通心灵,增进文化交流;④选择译介的作品要思想性高、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
5. ①林:忠实于内容;传递了思想文化内涵,帮助西方读者理解“风刀霜剑”的深层文化内涵,即影射了现实的严酷。②杨:未考虑受众,直译出来,西方读者并不能理解其双关义。③霍:虽然使用了归化式翻译,但缺少美学特质,“屠宰”产生的联想画面显得血腥,不符合作品本身的美学特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杨戴译本更能展现汉语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更胜一筹”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翻译往往不是一‘本’定音,好的意译与直译各擅胜场”可知,不能只以一个标准来判定谁更胜一筹。
C.“使当时中国读者高涨的爱国之情得到进一步激发”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傅雷的选择出于他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出于他希望将激情和光明带给读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可知,原文的意思是傅雷主观上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既成事实。
D.“过去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译本作为研究重点,却忽略了译本之外的因素”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对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研究,不应局限在译本层面翻译策略的研究,还应加强对译本之外因素的研究”可知,该推断不合理。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详略差异较大,这表明作者的论述重点是中国文学‘走出去’,而非‘引进来’”说法错误,所使用的例子详略不能表明作者的论述侧重点。
C.“二人分别从文学翻译的作用和翻译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可知,张峰讨论的是回顾文学翻译史的价值和作用。
D.“都讨论了译本的翻译原则”说法错误,材料二没有讨论“译本的翻译原则”,而是讨论译本翻译原则以外的翻译策略。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翻译始于语言,成于思想,目的是沟通心灵,引发共鸣”“真正走出去且能走进去的文学作品,一定也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我们在文学译介的作品选择上也要注重这种思想性。无论译介思想典籍还是文学作品,根本目的是要沟通人类心灵,引发精神共鸣,互学互鉴,相互丰富”可知,材料一的观点是翻译要给人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
C.选择的宣传点不好,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被替换成饮食文化,没有通过翻译作品给人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也未贴近输出国家的实际情况。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三段“杨戴译本则以原著为中心,立足于原著的汉语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和修辞特色,试图让西方读者尽量靠近原著所呈现的文化世界”可知,优秀的翻译者应充分了解本国语言、文化传统。
由材料一第二段“究其原因,霍译本立足英语读者的认知与审美观念,考量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翻译中挪用了英语文学文化中丰厚的典故、风俗与语言特征去替代汉语原文中特有的修辞、文化与审美意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萍踪浪迹’,在霍译本中成了‘滚石无;‘凤翥龙翔’的中华传统意象也被译成更具西方文化特色的‘神鸟在天’”可知,优秀的翻译者对翻译的目的国文化特点要有准确把握。
由材料一第五段“翻译始于语言,成于思想,目的是沟通心灵,引发共鸣”和第六段“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走出去了,有国际影响力了,它的文学才会更为国际读者所关注”可知,翻译要始于语言,成于思想,沟通心灵,增进文化交流。
由材料一最后一段“我们在文学译介作品选择上也要注重这种思想性。无论译介思想典籍还是文学作品,根本目的是要沟通人类心灵,引发精神共鸣,互学互鉴,相互丰富”可知,选择译介的作品要思想性高、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红楼梦》的主题内容可知,“风刀霜剑严相逼”表面意思是形容花儿,花儿在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受风吹霜打的侵蚀,自然界风霜雨雪的侵蚀好像刀剑一样让花儿难以忍受。林黛玉看似在咏叹花儿的不容易,实际是在比喻自己,她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总是遭到各种不如意,受到各种冷遇甚至是阴谋诡计,就像花儿一样时时刻刻都在受到人世间“风刀霜剑”的苦苦逼迫。
