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案
展开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2. 知道在一种金属中熔合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非金属),能得合金。在此认识基础上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难点:合金的性能。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
实验用品: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锡片、焊锡(主要含锡、铅)等金属材料、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 【展示】展示图片。 【讲述】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就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的。可见材料的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提问】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用金属制成的?请你将带来的金属制品与大家分享。 |
分组讨论,交流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及金属制品。
|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金属的发展史,通过让学生自己讨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环节二 新课讲解
|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展示】展示常见的金属制品。 【讲述】金属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如用于制轮船、炊具、建筑、飞机等。 【组织讨论】 列举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金属有哪些共性? 【展示】展示课件。 【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金属是有光泽的,能导电、导热;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片也能拉成丝,部分金属的硬度不大,能弯曲。 【过渡】通过对金属的研究人们发现,金属除了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之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讲述】金属的共性: 常温下大多数为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呈银白色。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熔沸点:一般较大。 金属的特性: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汞呈液态;金属的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相差较大。 【展示】展示表格并讲解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思考讨论】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刀具、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过渡】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合金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来了解合金的种类、性能、用途及性质。 |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记忆。
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派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倾听,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倾听、理解并记忆。
讨论回答。
|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展示图片并讲解,让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初步认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帮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
二、 合金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 1.什么是合金?理解合金的关键字是什么? 2.铁合金有哪些?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铁及其合金的用途都有哪些? 4.还有哪些其他的合金?它们的用途都有哪些? 【总结】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称为合金。 【提示】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合金一定是混合物,且至少含有两种成分,而且一种必须是金属。 【展示】展示生铁和钢。 【讲述】铁合金包含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生铁硬而脆,无韧性;钢较硬而韧,有弹性、良好的延展性。钢中含碳量略低于生铁,因此炼钢的过程就是降低含碳量的过程。 【展示】展示生铁和钢的用途。 【讲述】生铁用于制铁锅、暖气片、机床等;钢用于制机械、交通工具、炊具等。 【过渡】除了铁合金外,还有其他的合金,如钛合金和铝合金等。 【讲述】钛合金因为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又因为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抗腐蚀等优良性能,常被用来制造飞机的外壳。 【过渡】那合金有哪些性质呢?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下列操作。并填写表格。 1.观察铝片与铝合金、铜片与黄铜片、锡片与焊锡的颜色与光泽。 2.将铝片与铝合金、铜片与黄铜片、锡片与焊锡两两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3.将锡片和焊锡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在铁片的中心部位加热,观察比较两者熔化的难易。 【交流讨论】现在请每组代表说一说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总结】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和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上的改变。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熔点低、抗腐蚀性更强。 |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根据自的理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倾听,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倾听、了解钛合金、铝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操作、体会、比较得出结论。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和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合金是一种混合物,认识到合金的性能,并初步体会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钛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通过实验进一步得出金属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异。
| |
环节三拓展延伸 | 【展示】记忆合金“花瓣”在相应的温度下,慢慢绽放。
| 观看PPT。 | 通过展示记忆合金“花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随堂作业 | PPT展示 | 做题 |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
环节四 课堂小结 | 展示PPT27页。 | 倾听并理解。 |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1课时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常温下为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特性:金呈金黄色;铜呈紫红色;常温下汞呈液态;
金属的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相差较大。
二、合金
1.合金的概念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称为合金。
2.合金的性质
(1)更大的硬度,更高的强度(韧性好、耐拉伸、耐弯曲)。
(2)较低的熔点。
(3)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组织讨论,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学生归纳并板书,提出问题,归纳与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