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和核心舱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生物大分子C奋斗者号潜水器使用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利用纳米铁粉的吸附作用除去工业污水中的等重金属离子2.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药,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B.分子中N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C.分子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D.该物质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几滴氨水:B.草酸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D.向浊液中加入溶液:4.在实验室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操作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溶解性:常温,向溶解足量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B非金属性:常温,测定等浓度的溶液的C1-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向盛有乙醇溶液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溴丁烷和碎瓷片,微热;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溶液中D牺牲阳极法实验酸化的溶液形成的原电池的电极附近滴入溶液AA BB CC DD5时,某酸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含R元素微粒在总浓度中所占分数随溶液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的数量级为B溶液中,C.若,则D易与溶液中的形成沉淀,恰好沉淀完全,此时()6.卟啉锌超分子在现代农业、科技和国防建设中有着许多独特的用途,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卟啉锌超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核外有7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B.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化学键属于配位键的是①②C.该超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D.该超分子含有的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O元素7.在非金属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将还原为,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磷化硼纳米颗粒作为非金属电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石墨烯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B.该装置工作时,穿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C.磷化硼晶体中,每个磷原子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硼原子共有2D.每转移电子,阴极室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 二、工业流程题8.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氯碱工业、海水提镁、海水提溴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1)海水提溴过程中溴元素的变化如图所示:过程中,用热空气将溴吹出,再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_是一种分析试剂。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当加入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如下表。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粒子物质的量/0.51.3(2)海水中提取镁的传统工艺如下图所示:脱水得到的过程中,通入的作用是_______实验室模拟该工艺,时,在沉镁的过程中,将溶液滴加到悬浊液中,当混合溶液中时,同时存在两种沉淀,则此时溶液中_______。判断此时_______(”)完全沉淀。(已知:;当某离子浓度降到以下时,认为该离子已经完全沉淀。)工业制备镁的新工艺已经广泛应用,其第一步原理是向含氧化镁的熔浆中添加三氯化铈再通入氯气,生成和无水氯化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某实验小组对进行热重曲线分析:分析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从加热到时生成固体产物(一种含镁的碱式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9.锰的化合物在工业、医疗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模拟制备KMnO4及探究Mn2+能否氧化为的制备:步骤一:步骤二:实验操作:步骤一:将一定比例的固体混合加热,得到墨绿色的固体,冷却后加水溶解得到碱性溶液放入烧杯C中。步骤二: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当C中溶液完全变为紫红色时,关闭活塞停止反应,分离、提纯获取晶体。装置图如下: (1)B中试剂的作用_______(2)反应结束后,未及时分离晶体,发现C中紫红色溶液变浅。出现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该小组继续探究能否氧化为,进行了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剂X实验现象溶液生成浅棕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为棕黑色混合液立即生成棕黑色沉淀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和少量滴加无明显现象,加入立即变为紫红色,稍后紫红色很快消失,生成棕黑色沉淀已知:为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下缓慢分解产生(3)实验中生成棕黑色沉淀可能的原因_______(4)实验中迅速生成棕黑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5)实验说明_______(6)甲同学猜测实验中紫红色消失的原因: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分解产生了,乙同学认为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剩余的还原,并设计了实验方案证明此推测成立,其方案为_______探究结果:在酸性条件下,某些强氧化剂可以将氧化为 四、原理综合题10.深入研究碳、氮元素的物质转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如在合成尿素、氮氧化物处理等方面应用广泛。已知合成尿素的反应为(1)可用电化学法制备合成尿素所需要的原料氨气,纳米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该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熔融为电解液,在发生电极反应时生成中间体。惰性电极I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生成氨气的反应为:(2)如图所示是合成尿素反应的机理及能量变化(单位:)表示过渡态。该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转化表达式是_______,若,则_______(3)有人利用反应,对进行处理。三种条件下,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和一定量的气体,测得的转化率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条件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填字母)②bc两条曲线最终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4)在汽车尾气的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均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如图2(表示速率常数的负对数;T表示温度)所示四条斜线中,能表示变化关系的是斜线_______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则温度时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 五、有机推断题11.