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11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11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11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11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11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11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11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曾说过,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确,细胞要想完成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细胞内各个结构有序精密地协调配合。关于细胞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一般大于外膜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D.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只有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
    2.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
    B.效应T细胞经过IV过程使细胞1和细胞2凋亡,属于细胞免疫
    C.Ⅰ~Ⅲ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过程和Ⅱ过程
    D.成体干细胞经过Ⅰ过程形成浆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3.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LC3-I蛋白被修饰形成LC3-II蛋白,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测量细胞中LC3-I蛋白和LC3-II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而实现
    B.由图可知,LC3-II/LC3-I的值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C.运动可以通过抑制大鼠细胞线粒体自噬来增加线粒体数目
    D.线粒体自噬在调节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和维持细胞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某研究人员用药物X进行了如下实验:甲组大鼠注射药物X,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就以上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药物X可能破坏了甲组大鼠胰腺中的胰岛A细胞,使其血糖升高
    B.甲组大鼠肾小管中原尿的渗透压比正常时高,导致其排尿量减少
    C.甲组大鼠利用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增加,导致其体重下降
    D.用X药物处理的动物可作为模型动物,用于研发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子代间基因型频率不变则基因频率一定不变,而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可能发生变化
    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C.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D.隔离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必要条件
    6.已知三体豌豆(2n+1)减数分裂形成的n+1型雄配子不能成活,而雌配子则育性正常,现有一株2号染色体三体高茎豌豆自交,收集该植株的种子种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子代高茎:矮茎=1:0,则亲本基因型是AA,决定株高的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高茎:矮茎=3:1,则亲本基因型是Aa,决定株高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C.若子代高茎:矮茎=2:1,且高茎豌豆中三体的比例为7/12,则亲本基因型是Aaa
    D.若子代高茎:矮茎=18:1,且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比例为1/2,则亲本基因型是AAa

    二、实验题
    7.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探究高浓度CO2下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武运粳稻为实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处理措施
    检测结果
    硝态氮正常浓度CO2
    硝态氮高浓度CO2
    X
    氨态氮高浓度CO2
    叶绿素SPAD值
    50
    51
    42
    44
    净光合速率
    17.5
    21.5
    35
    42.8
    注: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净光合作用单位:[μmol/(m2·s)]。
    (1)无土栽培时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除了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在配制培养液时还需要考虑_______等理化指标(答两点即可),氮元素被吸收并被运送到叶肉细胞后可用于合成叶绿素,体现了无机盐________的作用。
    (2)表中X处理措施应为______。据表分析,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的氮素供应形态是_______,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该种形态的氮素使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两点即可)。
    (3)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可转化成蔗糖,钾离子能促进蔗糖从叶片运至果实。以灌浆期(即将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运输并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生长时期)的水稻做实验材料,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实验验证钾离子的上述作用,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①将生长状况一致的水稻平均分成两组,编号A、B;
    ②A组供应较低浓度的钾离子,B组供应适宜浓度的钾离子;
    ③将A、B两组水稻置于同一人工气候室中培养,通入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

    三、综合题
    8.为研究动物反射行为,科研人员常用脊蛙作实验材料。 脊蜒是指除去大脑,保留脊做的蛙。悬吊脊蛙,用1%硫酸汉湿的滤纸片贴于脊蛙下腹部,脊蛙会出现搔扒反射,即后肢试图蹬掉腹部的滤纸。请回答:
    (1)搔扒反射属于__________反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该反射的必要条件是适宜强度的刺激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搔扒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填“单向”或“双向”)。
    (3)欲要验证搔扒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实验设计思路为____________。
    9.料一:消涨带是指河流、水库水位周期性涨落而形成的最高与最低水位线之间的土地区域,属典型的水-陆生态交错带,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m的人工消涨带,冬季水位175m左右,夏季水位145m左右。如图1所示。研究者通过固定监测样地,对三峡库区消涨带海拔156~172m区段首次经历冬水夏陆交替前、后的植物组成、个体数量等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样地上的维管植物种数减少了78.2%,与此同时,样地上出现了49种“新种”植物。图2为三峡库区消涨带水位变化图。