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对‘翻译’这两个字要有更深入的理解,把握翻译在文化、思想、社会和创造意义上的多元价值,让文字、文化与思想形成合力”可知,林译本做到了让文字、文化与思想形成合力。“一轮接一轮的打击”的翻译,既忠实了原著的内容,又传递了思想文化的内涵,“打击”一词帮助西方读者理解了“风刀霜剑”的深层文化内涵,影射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严酷。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杨戴译本则以原著为中心,立足于原著的汉语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和修辞特色,试图让西方读者尽量靠近原著所呈现的文化世界。因此不难预料,外国读者会在杨戴译本阅读过程中遇到理解困难,接受效果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知,杨戴译本“自然的风霜雨雪冷酷”是对原著诗句的直译,虽然忠实了原著,但未考虑受众的文化习惯和理解能力,西方读者并不能理解“风霜雨雪”的双关义。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霍译本立足英语读者的认知与审美观念,考量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翻译中挪用了英语文学文化中丰厚的典故、风俗与语言特征去替代汉语原文中特有的修辞、文化与审美意象”可知,霍译本“霜如剑,风在屠宰”用英语文学文化中的语言特征替代了汉语原文中的双关修辞,虽然使用了归化式翻译,但“风在屠宰”缺少美学特质,“屠宰”产生的联想画面显得血腥,不符合作品本身的美学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鼓书艺人(节选)
老舍
宝庆唱的是压轴戏。
他的桌围子是红哗叽的,没绣花,用黑缎子贴了三个大字:方宝庆。桌围子刚一绑上,园子后面的门就开了,人开始往外涌——听过那个穿高跟鞋的娘们,谁还要再听一个男人家唱?只有少数人没走,他们也腻歪了,不过总得有点礼貌。
门帘一掀,汽灯的亮光,照得宝庆那油光锃亮的秃脑门,闪出绿幽幽的光。他走上台来的工夫,对观众的掌声,不断报以微笑,同时不住地点着头,他穿着一件宽大的海蓝色绸长衫,千层底的黑缎子鞋。他上场时总是穿得恰如其分。
他沉着地走向鼓架,听众好奇地瞧着,他才不在乎那些弃他而去的人呢,那不过是些无知的人,他对自己的玩艺儿是有把握的。那些熟座儿会欣赏他的演唱。走几个年青人没什么要紧。他们到书场里来,也不过就为的是看看女角儿。
他的鼓点很简单,跟秀莲敲得相仿佛。不过他敲得重点儿,从鼓中间敲出洪亮悦耳的鼓点来。他的眼睛盯着鼓面,有板有眼地敲着。鼓到了他手里,就变得十分驯服。他的鼓点支配着小刘的弦子,他这时已经弹得十分和谐动听。
唱完小段,宝庆说了两句,感谢听众光临指教。今儿是开锣第一天,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他说,要不了几天,就能把场子收拾利落了。他本想把这番话说得又流利又大方,可是到了时候,本来已经准备好了的话,一下子又说不上来了。他一结巴,就笑起来,听众也就原谅了他。他们衷心地鼓掌,叫他看着高兴。
他介绍了他要说的节目——三国故事《长坂坡》。他还没开口,听众就鸦雀无声了。他们感觉得出来,他是个角儿,象那么回子事。宝庆忽然换了一副神态。他表情肃穆,双眉紧蹙,两眼望着鼓中间。
他以高昂的唱腔,迸出了第一句:“古道荒山苦相争,黎民涂炭血飞红……”听众都出了神,肃然凝听,大气儿也不敢出。宝庆的声音如波涛汹涌,浑厚有力,每一个字儿都充满激情。他缓缓地唱,韵味无穷。忽而柔情万缕,忽而慷慨激昂,忽而低沉,忽而轻快,每个字都恰到好处。
宝庆的表演,把说、唱、做配合得尽善尽美。他边做边唱:“忠义名标千古重,壮哉身死一毛轻。”他也能凄婉悲恸,摧人肺腑:“糜夫人怀抱幼主,凄风残月把泪洒……”只有功夫到家的人,唱起来才能这样的扣人心弦。
宝庆一边唱,一边做。他的鼓楗子是根会变化的魔棍,演什么就是什么。平举着,是把明晃晃的宝剑;竖拿着,是支闪闪发光的丈八长矛;在空中一晃,就是千军万马大战方酣。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一抬脚,又上了马。
秀莲和琴珠唱的时候,也带做功。可是,秀莲没有宝庆那样善于表演,琴珠又往往过了头。宝庆的技艺最老练。他的手势不光是有助于说明情节,而且还加强了音乐的效果。
猛的,他在鼓上用力一击,弦子打住了,全场一片寂静,他一口气象说话似的说上十几句韵白。再猛击一下鼓,弦子又有板有眼地弹了起来。
这段书说的是糜夫人自尽,赵子龙怀抱阿斗,杀出重围。他唱书的时候,听众都觉得听见了杂沓的马蹄声和追兵厮杀时的喊叫。
最后,宝庆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忠义勇敢的赵子龙名垂千古。他说这段书的时候,时而激昂慷慨,时而缠绵悱恻,那一份爱国的心劲儿,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他一躬到地,走进了下场门。演出结束,一片叫好声,掌声雷动。
宝庆擦着脑门上的汗珠,走到台前来谢幕。又是一片叫好声。他说了点什么,可是听不见。大家都叫:“好哇!好哇!”
