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4570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4570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4570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0·全国Ⅰ高考)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C2.B3.C【解析】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所以选C。2.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多坡、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条件差等。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提高耕地肥力不是生产条件改善的主要体现。所以选B。3.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C。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1.2006~2014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最高度紧张状态的地带是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600米地带C.1900~2500米地带 D.1600~1900米地带2.2006~2014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与耕地关系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关系趋于紧张【答案】1.D2.B【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影响因素,区域人地关系的状况。1.根据材料,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2006~2014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小,说明该地区人口百分比增大,人口增长快,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读图,图中弹性系数最小的区域主要在1600-1900米地带,是人地关系最紧张地带,D对。2.读图,2006~2014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大,说明人口百分比减小,其原因可能是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对。海拔高的地区没有大量可开垦耕地,A错。大量退耕还林,弹性系数会变小,C错。人口增多,弹性系数变小,D错。座头鲸别名大翅鲸,是一种温柔的哺乳动物,一般长达13~15米,性情温顺。不但不会吃人,还会搭救遇难的人类,被虎鲸追鲨的海豹等小动物等。座头鲸分布范围广,每一个种群都有特定的捕食区、繁殖区和洄游路线。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读图“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图中显示,大翅鲸A.繁殖区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海域 B.在东北大西洋顺流去往繁殖地C.在东南太平洋顺流去往捕食区 D.7月沿澳大利亚东岸向北洄游4.生活在阿拉伯海的大翅鲸是个特例,常年不进行洄游,与此最相关的因素可能是A.季风洋流 B.纬度位置 C.气候变化 D.人类活动5.目前,座头鲸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可能的原因是①海滩搁浅 ②船只碰撞 ③商业捕杀 ④天敌众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3.D4.A5.C【解析】3.读读图可知,繁殖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海域,A错误;在东北大西洋为逆北大西洋暖流、顺加纳利暖流去往繁殖地,B错误;在东南太平洋去捕食区为逆秘鲁寒流方向,C错误;由材料可知,冬季需要到温暖海域,7月为南半球冬季,需要向低纬度洄游,因此应沿澳大利亚东岸向北洄游,D正确。故选D。4.阿拉伯海由于受季风影响,冬夏季海域的洋流风向相反,“冬逆夏顺”,因此该海域水温夏凉冬温,为大翅鲸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所以它常年生活在该海域,不进行洄游。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座头鲸体型庞大,几乎没有天敌,排除与④有关选项;海滩搁浅、船只碰撞、商业捕杀均会造成座头鲸死亡。①②③正确。故选C。碳排放量是指燃烧一次能源中的化石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所排放的CO2量。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CO2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持续增长,CO2排放日益增加。我国碳减排任重而道远,各省份碳排放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碳减排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下图示意2000~2015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2000~2015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B.经济增长速度减缓C.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D.产业转移力度增大7.201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全国最高,其主要原因是山东省A.环境承载力强 B.煤炭储量丰富 C.碳排放强度大 D.工业比重较大8.对于河南和广东等人口大省,实现碳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增加宣传力度,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C.优化人口结构,鼓励大量人口外迁 D.推广清洁能源,完全代替化石能源【答案】6.C7.D8.B【解析】6.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00~2015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耗矿物能源量增加,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C正确,B错误;2000~2015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幅度增加,说明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不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A错误;产业转移力度对碳排放强度无影响,D错误。故选C。7.材料“碳排放量是指燃烧一次能源中的化石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所排放的CO2量”说明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山东为工业大省,因此碳排放总量高,D正确;环境承载力强与碳排放总量关系不大,A错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为山西省,因此煤炭储量丰富不是201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全国最高的主要原因,B错误;没有信息表明山东省碳排放强度大,排除C。故选D。8.碳排放量是指燃烧一次能源中的化石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所排放的CO2量,与人口数量关系不大,A、C错误;推广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碳的排放量,但用清洁能源完全代替化石能源不现实,D错误;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碳的排放量,B正确。故选B。 2020年初,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湖北省和武汉市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到3月下旬,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世界其他国家却日趋严重。