    (1)在垂直落差达30米的人工消涨带,不同水位的生物种类有所差异,其构成群落的__________(垂直/水平)结构。消涨带首次经历水陆生境交替变化后,原陆生群落中的大多数植物因不适应这种环境骤变而消亡,请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叙述其原因_________。
    (2)三峡库区因人为控制水位涨落而形成的消涨带进行着逆向演替,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请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分析,退化生态系统的共同变化特征: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因此,现今首要任务是重建消涨带植被,并恢复其功能。
    (3)一些濒危植物如疏花水柏枝,因三峡工程而导致其生态环境丧失,应该对其实施_____________措施。重建消涨带植被,你认为适合在海拔162m区域生长的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A.耐水淹B.不耐水淹C.耐旱D.不耐旱
    10.科学的发展是曲折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需要科学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从复杂、繁琐的数据中提炼出科学结论,他们这种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下面两位生物学家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研究就是最好的例证。请回答以下问题:
    (1)萨顿根据_______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属于_____,其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2)摩尔根对萨顿的假说持怀疑态度,后来他偶然在一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将其与多只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且雌果蝇都是红眼。为排除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可能性,他进一步的杂交实验过程为_____。在同一时期,生物学家已经在一些昆虫的细胞中发现染色体,其中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_____条。
    (3)如图是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及其基因位置和显隐性关系。

      
    用BbDd雄性与黑体色残翅雌性交配(正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可说明正交雄性亲本基因B与d、b与D位于一条染色体,且在形成配子时不发生交叉互换;研究人员进行了反交实验,后代表型及比例现为正常体色残翅:黑体色正常翅:正常体色正常翅:黑体色残翅=0.42:0.42:0.08:0.08,说明反交雌性亲本______。以上正反交结果不同的现象_____(填“是”或“不是”)伴性遗传,理由是①______;②_______。
    11.纤维素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利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提取纤维素酶,鉴别这类微生物可用_____________染色法,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染色后需加入___________溶液洗去浮色。
    (3)棉麻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实验发现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仍可洗涤棉麻织物,但是在洗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
    (4)为提高纤维素酶的利用率,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珠,该固定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其中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凝胶珠颜色较浅,原因可能是海藻酸钠浓度过_______。
    (5)该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纤维素酶固定化后的热稳定性变化。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置于60℃水浴中,每20min测定其活力一次。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提高,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康复,这些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可帮助患者更快地清除病毒,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康复者的血清来源较少,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理论上可采用基因工程或动物细胞工程的方法获得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传统抗体的制备是向生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生物体产生抗体,从动物的__________中分离所需抗体,但用这种方法提取的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等缺点,现在逐步被单克隆抗体取代。
    (2)单克隆抗体制备时需要从康复者的脾脏中分离出B淋巴细胞,在体外将其与_________细胞进行融合,常见的融合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醇、______________等,然后再经筛选、培养等步骤大量获得。
    (3)科学家不断探索寻求制备新冠病毒抗体的方法,某科研小组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新冠病毒抗体,其大致流程如下图:

    ①抗体基因确定后,可通过PCR技术特异性地快速扩增,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等。
    ②人体合成的抗体需要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相比,选择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1.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如下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细胞内有稳定的环境;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代谢中心是细胞质,A错误;
    B、人体细胞的线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正确质的比值一般大于外膜,因为内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附着,B正确;
    C、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其中蛋白质的合需要核糖体的参与,C错误;
    D、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但不是绝对的,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中,如病菌、病毒等,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细胞2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应为癌细胞,因此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A正确;
    B、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可见,效应T细胞经过IV过程与细胞1和细胞2密切接触,使细胞1和细胞2凋亡,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
    C、过程为细胞分化,由题意“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可知Ⅱ过程属于细胞衰老,Ⅲ过程属于细胞癌变,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过程和Ⅱ过程,C正确;
    D、成体干细胞经过Ⅰ过程形成浆细胞等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D选项的判断。细胞全能性的体现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全能性。
    3.C
    【分析】根据柱形图分析,自变量是运动强度,因变量是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大强度运动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
    【详解】A、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A正确;
    B、根据柱形图分析,运动强度增大,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增大,B正确;
    C、大鼠的运动强度越大,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自噬作用的能力越强,C错误;
    D、线粒体自噬可完成损伤线粒体的降解,有利于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和细胞内部稳态的维持,D正确。
    故选C。
    4.D
    【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

