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7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57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40 整体性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34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31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含详解)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3章 课时68 城市的辐射功能 (含详解)
展开[课程标准] 1.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2.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 [体系架构] |
[素养考查] 1.区域认知:结合某地区地理特征,分析该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2.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功能,理解影响城市发展及辐射功能的因素;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升级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因素。3.地理实践力:探究大都市的形成、发展及辐射功能;探究某地区产业结构的弊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 |
课时68 城市的辐射功能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2)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城市的辐射功能
①概念: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②影响因素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关系 | 举例 |
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
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 腹地中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某部分而发展为工业中心;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也有机会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
(5)城市体系
①概念: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②城市体系中的城市地位
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发展成为大都市吗?
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不顾自身实际,提出发展成为大城市甚至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建机场、五星级酒店等设施,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同城市的等级不同,服务范围不同,功能也不同,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城市定位,大、中、小城市要“演”好各自的服务角色。
2.纽约的发展
3.纽约的辐射功能
(1)“波士华城市带”的形成
(2)纽约的辐射功能
影响地区 | 具体表现 |
周边地区 | 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带动纽约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60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 |
城市带 | 与其他城市之间通过便利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线路紧密联系,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
美国 | 通过便利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
世界 | 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
纽约的职能
政治职能: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汇集了联合国主要机构,影响着诸多国际事务和决策。
经济职能:华尔街集中了全球重要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文化职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艺术珍品,汇集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厅、歌剧院,各种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和融合,成就了纽约全球文化之都的美誉。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2.城市的辐射功能
(1)基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下的大都市辐射功能示意图
(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 | 影响 | 表现 |
地理位置 |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
资源因素 | 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的开发利用 | 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 |
交通条件 |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 |
人口因素 | 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 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
经济发展水平 |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 |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越密切、人口流动越频繁、产业互动越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
拓展延伸
1.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
2.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
3.发展城市群对我国的意义
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以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
(2020·山东地理)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2.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该组题以同城化这一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作为素材,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不同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等角度设计情境,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发展和联系。
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城市的辐射功能。
培养考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综合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
第1题 公路客流量大,反映城市间联系紧密,有利于推进同城化。合肥与巢湖之间空间位置相对较近,两城相互之间均为首位客运流向,城市联系最为紧密,最适宜推进同城化。 |
第2题 一般首位客运比次位客运的客流量大,而合肥是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小,说明合肥在某一方面有优势。合肥和滁州都属于安徽省,且合肥属于省会城市,两者行政联系密切;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但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力更大,且与滁州距离更近,更有地理位置邻近的优势,会加大两者的客流差异。 |
答案 1.B 2.C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称之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北京北部的城市张家口、承德经济发展水平更为落后。读“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图”,回答1~2题。
1.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 )
A.交通联系不便 B.信息交流较少
C.产业部门类似 D.产业联系较弱
2.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
A.服务范围拓展 B.服务功能转移
C.服务职能增加 D.服务对象转变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所谓“大都市阴影区”也就是接受大城市辐射带动较少的大城市周边城市。张家口、承德与北京交通联系比较方便,A错;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B错;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张家口、承德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部门大不相同,C错;由于产业部门差别较大,产业联系较弱,成为“大都市阴影区”,D对。第2题,由于中心城市规模较大,人口较多,造成了严重的城市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将一些服务功能转移(建设卫星城等),来减轻中心城市的压力,故选B。
受上海大都市辐射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区域空间组织。一核指上海,五圈指南京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四带指沿海、沿江等四个发展带。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据此完成3~4题。
3.上海对长三角不同城市的辐射强度不同。辐射强度苏州比常州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城市等级
C.距离 D.地形
4.关于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解决南京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的问题 ②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 ③缓解上海市环境污染等问题 ④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辐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看出苏州距离上海市更近,受上海市辐射影响更大,苏州与常州在交通、城市等级、地形方面差异不大,选C。第4题,上海对外辐射,并不能解决南京产业过于集中的问题,①错误;可以加强长三角各城市间联系,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②正确;上海通过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③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对外辐射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发展,④正确,选B。
课时精练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右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各城市等级相同
B.苏州与无锡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C.上海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D.嘉兴的服务种类大大多于南通
2.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上海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 ②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 ③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 ④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各城市等级并不完全相同,其中,苏州与无锡城市等级相同,二者的服务范围不交叉;上海作为直辖市,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嘉兴与南通城市等级相同,服务种类接近,故选C。第2题,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上海是直辖市且经济发达,其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但人口众多并不是形成大都市圈的主要区位优势;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交通便利,可以扩大区域的影响;该都市圈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缺乏。故选B。
