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四)(A3版,含解析)
展开模拟考试卷
高三地理(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美国制造业转移到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地,80年代初这些企业又逐渐转移至中国大陆。近年来,美国调整政策,重启关税壁垒,迫使这些美国制造业回迁美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制造业先后转移到日、韩和中国,主要是为了
A.提高产品研发力 B.靠近原料产地
C.获取廉价劳动力 D.避开贸易壁
2.美国调整政策迫使本国制造业企业回迁美国,主要目的是
A.保护知识产权 B.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C.增大国内销量 D.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3.回到美国的制造业企业,初期将主要直接面临
A.熟练技术工人短缺 B.原材料、燃料短缺
C.生产与研发和销售脱节 D.信息服务严重滞后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产品研发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美国不会转移高端产业,故A选项错误。原材料对制造业影响较小,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故B选项错误。C获取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追求更高利润,是美国制造业产业转移最主要的原因,故C选正确。美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并不是针对日、韩和中国,而是面向国际市场,避开贸易壁垒,不是其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不论企业在哪个国家,知识产权都会受到保护,美国本国制造业回迁美国与保护知识产权无关,故A错误。美国的工业体系很完整,本国制造业回迁不是为了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B错误。现代交通已经十分发达,产品在外国生产、制造,也可以销售到本国,本国制造业回迁与增大国内销量关系不大,故C错误。题干中有“美国调整政策迫使本国制造业回迁”,说明本国制造业回迁主要是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就业压力采取的措施,故D正确。故选D。
3.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而美国前期制造业外迁,造成当前美国并没有大量熟练的某制造产业的工人,A正确。美国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原材料、燃料并不短缺,B错误。美国回迁的制造业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生产与研发的部门主要在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消费市场主要是美国,所以企业回迁不会造成生产与研发和销售脱节,故C错误。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发达,信息服务不可能严重滞后,故D错误。故选A。
城市景观格局对下垫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通过遥感得到的我国某平原地区省会城市夏季、冬季下垫面平均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示意图。研究证明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比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和住宅区产生的热岛更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城市位于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江汉平原 D.珠江三角洲
5.距市中心16km附近的城市功能区应是
A.住宅区 B.仓储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
6.推断距市中心2m范围内的主体景观最可能是
A.林草 B.水域 C.建筑 D.广场
【答案】
4.C
5.D
6.B
【解析】
4.读图可知,该地冬季均温在6.5︒C-8.5︒C之间,可以推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松嫩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温带,故AB错,江汉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故C正确,而珠三角纬度较江汉平原低,多数属于热带地区,冬季温度较高,故D错。
5.据图可知,距市中心16km附近冬季、夏季气温都较高,说明热岛效应较强,工业区排放的热量和废气较多,所以该区域应该是工业区,故D正确,自然排除ABC。
6.据图可知,距市中心2m范围内,夏季均温较低、冬季均温较高,说明是水域调节了气温,水的比热容大,冬季降温慢,夏季增温慢,故B正确,自然排除ACD。
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淋溶灰褐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偏高(一般大于650 mm),土壤的脱钙作用明显,钙质含量较低。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峰南北两坡土壤垂直带谱分布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
A.2000~2600 m的南坡
B.2200~2600 m的北坡
C.2600~3000 m的北坡
D.2600~3000 m的南坡
8.导致两坡带谱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坡度
C.海拔 D.坡向
9.该山峰3000米以上两坡带谱差异较小的原因是
①上半部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影响弱 ②两坡面积较小,植被多样性减少 ③两坡距离近,水热交换作用增强 ④上半部空气稀薄,两坡光照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7.C
8.D
9.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和影响山地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7.结合材料可知淋溶灰褐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偏高,而森林植被主要生长在降水量一般大于600mm的半湿润地区。因此该山的林带主要分布在淋溶灰褐土分布区对应的海拔范围,也就是2600-3000米的北坡地区,故选C。
8.从图示可知该山南北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陡相差不大,而南坡和北坡垂直带谱差异明显,应该是南北坡向的热量和降水条件差异明显导致自然带。故选D。
