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展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默写
(1)蒹葭萋萋, 。(《蒹葭》)
(2) ,洪波涌起。(《观沧海》)
(3)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
(4) ,恨别鸟惊心。(《春望》)
(5)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7)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
(8)是鸟也, 。(《北冥有鱼》)
(9)《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军时机的句子是: , 。
2.(10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ㅤㅤ每当夜幕降临,淄博俨然成为烧烤的世界,连风都带上了“孜然味儿”。正宗的淄博烧烤,上桌的肉串已经烤到半熟,食客接着烤,……,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小饼。小饼的麦香、zhàn料里花生芝麻香和刚烤好的肉香甲(A.混合 B.混杂)在一起,咬一大口细细品味:小饼让略咸的烤肉变得适口,蘸料又提供了足够的香味提成,“君臣互佐”,乙(A.息息相关 B.相辅相成)。
ㅤㅤ在山东,烧烤的历史可以追sù到两千多年前。淄博烧烤虽为“网红”,却并非“新晋”。在临沂出土的五里堡的汉代距今2000多年的画像石《庖厨图》中,正在烧烤的庖厨,现代人谁看了不得说一句:“文物演我!”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俨
zhàn 料
追sù
(2)为甲、乙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甲选:
乙选:
(3)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省略号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手掌握住小饼将肉串攥紧,往后一拉签子
②几块肉就这样完整包裹在小饼里面了
③裹上蘸料,然后摊在小饼上
④放一段葱叶或者葱白,这么一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4)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恰当,并抄写下来。
二、阅读(70分)
3.(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宋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桑子,词牌名。欧阳修曾任颍州知州,这首词描写的是颍州西湖的春景。
B.上片选取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分别从正面、侧面描绘西湖景色。
C.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无风水面琉璃滑”运用比喻手法,把无风水面比作琉璃。
D.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看,下阕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以动景来衬托西湖幽静氛围。
(2)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16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ㅤㅤ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以文章名冠天下。
ㅤㅤ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废之,则河内郡县,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奏罢十数事。
(1)解释加点词语。
①及冠,嶷然有声
②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③由是州得存
④朝廷下其议,久乃行
(2)翻译句子。
①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②麟州,天险,不可废。
(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以文章名冠天下
B.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以文章名冠天下
C.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以文章名冠天下
D.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以文章名冠天下
(4)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
5.(2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高山下的花环(节选)
李存葆
ㅤㅤ连长的母亲梁大娘看上去年近七十岁了。
ㅤㅤ我连忙双手扶着老人:“大娘,您快坐下吧。”
ㅤㅤ我把大娘扶到床沿坐下,转脸对韩玉秀:“小韩,您也坐下。”玉秀刚坐下,哇哇直哭。
ㅤㅤ“大娘,听说你们上路十几天了。怎么才到……”
ㅤㅤ没待我说完,段雨国贴着我的耳根告诉我,大娘她们下了火车
ㅤㅤ“啥?!”我心里打了个寒悸。
ㅤㅤ从火车站到连队驻地一百六十多华里,难道这祖孙三代是翻山越岭,一步一步挪来的?可是,汽车能直接开到连队的山脚下。怎么?大娘她们没打听着有长途汽车站?
ㅤㅤ玉秀小声说:“打听着了。”
ㅤㅤ大娘接过话:“庄稼人走点路,不碍事。”
ㅤㅤ“你们在路上走了几天呀?”段雨国又问。
ㅤㅤ“四天带一过晌,”玉秀边给孩子喂奶边说,“要不是老打听路
ㅤㅤ我忙给段雨国递个眼色,不让他再问了。
ㅤㅤ在邀请烈士亲属来连队时,团里已寄去足够用的路费。这祖孙三代下了火车步行而来,是将路费用在别的事上了梁三喜留下的那六百二十元的欠账单,足以使我晓得梁大娘一家的日子过得该是有多难……
ㅤㅤ炊事班长带着几个战士,端着刚出锅的面条和四碟儿菜走进来。他们把面条盛进碗里,让大娘和玉秀坐到桌前吃饭。
ㅤㅤ这时,大娘从床上摸过一个包干粮的包袱,里面包着的是些黑乎乎的碎片儿,朝面条碗里放……
ㅤㅤ炊事班长上前抓住大娘的手:“大娘!别吃这烂瓜干做的煎饼了!瞧,都挤成碎碴碴了……
ㅤㅤ“带在路上吃没吃完。孩子,吃了不疼撒了疼,用汤泡泡还能吃。”大娘说着
ㅤㅤ我眼里湿了。此时,我才真正明白,梁三喜连长生前为啥因我扔掉那半个馒头而大动肝火啊!
