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668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668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668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25份)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
一、单选题
1.(2023春·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0
2
4
6
8
0
1.6
2.8
3.6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s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C.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有、和,则反应逆向进行
D.当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2023春·甘肃·高三民勤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将气体和气体置于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若经后测得C的浓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达到平衡时,该反应停止
C.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
D.反应后容器
3.(2022秋·陕西西安·高三统考期末)可逆反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后C%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n>e+f
4.(2023秋·云南丽江·高三统考期末)2SO2(g)+O2(g)2SO3(g) ΔH<0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该反应,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B.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生成2molSO3
C.其他条件不变,通入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平衡转化率
5.(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正定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以下情况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几个
Ⅰ. N2(g)+3H2(g) 2NH3(g)
①v正 (N2)= 2v逆(NH3);
②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Ⅱ.2SO2(g)+O2(g) 2SO3(g)
③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④恒温恒压时,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Ⅲ. C(s)+H2O(g) CO(g)+H2(g)
⑤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Ⅳ.NH2COONH4(s) 2NH3(g)+CO2(g)
⑦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⑧恒温恒压时,CO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Ⅴ.
⑨c(HI): c(H2):c(I2)=2:1:1;
⑩恒容绝热时,压强不再改变
A.6 B.7 C.8 D.9
6.(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在下,向两容积均为1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0.1molX、1.0molX,发生反应:,X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的是投入反应的转化率
B.逆反应速率:
C.曲线中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D.曲线未表示出平衡状态,无法计算平衡时的转化率
7.(2023春·江苏连云港·高三连云港高中校考期中)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对于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2molNH3时,会放出92.4 kJ的能量
B.合成氨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C.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
D.在恒温、恒容条件下,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时说明已处于平衡状态
8.(2023秋·江苏泰州·高三校联考期末)CO2催化加氢可合成二甲醚,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 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1=-122.5 kJ·mol-1
反应Ⅱ: CO2(g)+H2(g) CO(g)+H2O(g);ΔH2=a kJ·mol-1
在恒压、n始(CO2)和n始(H2)=1∶3时,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CH3OCH3和CO的选择性及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CH3OCH3的选择性=×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曲线③表示平衡时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B.a>0
C.平衡时H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可能如图中虚线所示
D.200 ℃时, 使用对反应Ⅰ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可提高CH3OCH3的生产效率
9.(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校联考期中)工业合成氨是重要的人工固氮的方式,在一个恒容容器中充入N2(g)和H2(g),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 + 3H2(g) 2NH3(g),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充入足够N2(g)后,H2(g)会全部转化
B.升温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工业合成氨时温度越高越好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物质的质量不再变化
D.反应达到限度后,N2(g)和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
10.(2023·辽宁大连·统考二模)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该反应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10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且此时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上述反应的反应条件是合适催化剂,加热,不需要加压
11.(2023春·广东深圳·高三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校联考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进行一定量和的反应:,反应时间与残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末时,
C.增加的质量时,正反应速率将增大
D.随着反应的进行,达到平衡状态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一直增大
12.(2023春·北京东城·高三北京一七一中校考期中)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B
向溶液中滴入溶液5~6滴,加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
向等体积5%的溶液中分别滴入4滴的溶液、4滴的溶液
产生气泡速率均加快,但滴入溶液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对分解的催化效果比好
D
向盛有Cu片的试管中加入稀,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固体
Cu片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变蓝
是催化剂,可增大Cu与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A.A B.B C.C D.D
13.(2023春·北京东城·高三北京一七一中校考期中)对于可逆反应,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物质的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平衡时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二、多选题
