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02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570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02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570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02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570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02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02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02
化学·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u 64 Ni 59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1.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和”核心舱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剧烈运动后可用于补充体力的葡萄糖溶液属于电解质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因此可用于葡萄酒中,起保质作用
D.纳米铁粉具有吸附作用,因此可用于除去工业污水中的、
【答案】A
【详解】A.氮化硼陶瓷耐高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A正确;
B.葡萄糖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抗氧化,且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因此可用于葡萄酒中,起保质作用,选项C错误;
D.纳米铁粉可用于除去、主要利用的是其还原性,可以与工业污水中的、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单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N
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 D.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
【答案】C
【详解】A.镁是12号元素,其结构示意图为 ,A错误;
B.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可表示为:N,B错误;
C.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可表示为:,C正确;
D.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D错误;
故选C。
3.布洛芬是一种解热镇痛剂,可由如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B.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X分子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lmol布洛芬分子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详解】A.布洛芬分子苯环上的氢有2种,其一氯代物只有2种,A正确;
B.X中支链上存在直接相连的4个饱和碳,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
C.X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
D.苯环能和氢气加成,羧基不和氢气反应,则lmol布洛芬分子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A。
4.下列方程式与所提供的事实不相符的是
A.向氯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B.向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HCO CO+ H+
C.实验室制取氨气:2NH4Cl + Ca(OH)2 2NH3↑+ CaCl2 + 2H2O
D.少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 + 4H++ NO= Fe3+ + NO↑+ 2H2O
【答案】B
【详解】A.氯气有强氧化性,可以将+4价硫氧化为+6价硫,则相应的方程式为: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A正确;
B.溶液变为浅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水解方程式为:,B错误;
C.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一起加热可以制备氨气,方程式为:2NH4Cl + Ca(OH)2 2NH3↑+ CaCl2 + 2H2O,C正确;
D.少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可以生成+3价铁和一氧化氮,方程式为:Fe + 4H++ NO= Fe3+ + NO↑+ 2H2O,D正确;
故选B。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小于
C.标准状况下,乙炔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D.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答案】D
【详解】A.1个中含有10个电子,则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错误;
B.中应该含有0.1mol硫离子,溶液中硫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HS-:,且溶液中水也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B错误;
C.标准状况下,乙炔为1mol,单键均为σ键,叁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C错误;
D.钠和氧气反应,钠转化为+1价钠,为1mol,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D正确;
故选D。
6.反应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事实中,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A.反应器内氧气的浓度不再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B.反应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反应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反应器内氧气的浓度和一氧化碳的浓度相等
【答案】D
【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等变量不再变化,据此判断。
【详解】A.反应器内氧气的浓度不再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A不选;
B.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压强是变量,因此反应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选;
C.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容器的容积不变,因此密度是变量,所以反应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C不选;
D.反应器内氧气的浓度和一氧化碳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因此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选;
答案选D。
7.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编号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分离的溶液
检验乙炔的还原性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用蒸馏法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温度计用于测量蒸气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A错误;
B.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接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混合气体,有硫化氢、磷化氢、乙炔等,它们均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
C.吸氧腐蚀时氧气参与反应,会导致密闭体系内气体损耗、压强减少,那么一段红墨水上升进入导管,因此可通过观察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来检验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C正确;
D.氢氧化钠不能装在酸式滴定管,应该装在碱式滴定管中,D错误;
选C。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不纯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苯(Br2)
NaOH溶液
分液
B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C
C2H5OH (H2O)
新制生石灰
重结晶
D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 Na2CO3溶液
蒸馏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Br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苯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苯和Br2的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液后得到苯,正确,故选A;
B.苯酚和溴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中不能过滤分离,错误,故不选B;
C.C2H5OH和氧化钙不反应,H2O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入生石灰后蒸馏,可除去C2H5OH中的H2O,错误,故不选C;
D.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通入饱和碳酸钠中,静止后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错误,故不选D。
故选A。
9.主族元素W、X、Y、Q、Z的原于序数依次递增且均不大于20,化合物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强碱和一种绿色的可燃性气体单质,Q与X同族,且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常温下,Y的单质能溶于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工业上用电解相应氯化物冶炼Y单质
C.Q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D.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答案】D
【分析】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X是O元素,Q与X同族,则Q是S元素,常温下,Y的单质能溶于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即Y的单质能溶于稀硫酸,不溶于浓硫酸,则Y 是Al,化合物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强碱和一种绿色的可燃性气体单质,则气体单质是氢气,即W是H元素,Z处在硫元素后且原子序数小于20的元素,化合价是+2价,则Z是C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经分析Z、Q、X、Y分布是Ca、S、O、Al四种元素,其简单离子半径S2-> Ca2+>O2->Al3+,故A错误;
B.Y是Al元素,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冶炼铝单质,而不是氯化铝,故B错误;
C.Q是S,X是O,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SO2中S原子最外层是10电子结构,SO3中S原子最外层是12个电子,故C错误;
D.经分析,化合物是指CaH2,电子式为,只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答案选D。
10.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制备气体
A
稀盐酸
大理石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O2
B
浓盐酸
二氧化锰
饱和食盐水
Cl2
C
浓氨水
生石灰
浓硫酸
NH3
D
稀硝酸
铜片
水
NO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由于CO2不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而HCl可以反应,故能除去CO2中的挥发的HCl,A符合题意;
B.用MnO2和浓盐酸需要加热,图示装置没有加热仪器,B不合题意;
C.氨气会被浓硫酸吸收,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不合题意;
D.NO会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不合题意;
故选A。
11.氨气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H<0,反应相同时间,NH3的体积百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线上的点均代表平衡时刻的点 B.逆反应速率:va>vb
C.b点时v正”、“<”或“=”)。
(3)催化剂性能决定了尾气处理效果。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X、Y)进行反应,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测算尾气脱氮率。相同时间内,脱氮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上a点的脱氮率_______(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拔高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人教版2019)(全解全析),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02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参考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化学02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12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考试版)A4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