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 试卷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坡面径流流向,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吴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吴村与③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考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 500 m,乙点海拔为500 m(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 000 m0 m等高线因等高线数值反映的是海拔高度,故海岸线通常就是0 m等高线。但0 m等高线也可能不是海岸线,大陆内部也有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存在,所以内陆也可以有0 m等高线。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2)基本地形部位:图中字母地形等高线特点A山峰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B山谷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C山脊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D陡崖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个山峰或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3.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等高距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3)密陡疏缓。(4)凸高为谷。(5)凸低为脊。(6)重叠为崖。4坡面径流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谷地带,河流线应是每条向高处弯曲的等高线弯曲度最大的点的连线;谷地坡面上的径流方向应是与等高线垂直,指向海拔低处。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范围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值、最小值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读疏密程度坡度陡缓——密陡疏缓;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农业:陡坡发展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读弯曲状况山脊:凸向低处;山谷:凸向高处;鞍部: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读局部闭合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局部海拔大小、高度范围或高差等 2.等高线图中五大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 等高线特征海拔地表起伏程度高原中间疏,四周密500 m以上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山地密集500 m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稀疏200500 m坡度平缓,起伏和缓盆地中间疏,四周密没有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平原稀疏,较为平直200 m以下平坦广阔(2020·山东地理)20205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 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12题。1.图中魔鬼营地(  )A.甲  B.乙  C.丙  D.丁25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A720以前   B720739C740800   D800以后答案 1.A 2.A解析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A对,BCD错。第2题,已知温州昼长为1344分,可推知温州日出时刻为地方时508,则同纬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时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则日出提前,日落推迟,所以珠峰峰顶日出地方时应该是508之前。珠峰顶部地方时508对应的120°E地方时为720,故珠峰顶部日出的北京时间应在720之前,选A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流域等流时线。据此完成12题。1.流域内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2.流域内平均坡度最陡的河段是(  )Aab   BbcCcd   Dde答案 1.A 2.D解析 1题,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汇流到河口的时间越短,说明离河口越近。根据图示,e点降雨汇流到河口的时间最长,a点降雨汇流到河口的时间最短,因此河流的流向是由ea的方向,再结合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大致为自东向西流,选A。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两点间在相等的时间内,距离越大,说明河流流速越快,平均坡度越陡。de段间距最大,因此de段河流流速最快,平均坡度最陡,选D(2022·江苏无锡期中)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 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34题。 3.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A   BC   D4.此季节图示地区(  )A.受盛行西风影响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河流携带泥沙较少D.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答案 3.B 4.C解析 3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和该区域所处的位置,可知处位于山地的阳坡,符合三叶草生长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等特点,B正确。两地位于山地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地海拔为763764米,潜水水位为761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3米,而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33厘米,所以此处不适合三叶草的生长。第4题,该地位于非洲西北部,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结合图中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判断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为河流枯水期,故判断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AB错误;河流枯水期时河流流量较小,携带泥沙较少,C正确;北半球夏季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地平线,则塔影朝向东南,图中溪流自东北流向西南,二者并不平行,D错误。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HHH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为与陡崖交会的等高线的最大值,H为与陡崖交会的等高线的最小值 。则图中n4Δd100 mH400 mH100 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H<500 m(2)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H<H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为400 mH<500 m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ΔdHH。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为0<H100 m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H<(n1)Δd。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H<400 m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0.6 ·H)/100 m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大大小小规律计算,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B230  C340  D420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B310  C360  D410 为考查考生等高线的计算应用,命题人特意创设了一个简化了的比较接近生活的情境,能从中充分考查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考查考生从地理图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地理信息后,冷静推导各个地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考查了考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1 由图可知,环绕山峰的等高线海拔最;靠近河流两侧的两段等高线是该图示范围内海拔最的。再依据等高距为100米,得出图中的等高线从高到低分别为500米、400米和300米。