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了解所有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4.初步知道原子有类别之分,物质由不同元素组成。
5.简单了解水、氢气、氧气、铁等物质的化学符号及内涵(最小构成、原子的排列等)。
6.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教学难点】
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请学生讲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概念及特征。
【讲述】同学们有想过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万物都是由什么构成的?人类自诞生以来便对解答此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到科学家发现了分子、原子,人们才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分子、原子都是非常小的粒子,但就是这千千万万个分子、原子组成了房屋、家具、服饰甚至我们的身体。
【导入】讲解阿伏伽德罗和道尔顿的科学故事。
二、讲授新课
【提问】满满的一桶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过渡】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空气确不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它的成分要复杂的多。可见,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有很大的奥妙,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去一探究竟吧!
【讲述】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如果能有一种仪器把水分子放大到一定程度,你会看到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而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一定的角度排列成特定的空间形状。化学上分别用符号H、O和H2O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
探究新知——水分子模型展示
【讲述】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组成物质,原子组成分子。但这其中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那么看我下面的演示。
【演示活动】
①拿出一个水分子模型,让学生观看,说明水分子用“H2O”的化学符号表示,同时也要说明H和O的意思。
②取下水分子模型的三个小球,请同学回答现在还是不是水分子。
③指出现在不再是水分子,得到的是三个原子,其中位于正中的是一个氧原子,两侧的是H原子。
④依次操作:将原子按原样组合;将两个氢原子串联组合再安在氧原子上;只安装一个氢原子。
针对三种结果提问:后两种情况还是不是水分子?怎样才能组成一个水分子?组成水分子的原子要满足什么条件?
【自由讨论】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巡视,维持课堂纪律。
(提示学生从原子的数量、种类和组合方式3个方面进行考虑。)
【结论】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按照氧原子在中间两边对称分布一对H原子的方式组合成的原子组合是一个水分子。而且,氧原子和氢原子是呈一定角度排列的,换言之,水分子有固定的空间结构。
【讲述】看来原子组成分子并不简单,是要满足很多条件的。不仅水分子,所有的分子都是如此。
(有的同学会问:是不是改变分子的结构就形成了另外的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是什么?)
原子相同、结构不同的分子是另一种分子,但并非所有分子都能简单的转变为其他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不能组成分子,并非任意两种或多种原子都能组成分子。
探究新知——原子和元素
氢原子和氧原子不仅能相互结合形成水分子,还能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用化学符号H2和O2表示)。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不同就在于其组成的原子不同。水分子是怎么写的——H2O,同样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但氧气是氧气,水是水,氢气是氢气,都是由各自大量的分子组成。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能否构成分子?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两个氢原子能组成氢分子、两个氧原子能组成氧分子。
肯定原子之间的不同组合能构成不同的分子,这些分子构成的宏观物质也是完全不同的。
【讲解】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分子的种类很多。但是,三种不同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其实,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并不多,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被称为“元素”。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请学生说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并让他们讲讲自己对元素、原子关系的理解。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和创造分子。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和对微观世界的观察,有哪些心得?小组讨论,看看都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归纳、选代表发言。
综合所有代表的结论如下:
(1)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和原子等。
(2)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紧密结合构成的,数量庞大的水分子构成了水滴、水流。任何宏观事物都是由庞大数量的分子或原子构成。
(3)组成水分子的原子排列呈一定的空间结构。任何分子都是由一定种类、一定数量、一定结构的原子紧密结合而成的。
(4)组成物质的原子的种类有限,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种元素。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是学习化学最有特色的思维方式,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应该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
(3)微观模型和符号
水分子:H2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化学的概念: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第四节 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第四节 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活动天地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