“谢谢诸位!谢谢诸位!”他笑容满面,不住地道谢。“明儿见!请多多光顾,玩艺儿还多着呢!务请光临指教。”说着话,他抻了抻海蓝的绸大褂儿,褂子已被汗湿透,紧紧地贴在脊梁骨上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在小说《鼓书艺人》中,老舍从主人公方宝庆一家离开武汉赴重庆的船上写起,到1945年秋抗战胜利之后,方家一家人又告别重庆、乘船返回“下江”止,一共写了七年,几乎像编年史一般写了他们这些年的遭遇。王瑶先生曾经评价老舍先生说:“我们在老舍先生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看见了作者本人。在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下,奔涌着作者或迷惘、忧郁或愤激、爱恋的情感。他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世界。”方宝庆一家的遭遇,某种程度上是老舍先生的真实经历。1938年7月,武汉告急,老舍一行乘一艘破船仓皇流亡重庆,一路历经坎坷。在重庆期间,老舍和著名鼓书艺人富少舫、富淑媛父女来往颇多,他们便是方宝庆父女的原型。
(摘编自韩宇瑄《论〈鼓书艺人〉在老舍创作道路中的“变轨”意义》)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中方宝庆的登台亮相与《红楼梦》中王熙凤初次出场的方式相似,都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B. 演出一开始,就有人向外涌,结束后现场一片叫好、掌声雷动,方宝庆以精湛、投入的表演,彻底征服了观众。
C. 作者在文中以听众的反应衬托说书人技艺精湛,这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的表现手法相同。
D. 老舍是运用语言的大师,他通过动作化、个性化的语言,长短、整散结合的句式,将方宝庆的表演描绘得精彩纷呈。
7. 关于“宝庆一边唱,一边做”这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宝庆运用鼓楗子这个“道具”极为娴熟,挥洒自如,这为他的说书表演增色不少。
B. “平举”“竖拿”“一晃”这些舞台动作导致宝庆汗流浃背,也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
C. 方宝庆表演时将“鼓楗子”舞作“宝剑”“丈八长矛”状,契合了说书的情节内容。
D. “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中的“算”有“当作”之意,体现了舞台动作的虚拟性。
8. 方宝庆做人做艺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9. 王瑶先生认为老舍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世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6. A 7. B
8. ①在做人方面,礼数周到,老练通达,洞悉人性。(2)在做艺方面,技艺精湛,表演精彩,善于把控演出节奏。
9. ①老舍所描绘的“鼓书艺人”方宝庆、说书曲目及演出场景都有生活蓝本,是其真实生活体验与感受的艺术表达。②老舍在塑造方宝庆、描绘其说书表演中,时时处处倾注着对民间艺人的礼赞,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与《红楼梦》中王熙凤初次出场的方式相似,都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错误。原文“门帘一掀,汽灯的亮光,照得宝庆那油光锃亮的秃脑门,闪出绿幽幽的光。他走上台来的工夫”先写方宝庆出场,再写他唱,与《红楼梦》中王熙凤初次出场的方式不同。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赏析语言的能力。
B.“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错,“平举着,是把明晃晃的宝剑;竖拿着,是支闪闪发光的丈八长矛;在空中一晃,就是千军万马大战方酣。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一抬脚,又上了马”体现他的表演艺术精湛。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在做人方面,结合“他走上台来的工夫,对观众的掌声,不断报以微笑,同时不住地点着头,他穿着一件宽大的海蓝色绸长衫,千层底的黑缎子鞋。他上场时总是穿得恰如其分”可知,方宝庆出场对观众掌声的回应以及穿戴都是恰如其分;“唱完小段,宝庆说了两句,感谢听众光临指教。今儿是开锣第一天,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结束时“不住地道谢”体现他礼数周到;“那些熟座儿会欣赏他的演唱。走几个年青人没什么要紧。他们到书场里来,也不过就为的是看看女角儿”“他一结巴,就笑起来,听众也就原谅了他”可见他老练通达,洞悉人性。