14.(2023·海南·海南中学校联考一模)已知:,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B.反应速率:
C.平衡常数:
D.欲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宜在高温低压下进行
三、非选择题
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0 ℃时,向1 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1 mol CH4,发生反应2CH4(g)C2H4(g)+2H2(g) ΔH=+202.0 kJ·mol-1,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20.0%。则在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图1中画出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p1>p2)的关系曲线________
(2)在制备C2H4时,通常存在副反应:2CH4(g) C2H6(g)+H2(g)。在常温下,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1 mol CH4,然后不断升高温度,得到图2所示C2H4与C2H6的体积分数关系
①在200 ℃时,测出乙烷的量比乙烯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600 ℃后,乙烯的体积分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 mol CH3CH2OH和1 mol H2O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4H2(g) CH3CH2OH(g)+H2O(g),在550 K时,气体混合物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
0
20
40
60
80
100
x(H2)/%
0
15
29
40
48
48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x2(CO)·x4(H2),逆反应速率v逆=k逆·x(CH3CH2OH)·x(H2O),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___________(以Kx和k正表示,其中Kx为用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若k逆=75mol·L-1·min-1,在t=80 min时,v逆=___________。
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度为T2时,通入气体分压比为p(C3H8)∶p(O2)∶p(N2)=10∶5∶85的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0~1.2s生成C3H6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kPa/s,在反应一段时间后,C3H8和O2的消耗速率比小于2∶1的原因为___________
(2)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分压比为p(C3H8)∶p(O2)∶p(N2)=2∶13∶85的混合气体,已知某反应条件下只发生如下反应(k、k′为速率常数):
反应Ⅱ:2C3H8(g)+O2(g)=2C3H6(g)+2H2O(g) k
反应Ⅲ:2C3H6(g)+9O2(g)=6CO2+6H2O(g) k′
实验测得丙烯的净生成速率方程为v(C3H6)= k p(C3H8)-k′p(C3H6),可推测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
1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氢气,体系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CH4(g)+H2O(g) CO(g)+3H2(g)
Ⅱ.CO(g)+H2O(g) CO2(g)+H2(g)
(1)下列操作中,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
A.增加CH4(g)用量 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
C.移除CO(g) D.加入催化剂
(2)恒温恒压条件下,1mol CH4(g)和1mol H2O(g)反应达平衡时,CH4(g)的转化率为α,CO2(g)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x=___________ (写出含有a、b的计算式;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x为物质的量分数)。其他条件不变,H2O(g)起始量增加到5 mol,达平衡时,α=0.90,b=0.65,平衡体系中H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8s时反应达平衡,此时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3.6mol,则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详解】A.4s内SO3的物质的量为2.8mol,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1.4mol,反应的平均速率,A不正确;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810,B正确;
C.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有、和,则浓度商Q==128<810,反应正向进行,C不正确;
D.容器的体积始终不变,混合气的质量始终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当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不正确;
故选B。
2.C
【详解】A.,,A的平均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可逆反应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反应未停止,故B错误;
C.后,参加反应的,则A的转化率,故C正确;
D.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根据三段式分析可得,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D
【详解】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A错误;
B.如图,温度越高,越小,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
C.A是固体,增大A的量,不影响平衡,C错误;
D.根据图示信息,增大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选项A错误;
B.使用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且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生成的SO3小于2mol,选项B错误;
C.通入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选项C错误;
D.增大压强能能提高反应速率,该反应为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5.A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利用物理量判断反应是否平衡的依据是“变量不变则平衡”。
【详解】Ⅰ.
①v正 (N2)= 2v逆(NH3)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反应未达到平衡。
②1个键断裂的同时,一定有6个N-H键形成,若同时有6个键断裂,则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Ⅱ.
③该反应为气体非等体积变化,反应正向进行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将减小,恒温恒容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压强之比,当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④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气体,因此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恒温恒压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容器体积之比,因此该反应正向进行过程中,容器体积将减小,当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Ⅲ.
⑤反应物中有固体参与,因此反应正向进行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将增大,恒温恒容时,当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⑥设起始加入1mol水蒸气和足量固体碳,则起始气体摩尔质量为18g/mol,设水蒸气的转化量为xmol,则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因此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Ⅳ.
⑦恒温恒容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比值为定值,所以M不会发生改变,当M不变时,不能确定达到平衡;
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比值为定值,CO2的体积分数为定值,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Ⅴ.