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4月8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文件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应突出强调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据此完成3~4题。
3.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有利于( )
①解决中心城市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②优化生产要素空间配置 ③扩大中小城市服务范围 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B.中小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显著
D.中小城市交通拥堵加重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该模式不能解决中心城市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同城市优势不同、定位不同,该模式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将周边中小城市整合为一个整体,可以使生产要素在城市间得到最优配置,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新的城市出现,故不仅不能扩大,反而可能缩小原有中小城市的服务范围,D对。第4题,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发展,成长为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时会导致医疗、教育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高度集中,同时还会从周边中小城市吸引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这一现象被称为城市“虹吸效应”。C正确。
(2022·山东胶州期末)都市圈(区)是指由其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下图示意青岛都市圈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辐射 B.集聚 C.转移 D.流动
6.青岛都市圈形成后( )
A.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增强
B.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C.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高
D.周边城市吸引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弱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即青岛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人才等向青岛集聚,促使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B正确。第6题,青岛都市圈形成后,中心城市部分产业转出,产业结构升级,可能会大力发展高端第三产业,如现代服务业,C正确。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7~9题。
7.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交通 D.政治
8.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
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
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
9.“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空间结构 B.规模结构
C.产业协作 D.城镇化进程
答案 7.D 8.D 9.B
解析 第7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中于巴黎,则主导因素是政治。第8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第9题,根据材料“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因此“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河北省三河、大厂、永清、固安等邻接北京的县市多年来的城市空间发展都围绕北京,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铺开,大多数城区积极做好“睡城”的文章,让工作在北京的人在此居住,两地通勤。据此完成10~12题。
10.河北省三河、大厂、永清、固安等县市纷纷定位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优越 B.人口迅速增长
C.分担北京压力 D.区域发展策略
11.河北省三河、大厂、永清、固安等县市“邻接京津”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影响是( )
A.利于发展大企业总部经济
B.形成环北京高水平经济带
C.增强京津部分资源供给力
D.促进京冀经济高水平融合
12.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可以推测( )
A.大城市群已经形成
B.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C.北京人口规模缩小
D.北京产业外迁显著
答案 10.D 11.C 12.B
解析 第10题,“睡城”一般指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河北省周边县市距离北京近,发挥其区位优势,定位为北京“睡城”,基于区域发展策略的考虑,D对;三河、大厂、永清、固安等县市自然环境并没有优越性,A错;人口增长不是定位“睡城”的原因,B错;定位“睡城”可以分担北京压力,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第11题,大企业总部一般布局在交通和信息通达度较好的大城市中央商务区,A错;三河、大厂、永清、固安等县市紧临京津,但属于小城市,不会发展成为高水平经济带,B错;三河、大厂、永清、固安等县市经济相对落后,但可为北京、天津提供部分资源,C对;“邻接京津”的位置特点对北京和河北经济的高水平融合影响不大,D错。第12题,由题干可知,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表明城市用地规模有所扩大,并不能说明大城市群已经形成,A错,B对;北京经济发达,有大量人口迁入,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多,C错;由此现象看不出北京产业的外迁,D错。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表为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数量及城市名单表。
城市规模 | 数量 | 城市名单 |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1 000万人) | 1座 | 郑州市 |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500万人) | 12座 | 洛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新乡市、开封市、安阳市、焦作市、许昌市、邯郸市、蚌埠市、阜阳市、平顶山市 |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100万人) | 17座 | 漯河市、济源市、周口市、信阳市、驻马店市、鹤壁市、濮阳市、三门峡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邢台市、聊城市、菏泽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
材料二 下图为中原城市群范围示意图。
材料三 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国中部,涵盖5省30座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将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1)简述中原城市群的“建群”意义。(8分)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城市结构体系的不足之处有哪些?(6分)
(3)依据材料,简述促进郑州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的措施。(6分)
答案 (1)有利于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有利于区域内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区域内人口与城镇的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城市群内的各城镇自身的发展;有利于通过组团式城市群的合理规划来避免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有利于促进更大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如“一带一路”国家的整体发展、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等。
(2)特大城市郑州的国际化程度相对低,辐射能力没有上海强,服务功能不如上海全;大城市的数量没有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小城市的实力相对较弱。
(3)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构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体系;发展先进产业,如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解析 (1)中原城市群的“建群”意义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分工与合作、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内人口与城镇的空间布局的优化、避免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城市结构体系的不足之处从国际化程度、辐射能力、大城市的数量、中小城市的实力等角度进行解答。(3)促进郑州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的措施从对外开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体系、先进产业、宜居城市等角度进行分析。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称为城市辐射。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
材料二 下图为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图和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辐射强度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6分)
(2)分析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的分布特征。(4分)
(3)苏南和浙北与上海市距离相当,但上海市对苏南的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了浙北,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内河航运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可辐射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水运枢纽,是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纽带。
(2)苏州、无锡、南通、嘉兴由于距离上海较近,地理位置优越,受上海辐射强度大,其中苏州最大;舟山、扬州等城市因距离上海较远,交通不便,受上海辐射强度较小。
(3)苏南相比浙北,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更高;城市更多,城市等级更高;与上海的交通更便利;受省会城市辐射更弱。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7城市的辐射功能: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7城市的辐射功能,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38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38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 (含详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纽约的发展,纽约的辐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1章 课时74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1章 课时74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子午岭地区的森林资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