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练习,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9 .《古诗三首》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1.不破楼兰终不还(hái,huán)2.遗民泪尽(jìn jǐn)胡尘里。3.初闻涕泪满衣裳(shɑnɡ chánɡ)4.青海长云暗雪山(àn yīn)5.五千仞(rèn lèn)岳上摩天。6.秋夜将(jiāng jiàng)晓出篱门迎凉有感。7.南望(wàng wàn)王师又一年。二、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三、读诗句,为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青海长云暗雪山( ) A.黑暗。 B.暗淡。 C.不公开。 D.愚昧。2.遗民泪尽胡尘里( )A.完毕。 B.极端。 C.全部用出。 D全,都。3.却看妻子愁何在( )A.却看见 B.没看见 C.回头看 D.慢慢看 4.五千仞岳上摩天( ) A.摩擦 B.抚摸 C.研究 D.接近四、课内知识梳理及延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是 朝的 ,这首诗歌前两句用 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 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 ”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漏;第四句一个“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 ”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3.诗中表达诗人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的诗句是: 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中“尽”字换成“滴”字或者“流”字行不行?为什么? 5.你还知道本诗作者其他关于爱国的诗吗?试写一两句。 五、课内阅读。从 军 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从军行》是一首( )。A. 送别诗 B.边塞诗2.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边塞的景色。“黄沙”说明当时环境荒凉萧瑟;“百战”说明当时战争频繁,戍边时间漫长。B.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决心打败敌人的好强壮志。C.全诗写出了将士们对战争的厌恶,情绪消极悲切。3.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 景象,突出生活的 。4.本词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 六、课外古诗鉴赏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是在表达风景奇怪。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布一样的屏障。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的写出了戍边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是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