下图为“湖北省交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的原因有①省会城市,人口众多 ②地处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人员流动量大③经济落后,医用资源欠缺 ④受我国春节文化影响,亲人团聚,相互走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从地理角度反思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事件,正确的是A.解决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B.人类污染环境,必然会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C.自然的力量是神秘而且不可预知的,人类应当崇拜自然D.病毒虽可怕,人类力量更大,人类一定可以战胜自然【答案】9.C10.A【解析】9.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主要是因为武汉为省会城市,是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人口众多导致传染机会大,①正确;据图可知武汉地处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人员流动量大,传染速度快,②正确;武汉经济发达,医用资源充足,③错误;受我国春节文化影响,亲人团聚,相互走访,传染范围广,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C。10.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是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开始的,解决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问题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和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A正确;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不是因为人类污染环境导致的,B错误;自然的力量是神秘,但可预知,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C错误;虽然人类力量很大,但是病毒无处不在,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D错误。故选A。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生态系统模仿自然生态循环,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耦合及资源共享,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下图为2005—2015年广州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年增长率最快的时段是A.2005~2007年 B.2007~2009年 C.2009~2011年 D.2013~2015年12.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演变,会导致广州A.城市规模扩大 B.失业人口增多C.生态环境转好 D.植被覆盖增加13.2008年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建设落后,交通拥堵频发 B.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发展C.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 D.金融危机,生产效率下降【答案】11.A12.C13.D【解析】本题组以2005~2015年广州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演变过程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描述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1.图中显示,2005~2007年产业生态化水平由0.15上升到0.4,增长约0.25;2007~2009年产业生态化水平由0.4下降后又回到0.4,增长为0;2009~2011年产业生态化水平由0.4上升至0.6左右,增长约0.2;2013~2015年产业生态化水平由0.8长升至0.87,增长约0.7。由此判断,2005~2007年产业生态化水平年增长率最快,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12.材料信息表明,产业生态化是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图中显示,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说明广州资源利用率提高、废弃物产生减少,由此可以判断广州生态环境转好,选项C符合题意。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提高,与城市规模扩大、失业人口增多、植被覆盖增加等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B、D。13.“交通建设落后,交通拥堵频发”、“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发展”都是长时期的渐变过程,不会突然出现在2008年,排除A、B。“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不会产业生态化水平下降,排除C。金融危机是突发性的出现,使得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州市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冲击,生产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生产效率下降造成单位经济产出的资源消耗量上升,广州市产业生态化发展总体水平有所下降,选项D符合题意。 “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供给人类生活。下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下列关于“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品率高 B.集约度低 C.精耕细作 D.成本高昂15.发展“富碳农业”能够A.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B.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C.与企业联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D.实现工厂化生产,缓解耕地紧张局面【答案】14.A15.D【解析】14.据图分析“富碳农业”工厂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不使用农药,产品品质好,商品率高,A正确;从图文看,富碳农业工厂是与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厂紧密联系的,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高,B、C错。据材料可知,富碳农业是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和传统农业相比成本不太高,D错误。故选A。15.富碳农业是在工厂中进行的,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误。虽然增加农产品供给,但其规模有限,不能根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错误。图中粮食经过收集、分类、仓储、物流、生物质供应商,产品附加值没有明显增加,C错误;读图分析,“富碳农业”是在工厂中进行高效工业化生产,能够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D正确。故选D。 近年来,厦门、上海等地的“萤火虫主题公园”引发风潮,由此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接单、采购、捕捉、快递发货等环节完善的萤火虫产业链。大量捕捉最终会导致萤火虫的减少,社会呼吁“拒绝残忍的浪漫,请放过萤火虫”。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萤火虫买卖流程属于典型的电商模式,影响电商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信息、交通 B.资源、能源 C.劳动力、政策 D.资金、技术17.江西赣州成为萤火虫最大输出地,其原因有 ①当地农民有捕捉萤火虫的经济诉求 ②当地山地环境利于萤火虫生长③当地有发达的萤火虫养殖基地 ④靠近萤火虫的主要消费市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6.A17.C【解析】该题考查区域环境特点及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16.