    【详解】A、由于甲组大鼠注射药物X后,血糖浓度升高,可推知可能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或者药物X可能与靶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会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高,因此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加,B错误;
    C、甲组大鼠注射药物X后,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从而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体重下降,即甲鼠不能大量利用葡萄糖,而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加了,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药物X可能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大鼠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这种动物可以作为实验材料用于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D正确。
    故选D。
    5.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进化,并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④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 亲子代间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一定不变;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可能发生变化,如杂合子Aa连续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而基因型频率改变,A正确;
    B、 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一定越强,如在无氧环境中,乳酸菌能生存,但人类却不能生存,B错误;
    C、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是同种生物,不会发生共同进化,C错误;
    D、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而不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必要条件,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由题可知,亲本为一株2号染色体三体高茎豌豆,豌豆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假设控制株高的基因为A、a,若决定株高的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是AA或Aa;若决定株高的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则亲本是AAA或AAa或Aaa。三体AAA可以产生有活性的雌配子的类型为1/2A、1/2AA,有活性的雄配子只有A;三体AAa可以产生有活性的雌配子的类型为2/6A、1/6a、2/6Aa、1/6AA,有活性的雄配子的类型为2/3A、1/3a;三体Aaa可以产生有活性的雌配子的类型为1/6A、2/6a、2/6Aa、1/6aa,有活性的雄配子的类型为1/3A、2/3a。
    【详解】A、该高茎豌豆自交,若子代高茎:矮茎=1:0,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应为显性纯合子,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A,决定株高的基因可能在2号染色体上,也可能不在2号染色体上,A错误;
    B、该高茎豌豆自交,若子代高茎:矮茎=3:1,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基因型是Aa,决定株高的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B错误;
    C、当亲本的基因型为Aaa时,产生的雌配子为2Aa、2a、A、aa,可育的雄配子为A、2a,则子代基因型为2AAa、5Aaa、AA、4Aa、2aaa、4aa,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2:1,高茎豌豆中三体的比例为7/12,C正确;
    D、当亲本的基因型为AAa时,产生的雌配子为2Aa、2A、AA、a,可育的雄配子为2A、a,则子代基因型为2AAA、5AAa、2Aaa、4AA、4Aa、aa,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7: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比例为1/2,D错误。
    故选C。
    7.(1) pH值,渗透压,溶氧量等 组成复杂化合物
    (2) 氨态氮和正常浓度CO2 氨态氮 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合成、有利于还原氢(即NADPH)合成、有利于光合产物的运输等
    (3) A、B两组水稻叶片和果实的放射性 叶片放射性A大于B,果实放射性A小于B

    【分析】细胞中无机盐的作用:①组成生物体某些化合物的成分,如镁离子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②维持生命活动,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 如钠离子维持细胞外的渗透压,钾离子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③维持酸碱平衡。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因素包括光照,(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长短、光质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植物自身含有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等。
    【详解】(1)无土栽培利用的是培养液,不是土壤,因此植物根系在培养液中生长,除了要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还要防止根细胞渗透失水,即要考虑培养液渗透压;为防止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还必须考虑培养液的溶氧量,另外pH也会影响根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因此还要考虑培养液的pH。
    叶绿素作为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化合物,其形成需要氮元素的参与,因此氮元素被吸收后用于合成叶绿素,体现了无机盐组成复杂化合物的功能。
    (2)由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高浓度CO2下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自变量是CO2浓度(即表中的正常浓度CO2和高浓度CO2)和氮素供应形态(即表中的硝态氮和氨态氮),因变量是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据表分析,硝态氮与正常浓度CO2构成第一个组,硝态氮与高浓度CO2构成第二个组,氨态氮与高浓度CO2构成第四个组,则第三个组(即X处理措施)应该是氨态氮和正常浓度CO2。
    若要分析哪种氮素供应形态更能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可以对硝态氮正常浓度CO2组(第一个组)和氨态氮正常浓度CO2组(第三个组)进行对比,后者的净光合速率是35,前者净光合速率是17.5,可推知正常CO2浓度下,氨态氮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也可以对硝态氮高浓度CO2组(第二个组)和氨态氮高浓度CO2组(第四个组)进行对比,后者的净光合速率是42.8,前者净光合速率是21.5,可推知高CO2浓度下,氨态氮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这两种对比结果都可以说明氨态氮更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
    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氨态氮可能更有利于光反应或暗反应的进行,因此有可能是氨态氮有利于光反应中还原氢(即NADPH)的生成,或者有利于暗反应中光合产物的运输,防止产物积累抑制光合作用,或者氨态氮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合成等等。
    (3)本实验目的是验证钾离子可以促进蔗糖从叶片运至果实。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自变量是钾离子的浓度,即A组中的低浓度钾离子和B组中的适宜浓度钾离子,由于该实验利用14CO2同位素标记,因此因变量是检测两组中水稻叶片和果实的放射性,最终检测到叶片放射性A大于B,果实放射性A小于B,说明相对于A组中低浓度钾离子处理,在适宜浓度钾离子作用下,B组叶片中蔗糖更多的运送至果实中。
    8. 非条件 该反射活动无大脑皮层的参与(或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完整的反射弧 突触 单向 答案1:去除脊蛙下腹部皮肤,重复上述相同实验过程,观察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答案2∶取两组(只)生理状态相同(相似)的脊蛙,一组破坏或剥离腹部皮肤,另一组不作处理,再对两组脊蛙做同等强度的相同刺激(用1%硫酸浸湿的滤纸片贴于脊蛙下腹部),观察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能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神经中枢在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2、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详解】(1)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训练形成的,搔扒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反射发生的条件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强度的刺激。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依赖于突触,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3)欲要证明搔扒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皮肤,需要破坏或剥离腹部的皮肤,再做相应的刺激,看反射活动是否发生。
    【点睛】本题以反射相关现象和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素养。
    9. 水平 陆生植物在淹水缺氧情况下,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毒害细胞使其死亡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减少;食物链,食物网被破坏,营养结构变得简单 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受阻,信息传递受阻 易地保护 AC
    【分析】水库消涨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露出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成涨消带的主要原因。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成涨消带的主要原因;每年降水量有差异,形成涨消带的面积不完全一样;气候异常,如暴雨或者干旱会影响消涨带区域范围。
    【详解】(1)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在此处不同水位的生物种类有所差异体现的是水平结构。原陆生群落中的大多数植物因不适应这种环境骤变而消亡,从呼吸作用的角度来说,其原因是大多数植物在淹水缺氧情况下,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毒害细胞使其死亡。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故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上分析:退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或丰富度降低);食物链,食物网被破坏,营养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方面分析,退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受阻,信息传递受阻。
    (3)由于这些濒危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丧失,现存的环境不适合生长繁殖,所以应该对其实施易地保护措施。海拔162m区域处于最高蓄水位和最低蓄水位之间,故此区域生长的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耐水淹、耐旱。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图文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水库的基本知识即可判断。
    10.(1) 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类比推理法
    (2) F2中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杂交得到的白眼雌果蝇和野生型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 4或8条
    (3) 正常体色残翅:黑体色正常翅膀=1:1 基因B与d、b与D分别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且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交叉互换 不是 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 正反交各自的杂交后代雌雄的表现型及比例没有差异

