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三)(A3版,含解析)
展开模拟考试卷
高三地理(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示意我国2019年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 常住人口数 | 人口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 城镇化水平 |
广东省 | 11521 | 1.54 | 0.81 | 71.4 |
浙江省 | 5850 | 1.97 | 0.50 | 70 |
四川省 | 8375 | 0.41 | 0.36 | 53.8 |
北京市 | 2154 | -0.03 | 0.26 | 86.6 |
1.据材料可知,上述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北京市 B.浙江省 C.四川省 D.广东省
2.2019年北京人口增长率为负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速缓慢 B.生育政策变更
C.产业结构调整 D.生态环境恶化
3.与四川省相比,导致2019年浙江省自然增长率高的主导因素是
A.人口基数 B.生育政策 C.经济水平 D.年龄结构
【答案】
1.D
2.C
3.D
【解析】
1.城镇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城镇化水平,由表中数据可知,广东省的城镇人口数量为11521×71.4%=8225.994(万人),在四个省级行政区当中数量最多,D正确。故选D。
2.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2019年北京人口增长率为负,主要是受到机械增长率的影响。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上升,北京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产业不断迁出,导致就业机会减少,迁入人口数量下降,导致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C正确。经济增速并没有趋缓,A错误。生育政策在2019年没有变更,B错误。生态环境没有恶化,D错误。故选C。
3.与四川省相比,浙江省的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壮年劳动力比重较高。原因是浙江省的经济水平更高,就业就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来就业。青壮年劳动力处于生育年龄,因此自然增长率偏高。而四川省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生率低,因此自然增长率较低。D正确。人口基数、生育政策、经济水平不是影响自然增长率的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玉米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土壤水分缺失、育苗期低温和成熟期极端高温易导致当地玉米减产。农业科研人员在我国西北某半湿润地区实验不同垄沟覆膜技术对促进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下图示意四种垄沟种植覆盖技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西北地区垄沟种植比较,南方地区玉米多采用垄上种植的原因是
A.增加光照面积 B.避免水渍涝灾
C.增大昼夜温差 D.减轻水土流失
5.与黑膜覆盖相比,白膜覆盖种植玉米
A.育苗期土温更高 B.成熟期极端高温少
C.截留雨水能力强 D.田间杂草数量更少
6.研究发现垄沟沟播黑膜全覆盖技术(T4)增产效果最好,其原因可能有
①截留雨水能力强,保水效果好 ②生长期杂草少,保肥效果好
③反射光照能力强,养分积累多 ④成熟期地温低,高温影响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4.B
5.A
6.C
【解析】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采用垄沟种植利于集水,有利于作物生长;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采用垄上种植可以避免水渍涝灾,B正确。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垄沟种植与垄上种植光照面积基本没有差别,A错误。不能增大昼夜温差,C错误。起不到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D错误。故选B。
5.黑膜能够阻挡太阳辐射,使到达土壤的热量减少,而白膜对太阳辐射的阻挡作用较小,太阳辐射能够透过白膜到达土壤层,地温升高,育苗其土温更高,A正确。成熟期极端高温会增多,B错误。截留雨水的能力没有差别,C错误。白膜内杂草可以接收到太阳辐射,杂草数量比黑膜内要更多,D错误。故选A。
6.截留雨水能力与白膜全覆盖没有区别,①错误。黑膜阻挡了太阳辐射,膜内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生长期杂草少,保肥效果好,②正确。反射光照能力弱,黑膜容易吸收太阳辐射,③错误。黑膜可以减少到达土壤的太阳辐射,成熟期地温低,高温影响小,④正确。故选C。
澳大利亚北领地州内部拥有众多环境迥异的国家公园。下图示意北领地州部分国家公园位置及年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国家公园相比,卡卡杜国家公园
A.河流稀少 B.生物量大 C.气温季节变化大 D.降水季节变化小
8.1~3月卡卡杜国家公园内局部公路经常被迫封闭,可能是因为
A.涉水路段多 B.泥石流多发 C.路面积雪严重 D.森林大火频发
9.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地区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低,反映出该地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答案】
7.B
8.A
9.B
【解析】
7.据经纬度判断,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多,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国家公园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量大、河流多、降水季节变化大,两地气温季节变化均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1~3月卡卡杜国家公园降水多,大于1200mm,降水集中,局部公路经常被迫封闭,可能是因为海拔较低,涉水路段多,A正确。海拔较低,泥石流较少,B错误。位于热带、低海拔地区,路面没有积雪,C错误。以草原为主,森林大火较少,D错误。故选A。
9.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地区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低,这是由于降水少导致,反映出该地年降水量少,B正确。昼夜温差大不是植被少的原因;降水少,水土流失不严重;位于板块内部,地质灾害较少,ACD错误。故选B。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湖区风力资源丰富;东岸多沙丘带分布,近几年沙丘带逐步扩大。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呼伦湖湖区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1.近几年东岸沙丘逐步扩大反映气候变化是