在做艺方面,“宝庆的声音如波涛汹涌,浑厚有力,每一个字儿都充满激情。他缓缓地唱,韵味无穷。忽而柔情万缕,忽而慷慨激昂,忽而低沉,忽而轻快,每个字都恰到好处”唱腔动人,技艺精湛;“宝庆的表演,把说、唱、做配合得尽善尽美”“宝庆的技艺最老练。他的手势不光是有助于说明情节,而且还加强了音乐的效果”他表演精彩;“他以高昂的唱腔,迸出了第一句”“猛的,他在鼓上用力一击,弦子打住了,全场一片寂静,他一口气象说话似的说上十几句韵白。再猛击一下鼓,弦子又有板有眼地弹了起来”善于把控演出节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结合文本二“方宝庆一家的遭遇,某种程度上是老舍先生的真实经历。1938年7月,武汉告急,老舍一行乘一艘破船仓皇流亡重庆,一路历经坎坷。在重庆期间,老舍和著名鼓书艺人富少舫、富淑媛父女来往颇多,他们便是方宝庆父女的原型”可知,老舍所描绘的“鼓书艺人”方宝庆、说书曲目及演出场景都有生活蓝本,是其真实生活体验与感受的艺术表达。
结合文本一“鼓到了他手里,就变得十分驯服。他的鼓点支配着小刘的弦子,他这时已经弹得十分和谐动听”“宝庆的声音如波涛汹涌,浑厚有力,每一个字儿都充满激情。他缓缓地唱,韵味无穷。忽而柔情万缕,忽而慷慨激昂,忽而低沉,忽而轻快,每个字都恰到好处”“他的鼓楗子是根会变化的魔棍,演什么就是什么。平举着,是把明晃晃的宝剑;竖拿着,是支闪闪发光的丈八长矛;在空中一晃,就是千军万马大战方酣。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一抬脚,又上了马”老舍在塑造方宝庆、描绘其说书表演中,对他的鼓点、唱腔和做功表演等极尽赞美的能事,时时处处倾注着对民间艺人的礼赞;再结合“老舍从主人公方宝庆一家离开武汉赴重庆的船上写起,到1945年秋抗战胜利之后,方家一家人又告别重庆、乘船返回“下江”止”可知,方宝庆是战乱年代一个普通的说书艺人,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时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庄王伐郑,克之。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迎庄王。曰:“寡人无良边陲之臣,以干天下之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弊邑,君如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唯君王之命。”庄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王之玉面也。”庄王亲自手旌,左右麾军,还舍七里。将军子重进谏曰:“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死者数百人,今克而不有,无乃失民力乎?”庄王曰:“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以是君子重礼而贱利也,要其人不要其土,人告从而不赦,不祥也,吾以不祥立乎天下,菑之及吾身,何日之有矣。”既而晋人之救郑者至,请战,庄王许之,将军子重进谏曰:“晋,强国也,道近力新,楚师疲劳,君请勿许。”庄王曰:“不可。强者我避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也。”遂还师以逆晋寇,庄王援枹而鼓之,晋师大败。晋人来渡河而南,及败,奔走欲渡而北,卒争舟,而以刃击引,舟中之指可掬也。庄王曰:“嘻,吾两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师,以轶晋寇。《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庄王之谓也。晋人伐楚,三舍不止。大夫曰:“请击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寡人之过也。如何其辱诸大夫也?”大夫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晋伐楚,是臣之罪也。请击之。”庄王俯泣而起,拜诸大夫。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君下其臣犹如此,所谓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未可攻也。”乃夜还师。孔子闻之曰:“楚庄王霸其有方矣。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诗》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也。
(节选自《新序·杂事第四》)
10. 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A闻B之C古者D盂E不F穿G皮H不I蠹J不K出L四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肉袒,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B. 锡,赐给的意思,与《离骚》中“肇锡余以嘉名”的“锡”意思不同。
C. 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与成语“退避三舍”的“舍”意思相同。
D. 过,过错,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庄王打败了郑国,郑国国君亲自去见楚庄王,承认自己的罪过;楚庄王表示,是一些郑国大臣说了坏话,才致使自己出兵讨伐郑国。
B. 将军子重认为楚郑之战,损失重大,如果不占领郑国,会白费民力;楚庄王则认为,礼义重于利益,而且征服百姓比占有国土更重要。
C. 虽然晋国是强国,而且距离郑国路途近,力量没有消耗,而楚国的军队已经疲劳,但楚庄王仍然决定与之交战,最终楚军打败了晋军。
