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4670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4670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5页。
1古诗三首一、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寒漪( ) 耘田( ) 稚子( ) 供耕织( )二、读拼音,写词语。 农忙时节,农民白天既要在田间劳作,又要cǎi sānɡ( );晚上还要纺线,zhòu yè( )不停。正所谓“一分ɡēnɡ yún( ),一分收获”,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回报。 三、选字填空。 晓 浇 烧 绕 饶 挠拂( ) 富( ) 围( ) 阻( ) ( )灌 燃( )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理解,懂得) B.短笛无腔信口吹(没有声音) C.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 D.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岸) 2.下列加点字和“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的“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依山傍水 B.傍人门户 C.傍晚 D.傍晌 3.下面图片所描绘的农活是( ) A.耘田 B.绩麻 C.耕织 D.种瓜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 B.敲/成玉磬/穿林响 C.草满池塘/水满陂 D.短笛/无腔/信口吹 5.下图与选项( )中诗句描绘的画面最相近。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五、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1.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过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的树荫下学着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读课文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2.农家繁忙景象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村庄儿女”指( ) A.村子里的男孩和女孩 B.乡村里的成年男女 (2)“村庄儿女”要干的农活有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和“__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从而体会到诗人对他们勤劳品质的________之情。 3.孩童勤劳可爱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句中的“未解”“也”“学”等字词,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2)对儿童学种瓜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 B.表现了农村儿童的生活情趣。 C.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苦。 D.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A.沮丧 B.自嘲 C.高兴4.稚子弄冰的过程(看图选序号) ( ) ( ) ( ) ( )A.穿彩丝 B.敲晓冰 C.碎晓冰 D.脱晓冰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诗中,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 ( ) (2)“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 ) (3)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优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 参考答案一、寒漪(yī) 耘田(yún) 稚子(zhì) 供耕织(ɡònɡ) 二、采桑 昼夜 耕耘 三、拂晓 富饶 围绕 阻挠 浇灌 燃烧四、1.B 2.A 3.B 4.B 5.C五、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六、1.①村庄 ②学种瓜 ③稚子 ④寒冬 ⑤弄冰 ⑥弄冰玩耍⑦牧童 ⑧傍晚 ⑨骑牛吹笛 ⑩牧童晚归2.(1) B (2)耘田 绩麻 昼 夜 赞美3.(1)农村儿童 (2)C4.D A B C5.(1)√ (2)× (3)√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