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考4月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677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考4月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677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考4月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677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考4月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考4月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考4月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网络上“常识”、“妙招”流传甚广。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却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 )
A.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营养成分
B.乙烯利能催熟水果也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C.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
D.艾滋病病毒HIV可以通过握手等途径传播
2.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增殖包括了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稳定性差异
C.细胞膜的通透性下降是细胞衰老特征之
D.蝌蚪尾巴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3.黑藻的小叶片很薄可以透光,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观察叶绿体,临时装片中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B.可用于观察线粒体,且不需要使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C.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可观察到许多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D.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且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4.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可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B.诱变育种需大量处理材料
C.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多倍体育种所得后代个体弱小、高度不育
5.为防治苹果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三叶草,将苹果单一种植园改造成“苹果-三叶草”复合种植园,改造前后一定时期内对植物园中各类昆虫种进行统计,发现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和比例明显下降,肉食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虫比例明显升高。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叶草与苹果搭配种植,可提高果园对光能利用率
B.肉食类昆虫通过竞争使植食性昆虫比例下降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椿象虫卵的密度
D.通过改造可能降低了植食性害虫的环境容纳量
6.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分别处理豌豆黄化苗茎切段一段时间,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在50μmoL·L-1浓度时,赤霉素比生长素促进伸长的效果更好
C.在250μmoL·L-1浓度时,赤霉素对豌豆苗茎切段表现为抑制作用
D.实验中设置的浓度为0的组,起到对照作用
二、综合题
7.Rubisco酶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非常重要的酶,既能催化C5与CO2结合形成C3;又能在CO2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催化C5与O2结合,最终释放出CO2。后一过程也会消耗O2产生CO2被称为光呼吸作用。请结合资料和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由Rubisco酶可催化C5与CO2结合形成C3,可以推知高等植物细胞中Rubisco酶分布的场所是叶绿体__________。酶促反应往往具有高效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植物的有氧呼吸也会消耗O2,有氧呼吸中O2的利用发生在___________,该过程的产物是__________。
(3)与早晨相比,水稻的光呼吸在晴朗夏天中午的强度更大,其原因是此时植物为降低蒸腾作用,气孔开度减小,__________。
8.松果体是人体的一种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褪黑素。该激素的分泌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其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暗信号会刺激视网膜上感光细胞,通过反射弧引起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向松果体传递信号的物质是__________。
(2)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会抑制下丘脑有关区域的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调节。
(3)通过药物抑制褪黑素的合成会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胸腺的发育和功能,推测褪黑素能通过影响____________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而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4)褪黑素能使人迅速入睡,其分泌主要受光暗信号的影响,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若熬夜玩手机,会干扰睡眠,推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9.某地区由于人们过度垦荒,很多地方出现了石漠化,在雨水的冲刷下,石头上薄薄的土壤流失掉,只剩下了寸草不生的石头。人类活动停止许多年后,石漠化地区又逐渐长出了一些植被。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研究小组对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草丛。该研究小组研究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变化是在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区分上述不同时期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
(2)题干信息可以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人类活动停止后,在石漠化地区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演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在石漠化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断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
10.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山羊某种性状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除了I-2、Ⅱ-1还有_________;Ⅲ-2无法确定是否是杂合子,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4)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第Ⅲ代个体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属于哪一种情况。要求以第Ⅲ代某个体的形式写出亲本的杂交组合,并预期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
11.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观察到如图2所示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I号培养基中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___含有所需菌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筛选获得特定的菌种时需要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__________。对菌种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__等。