ㅤㅤ……
ㅤㅤ战士们已陆陆续续来到连部,要为大娘一家送行。昨晚,我已给大家讲过,让大家把眼泪忍住……
ㅤㅤ这时,段雨国竟第一个忍不住抹起泪来。他抹泪,好多战士也忍不住掉泪了。
ㅤㅤ梁大娘站起来:“莫哭,都莫哭……庄稼人种地,也得流几碗汗擦破点皮,哪有不流血的呀!三喜他为国家死的,他死得值得……”
ㅤㅤ大娘这一说,段雨国更是哭出声来,战士们也都跟着哽咽起来。有人捅了段雨国一下,当着大娘和玉秀的面流泪。
ㅤㅤ屋内静了下来。
ㅤㅤ“秀哪,时辰不早了。别麻烦同志们了,咱该走了。”停了停,“秀,你把那把剪子拿过来。”
ㅤㅤ玉秀从蓝底上印着白点点的布包袱里,拿出做衣服用的一把剪子,递给了梁大娘。
ㅤㅤ大娘撩起衣襟。这时,我们发现,大娘衣襟的左下角里面缝进了东西,几下便铰开了衣襟的缝……
ㅤㅤ只见大娘用瘦骨嶙峋的手,从衣襟缝里掏出一叠崭新的人民币。放在了桌上!
ㅤㅤ我们一看,那全是拾元一张的厚厚一叠人民币,中间系着一绺火红的绸布条儿。
ㅤㅤ接着,又见大娘从衣襟缝隙里,摸出一叠发旧的人民币
ㅤㅤ大娘这是要干啥?我惊愕了!大娘看看我,指着桌上的两叠钱说:“那是五百五拾块,这是七十块”这时,这纸条留给您,托您给俺办办吧”
ㅤㅤ我接过纸条一看,是梁三喜留给她们的欠账单!这纸条和那血染的纸条是一样的纸,原是一张纸撕开的各一半……
ㅤㅤ顿时,我的头皮嗖嗖发麻!
ㅤㅤ梁大娘心平气静地说:“三喜欠下六百二十块的账,留下话让俺和玉秀来还上。秀哪,你把三喜留下的那封信
ㅤㅤ玉秀把一封信递给了我。
ㅤㅤ呵,我们在此时,终于见到了梁三喜烈士的遗书!
ㅤㅤ……
ㅤㅤ捧读遗书,我泪涌如注,我怎么也忍不住
ㅤㅤ我用瑟瑟发颤的手拿起那五百五十元的抚恤金,对梁大娘哭喊着:“……大娘,我的好大娘!您……这抚恤金
ㅤㅤ屋内一片呜咽声。在场的人们都已完全明白,是一桩啥样的事发生了!
ㅤㅤ战士段雨国大声哭着跑出去将他的袖珍收音机拿来,又一下撸下他手腕上的电子表,“砰”一下按在桌子上:“连长欠的钱
ㅤㅤ“我们还!”
ㅤㅤ“我们还!!”
ㅤㅤ“我们还!!!”
ㅤㅤ……泪眼下,我早已分不清这是谁,那是谁,一把又一把人民币,全堆在了我面前的桌子上……
ㅤㅤ当一片撕心裂胆的哭声渐惭沉下,我嗓音发哽地哀求梁大娘:“大娘,我是……吃着您的奶长大的……三喜哥欠的钱
ㅤㅤ梁大娘用手背抹了抹眼睛,苍老的声音嘶哑了:“……孩子们,你们的好意,全都领了!可三喜留下的话,俺这当娘的不能违……不然,也闭不上眼……”
ㅤㅤ不管大家怎样哭劝,大娘说死者的话是绝对不能违的!她和玉秀把那六百二十元钱放下,上了车……
ㅤㅤ走了!从沂蒙山来的祖孙三代入,就这样走了!啊,这就是我们的人民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大娘和玉秀没有乘坐可直接开到连队驻地的汽车,主要原因是梁大娘觉得庄稼人走点路不碍事。
B.我看到梁大娘连碎成喳喳的煎饼都不舍得浪费时,才明白了连长因我扔掉半个馒头而动怒的原因。
C.由选文情节推测,梁大娘身上的两沓钱,550元是梁三喜抚恤金
D.从梁大娘坚决不让战士们替自己还账的情节来看,梁三喜遗书中应有让家人还清欠账的相关内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有何作用?