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一条氯霉素(H)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氯霉素(H)的官能团是碳氯键、羟基和_______(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3)C为反式结构,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2∶2∶1能发生水解反应能使FeCl3发生显色反应(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6)左旋氯霉素才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而此法得到的是左旋氯霉素和右旋氯霉素的混合物,因此需要将其分开,其中一种方法是诱导析晶法。向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左旋氯霉素晶体做晶种,______________(填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左旋氯霉素晶体。
    参考答案:1D【详解】A.氮化硼陶瓷为新型陶瓷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核酸携带有遗传信息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也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B正确;C.钛合金为合金,合金和纯金属均属于金属材料,C正确;D.纳米铁粉和等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去除污染,不是吸附,D错误;故选D2B【详解】A.已知Se34号元素,故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4,故其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A正确;B.分子中的N原子都形成了3σ键,都有1个孤电子对,则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其中杂化方式都为B错误;C.由于左右两部分旋转后重叠,分子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C正确;D.分子中含有苯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被卤原子取代,D正确;故选B3D【详解】A.硫酸铜溶液与少量的氨水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A项错误;B.草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分,B项错误;C.生成的Fe3+会和I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6I+2+8H+ ===3I2 + 2NO↑ +4H2OC项错误;DAgI会转化为Ag2S沉淀,D项正确。答案选D4A【详解】A.常温,向溶解足量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而结晶析出得到碳酸氢钠晶体,能实现实验目的,A符合题意;B.亚硫酸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常温测定等浓度的溶液的不能比较硫、硅的非金属性,不能实现实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C.挥发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实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D.酸性条件下,铁会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而干扰实验,不能实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分析】的电离方程式为、,溶液酸性较强时主要发生第一步电离,随着酸性减弱发生第二步电离,由图可知,pH=7时, pH=13【详解】AA正确;B.在溶液中存在,也存在,所以水解大于电离,B正确;C.由图可知当时溶液显中性C错误;D.此时,根据 ,解得,D正确; 故选C6C【详解】AZn30号元素,基态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核外有1+1+3+1+3+5+1=15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A错误;B.图中所标四处中,均为共价键,N原子形成3个键,N原子价电子数为5,所以3个键均为极性共价键,N原子还有一对孤电子对,N原子形成4个键,则与Zn原子形成的应是配位键,B错误;C.苯环、含氮杂环、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均为sp2杂化,甲基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C正确;D.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原子的2p轨道半满,更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D错误;故选C7B【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由图可知Pt电极上水失去电子形成氧气,该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石墨烯电极上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甲醇,该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以此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石墨烯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错误;B.由分析可知,左侧产生氢离子,右侧消耗电子,则该装置工作时,穿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B正确;C.根据磷化硼晶胞结构可知,磷化硼晶体中,每个磷原子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硼原子共有4个,C错误;D.每转移3 mol电子有3 mol H+穿过交换膜,结合阴极电极反应式可知,阴极室增加的质量为:3mol氢离子的质量和0.5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共是3g+22g=25gD错误;故选B8(1)          3(2)     抑制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分析】(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以及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利用得失电子数目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本题是流程题,但各题独立存在,不需要整体判断流程,运用各自理论解决个小题;【详解】(1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Br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有化合价升高,也有化合价降低,因此还原产物为NaBr,利用化合价升降法以及原子守恒进行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Br2+3Na2CO3=NaBrO3+CO2+5NaBr;故答案为3Br2+3Na2CO3=NaBrO3+CO2+5NaBr根据表中数据,NaBrO3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是Br2NaI作还原剂,被氧化成NaIO3I22.6molNaBrO3→1.3molBr22.6molNaBrO3全部参与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有2.6mol×(5-0)=0.5mol×2×[0-(-1)]+n(NaIO3)×[5-(-1)],解得n(NaIO3)=2mol,根据碘原子守恒,NaI物质的量为(0.5mol×2+2mol)=3mol;故答案为32直接加热MgCl2·6H2O,因Mg2+水解,得到MgOMg(OH)Cl,因此为抑制MgCl2水解,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故答案为抑制MgCl2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混合溶液的pH=12时,同时得到Ca(OH)2Mg(OH)2两种沉淀,因此溶液中=8.0×105;常温下,pH=12时,溶液中c(OH-)=10-2mol/L,则溶液中c(Mg2+)==6.0×10-8mol/L1.0×10-5,判断此时Mg2+已完全沉淀;故答案为8.0×105;是;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该反应方程式为4MgO+2CeCl3+Cl24MgCl2+2CeO2,故答案为4MgO+2CeCl3+Cl24MgCl2+2CeO2④0181℃失去结晶水,发生反应MgCl2·6H2OMgCl2·(6-x)H2O+xH2O203gMgCl2·6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0181℃固体质量变化(203-131)g=72g,应是减少水的质量,计算出x=4181℃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MgCl2·2H2O181℃加热到300℃得到一种含镁的碱式盐,,其质量为76.5g203gMgCl2·6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原子守恒,含镁的碱式盐中含有1molMg2+1molCl-1molOH-,则含镁的碱式盐为Mg(OH)Cl,其反应方程式为MgCl2·2H2OMg(OH)Cl+H2O+HCl↑;故答案为MgCl2·2H2OMgCl2·2H2OMg(OH)Cl+H2O+HCl↑9(1)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2)第一步反应产物中含,且操作中未除去Cl-,与反应使之颜色变浅(3)空气中的氧气在碱性环境中将氧化为(4)(5)不能氧化(6)     