D. 晋国讨伐楚国,楚庄王和大夫们都将自身与先君对比,争着承担犯错责任;晋国人认为楚国上下同心,三军协力,难以战胜,于是撤兵。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强者我避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也。
(2)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
14.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意为“柔软的他也不吞下去,刚硬的他也不吐出来”,文中楚庄王的“柔亦不茹”与“刚亦不吐”分别体现在哪里?
【答案】10. C G J 11. B 12. D
13. (1)对强者我就回避,对弱者我就欺凌,这样我就无法在天下立足了。
(2)说了一句对手下表示谦恭的话就使敌人退兵,安定了国家,他称霸诸侯不也是应该的吗?
14. ①“柔亦不茹”体现在楚庄王善待表示臣服的敌人,怜悯战败的士兵。
②“刚亦不吐”体现在楚庄王面对强敌不躲避,积极应战。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古时候水盂不破,皮裘不损坏,就不去四处经营。
“吾闻之”主谓宾结构,后面是“闻”的具体内容,“之”后断开;
“盂不穿”“皮不蠹”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在“穿”“蠹”后断开。
故在C G J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都是赐给的意思,两者意思相同。句意:赐给一块不生庄稼的地方。/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C.正确,都是指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句意:离楚都九十里还不停止前进。/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
D.正确,分别是“过错”和“责备”。句意:楚国君臣争着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的过错。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楚庄王和大夫们都将自身与先君对比”概括不当,原文“大夫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晋伐楚,是臣之罪也。请击之。’”,可见楚国大夫应该是与先君之时的楚国大夫对比。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威”,胁迫,欺凌;“是”,这样;“无以”,无法;“立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在天下立足。
(2)“还”,退兵,撤兵;“安”,安定,使……安定;“霸”;称霸;“不亦……乎”,不也……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柔亦不茹”,由原文“吾闻之……以是君子重礼而贱利也,要其人不要其土,人告从而不赦,不祥也,吾以不祥立乎天下,菑之及吾身,何日之有矣”,面对表示臣服的郑伯,楚庄王“亲自手旌,左右麾军,还舍七里”;“晋人来渡河而南,及败,奔走欲渡而北,卒争舟,而以刃击引,舟中之指可掬也。庄王曰:‘嘻,吾两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师,以轶晋寇”,面对争船而被砍断手指的晋兵,楚庄王退师,给他们生存的机会。可见体现在楚庄王善待表示臣服的敌人,怜悯战败的士兵。
②“刚亦不吐”,由原文“庄王曰:‘不可。强者我避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也。’遂还师以逆晋寇”,将军子重认为晋军强大而且军队不疲劳,主张不与之交战,但楚庄王认为不能对强敌回避。可见体现在楚庄王面对强敌不躲避,积极应战。
参考译文:
楚庄王攻打郑国,攻克了郑国。郑襄公袒露上身,左手拿着旄旌,右手拿着鸾刀,前来迎接庄王,说:“我是个没有德行的边疆小臣,冒犯上天,闯下大祸,因而使大王辛苦劳顿,委屈大王来到这个小地方,假如大王怜悯我这个失位流亡之人,赐给一块不生庄稼的地方,我一切听大王命令。”庄王说:“您手下一些不良之臣,不断地来说些不中听的话,因此使我有机会来瞻仰您的风采。”庄王亲手挥动旌旗,指挥军队后退七里扎营。将军子重上前劝庄王道:“南郢与郑国相距好几千里,死的大夫有好几位,这次战役死了几百名士兵,现在打败了郑国却不占领,恐怕白费了人力物力吧?”庄王说:“我听说,古时候水盂不破,皮裘不损坏,就不去四处经营,因此君子重视礼义而轻视财利,要的是对方服罪而不贪图对方的领土,人家表示服从还不放过人家,那是存心不良,我如果靠存心不良在天下立足,那么灾祸随时会降临到我身上了。”没多久,晋国援救郑国的军队到了,要求交战,庄王答应了。将军子重上前劝庄王说:“晋国是强国,他们路途近,力量没有消耗,楚国的部队已经疲劳,大王还是别答应他们。”庄王说:“不行,对强者我就回避,对弱者我就欺凌,这样我就无法在天下立足了。”于是调回军队迎击晋军,庄王手持鼓槌擂鼓,晋军大败。晋军来的时候,是渡过黄河南下,到战败时,士兵奔跑想渡黄河北上,相互争船,船上的人用刀砍那些抓着船帮的手,船里的断指可以大把地捧起来,庄王说:“唉!我们两位国君不和,百姓有什么罪过呢?”就下令让军队后撤,放晋军一条退路。《诗经》说:“柔软的他也不吞下去,刚硬的他也不吐出来。