    【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详解】(1)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是从观察个别现象开始的,因而近似归纳推理,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于归纳推理,这种科研方法属于类比推理,其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2)摩尔根为了排除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可能性,他进一步的杂交实验过程为,让F2中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杂交得到的白眼雌果蝇和野生型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雄果蝇正常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复制后得到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所以每个子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4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故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4或8条。
    (3)由图可知:Bd、bD连锁,BbDd的雄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可以产生2种配子即Bd:bD=1:1,其与黑体色残翅雌性即bbdd交配(正交),后代中正常体色残翅(Bbdd):黑体色正常翅(bbDd)=1:1;若反交的后代中正常体色残翅:黑体色正常翅:正常体色正常翅:黑体色残翅=0.42:0.42:0.08:0.08,子代出现了bbdd和BbDd,占0.08,说明反交时,雌性亲本BbDd的B-d、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且有3部分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部分BD和bd的配子,由于B/b和D/d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正反交各自的杂交后代雌雄的表现型及比例没有差异,故该现象不是伴性遗传。
    11. 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刚果红染色 NaCl 洗涤时长(酶的使用量) 包埋法 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珠 低 固定化酶活力下降速率小于游离酶
    【解析】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采用刚果红染色法,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1)纤维素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
    (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故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色法。使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既可确保微生物的活性,又以洗去多余的刚果红染液。
    (3)棉麻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但纤维素酶能使棉麻织物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很好地去污效果,所以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仍可洗涤这类衣物。为了避免损坏衣物,需注意洗涤时间和酶的使用量。
    (4)将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珠)中,使液滴形成凝胶珠,即为包埋法。若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凝胶珠中纤维素酶量少。
    (5)据图分析,随着时间的延长,固定化酶活力比游离酶活力下降慢,说明纤维素酶固定化后热稳定性会提高。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需要学生熟知书本基础知识,如:纤维素酶的组分、纤维素鉴别方法、包埋法及其实验材料的用量,以及对曲线图的分析。本题的难点在于用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对棉麻织物的洗涤效果的理解。
    12. 血清 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骨髓瘤 灭活的病毒 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启动子、终止子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能对初始形成的抗体进行加工、修饰,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
    【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中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5、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传统抗体的制备是向生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生物体产生抗体,从动物的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这种方法,不仅产量低、纯度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现在逐步被单克隆抗体取代。
    (2)单克隆抗体制备时需要从康复者的脾脏中分离出B淋巴细胞(能产生所需抗体),在体外将其与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大量增殖)进行融合,所得到的融合细胞就即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特定抗体。常见的融合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然后再经筛选、培养等步骤大量获得。
    (3)①抗体基因确定后,可通过PCR技术特异性地快速扩增,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条件是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等。
    ②人体合成的抗体需要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能对初始形成的抗体进行加工、修饰,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因此与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相比,选择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更有优势。
    【点睛】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全真模拟卷理综五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全真模拟卷理综五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宣城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宣城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