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诗歌,有关下图中纸币拓片说法正确的是,制作卡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据《东京梦华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 第Ⅰ卷(共30分)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隋朝初年,人口和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仓库丰盈,“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贯通南北方的大运河开通 B.“贞观之治”增强国力C.国家统一并重视发展经济 D.“开元盛世”政治稳定2.“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3.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试卷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由此可见,唐蕃和亲A.稳定了西北地区边疆局势 B.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使西藏正式接受中央管辖 D.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4.下列是唐朝人口统计表,造成表格中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人数约5291万人约1699万人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倭寇猖獗5.某同学学习七年级历史时整理了以下一些信息:“宋太祖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宋太宗大大增加各科录取名额”,由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北宋政权建立 B.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C.重文轻武政策 D.宋朝文教事业的发展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这段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宋辽议和A.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 B.促进了女真族的崛起C.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D.维持了长久和平局面7.有关下图中纸币拓片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出现于北宋四川地区 B.表明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C.纸币已完全取代金属货币 D.反映北宋印刷术领先于世界8.制作卡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制作了下面的资料卡片,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澶渊之盟 B.宋金政权对峙C.蒙古崛起 D.元朝统一全国9.宋代科学技术不仅处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顶峰,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也居于前列。下列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蒯祥等设计紫禁城 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C.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0.据《东京梦华录》:“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记载反映了宋代A.经济重心南移 B.市民生活丰富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11.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该目录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C.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D.从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12.他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他是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渥巴锡13.下列图片出自明代的一部科技巨著,这部著作应该是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14.清朝前期,吴江盛泽镇出现“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苏州城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手工业工场颇具规模 B.农业生产的恢复C.资本雄厚的商帮出现 D.工商业非常繁荣15.《都门赘语·戏剧》云:“春台喜庆号徽班,脚色新添遍陕山。怪道游人争贴坐,长庚明日演《昭关》。”诗句中广受观众喜爱的戏剧最有可能是A.宋词 B.元曲 C.昆曲 D.京剧第Ⅱ卷 (共20分)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16.(9分)为有效治理国家,历代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皇帝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时段特征例证夏商周至秦朝时期由王变为皇帝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秦汉至宋元时期皇帝的统治权与宰相的行政权相互抗衡,相权被不断削弱①明清时期皇帝集中了统治权与行政权,成为绝对专制君主②——据全根先《试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在表格中①、②处补充一个相关时段的例证。(2分) 材料二 元朝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统治边疆地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4分) 清朝疆域图(1820年)(3)为了加强对图中A、B、C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分别设置了哪些机构?(3分) 17.(11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汉代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大多数时期内因北方战难和民族政权并立而被西夏、吐蕃等阻隔,无复汉唐盛象。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落,宋政府设立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巩固了中国在海上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两宋时期,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的应用使远洋航海能力大大提高,贸易范围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航行,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等(1)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机构的名称。根据材料,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4分) (2)对外交往既有暴力形式,也有和平形式。结合隋唐至清朝前期的相关史实,各举两例说明。(4分) (3)指出与唐宋时期相比,清朝前期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简析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3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1.C 2.B 3.B 4.A 5.C 6.D 7.A 8.C 9.C 10.B11.D 12.A 13.A 14.D 15.D 16.(1)例证:① 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由三省长官分割宰相权力;北宋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任意一点得1分)例证:②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任意一点得1分)(2)措施:设立行省制;向边疆移民;发展农业生产(或答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屯田等);传播儒家思想。(任答两点得2分)作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等。(任答两点得2分)(3)A-设置台湾府;B-设置驻藏大臣(或设立噶厦);C-设置伊犁将军。(3分)17.(1)机构:市舶司。(1分)原因: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造船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等。(任答三点得3分)(2)和平交流: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等。(任答两点得2分)暴力冲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康熙率军抗击沙俄侵略)等。(任答两点得2分)(3)变化:清朝前期,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 消极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