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地球仪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观察地球仪,完成各小题。
1. 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北极圈2. 我们在进行地理学习时,借助图中的地球仪可以( )A. 看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B. 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表面积
C.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D. 读出各种地形类型的海拔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小芳想了解参赛的位置,她选用了“世界政区图”:北京真大呀!玲玲想知道故宫在北京什么位置,她选 了“北京城市图”;兰兰去“八达岭长城”旅游,她选用了“八达岭长城风景区导游图”小军去长春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长春市地形图”。据此材料完成各小题。3. 哪位同学选择的地图不适用( )A. 小芳 B. 玲玲 C. 小军 D. 兰兰4. 若上面提到的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A. 世界政区图 B. 北京城市图
C. 长春市地形图 D. 八达岭长城风景区导游图5.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加强工业粉尘治理
③焚烧秸秆,还肥于田
④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6. 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 )A. 70% B. 30% C. 50% D. 100%7. 下列属于低碳生活行为的有( )
①乘坐私家车出行
②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③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使用布袋代替纸袋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8. 适合去公园游玩的天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9. 2020年吉林省的人口出生率是4.84‰,人口死亡率是7.8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 1.16‰ B. -1.16‰ C. 2.97‰ D. -2.97‰某地某日气象观测中测得的气温如下表,据此完成各小题。 时刻2时8时14时20时气温(℃)581512 10.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A. 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 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 中午12点、清晨1点 D. 午后2时、日出前后11. 计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A. 8℃ B. 9℃ C. 10℃ D. 12℃12. 一个城市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它最有可能位于( )A. 北半球大陆 B. 北半球海洋 C. 南半球大陆 D. 南半球海洋2021年7月至8月,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根据东京和北京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及两地位置图,完成各小题。
13. 北京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14. 东京的年降水量比北京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15.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总数14.1178亿。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为960多万平方千米,则我国人口密度约为( )A. 113人/平方千米 B. 147人/平方千米 C. 74人/平方千米 D. 121人/平方千米16. “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A. 黑种人 B. 白种人 C. 黄种人 D. 混血种人17. 如图所示建筑,属于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18. 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是由于当地气候(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寒冷干燥 C. 终年炎热干燥 D. 终年温和多雨19. 聚落的形态多样,呈团块状分布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A. 山麓 B. 河流沿岸 C. 谷地 D. 平原20. 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这是造成现在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选项适合补充到图中A环的是( )
①富国更富
②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
③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
④赚到的钱少
⑤产品的价格高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21.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______,从B、C两点分别出发,沿虚线攀登到山顶D处,较为省力的是 ______,原因是 ______。
(2)图上周庄到李庄的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______千米。
(3)图中河流在甲处的流向为 ______。
(4)若周庄的海拔为160米,其与山峰E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米,同一时刻,两地的温差约为 ______。22.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 ______。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时 ______气温高。地势越高,气温越 ______。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______(纬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______(多/少)。
(3)下列三幅降水柱状图①②③与图中A、B、C三地相对应的是:A--______,B--______,C--______。
23.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A、B、C、D四地人口稠密,A、B两地位于 __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A地主要是______人种,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______。C地位于 ______洲西部,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______。D地居民主要使用世界上最广泛的语言—______。
(2)E、F、G、H四地人口稀疏,说出其中某地及人口稀疏的原因 ______。24. 读以下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神舟十三号于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啦!
材料二:中国政区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
(1)作为我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酒泉的经纬度是 ______,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______半球。
(2)酒泉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______带,低、中、高纬度中的 ______纬度。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运行在图2中的 ______段。(填字母)
(4)从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到天宫课堂开讲期间,长春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昼长变化趋势是逐渐 ______(填“变长”、“变短”或“不变”),当太阳直射位置向南移动至23.5°S时,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A、C【解析】解: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A。
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本题考查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在学习地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方便知道地球的面貌,帮助我们学习地理,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观察经线与纬线的分布,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借助地球仪不能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不能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表面积、不能读出各种地形类型的海拔。
故选:C。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认真审题,把握地球仪的作用,依据题文信息,分析选择即可。
3~4.【答案】C、A【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军去长春市探访同学,他选用“长春市地形图”是错误的,他应选用“长春市交通图”,其他同学选择正确。
故选:C。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不同地图的用途答题。
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析题干中4幅地图表示的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世界政区图、北京城市图、长春市地形图、八达岭长城风景区导游图,因此比例尺由小到大依次为:世界政区图、北京城市图、长春市地形图、八达岭长城风景区导游图。
故选:A。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范围略之间的联系,属基础题。
