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6份)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自主学习】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一条直线且 不变的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位移关系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三个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2-x1=x3-x2=…=xn-xn-1=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 的瞬时速度。即: 。(3)位移中点速度(中位速度):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 .(2)前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 ,从 开始下落.(2)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 .2.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 ,加速度为 ,上升阶段做 运动,下降阶段做 运动.(2)运动性质: 运动.(3)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小球以大小为v1=3m/s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t=0.01s后以大小为v2=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则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100m/s2,方向向左B.500m/s2,方向向左C.100m/s2,方向向右D.500m/s2,方向向右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减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3、某物体以3.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 )A.每秒的位移为3mB.每秒的速度是3m/sC.任意1s末的速度是初速度的3倍D.任意1s末的速度比初速度大3m/s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经1s后,其末速度( )A.一定为3m/s B.一定为1m/s C.可能为1m/s D.不可能为1m/s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6m/s2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6、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s = 4t-4t2(m),则该物体运动地初速度及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A.4m/s 4m/s2 B.8m/s 8m/s2 C.4m/s -8m/s2 D.4m/s 8m/s27、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v,再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1:3 B.1:4 C.1:2 D.1:18、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10s速度达到5m/s,则汽车在这10s内( ) A.汽车的加速度是5m/s2B.汽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2m/sD.汽车的位移是25m9、物体以12m/s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是0.8m/s2,经20s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A.80m B.90m C.100m D.110m10、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走了12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总共历时20s,行进了50m,则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2.5m/s B. 5m/s C.7.5m/s D.10m/s11、汽车由静止开始从A点沿直线ABC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s末通过B点时关闭发动机,再经6s到达C点时停止。已知AC的长度为3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B点时速度的3m/sB.通过B点时速度是6m/sC.AB的长度为12mD.汽车在BC 段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12、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1s,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长度为1mB. 斜面长度为2mC.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sD.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m/s13、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一片梧桐叶从高位5m的枝头自静止落到地面上,所用的时间可能是( )A.0.1s B.0.5s C.1s D.3s14、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A.1:3 B.1:5 C.1:8 D.1:915、一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3s后落地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m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16、某物体从桌面自由下落,经过离地面高为0.8m的位置时,速度是落地速度的,g取10m/s2,则( )A. 桌面离地高为1.28m B. 桌面离地高为1.25mC. 物体经过0.4s后落地 D. 物体通过最后0.8m用时0.2s17、以3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7s18、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3L/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从B滑到C所用时间为( )A.t/3 B. t/2 C.t D.3t19、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A.1<<2B.2<<3C.3<<4D.4<<520、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T2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 参考答案1、B 2、BD 3、D 4、C 5、C 6、D 7、C 8、BD 9、B 10、B 11、BCD12、BC 13、D 14、D 15、ABC 16、BD 17、AC 18、C 19、C 20、A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应用课时学案,文件包含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7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课件pptx、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7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7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分层作业含答案docx、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7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导学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关系式,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时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和推论,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