(4)粗分离得到的高温淀粉酶溶液中往往含有一些微蛋白(如图,表示甲~戊五种蛋白质的分子量及电荷量,且五种蛋白质均只由一条肽链构成)。若将样品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移动速度最慢的是蛋白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SDS会掩盖粒子原有电荷的差异,使粒子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粒子的__________。
12.为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研究者们进行了相应疫苗和抗体的研发。如图所示:
(1)新冠病毒疫苗制备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几种酶有___________,腺病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新冠病毒疫苗制备过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3)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利用了杂交瘤细胞___________的特点。主要用到的细胞工程的技术有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于新冠病毒的检测,其原理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受到高温容易被破坏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正确;
B、人体细胞缺少乙烯受体,故乙烯利能催熟水果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B错误;
C、消毒液只能杀死表面的病毒细菌,但无法清除体内的新冠病毒,C错误;
D、艾滋病病毒HIV不会通过握手等途径传播,D错误。
故选A。
2.B
【分析】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等。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详解】A、细胞增殖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因此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A正确;
B、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衰老的特征包括细胞体积变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细胞膜的通透性下降等,C正确;
D、细胞凋亡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蝌蚪尾巴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D正确。
故选B。
3.A
【分析】1、黑藻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详解】A、观察叶绿体时,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所以做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时,临时装片要保持有水状态,A正确;
B、需要用健那绿染液进行线粒体染色,但不能用黑藻做实验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因为黑藻叶片含有叶绿体,呈绿色会干扰其他颜色观察,B错误;
C、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无法可观察到核糖体,且核糖体不会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错误;
D、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但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故选A。
4.D
【分析】杂交育种:杂较→自交→选优;诱变育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生物,诱导突变;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详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A正确;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故需大量处理材料才有可能获得所需性状,B正确;
C、单倍体育种操作技术比较复杂,但可明显缩短育年限,快速获得纯合子,C正确;
D、多倍体育种所得后代茎秆粗壮、花和果实等较大,营养物质丰富,而单倍体植株一般比较弱小、高度不育,D错误。
故选D。
5.B
【分析】由题意可知,将苹果单一种植园改造成“苹果-三叶草”复合种植园,植食性昆虫在复合种植时减少,而肉食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虫增多,说明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抑制了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复合种植时生物量增多使腐生性昆虫增多,因而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详解】A、三叶草植株较矮小,苹果树较高大,与苹果搭配种植,可提高果园对光能的利用率,A正确;
B、苹果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和寄生性昆虫比例增加,分别通过捕食和寄生使植食性害虫比例下降,B错误;
C、椿象虫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调查虫卵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正确;
D、通过改造使得植食性害虫的天敌增加,食物、栖息空间受限,植食性害虫的环境容纳量降低,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由图中数据知,250μmoL·L-1浓度以下的IAA和GA都能促进茎的伸长,相同浓度的IAA与GA相比,GA的促进效果更好。
【详解】A、本实验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 赤霉素(GA)分别处理豌豆黄花苗茎切段,可推知自变量为激素的浓度和种类,处理茎切段的时间是无关变量,A正确;
B、据图分析,在50μmol·L-1浓度时,赤霉素处理组的茎切断长度更大,说明该浓度下赤霉素比生长素促进伸长的效果更好,B正确;
C、与浓度为0的组别相比,在250μmoL·L-1浓度时,赤霉素处理组的茎切断长度更大,说明该浓度赤霉素对豌豆苗茎切段仍表现为促进作用,C错误;
D、实验中设置的浓度为0的组,起到对照作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正确。
故选C。
7.(1) 基质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2) 线粒体内膜 水
(3)叶片从外界吸收CO2的量减少,胞内CO2浓度低,O2有更多机会和Rubisco酶结合,光呼吸增强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物有氧气、ATP和NADPH;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
【详解】(1)结合题干“Rubisco酶催化C5 (RuBP) 与CO2结合形成C3”可知该酶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挥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故Rubisco酶分布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故酶促反应往往具有高效性,反应速率较高。
(2)有氧呼吸中O2的利用发生在第三阶段,O2与[H]在酶的催化下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3)晴朗的夏季中午,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即气孔会部分关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而在夏日晴朗的中午,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大,消耗的二氧化碳较多,结合题干“又能在CO2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催化C5与O2结合,最终释放出CO2”可知,此时气孔关闭导致叶片从外界吸收CO2的量减少,胞内CO2浓度低,O2有更多机会和Rubisco酶结合,光呼吸增强。
8.(1)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 神经递质
(2)(负)反馈
(3)T淋巴
(4)手机光线刺激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使人难以入睡
【分析】由图可知,暗信号刺激,会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褪黑素的分泌又会抑制下丘脑的活动,该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详解】(1)外界暗信号会刺激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使其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该过程通过反射弧作用于松果体引起褪黑素的分泌,由此可见,该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属于效应器。信号从到松果体之间会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向松果体传递信号的物质是神经递质。
(2)该过程褪黑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受下丘脑的调控,即暗信号刺激,会通过下丘脑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的分泌又会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减少褪黑素的分泌,该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
