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6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含详解)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6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含详解)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6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含详解)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6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含详解)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6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6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侧重点,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削峁建塬的主要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6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内涵基本原则原则内容要求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共同性原则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任务,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1可持续发展不分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展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任何片面强调发展或片面强调可持续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侧重点公平性——人人平等,万物均衡,侧重的是权利持续性——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侧重的是发展共同性——天下兴亡,人人有责,侧重的是义务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2)具体实践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发展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提倡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2分析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来进行分析。(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2019·全国文综)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我国的厨余垃圾总量较大,产生量还在快速增加,对厨余垃圾进行合理处置不仅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避免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厨余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社会创造价值,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厨余垃圾处理工作,如今,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正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本题组即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相关设问。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生态持续发展等。 本题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本题组中题图示意其工艺流程,却没用箭头等符号表示流程的先后顺序,其目的是考查考生依据工艺流程图获取厨余垃圾处理系统中的起点、过程、终点等环节信息的能力,亦考查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来判断具体案例中垃圾处理的起点、环节和流程等。考查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1 在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可利用的资源,是系统处理的原料,而不是废料。垃圾在未经过处理之前,被当作是一个污染源,当然也就不可能视作能源或有经济价值的产品。2 从系统的生产工艺看,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最终在1 t厨余垃圾中能提取2%的生物油脂(20 kg),同时生产80 m3沼气,利用沼气可发电150 kW·h。处理前分拣出的杂物和处理后残余的废渣约占总量的18%,剩余物送到指定地方进行焚烧或填埋。在该系统中,废渣是不可再利用的残余物;工业油脂是该处理系统的最终产品;提取生物油脂后产生有机渣,之后进一步利用生产沼气;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的工艺流程能体现废弃物的资源化,符合题意。 答案 1.B 2.C(2022·江苏徐州市模拟)辽宁省卧龙湖湿地,是白鹤迁徙停歇时间最长的食物补给站。2010年有近千只白鹤在此停留,2014年卧龙湖建坝蓄水之后,仅记录到少量白鹤在此停歇。2016年卧龙湖重建水位调节系统后,迁徙季白鹤数量明显增多。下图为20102017年卧龙湖湿地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20102017年卧龙湖湿地候鸟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栖息地面积   B.湖泊水质C.气候变化   D.天敌数量2.研究飞往越冬地的白鹤在卧龙湖湿地栖息状况的最佳时间是(  )A1月末   B4月末C7月末   D10月末答案 1.A 2.D解析 1题,据图和材料可知,2010年卧龙湖湿地水域面积小,滩地面积大,有近千只白鹤在此停留;2014年水库蓄水,滩地几乎消失,白鹤大量减少;2017年,卧龙湖重建水位调节系统后,滩地面积增大,白鹤数量明显增多。由此可见,湿地中滩地的面积变化直接影响候鸟的数量,A正确。第2题,白鹤飞往越冬地应是在秋季向南迁徙,D正确。下图示意山东鲁北企业集团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产业链,多条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据此完成34题。3.若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容易引起(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4.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  )重视对废弃物的利用 阻断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 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增强了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联系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3.D 4.A解析 3题,该工业模式的主体为重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严重,如果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D正确。第4题,该企业重视对废弃物的利用,变废为宝,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①③正确。选 A课时精练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2题。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2.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答案 1.B 2.D解析 1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B正确。第2题,由于人类技术水平有限,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输入的物质都完全利用,避免不了会有废弃物、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无法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D符合题意。下图为我国云南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鱼苗出售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4.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缩短农产品生产周期,增加农民收入D.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答案 3.D 4.D解析 3题,稻田蓄水养成鱼,可利用稻田中的大量有机物质,为鱼类提供饵料,故D正确。第4题,梯田水稻种植业规模小,商品率低,受市场影响小,故A错;专业化程度低,故B错;并没有缩短农产品生产周期,故C错;此图说明生态农业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故D正确。(2022·河北石家庄市模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第一阶段为缓坡开挖梯田,旨在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少土壤侵蚀,但是水土流失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二阶段以生态治理为核心,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效果并不显著。第三阶段,十九大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此完成57题。5.削峁建塬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涵养水源能力   B.方便耕作劳作C.增加耕地面积   D.减少土壤侵蚀6.在边坡地带选择种草本灌木,不选择种植果树的主要原因是(  )草本灌木需水较少,存活率较高 草灌相结合,更有利于保持水土 果树遮蔽阳光,阻碍农作物生长 草本作为饲料,经济效益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与传统的治理模式相比,第三阶段可持续景观模式更加注重(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C.完善水利设施   D.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答案 5.D 6.A 7.D解析 5题,由图示信息可知,黄土峁地表起伏较大,削峁建塬,降低地表坡度,减轻地表径流侵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水土,D正确。第6题,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草本和灌木需水少,易于成活,存活率较高,正确;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相互交织成网,灌木主要为直根系,根系少,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所以草灌相结合,更利于保持水土,正确。选A。第7题,读图可知,第三阶段在削峁建塬的土地上发展药果生态园,农田和草本灌木相结合,既保持了水土,又发展了经济,做到了经济生态协调发展,D正确。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课后作业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