(4)划线的“梁三喜留下的那六百二十元的欠账单,……有多难……”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著名评论家冯牧先生曾说:“梁大娘和玉秀这两个人物,准确地、形象地体现了中国农村劳动人民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最瑰丽和宝贵的思想品质。”请简要分析婆媳二人有哪些“瑰丽和宝贵”的思想品质。
(6)有人评价《高山下的花环》:“用传神的笔触描写出人性的光辉”请结合文章分析其“传神的笔触”体现在哪些方面。
6.(10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ㅤㅤ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李耳的《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在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我们可以理解为那种高超的技艺,而更显自然稚拙、富有生气,恰似天造。“这种巧是大巧,而大巧作为最好的巧,是最一般的巧的超越,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在此老子以‘拙’来表达这种高度的巧。”
ㅤㅤ所谓的美在“自然”,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即为造物材料的天然性、无毒无害、绿色环保,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忽视功能本体的重要性,忽视其本身的材料、造型的特殊美感。如,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虎的身躯借助了石料自然起伏的形态变化。虎身蜷曲的毛皮则是石料天然的纹理,线条明快、简练自然,整体气势磅礴
ㅤㅤ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吟诗作赋,以抒发胸中之情。如,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具体的物象,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种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其创作融合传统紫砂造型工艺,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演绎现代性的装饰手法,单纯自然。这种枯槁朴素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
ㅤㅤ中国艺术推崇老境,老境也是一种拙。也可以这样说,老境是对婴儿般活力的恢复,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代表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然而,与“老”相对的则是“嫩”,技术技巧亦然。老境意味着成熟和天全、绚烂和厚重、苍茫和古拙。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使作品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
ㅤㅤ当然,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均有其独特的面貌,但对它们的再认识有助于今后相关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革新,为传统文化植根于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参考。
(选自《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的计成继承了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认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是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
B.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又运用线刻手法刻出虎身斑纹,简练自然。
C.吴鸣的《大语系列》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体现枯槁朴素之美,欣赏时要对作品精神性进行仔细分析。
D.“老”是中国美学中的一种崇高艺术境界,如果说“嫩”意味着活力与稚气,老境则意味着成熟、厚重、古拙。
(2)结合选文内容,自选一个角度概括“大巧若拙”中“大巧”与“拙”的关系。
(3)选文从“工艺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巧若拙”之美,但第三段却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进行阐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7.(1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ㅤㅤ材料一:OpenAI于2015年创立,总部位于旧金山,目标是开发造福全人类的AI技术。此前,OpenAl就开始发布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GPT,可用于生成文章、代码、机器翻译、问答等各类内容。每一代GPT模型的参数量都爆炸式增长,而2020年5月的GPT﹣3,参数量达到了1750亿。
模型 | 发布时间 | 参数量 | 预训练数据量 |
GPT﹣1 | 2018年6月 | 1.17亿 | 约5GB |
GPT﹣2 | 2019年2月 | 15亿 | 40G |
GPT﹣3 | 2020年5月 | 1750亿 | 45TB |
ChatGPT | 2022年11月 | 千亿级? | 百T级? |
ㅤㅤ材料二:我们如果尝试同时问ChatGPT和苹果智能手机助手Siri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如何用有趣、奇幻的方式装饰客厅”?这时,Siri会因为无法理解问题,直接为我们到网上搜索已有的答案,合成了像模像样的回答,而这一解答并非是网络上已经存在的。如图:
ㅤㅤ可以看出,ChatGPT似乎能够明白“有趣、奇幻”等关键词语的含义,并且,富有逻辑、通顺连贯地阐述建议,最后用总结性的话语收尾,这个AI(人工智能)是怎么做到的?ChatGPT颇为“谦虚”地告诉记者:“学习人类语言并不困难,ChatGPT真正做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ㅤㅤ材料三:ChatGPT具有支持多轮连续对话、对上下文理解、大幅度提升对用户意图的理解和对话的准确度、敢于质疑、承认无知和错误,横空出世无疑是一次崭新的里程碑。不过,当记者问起它的局限性,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ChatGPT具有很强的语言处理能力,但仍有一些局限性。例如: |
①知识限制:我的知识是在2021年之前的,有些事情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②数据偏见:我的训练数据可能带有一定的偏见和错误。 ③理解局限:我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某些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 ④推理局限:我可能不能完成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 ⑤人类情感:我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和意识,不能与人类产生真正的情感交流。 |
(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ChatGPT是一种能够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完成特定任务的聊天机器人模型。
B.每一代的ChatGPT模型的参数量、预训练数据量都爆炸式增长。
C.绝大部分人可以很好使用ChatGPT并认可其生成的内容,觉得高效、新奇。
D.ChatGPT具有敢于质疑等特点,是其与常见搜索引擎的主要区别。
(2)材料三中通过具体例子诠释了ChatGPT学习人类语言的过程,请分点概括。
(3)如果有人用ChatGPT,能写出中国传统经典名著吗?请在材料三中找出相关依据,并结合名著的某位人物或某个情节加以分析。(要求:从《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中任选一部名著)
三、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ㅤㅤ材料一:最初叫醒自己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鸣,欢快的鸟鸣,让一个平淡的早晨,摇身一变
ㅤㅤ公园里,花开正好,争奇斗艳,是各种花儿互相打底,是美丽给美丽背书