9.该山3000米以上自然带谱差异减小,到3500米以上时南北坡向自然带已经相同了。人类活动不是影响自然带形成的主因,①错误;光照不是影响自然形成的主因,形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主因是热量和降水的组合变化,且该山有南北坡向的不同,由其所处的纬度位置一般会有阳坡和阴坡的差异,因此南北坡向上光照条件是有差异的,④排除。②③正确,故选B。
大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偏东,地下水丰富,是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下图示意大自流盆地自流井数量和流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根据图示资料推测
A.1915年,自流井的平均流量达到20000升/天
B.1980年,超过2000个钻井不再有自流水
C.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自流井流量减少
D.由于灌溉面积扩大,导致自流井数量增多
11.在大自流盆地大量钻井最不可能导致该地区
A.泉水流量减少 B.钻井周围土壤沙化加剧
C.河流水质改善 D.水分条件改善,杂草入侵
【答案】
10.C
11.C
【解析】
10.通过读数和计算,显然A、B错误;由于大量钻井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水压降低,部分自流井没有自流水或自流水量减少,C正确;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为咸水,不能用于农业灌溉,导致自流井数量增大的原因主要是放牧、开矿、旅游等,D错误。故选C。
11.大量钻井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压减少,地下水自然排泄(泉水)减少,A正确,不符合题意;牧群到钻井处饮水导致土沙化加剧,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大量钻井使地下水位下降,对河流补给减少,可能导致河流水质变差,C符合题意。水分条件改善,可能更有利于某些外来草类生长建立种群优势,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在新疆戈壁上,天然本色的火山原石历经数百万年的风沙侵蚀打磨,变成光亮润泽,呈浅黄、深褐、黄绿色半透明的玛瑙。这些玛瑙粒粒独一无二,长圆匀称,有着颗粒状或叶脉状的皱褶表皮,如同甜美的葡萄干,美誉为“葡萄干玛瑙”。近年来,新疆吐鲁番至哈密一带等地出产的“葡萄干玛瑙”因其品种新、产量低且极为稀缺,深受收藏者青睐。如今吐鲁番至哈密一带的“葡萄干玛瑙”几乎被“石农”(农闲时或长期以捡拾葡萄干玛瑙为生的人)捡拾殆尽。由于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目前“葡萄干玛瑙”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下图示意新疆地区葡萄干玛瑙分布。
(1)从气候、地质条件角度说明“葡萄干玛瑙”的成因。(8分)
(2)分析新疆“葡萄干玛瑙”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的原因。(6分)
(3)有人建议,当地政府规划开发罗布泊边缘地区“葡萄干玛瑙”。你是否赞同, 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火山运动创造出原石结晶,风化后残留在戈壁;(4分)再经过风沙侵蚀打磨而成。(4分)
(2)“葡萄干玛瑙”产量小,原材料不足;(2分)加工处理难度大;(2分)分布较为分散。(2分)
(3)赞同,可防止过度无序开发(捡拾)导致资源枯竭,稳定产量;(2分)有利当地(“葡萄干玛瑙”相关产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2分)利于“葡萄干玛瑙”的品牌塑造和价值挖掘,稳定“石农”的收入。(2分)
不赞同,开发利用可能导致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2分)人工加工玛瑙,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罗布泊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成本高。(2分)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1)材料“天然本色的火山原石历经数百万年的风沙侵蚀打磨”说明,“葡萄干玛瑙”的形成与火山运动、风化和风力侵蚀有关。火山运动创造出原石结晶,新疆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大,风化作用强,原石风化后残留在戈壁,再经过风沙侵蚀打磨而成。
(2)“葡萄干玛瑙”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应与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有关。由材料可知,“葡萄干玛瑙”市深受收藏者青睐,因此本题应从开发条件考虑。分析材料可知,“葡萄干玛瑙”产量低且极为稀缺,分布分散,“玛瑙粒粒独一无二”,说明“葡萄干玛瑙”难以统一集中处理,加工处理难度大。因此新疆“葡萄干玛瑙”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赞同和不赞同均可,关键是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若赞同,答理由时应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当地政府规划开发”。由材料可知,如今吐鲁番至哈密一带的“葡萄干玛瑙”几乎被“石农”(农闲时或长期以捡拾葡萄干玛瑙为生的人)捡拾殆尽。如果当地政府规划开发,可防止过度无序捡拾导致资源枯竭,稳定产量;有利于促进当地与“葡萄干玛瑙”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政府规划开发,可以实现对“葡萄干玛瑙”的深加工,加强宣传力度,有利于“葡萄干玛瑙”的品牌塑造和价值挖掘,稳定“石农”的收入。
若不赞同,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主要从“葡萄干玛瑙”的不可再生性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等方面考虑。“葡萄干玛瑙”是天然本色的火山原石历经数百万年的风沙侵蚀打磨,大量开发会导致资源迅速枯竭;罗布泊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成本高;人工加工玛瑙,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中国的生猪出栏量、存栏量以及猪肉消费量均位于全球首位。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出栏量10位省(区)依次是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云南、广东、河北、广西、江西(下图),生猪出栏量约占国70%。2018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在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生猪死亡数量多达1亿头。2014年我国生猪养殖结构以散户为主,出栏量占59%,到2018年,集团公司和规模企业(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出栏占比达62%。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已经出现“北移”,产销呈现“南猪北养”态势,其中黑龙江生猪养殖规模快速发展,大有超过四川等省的势头。