(3)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褪黑素可能会影响T细胞的活动,故通过药物抑制褪黑素的合成会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胸腺的发育和功能。
(4)褪黑素能使人迅速入睡,其分泌主要受光暗信号的影响,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若熬夜玩手机,手机光线刺激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使人难以入睡,从而会干扰睡眠。
9.(1) 群落 物种组成
(2) 方向(速度和方向) 初生演替 石漠化地区缺少土壤等基本条件
(3)石漠化过程中,物种数目降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分析】据题文描述可知,石漠化的出现以及石漠化地区又逐渐长出了一些植被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详解】(1)由题意“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 -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草丛”可知,在石漠化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演替,导致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所以研究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变化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区分群落水平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故区分上述不同时期的重要依据也是物种组成。
(2)某地区由于人们过度的垦荒,很多地方出现石漠化,这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出现石漠化的地方在雨水的冲刷下,石头上薄薄的土壤流失掉,只剩下了寸草不生的石头,这说明石漠化地区连最基本的土壤条件都已不复存在,因此人类活动停止后,在石漠化地区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3)在石漠化过程中,物种数目降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断下降,容易遭到破坏。
10.(1)隐性
(2)不可能
(3) Ⅱ-2、Ⅱ-4、Ⅲ-4 2/3
(4)杂交组合:Ⅲ-3与Ⅲ-4多次交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为:后代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该性状(隐性),雌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显性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图中Ⅱ-1、Ⅱ-2不是深色,Ⅲ-1深色,说明深色为隐性性状,据此答题。
【详解】(1)分析系谱图,Ⅲ-1出现该性状,但其双亲Ⅱ-1和Ⅱ-2均不表现该性状,说明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性状由Y染色体传递,因此表现该性状个体的所有雄性后代和雄性亲本都表现该性状,而雌性个体不会表现该性状,而图中的III-3是雌性,出现该性状,说明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是A、a,则图中的I-1、III-1、Ⅱ-3、III-3均为aa,故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有I-2、Ⅱ-1、Ⅱ-2、Ⅱ-4、Ⅲ-4;由于Ⅱ-1、Ⅱ-2都是杂合子,则Ⅲ-2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4)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设为A、a),由(1)可知该性状为隐性遗传,Ⅲ-3表现该性状,则其基因型为XaXa,III-4是XAY,故可让Ⅲ-3与Ⅲ-4多次交配,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预期结果是后代雄性个体基因型是XaY,全部表现为该性状(隐性),雌性个体XAXa,全部表现为显性。
11.(1)稀释涂布平板法
(2) 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出现透明圈的菌落) 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色,但如果淀粉分解菌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后就不能呈蓝色,因此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
(3) 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4) 丙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分析】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 温度、pH等)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详解】(1)I号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分布比较均匀,说明该培养基中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2)图2中出现周围显蓝色的菌落和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因为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色,但如果淀粉分解菌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后就不能呈蓝色,则会出现无色的透明圈,故图乙所示情况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
(3)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能选出符合人们所需的目的菌种。微生物的直接计数方法除了稀释涂布平板法外,还有常用的、快速直观的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即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4)SDS能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将蛋白质降解为单条肽链,且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完全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图中表示出丙分子量最大,因此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丙移动速度最慢。
12.(1) 逆转录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作为运载体
(2)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表达和发挥作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3)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 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融合
(4)抗原-抗体杂交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疫苗的制备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图中抗体的制备利用的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详解】(1)据图可知,②表示RNA逆转录形成cDNA,需要逆转录酶,④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因此上述过程必须用到的酶是逆转录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在制备疫苗的过程中,腺病毒的作用是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将目的基因运载到受体细胞内。
(2)新冠病毒疫苗制备过程的主要技术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连,构建成含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等元件的基因表达载体,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表达和发挥作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3)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的过程涉及细胞融合技术,将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抗体的过程涉及动物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4)单克隆抗体用于新冠病毒的检测依据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该过程具有特异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广西桂林、北海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广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非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广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