A.冷干 B.暖湿 C.冷湿 D.暖干
【答案】
10.C
11.D
【解析】
10.沙丘为风力沉积而成。呼伦湖面积变化大,丰水期河流携带泥沙在呼伦湖区堆积;湖水水位下降时,部分湖床露出水面,泥沙受盛行风的搬运,在湖滨地带堆积形成沙丘地貌。图中沙丘位于湖岸的东南部,可以判断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故选C。
11.由材料可知,呼伦湖东岸沙丘带近几年逐步扩大。呼伦湖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导致湖水水位下降,湖床裸露,为沙丘带扩张提供沙源,引起沙丘带面积扩大,故答案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部分地区岩墙上方覆盖数百米高的灰白色石灰岩层,在两者之间常形成宽广的平台。下图a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图b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
(1)简述嶂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块状结构的形成条件。(6分)
(2)推测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
(3)分析石灰岩层和石英砂岩层之间常形成宽广平台的原因。(8分)
【答案】
(1)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岩性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强;(4分)北方地区降水量小,流水侵蚀较弱,岩石棱角分明。(2分)
(2)构成嶂石岩地貌的石英砂岩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2分)随太行山断裂抬升,石英砂岩出露地表;(2分)气候的冷暖变化和干湿交替使山地风化和侵蚀强烈,由于岩墙组成岩石岩性差异,岩石重力崩塌加剧;(2分)流水使地表物质迁移,共同塑造了嶂石岩地貌。(2分)
(3)与石英砂岩相比,石灰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弱;(2分)太行山石灰岩层覆盖在石英砂岩层上方,温度变化大,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面积大,岩壁后退快;(2分)太行山抬升时间早,石灰岩受侵蚀时间较长;(2分)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且被石灰岩覆盖,岩壁受侵蚀、后退速度较慢,其顶部逐渐暴露,形成宽广的平台。(2分)
【解析】
本题主考查了地貌的形成过程,重点是通过材料分析,理清思路,准确解题。
(1)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可知,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它的岩性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可知该地降水少,流水侵蚀较弱,所以岩石棱角分明。
(2)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可知,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和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两者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随着太行山断裂抬升,石英砂岩、页岩和泥岩出露地表;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被侵蚀掉,上层石英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塑造了呈阶梯状嶂石岩地貌。
(3)由材料信息可知,与石英砂岩相比,石灰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太弱;太行山石灰岩层覆盖在石英砂岩层上方,在风化、流水侵蚀作用下,岩壁很快向后退;太行山地壳抬升,上层石灰岩受侵蚀时间较长;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且被石灰岩覆盖,岩壁受侵蚀、后退速度较慢,顶部逐渐暴露,形成宽广的平台。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休斯敦距墨西哥湾80千米,1901年石油钻探成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能源之都”。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世界油价暴跌等因素影响,休斯敦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提振经济,休斯敦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改变单一的石油工业模式,促进经济多元化,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今成为美国的“航天中心”和“医疗保健中心”。位于休斯敦东南的加尔维斯顿早期建有区域重要的海运港口,但受海洋灾害等影响逐渐衰落。20世纪初休斯敦开通连接墨西哥湾的深水运河,并在休斯敦东南郊区建成人工港。随着休斯敦人工港建成,大量石油加工及相关配套企业在港口附近集聚。左图示意休斯敦市位置,右图为休斯敦当前产业结构示意图。
(1)与加尔维斯顿相比,简述休斯敦人工港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说明石油加工及配套企业在休斯敦港口附近集聚的原因。(8分)
(3)结合休斯敦产业结构示意图,推断休斯敦在促进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8分)
(4)分析休斯敦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4分)
【答案】
(1)地处内陆,风浪影响小,受海啸、风暴潮等灾害影响小;(2分)地形平坦开阔,仓储建设用地广。(2分)
(2)靠近港口,交通运输便捷;(2分)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2分)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2分)共用基础设施,节省生产建设投资。(2分)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金融等服务产业;(2分)发展航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2分)延长石油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分)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2分)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2分)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2分)(任答4点)
(4)医疗技术先进;(为传统工业城市)早期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区域老龄人口多,医疗保健需求大;(2分)交通便捷,外地就医人口多。(2分)