河流东岸等高线自西向东依次为300米、400米,Q地在400米等高线偏高的一侧,海拔应大于400米。2 初步判定河谷高程在200米到300米之间。再根据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可判断桥梁附近河岸高程介于200米到228米之间。又因山峰高程为580米,故山峰和河岸的高差介于352米到380米之间。 答案 1.D 2.C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12题。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B  C  D2.图中a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C500 250   D500 350答案 1.A 2.C解析 1题,河流位于山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故箭头正确。第2题,河流位于山谷处,可以判断出a的数值大于300,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的数值为500;根据局部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点的数值小于300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34题。3.图中等高线M的数值可能是(  )A300   B400C500   D6004.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3.C 4.B解析 3题,由图中等高线变化趋势,可判断丙地附近等高线为400米;M线内部为山峰,说明M线内地势较高;根据等值线分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判断M与其两侧数值较大的等高线相等,即M的数值为500C正确。第4题,由等高线弯曲形状,可判断甲、乙位于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且乙地为陡崖,故乙最可能形成瀑布。丙、丁两地位于山脊位置,无河流发育,不可能形成瀑布,B正确。答题指导 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要点特征描述判断依据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或东部等)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海拔<200 m的为平原;200500 m的为丘陵;>500 m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500 m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地势特征地势××××低,或地势由××××倾斜;地势起伏大或地势平坦从等高线的疏密及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海岸线特征及分布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或北部(南部)海岸线平直、南部(北部)海岸线曲折等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兰屿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南部,气候湿热,多大风,被称为风岛。岛屿面积约45 km2,人口约4 300人,水资源短缺。下图为兰屿岛地形示意图。(1)描述兰屿岛的地形特征。(6)(2)推测兰屿岛主要道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岛屿内部为低山丘陵,沿海有狭窄平原;地势起伏较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特征:沿海(或环岛、或多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分布。原因:地形平坦,修建成本低;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 2.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下图,完成问题。(6)分析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答案 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3.下图为希腊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国喀斯特地貌广布,其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该国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貌特征。 (6)(2)说明图示地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以及产生原因。(8)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喀斯特地貌广布。(2)易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因为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易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因为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较多,地表破碎。课时精练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3题。1.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Aa  Bb  Cc  Dd2.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河段   B河段C河段   D河段3.图中陡崖(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 mB.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答案 1.A 2.A 3.B解析 1题,据图可知,a位于山丘的阳坡,冬季采光条件好,且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第2题,河段位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且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最缓,最利于泥沙沉积。第3题,据图可知,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 m,底部海拔在030 m之间,计算可知,陡崖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 m,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宜布局交通线。下图为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 m,湖泊东侧有被河流切割成落差为90 m的峡谷。读图完成45题。4.图中湖泊水面的海拔可能为(  )A1 450 m   B1 420 m  C1 550 m   D1 650 m5.图中陡崖顶部与峡谷底部之间的高差可能是(  )A850 m   B560 m  C460 m   D350 m答案 4.C 5.B解析 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等高距可推测出湖泊水面海拔为1 4001 600 m,由材料湖泊东侧有被河流切割成落差为90 m的峡谷可推测出,湖泊水面海拔要比1 400 m至少高出90 m,不然不会在下游形成90 m的峡谷,图中湖泊水面海拔为1 4901 600 m,可能为1 550 mC正确。第5题,图中陡崖顶部海拔大于等于2 000 m,小于2 200 m;峡谷底部海拔大于1 400 m,小于1 510 m,高差为490800 mB正确。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67题。6.吴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7.吴村与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A280 m   B300 m  C460 m   D550 m答案 6.D 7.C解析 6题,据图可知,吴村所处地区,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所以该地的地形类型为盆地,D正确。第7题,吴村的海拔范围为0100米,地的海拔为400500 m,交叉相减,得出二者的相对高度为300500 m,结合选项可知,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460 mC正确。8(2022·福建省厦门市期末)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2)说明图示旅游公路的分布特征及原因。(4)(3)将骑行线路分为abcd四段,指出从ad段骑行过程中最吃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3)答案 (1)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2)分布特征:大体位于河谷附近。原因:河谷地区坡度较缓,有利于行车安全;施工难度小等。(3)a段。理由:a段为上坡路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骑行难度大。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8 人口容量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8 人口容量 (含详解),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6 人口分布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6 人口分布 (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49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49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含详解),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乡村的土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