(1)描述我国生猪生产的分布特征。(6分)
(2)说明我国以散户为主的生猪养殖模式逐渐萎缩的原因。(8分)
(3)分析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4)指出企业在佳木斯发展大规模生猪养殖所面临的销售问题。(4分)
【答案】
(1)分布广,全国均有分布;(2分)主体位于中东部地区(人口大省),集中在南方地区;(2分)西北内陆和青藏地区少。(2分)
(2)散户养殖收益低;(2分)环保水平不达标;(2分)抗病抗疫情能力差;(2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2分)
(3)商品农业大省,玉米等饲料充足、品质优良;(2分)地广人稀,可提供廉价的养殖场地;(2分)养殖的环保压力小;(2分)气候寒冷,病及疫情少。(2分)
(4)距消费市场远,运输成本高;(2分)受(国内)市场波动影响大。(2分)
【解析】
本题以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分布为材料,考查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1)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生猪生产分布特征要结合图例,从总体分布特征、区域集中程度等方面进行分布。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总体看,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分布广泛,只是规模大小不等。从集中状况看,我国生猪养殖集中在中部、西南省份。
(2)考查产业区位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生猪养殖业向规模化、集中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更加被重视;而散户养殖规模小,单位养殖成本高,应对非洲猪瘟等疾病能力差,所以以散户为主的生猪养殖模式逐渐萎缩。
(3)考查产业区位因素。生猪养殖业需要饲料和占用土地,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能够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应,且地广人稀,土地占用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其寒冷的气候,让非洲猪瘟等疾病难以蔓延。
(4)考查产业区位优势。佳木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人口少,当地市场小。而我国广大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生猪需求量大,佳木斯距离我国主要的生猪消费市场较远;并且其生猪生产品牌知名度低,所以销售市场狭小,需要努力开拓。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大唐芙蓉园位于古都西安的曲江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近年来,随着当地夜经济的悄然兴起,该公园率先开发了“追梦大唐”水舞光影秀、“梦回大唐”歌舞表演等特色夜游项目,深受游客喜爱,促进了当地夜经济的发展。
分析大唐芙蓉园夜游项目深受游客喜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
受游客喜爱的原因:主题鲜明(反映盛唐文化),能满足游客了解盛唐文化的需求(或历史文化价值高);(2分)艺术性和观赏性强,能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或美学价值高)。(2分)
意义:吸引游客,促进夜间休闲娱乐消费;(2分)带动夜间交通、食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对当地其他景点有带动和辐射作用。(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大唐芙蓉园夜游项目的开发条件评价及开发的积极意义。
大唐芙蓉园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历史文化价值高,主题鲜明受游客喜爱,能满足游客了解盛唐文化的需求;该公园率先开发了“追梦大唐”水舞光影秀、“梦回大唐”歌舞表演等特色夜游项目,主题公园及特色夜游项目艺术性和观赏性强,能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吸引力强,深受游客喜爱。
“深受游客喜爱,促进了当地夜经济的发展”,说明可以吸引游客,促进夜间休闲娱乐消费;夜游项目可以带动夜间交通、食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大唐芙蓉园对当地其他景点有带动和辐射作用。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武汉湖泊众多,共有大小湖泊166个,总汇水面积达到5925.2km2(2012年数据)。享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下图为1995年和2015年武汉主城区湖泊的分布。
(1)指出武汉市湖泊的生态价值的具体表现。(6分)
(2)描述从1995年到2015年武汉主城区湖泊分布的变化特点。(4分)
【答案】
(1)调节气候;(2分)涵养水源;(2分)美化环境;(2分)净化污染物;(2分)维持生物多样性。(2分)(任答3点)
(2)湖泊的面积和数量都减少;(2分)西部及西北、西南减少快,中部和东部减少较慢。(2分)
【解析】
本题以武汉主城区湖泊分布图为材料,考查湖泊生态价值及区域事物分布特点,难度一般。
(1)湖泊能够增加大气的水汽,故降水较多,进而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减少昼夜温差,调节局地气候,美化环境,湖泊能有调蓄洪水,平缓河流径流,湖泊中的水生植物能够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湖泊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2)从1995年到2015年武汉主城区湖泊分布的变化特点要结合图示从数量、面积角度进行分析。据图可知,武汉主城区湖泊的面积大大减小,数量变少,湖泊萎缩,在西部地区减少较为明显。
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该山地不同海拔积雪覆盖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五(A3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五(A3版,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推测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月考试卷四(A3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月考试卷四(A3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肯尼亚山植被带的分布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