资料表明在酸性环境下缓慢分解产生,而实验中紫红色很快消失并产生棕黑色沉淀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溶液,立即生成棕黑色沉淀 【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制备KMnO4,装置图中A为制备CO2,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这样制得的CO2中含有挥发出来的HCl杂质,将混合气体通入装置B中除去CO2中的HCl,装置C中为向碱性K2MnO4溶液中通入CO2使其发生歧化反应以制备KMnO4为继续探究Mn2+能否氧化为,据此分析解题。【详解】(1A中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HCl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且除去HCl,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装置B的作用为: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故答案为: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2)第一步反应产物中含Cl-,且操作中未除去Cl-Cl-将生成的还原,导致颜色变浅;故答案为:第一步反应产物中含Cl-,且操作中未除去Cl-,与反应使之颜色变浅;3)实验中生成棕黑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在碱性环境反应:2Mn2++O2+4OH-=2MnO2+2H2O,将Mn2+氧化为MnO2;故答案为:空气中的氧气在碱性环境中将Mn2+氧化为MnO2(或2Mn2++O2+4OH-=2MnO2+2H2O);4)实验为碱性条件下H2O2Mn2+氧化为MnO2,离子反应为:Mn2++H2O2+2OH-=MnO2+2H2O;故答案为:Mn2++H2O2+2OH-=MnO2+2H2O5)由题干实验可知,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HNO3不能氧化Mn2+;故答案为:HNO3不能氧化Mn2+6)资料表明缓慢分解产生MnO2,而实验中紫红色很快消失并产生棕黑色沉淀,故不是KMnO4在酸性环境下自身分解产生MnO2;根据分析,证明溶液中的Mn2+MnO4-还原的实验为:取5mL 0.1 mol•L-1 Mn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0.5mL 0.1 mol•L-1 HNO3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KMnO4溶液,立即生成棕黑色沉淀,说明推测成立;故答案为:资料表明缓慢分解产生MnO2,而实验中紫红色很快消失并产生棕黑色沉淀;取5mL 0.1 mol•L-1 Mn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0.5mL 0.1 mol•L-1 HNO3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KMnO4溶液,立即生成棕黑色沉淀。10(1)(2)          241.0(3)     a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4)           【详解】(1)纳米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熔融为电解液,在发生电极反应时生成中间体得电子生成Fe,惰性电极I的电极反应式为,生成氨气的反应为:, 答案:2)在反应历程中,能垒最大的即为决速步骤,根据图所示,第二步为决速步骤,, 根据图示,反应焓变是-87kJ/mol,即图中最终阶段相对初始阶段的能量是-87kJ/mol,那么由TS3到最终阶段,就有E=E1-E2=(-87kJ/mol)-87.5kJ/mol==241.0,答案:241.03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达到平衡时间越短,在这三种条件下,条件对应的曲线的温度和压强都较大,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间最短,根据图知,曲线a表示条件下一氧化氮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答案:a由分析可知,b表示条件下一氧化氮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c表示条件下一氧化氮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温度相同时,bc两条曲线最终重合,故答案: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4越大,反应温度T越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则-lgk-lgk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lgk小于-lgk,则斜线能表示-lgk变化关系,故答案为: ⅱ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的平衡常数,由图可知,温度为T1时,-lgk-lgk分别为a+10a+20,则,故答案:11(1)硝基、酰胺基(2)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3)+H2O(4)     4     (5)(6)     冷却结晶     过滤 【分析】Br2H2O反应,生成BBH3O+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CHCHOH3O+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DDNH3在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EEH3O+OH-作用下生成FFHNO3H2SO4作用后的产物再与OH-作用,生成GGCl2CHCOOCH3作用,生成H【详解】(1)氯霉素(H),官能团是碳氯键、羟基和硝基、酰胺基。答案为:硝基、酰胺基;2)在溴水中,存在HBrO分子,它与A()反应,生成B(),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D()→E()-Br-NH2取代,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答案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3C为反式结构,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答案为:+H2O4E,符合下列条件:“①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2∶2∶1能发生水解反应;能使FeCl3发生显色反应E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应含有苯环、酚羟基、酰胺基、2个甲基等,则有4种可能结构,其中一种结构简式:。答案为:45)由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6)向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左旋氯霉素晶体做晶种,进行诱导析晶,冷却结晶后,左旋氯霉素结晶析出,再进行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左旋氯霉素晶体。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点睛】从溶液中提取有机物时,常采用重结晶法。 

    相关试卷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docx、化学答案2024哈三中一模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共9页。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