他不欺侮孤寡无靠的人,也不害怕凶悍强横的人。”这说的是庄王啊。晋国军队攻打楚国,离楚都九十里还不停止前进。楚国的大夫们对楚庄王说:“请下令出击晋军。”庄王说:“先父穆王在世时,晋国不攻打楚国,到我执政时,晋国来进攻楚国,这是我的过失造成的,怎么好委屈各位大夫呢!”大夫们说:“先君穆王在世时,晋国不攻打楚国,到臣下辅政时,晋国来进攻楚国,这是臣下的过失造成的,请下令出击晋军。”庄王低下头流了泪,站起来,拜谢各位大夫。晋国人听到这件事,说:“楚国君臣争着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况且君主对他的臣子是如此谦恭,这就是所谓上下同心,三军协力,我们不能攻打他们啦。”就趁着黑夜撤兵。孔子听说此事后,说:“楚庄王称霸,是有道理的。说了一句对手下表示谦恭的话就使敌人退兵,安定了国家,他称霸诸侯不也是应该的吗?”《诗经》说:“安抚远方的国家,亲善邻近的国家,来安定周王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秦州杂诗(其十三)①
杜甫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注】①此诗作于乾元二年秋,杜甫身在秦州,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吐蕃又夺取陇西,位于陇东的秦州便成为边塞之地,时刻受到吐蕃的威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传道”二字,说明诗人尚未到过东柯谷,诗中所写皆为传说。
B. “深藏”二字既写明了东柯谷的地形特点,又能给人一种幽深静谧之感。
C. 颔联写谷中幽美宜人的景象,既有青藤覆盖的居所,又有穿沙映竹的流水。
D. 谷中的土地比较贫瘠,不能进行农业生产,但是能通过种瓜来维持生计。
16. 宋代赵次公评价此诗时说:“意以东柯谷为桃源。”请结合赵次公的评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
【答案】15. D 16. 尾联借用渔人入桃花源的典故,意思是叮嘱船夫接近东柯谷时要及时告知,只恐怕错过观赏那里的桃花。表达了诗人对东柯谷的喜爱与向往之情,暗含在谷中避世隐居的想法。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不能进行农业生产”错,“翻宜粟”意思是,反倒适宜种粟,说明谷中能够进行农业生产。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本诗尾联“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意思是一路上叮嘱船夫近则相告,唯恐错过了那世外桃花。尾联用典,“桃花源”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个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土,其中的居民,关系和乐,民风淳朴,生活安定、富裕,更兼环境优美,极为后人所欣赏留恋。而在本诗中,诗人于前三联先写东柯谷的位置与人家,再写自然景致,最后写出产,抓住了东柯谷的风物特点,把这个地方描绘得俨如一幅优美迷人的山水画。杜甫把听到的东柯谷比作桃花源,唯恐失掉这个理想所在,急切盼望住在那里,可见诗人对这个地方是非常向往的。
(三)(本题共1小题,6分)
17. 名篇名句默写。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说屈原要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在前引导开路,表达其积极进取的精神。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_________”一句则用夸张手法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发出的巨大响声。
(3)“汉朝情结”是唐代诗歌创作中的普遍现象,其表现是借用汉人汉事以寄托诗人的赞赏或讽刺之情,或直接以汉代唐,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乘骐骥以驰骋兮 ②. 来吾道夫先路 ③. 烟斜雾横 ④. 雷霆乍惊 ⑤. 汉皇重色思倾国 ⑥. 御宇多年求不得(示例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示例三: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骐骥”“骋”“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它的成功并非______①______,而是源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其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不禁让人担心机器将会取代人工。
