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8 植被 (含详解)
展开课时38 植被
1.植被与环境
(1)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1)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我国北部某些地区的半流动、半固定沙地逐渐固定,转化为固定沙地,其植物群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比如草原地区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草场退化,植物群落的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发生荒漠化,草原退化成荒漠。
2.森林
森林的垂直结构
一般都有乔木、灌木和草本三层,以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为复杂,可以分成5~8层,各层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其他森林类型分层较简单。
3.草原与荒漠
草原枯黄的原因不同
热带草原干季草类枯黄是适应气候干旱的结果,温带草原冬季草木凋零是适应气候寒冷的结果。
1.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2.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
(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
说明该地区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
(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
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根、叶、茎生长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
①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
②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
③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④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⑤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⑥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3.不同区域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不同
(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8分)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4分)
图示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层薄而贫瘠,植物难以生长,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是第一性生产量(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下降和黄河含沙量大,在区域内形成“越流失越穷,越穷越流失”的怪圈,在区外导致黄河下游进入“越险越加,越加越险”的恶性循环。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第(1)题重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区域认知能力;第(2)题考查考生对植被分布规律的认识和违反自然规律产生不良后果的判断能力;第(3)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或地理实践能力,也考查了考生生态文明的素养。
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非大裂谷和马赛马拉高原之间有一片茂以森林(下图),这里常年持续的降雨形成了小气候区。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马赛马拉高原与东非大裂谷之间降水丰富的根本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赤道低压
C.热力环流 D.地形差异
2.茂以森林的植被类似于( )
A.雨林 B.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茂以森林地处东非大裂谷与马赛马拉高原之间,受马赛马拉高原冷空气和裂谷干热空气共同影响,形成锋面雨,而冷暖气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地形原因,D正确。第2题,由题干可知,这里常年持续降雨,且处于低纬,水分和热量充足,形成类似于热带雨林的植被,A正确。
(2022·江苏徐州市模拟)短命植物是一类特殊的草本植物。它们早春萌发,在夏季来临前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这类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有学者这样描述短命植物的生长情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有较多积雪。开春后,短命植物迅速生长。4~6月,沙漠里草绿花鲜,繁花似锦……”下图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气象站10月至次年9月各月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3.短命植物只在4~6月生长旺盛的原因是( )
①降水丰沛 ②土壤水分较多 ③热量适宜 ④日照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推测短命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
A.根系短浅 B.多肉有刺
C.叶面阔大 D.植株粗壮
5.制约7月短命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干旱 C.温度 D.放牧
答案 3.B 4.A 5.B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短命植物在4~6月生长旺盛的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土壤水分较多,此阶段水热组合好,适合短命植物的生长,故②③正确;10月降水更丰沛,①错误;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更充足,④错误。选B。第4题,短命植物吸收积雪融水,根系短浅,A正确;该类植物生长周期短,不会形成多肉、叶面阔大、植株粗壮的特点,B、C、D错误。第5题,图中7月份降水量较多,但气温高,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导致干旱缺水,B正确。
课时精练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2.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干旱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指数越大,植被覆盖程度越低。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干旱指数最低的是南部,植被覆盖率最高,C对。第2题,图示地区干旱指数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说明自东南向西北干旱程度增加,根据不同植被的耗水量,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A对。
2017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位置见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沙、草、林相伴而生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完成3~5题。
3.塞罕坝沙、草、林相伴而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南部为平原,北部为高原
B.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
C.南部气温高,北部气温低
D.南部山脉阻挡水汽深入内陆
4.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生长着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以下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阳坡和平地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阴坡蒸发小,土壤水分条件好
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5.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灌木 D.针叶林
答案 3.B 4.C 5.D
解析 第3题,森林、草原、沙漠植被的变化主要受水分变化的影响,塞罕坝位于我国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的过渡位置,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因此出现了沙、草、林相伴而生的现象,选B。第4题,塞罕坝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阴坡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少,地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比阳坡好,C正确。第5题,塞罕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不适合阔叶林生长,该地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说明当地的自然植被为针叶林,所以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灌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不如针叶林。故选D。
6.(2022·广西桂林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在非洲纳米比亚沿海的沙漠中(图1),有一种寿命最长可达千年的特有植物千岁兰(图2),其喜欢凉爽、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根直而深,茎粗而短,两片皮革状的叶片长且宽大。在漫长生命历程中,叶片常裂成许多细片,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只爬在沙滩上的大章鱼,因此人们又称这种植物为“沙漠章鱼”。千岁兰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植物界“活化石”,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非常珍贵。
(1)根据材料,分析千岁兰的形态特征所适应的自然环境特点。(8分)
(2)与纳米比亚沿海沙漠相比,中亚的沙漠显然不适合千岁兰生存。请说明原因。(8分)
(3)说明保护千岁兰的意义。(6分)
答案 (1)气候干旱,降水少,根又直又深,有利于汲取地下水;多大风天气,叶片常裂成许多细片;多风沙,茎粗而短有利于减少风沙危害;气温高,蒸发旺盛,皮革状的叶片有利于减少水分流失;寒流流经,沿岸地区多浓雾,宽大的叶片有利于吸收雾中水汽。
(2)纳米比亚的沿海沙漠濒临海洋,受海洋影响大,有寒流流经,气候凉爽;寒流流经,多雾,空气湿度大;纬度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小;中亚的沙漠深居内陆,受周围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空气湿度小;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3)千岁兰生存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濒危的野生植物品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沙漠生物,对荒漠生态保护有一定的作用;造型独特,观赏价值高。[课程标准]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素养考查] 1.人地协调观: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正确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3.区域认知:分析植被的特征与分布,比较不同区域植被的差异。4.地理实践力:识别植被种类;通过观察土壤的特征识别土壤类型。
[体系架构]
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森林特征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多藤本、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类型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有的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温带草原
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荒漠
热带至温带的气候干旱地区
干旱,降水稀少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区域
森林的环境效益
举例
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尤其是丘陵山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长江中游山区的防护林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
西北地区风沙大,西北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
沿海地区
防止海浪侵袭,保护海堤
红树林是天然的海岸防线,具有减小风速、减轻海岸的侵蚀,净化海水、促淤造陆等作用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
城市工业、交通污染严重,故城市绿地主要功能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削弱噪声
第(1)题 从图文中可知,“小老头树”出现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其环境条件及其对树木发育的影响是: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严重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是我国西部地区和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易使树木根系动摇。总之,正是缺少水分和根系不稳才使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地区出现“小老头树”。
第(2)题 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黄土高原区域的典型景观应为草原,故在该区域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不符合植被分布规律,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首先是缺水的环境使耗水量较高的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其次是树木(“小老头树”)影响了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最后是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第(3)题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是不符合树木生长对水分需求的,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启示我们对像黄土高原西部这样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尽量减少大规模人工干预,通过适当人工干预引导走自然恢复的道路。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6 地球的历史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6 地球的历史 (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层和化石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叠层石的成因主要是,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86 西亚 非洲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86 西亚 非洲 (含详解),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宏观区域认知,微观区域认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9 土壤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9 土壤 (含详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组成,野外土壤观察的内容,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为使土壤具有良好墒情,春季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