⑨反应物的起始量及转化率未知,因此无法根据物质的浓度之比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⑩恒容绝热时,随反应的进行,温度将变化,温度变化会引起压强变化,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6个;
故选A。
6.C
【详解】A.由图可知,曲线表示X的平衡转化率高,所以其代表的是减压曲线即为反应的转化率,选项A错误;
B.转化率相同时,曲线中产物浓度更大,逆反应速率更快,选项B错误;
C.曲线中时X的转化率为,所以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选项C正确;
D.利用曲线的平衡状态可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从而计算出曲线平衡时X的转化率,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B
【详解】A.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和3molH2无法全部反应生成2molNH3,放出热量小于92.4kJ,A错误;
B.合成氨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正确;
C,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生成物浓度减小,且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也减小,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
D.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氮气、氢气、NH3的浓度之比为1:3:2,这与反应初始的投料比与反应进行程度有关,无法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
故答案选B。
8.D
【分析】反应Ⅰ焓变小于零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Ⅰ逆向进行,则CH3OCH3选择性会一直下降,结合图像可知,②表示平衡时CH3OCH3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曲线③先下降后上升,曲线①一直上升,说明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Ⅱ正向移动,导致CO的选择性及CO2的转化率升高,故曲线③表示平衡时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①表示平衡时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反应Ⅱ为吸热反应,焓变大于零,故a>0;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③表示平衡时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0,B正确;
C.氢气的转化率变化情况与二氧化碳相似;二氧化碳、氢气投料比等于反应Ⅰ中两者系数比,两者转化率相同,但是反应Ⅱ中二氧化碳、氢气系数比为1:1>1:3,使得氢气转化率低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故平衡时H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可能如图中虚线所示,C正确;
D.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CH3OCH3的生产效率,D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因为N2(g) + 3H2(g) 2NH3(g)是可逆反应,当充入足够N2(g)后,平衡向右移动,但不可能使H2(g)全部转化,A错误;
B.工业合成氨还需考虑设备和催化剂,选择400~500℃,不是温度越高越好,B错误;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质量不再变化,C正确;
D.达到反应限度后,N2(g)和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充入的N2(g)和H2(g)有关,则平衡时N2(g)和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是1:3,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由图可知,25min时SO2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A错误;
B.10分钟后,和的物质的量还在变化,说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是定值,当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和O2反应生成的反应条件是合适催化剂,加热,不需要加压,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故A错误;
B.10min末为瞬时速率,无法计算,故B错误;
C.C是固体,增加C的质量时,浓度不改变,正反应速率将不变,故C错误;
D.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正向反应,压强不断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达到平衡状态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一直增大,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A
【详解】A.溶液中可能含有或银离子,故A符合题意;
B.溶液中铁离子过量,无法证明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两者阴离子不相同,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两个变量,因此无法证明铁离子的催化效果比铜离子好,故C不符合题意;
D.加入,提供了硝酸根,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将铜氧化为铜离子,硝酸根被还原为NO,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A
【详解】A.根据图1,“先拐先平”,所以 ,降低温度D%增大,平衡正向移动,选项A正确;
B.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D%不变,选项B错误;
C.根据图2,“先拐先平”,所以 ,增大压强D%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化学计量数mp(C3H6)>p(H2),且有CO2生成,H2分压降低,故体系中还发生反应2C3H6+9O2==6CO2+3H2O、2H2+O2==2H2O的反应,消耗O2,导致C3H8和O2的消耗速率之比小于2∶1;
(2)反应开始时,反应Ⅱ向右进行,c(C3H6)逐渐增大,且体系中以反应Ⅱ为主,随反应进行,p(C3H8)减小,p(C3H6)增大,v(C3H6)减小,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Ⅲ,c(C3H6)逐渐减小,故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
18.(1)BC
(2) 0.43
【详解】(1)A.增加CH4 (g)用量可以提高H2O(g)的转化率,但是CH4(g)平衡转化率减小,A不符合题意;
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体系压强,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减小,反应Ⅰ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B符合题意;
C.移除CO(g),减小了反应混合物中CO(g)的浓度,反应Ⅰ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C符合题意;
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故不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上述操作中,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的是BC;
(2)恒温恒压条件下,1 mol CH4 (g)和1 mol H2O(g)反应达平衡时,CH4 (g)的转化率为α,CO2 (g)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转化的CH4 (g)为α mol,剩余的CH4 (g)为(1-α )mol,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CO(g)的物质的量为(α-b)mol,根据H和O守恒可知,H2O(g)的物质的量为(1-α-b )mol,H2(g)的物质的量为(3α+b )mol,则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2α+2 )mol,平衡混合物中,CH4(g)、H2O(g)、 CO(g) 、H2(g)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因此,反应I的平衡常数Kx=;其他条件不变,H2O(g)起始量增加到5mol,达平衡时,a =0.90,b =0.65,则平衡时,CH4 (g)为0.1mol,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CO(g)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根据H和O守恒可知,H2O(g)的物质的量为(5-0.90-0.65 )mol=3.45mol,H2(g)的物质的量为(3α+b )mol=3.35mol,平衡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2α+6 )mol=7.8mol,平衡体系中H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 化学平衡,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