5.【答案】A【解析】解:日常生活中焚烧秸秆,还肥于田会加重大气污染,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工业粉尘治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故选:A。
空气污染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本题考查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
6.【答案】A【解析】解: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70%左右。
故选:A。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理解记忆即可。
7.【答案】C【解析】解:结合选项来看,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和使用布袋代替纸袋属于“低碳生活”,乘坐私家车出行和多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不属于“低碳生活”。
故选:C。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低碳生活行为,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8.【答案】B【解析】解:由题目中的天气预报符号可知,最适合在山区游玩的天气是②表示的晴天。①表示的雾,③表示的雷雨,④表示的暴雨,都不适合外出游玩。
故选:B。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解答即可。
9.【答案】D【解析】解:2020年吉林省的人口出生率是4.84‰,人口死亡率是7.8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84‰-7.81‰=-2.97‰。
故选:D。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本题考查的是自然增长率,根据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计算解答此题。
10~11.【答案】D、C【解析】解: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特点,牢记即可,比较简单。
解:据表中数字可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5+8+15+12)÷4=10℃。
故选:C。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读表解答即可。
12.【答案】A【解析】解:北半球大陆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南半球大陆最热月是1月,最冷月是7月。
故选:A。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要熟记陆地与海洋最热月与最冷月各自出现的月份,牢记即可。
13~14.【答案】C、C【解析】解:读图可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选:C。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城市的气候类型,读图解答即可。
解:东京位于沿海地区,距海较近,北京距海较远,东京的年降水量比北京丰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故选:C。
(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2)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结合教材知识理解解答。
15.【答案】B【解析】解: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据题干中数据可得,2021年我国的人口密度=14.1178亿人/960万平方千米≈147人/平方千米。
故选:B。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密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B【解析】解: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结合题意.
故选:B.
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与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三大人种的体征以及分布地区,此题难度不大,易于掌握.
17.【答案】B【解析】解:读图可知,图示为金碧辉煌的佛塔,是佛教的典型宗教建筑。
故选:B。
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建筑所各具特色:基督教地形宗教建筑是教堂,尖顶、十字架是主要标志;伊斯兰教典型宗教建筑是清真寺,圆形穹顶,新月标志;佛教典型宗教建筑是佛塔、寺庙、石窟等。
本题考查不同宗教的代表建筑,牢记世界主要宗教的典型建筑是答题的基础,读图解答即可。
18.【答案】A【解析】解:在东南亚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湿热,人们喜欢住高脚屋或是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主要考查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难度适宜。
19.【答案】D【解析】解: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农村、牧村、渔村都属于乡村聚落,一般规模比较小,在平原地区聚落往往呈团块状,而沿着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往往呈条带状,呈团块状分布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
故选:D。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及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D【解析】解:经济联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剥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此题考查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的差异,结合教材熟练记忆。
21.【答案】陡崖 C 该路线等高线稀疏 3 自西向东 600 3.6℃【解析】解:(1)图中A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陡崖,该地等高线重合。从B、C两点分别出发,沿虚线攀登到山顶D处,较为省力的是C,该路线等高线稀疏。
(2)图上周庄到李庄的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1=3千米。
(3)河流总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读图可得,图中河流在甲处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4)若周庄的海拔为160米,其与山峰E的相对高度是760-160=600米。在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同一时刻,两地的温差约为600÷100×0.6=3.6℃。
故答案为:(1)陡崖;C;该路线等高线稀疏;(2)3;(3)自西向东;(4)600;3.6℃。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低 陆地 低 南北回归线 多 ② ③ ①【解析】解:(1)读图可知,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时陆地气温高。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在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3)读图可得,图中A地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该地全年多雨,与②图对应;B位于亚洲东部,该地冬季多雨,与③图对应;C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全年少雨,与①图对应。
故答案为:(1)低;陆地;低;(2)南北回归线;多;(3)②;③;①。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在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降水量。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亚 黄色 汉语 欧 基督教 英语 E地是干旱的荒漠【解析】解:(1)读图可知,A、B、C、D四地人口稠密,A、B两地位于亚洲的东部和南部。A地主要是黄色人种,使用的主要语言是汉语。C地位于欧洲西部,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D地位于北美洲东部,该地居民主要使用世界上最广泛的语言—英语。
(2)读图可得,E地是干旱的荒漠,人口稀疏;F地属于亚马孙平原,该地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G地属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人口稀疏;H地位于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故答案为:(1)亚;黄色;汉语;欧;基督教;英语;(2)E地是干旱的荒漠。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种、语言、宗教不同。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不同地区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4.【答案】98°E,39°N 东 北温 中 C 昼短夜长 变短 冬至日【解析】解:(1)据图1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酒泉的经纬度是98°E,39°N,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
(2)酒泉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低、中、高纬度中的中纬度。
(3)10月16日地球运行在图2中的C段即北半球的秋分日与冬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4)从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到天宫课堂开讲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长春市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当太阳直射位置向南移动至23.5°S时,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
故答案为:(1)98°E,39°N;东;(2)北温;中;(3)C;(4)昼短夜长;变短;冬至日。
(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1和图2中的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