其实,(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ChatGPT并未表现出_____②_____的窘态,反而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_____③______。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 ),而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因此,( ),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如果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文化产品就会同质化、低端化、很可能败下阵来。文化从业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8. 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请以“文化产品”为开头将上面画线句重组,句中使用设问并体现因果关系。可适当增删词语,但句子要保持连贯。
【答案】18. ①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早已有应用)
②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
③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与其担心被替代)
19 ①一蹴而就
②捉襟见肘(应接不暇/左支右绌/顾此失彼)
③措手不及(猝不及防)
20. 【例1】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只有创新!
【例2】文化产品为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很可能败下阵来?是因为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从而导致同质化、低端化。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文“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可知,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说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早已有应用,并不新鲜,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或者“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早已有应用”。
第二空,结合上文“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和下文“而是材料的堆砌”可知,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这些文字工作只是材料的堆砌,说明并非思想的创新,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
第三空,结合下文“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可知,机器只是人类的“秘书”,那么就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与“不如”搭配使用的词语是“与其”,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或者“与其担心被替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ChatGPT的成功并非一下子就成功的,应该用“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ChatGPT并未表现出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的窘态,所以应该用“捉襟见肘”,或者“应接不暇”“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应接不暇”,原形容美景很多,来不及观赏。现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顾此失彼”,顾了这头,丢了那头。形容照顾不过来。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ChatGPT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突然,来不及应付,所以应该用“措手不及”,或者“猝不及防”。“措手不及”,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处理。“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改变句子原来的结构,重新确定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并不改变原意,是该类型题目考查的特点。
题目要求以“文化产品”为开头重组句子,句中使用设问并体现因果关系。
可以把“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作为设问句,回答就是“只有创新”,把“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做为原因,改成“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因为“文化产品”为开头,所以可以组成: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只有创新!