本题以近年来涌现的“萤火虫主题公园”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业与商业网点的关系。电商发展需要依赖网络信息平台和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影响电商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信息和交通。故A正确。17.江西赣州位于赣江上游,为山区,经济落后,当地农民有捕捉萤火虫的经济诉求,同时,山区为萤火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萤火虫主题公园主要分布在上海、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江西赣州距市场较近。萤火虫养殖需要相当专业的科学技术,我国目前尚未有大型的萤火虫养殖基地。故C正确。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该发展模式建议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18.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主要意义有A.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 B.提高农产品产量C.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D.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19.下列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田园综合A.黑龙江小麦种植区 B.浙江舟山渔村C.太湖平原农耕区 D.新疆天山牧区【答案】18.AC19.BC【解析】18.读图可知: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主要意义有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故A、C正确。该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故B错误。建设特色小镇和乡村,不会使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故D错误。19.“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多元化发展,是景观、旅游、休闲、生产、居住、社区等综合发展。选项中,太湖平原农耕区与浙江舟山渔村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综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故B、C正确。黑龙江小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不适宜该模式,故A错误。新疆天山牧区地广人稀,不适宜该模式,故D错误。 丹麦矿产贫乏、森林丰富,工业城市卡伦堡最初是一个只有一座火电厂和一座炼油厂的深水不冻港,经过数年发展,企业门类和数量逐渐增多。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主要企业间相互交换蒸汽、热水以及各种副产品或者“废料”,形成了“产业共生体系”。下图为卡伦堡市产业共生体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发展初期,发电厂、炼油厂在卡伦堡集聚主要为了节省A.营销成本 B.土地成本C.运输成本 D.设备成本21.卡伦堡市产业生态园的突出特色是A.各产业均衡发展 B.资源跨行业流动C.废弃物“零排放” D.高耗能产业集聚【答案】20.C21.B【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地域。20.根据图示信息及文字材料,炼油厂可以为发电厂提供燃汽等,因此,两厂集聚可以减少中间运输环节,降低生产成本,选C。21.卡伦堡市产业生态园将工业、农业靠产业联系起来,使资源在不同的行业间流动形成共生体系成为其突出特色,据此选B。该产业园根据产业联系规划并非均衡产业,A错;各产业使用废弃材料或木片发电供应能源,但产业仍有废气等残留并非废弃物“零排放”,C错;产业糅合农业等,不属于高耗能产业集聚,D错。故选B。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数据表明:用1千克鱼食,可生产至少50千克蔬菜和0.8千克鱼肉。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逐渐出现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下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2.下列关于鱼菜共生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养鱼的水需要频繁更换B.产品污染严重C.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氮磷元素D.增加生产成本23.在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的主要作用为A.缓解热岛效应B.提供绿色食品C.提高资源利用率D.绿化城市环境【答案】22.C23.B【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无土栽培的蔬菜会大量吸收水中的氮磷钾,减少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给养鱼提供清洁的水体,养鱼的水不需要频繁更换,A项错误、C项正确;鱼菜共生系统因为有鱼存在,任何农药的使用都会造成鱼和有益微生物的死亡,且鱼菜共生脱离土壤环境,避免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蔬菜和水产品的污染少,B项错误;蔬菜生长所需营养来自鱼的排泄物和鱼食残渣的转化,降低了生产成本,D项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C。23.本题考查鱼菜共生系统的作用。家庭庭院规模较小,对缓解整个城市的热岛效应作用很小,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1千克鱼食,可生产至少50千克蔬菜和0.8千克鱼肉”,说明鱼菜共生系统可以提供没有污染的水产品和蔬菜,是其主要作用,B项正确;该生态系统强调“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绿化城市环境不是在庭院中建立该系统的主要作用,C、D项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B。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下列小题。24.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25.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人口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答案】24.B25.A【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前一题解答时要根据图中的关键词语“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推测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同时要对选项中诗句进行解读判断。后一题解答时注意设问中的“根本原因”。24.根据材料中的湖泊、森林等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般用来形容荒漠地区的景象,A不对;“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描述出了该区域的山、水、鸟、花、鱼,说明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B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出了草原畜牧业地区的景象,C不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描述的风力较大的荒漠地区的景象,D不对。故选B。25.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四个选项均是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但人口多、人口增长快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含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19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哈素海应为,该山地可能位于,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新西兰冰川上的焦糖色物质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10 土壤(含解析),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