【解析】
该题考查工业的集聚效应以及老工业城市、传统工业区的改造措施。
(1)读图可知,与加尔维斯顿相比,简述休斯敦人工港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休斯敦人工港地处内陆,离海较远,受墨西哥湾的风浪影响小,受来自海洋的海啸、风暴潮等灾害影响小;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建设仓储用地。
(2)休斯敦距墨西哥湾80千米,墨西哥湾石油资源非常丰富,通过逐步发展,休斯敦成为“世界能源之都’’,所以石油加工及配套企业在休斯敦港口附近集聚的原因是:因为工业集聚效应,形成规模效益。包括:共同利用港口的基础设施,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企业靠近港口集聚,交通运输便捷;降低企业生产流通环节中,中间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还可以共享信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创新产品,扩大市场。
(3)休斯敦石油工业地位不断下降,石油收入不断下跌,环境不断恶化,受新兴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才可以重新走向繁荣。结合德国鲁尔区,以及图中提供材料,推断休斯敦在促进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金融、证券、保险等服务产业;发展航天、制药、电子设备、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油气设备、发动机等高附加值石油产业,达到延长石油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目的;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治理老工业区的环境污染,绿化美化环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成人工港等,完善基础设施。
(4)保健业发达的原因跟科技、交通、市场等方面密切相关。读题可知,休斯敦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是:当地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医疗技术先进;原来是传统工业城市,石油工业污染大,环境污染严重,工人健康问题多;老工业城市人口稠密,区域老龄人口多,医疗保健需求大;当地海陆交通便捷,外地就医人口多。从而成为美国的“医疗保健中心”。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贵州平境特大桥为典型斜拉桥,有着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相当于110层楼高。是著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下图所示)2019年12月,当地在大桥不远处的高公路服务区基础上建成了贵州省首个观光服务区——“天空之桥”。该服务区是除了正常的服务区功能以外,还有可远眺大桥的观景台、酒店、地方民俗展示区等组成部分,有效控动“桥旅结合”的地方旅游业发展。
分析当地建设“桥旅结合”观光服务区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观景平台远观大桥,观赏角度好;(2分)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流车流量大,游客较多;(2分)高速服务区,交通条件好;(2分)大桥景点单一,将景区与服务区结合,降低建设成本;(2分)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建设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从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贵州平境特大桥为典型斜拉桥,有着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相当于110层楼高。是著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说明观景平台有着独特的景观,观赏角度好;且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车流量大,游客较多,有建设观光服务区的有利条件。“该服务区除了正常的服务区功能以外,还有可远眺大桥的观景台、酒店、地方民俗展示区等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说明观景平台讲景区与服务区结合,可降低建设成本;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又带动了餐饮、民俗文化等产业的发展。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罗纳冰川在过去160年时间里退缩了1400米,减薄了350米。自2010年起,当地居民开始尝试每年为罗纳冰川冰舌部分(约2万平方术)盖上白色高科技隔热聚酯材料苫布以减缓罗纳冰川消退速度。有专家指出,这种方法是匪夷所思的挣扎,可行性差。
简述当地采用覆盖苫布减缓冰川消退速度的原理,并指出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
原理:白色苫布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降低冰面温度;(2分)隔热效果好,降低冰面温度。(2分)
合理性:苫布价格昂贵,铺设成本高;(2分)大范围铺设,建设难度大;(2分)铺设苫布,可能对冰川造成新的污染。(2分)
【解析】
本题以防止冰川消融这一材料为背景,考查了考生分析、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当地采用覆盖苫布减缓冰川消退速度的原理:注意材料中指出:“当地居民使用白色高科技隔热聚酯材料苫布”覆盖冰川,一方面白色苫布有利于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从而减少冰川消融;另外一方面苫布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空气中的热量使冰川升温,降低冰川温度。
专家观点的合理性:有材料可知,苫布为高科技材料制作,因此成本较高,价格昂贵;罗纳冰川冰舌部分(约2万平方术),铺设面积大,施工难度大;为聚酯材料,不易降解,可能给冰川带来污染等。
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该山地不同海拔积雪覆盖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三(A3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三(A3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垃圾适合填埋的是,该山脉可能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四)(A3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四)(A3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根据图示资料推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