还可以把“为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很可能败下阵来”做为设问,以“文化产品”为开头,改成“文化产品为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很可能败下阵来”,回答是“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从而导致同质化、低端化”,也是原因,所以可以组成:文化产品为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很可能败下阵来?是因为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从而导致同质化、低端化。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陶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连接、漫展、隐没”,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具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21. ①原文以“枝枝叉叉”“曲曲弯弯”修饰胡同延展的形态,更具体形象;且反复使用“怎样”,拉长了“看”的过程,更符合神游的状态。
②原文结构有紧有松,张弛有度,节奏舒缓而略有变化,和整个文段深沉的风格更和谐。
22. 示例一:
①回环叙述,将个人成长和故乡胡同密不可分的关系凸显出来。
②反复设问,强化了追问与思索的意味。
③“漫展”一词由胡同在现实世界的不断延伸暗示它在作者心灵世界的延展。以动写静,由实入虚,拓展了意蕴空间。
④多种语言形式错综使用,将随着成长,对故乡胡同及奶奶的怀恋逐渐加深的过程写得含蓄委婉,情感表达厚重深沉。
示例二:
(1)特点:
①“我不断长大”与“胡同不断地漫展”回环叙述,并与反复设问结合。
②“漫展”一词以动写静,由实入虚,由胡同在现实世界的不断延伸暗示它在作者心灵世界的延展。
(2)效果:多种语言形式错综使用,表现了作者对个人成长与故乡胡同的关系的追问与思索,含蓄地写出了随着成长,对故乡胡同及奶奶的怀恋逐渐加深的过程,情感表达厚重深沉。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原文中“怎样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用“枝枝叉叉”“曲曲弯弯”来修饰胡同延展的形态,使得胡同的形象更具体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北京的胡同当中,看到了胡同的样子。“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每句话中都用了“怎样”,反复使用“怎样”,拉长了“看”的过程,这些“看”的过程,是作者的心神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胡同,所以这样写更符合神游的状态。
从句式角度分析:整个文段是一个抒情性语段,回忆的是北京的胡同,表达一种深沉的热爱之情。原文三句话中都采用了“怎样……”,但是又富有不同的变化,所以从结构上看有紧有松,张弛有度,节奏舒缓而略有变化,和整个文段深沉的风格更和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特点以及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示例一: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将“我不断长大”与“胡同不断地漫展”回环叙述,并且“是……呢”“还是……”运用了两个设问句,所以回环叙述和反复设问结合使用,既突出了个人成长和故乡的胡同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运用设问强化追问和思索的意味。
“漫展”本指现实生活中故乡胡同的不断延伸和扩展,这里将故乡胡同的漫展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漫展”就有了深层含义,暗示了随着个人的不断长大,故乡的胡同在作者心灵深处不断地延展。以动写静,由实入虚,拓展了意蕴空间。
多种语言形式错综使用,将随着成长,对故乡胡同及奶奶的怀恋逐渐加深的过程写得含蓄委婉,情感表达厚重深沉,极其感染人。
示例二:
从句式特点看,“我不断长大”与“胡同不断地漫展”回环叙述,并与反复设问的手法相结合。“漫展”一词则以动写静,由实入虚,由胡同在现实世界的不断延伸暗示它在作者心灵世界的延展。
从表达效果看,运用了回环叙述和设问的表达方式,含蓄委婉地表现出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故乡的胡同在作者心里不断地漫展,也就是对故乡胡同以及曾经在这里生活的奶奶的怀恋逐渐地加深,使情感表达更加地厚重深沉,感人至深,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孙子兵法》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话说明做好准备的必要性。在作战时要先搞好自己不能被敌人打败的条件,然后去寻求与敌人作战,而不能靠侥幸心理,自己的防御没有搞好,就去盲目的与敌人作战,祈求侥幸胜,这样是不可取的,用现在的话胜利之师不打无准备之仗。引申到工作学习中也是这样,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强练本领,具备一定的条件,再去追求,不能去盲目碰运气,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运气上,否则会输的很惨。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欲“全胜”之目标,当需“先胜”之准备。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欲“全胜”,当“先胜”,需开拓视野,格局打开。二、欲“全胜”,当“先胜”,需俯身而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三、欲“全胜”,当“先胜”,需勇而闯有壮气,行有底气。
立意:
1.“先胜”是路径,“全胜”才是目标。
2.先胜后战,有备无患。
3.不打无准备之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蔡楠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