ㅤㅤ材料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打底子”一词有“垫底儿”“奠定基础”的意思。
ㅤㅤ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体验、思考?请以“打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定文意,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白露未晞(重点字:晞)
(2)秋风萧瑟
(3)绿杨阴里白沙堤
(4)感时花溅泪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九万里风鹏正举
(7)沉鳞竞跃(重点字:鳞)
(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9)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分析】(1)本题考查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俨”应读作“yǎn”;
“zhàn 料”的“zhàn”应写作“蘸”;
“追sù”的“sù”应写作“溯”。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混合:①掺杂在一起。②两种或多种物质掺和在一起而不发生化学反应,原来的各种物质并不改变其性质。混杂:混合掺杂在一起。句意是花生芝麻香和肉香掺和在一起。故用“混合”。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句意是小饼、大葱、蘸料相配合,缺一不可。故用“相辅相成”。
(3)本题考查排序。这是吃烧烤的过程,先裹上蘸料,然后摊在小饼上。故③在第一位;再“手掌握住小饼将肉串攥紧,往后一拉签子”,故①在第二位;结果是肉包裹在小饼里面了,故②在第三位;最后把葱叶或者葱白一卷,故④在第四位。
故选:B。
(4)本题考查病句。语序不当,应改为:在临沂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五里堡的画像石《庖厨图》中。
【解答】(1)yǎn 蘸
(2)A.混合 B.相辅相成
(3)B
(4)在临沂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五里堡的画像石《庖厨图》中。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70分)
3.【分析】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分别从正面,都是正面描绘。
故选:B。
(2)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分析。全词围绕“西湖好”,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轻舟短棹、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赞美之情。
答案:
(1)B
(2)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
西湖风光好。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
无风的水面,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4.【分析】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后来考中了进士,欧阳修列为第一名。荣选为甲科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以文章名扬天下。
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又进言说:“麟州是个天然险要的地方,不可以放弃它;如果放弃它,那就会使河内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到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应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说:“忻县、代县、岢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就有十几件。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及。
②句意: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欲,想。
③句意: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是,这。
④句意:朝廷将这个意见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乃,才。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重点词有:敏,聪明;辄,就,欧阳修就聪敏过人。
②重点词有:天险,天然险要的地方;废。句意:麟州是个天然险要的地方。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对话、句子结构成分、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后来考中了进士,欧阳修列为第一名,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故可断句为: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以文章名冠天下。
故选:D。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原文说到“自西方用兵。修曰:‘麟州,不可废,则河内郡县。不若分其兵,缓急得以应援,于策为便,可知,才使黄河以北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
原文说到“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不然。’朝廷下其议,岁得粟数百万斛”。
原文说到“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答案:
(1)①等到。
②想。
③这。
④才。
(2)①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
②麟州是个天然险要的地方,不可以放弃它。
(3)D
(4)①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东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
②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民去耕种。
③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5.【分析】选文节选自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影片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主要是为了省下车费。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选文节选自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赵蒙生,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烈士的家属纷纷来到驻地,还清了三喜因家里困难向战友借的债、雷军长;临别之际,列队向烈士的家属。
(3)本题考查第一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发情感;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更生动形象。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追述为线索、战中和战后的生活情景,展示了深刻的社会生活内涵,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情感更加动人。
(4)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梁三喜留下的那六百二十元的欠账单”照应了上文中赵蒙生他们整理梁三喜义务时发现欠账单一事,引出下文梁大娘一家再苦再难也要把欠账换上,一诺千金。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从火车站到连队驻地一百六十多华里,一步一步挪来的”,自力更生,都莫哭……庄稼人种地,打江山保江山!三喜他为国家死的,不怕牺牲,平凡中透露出伟大,留下话让俺和玉秀来还上,你把三喜留下的那封信,一诺千金,信守承诺。
(6)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可三喜留下的话,留下话让俺和玉秀来还上,你把三喜留下的那封信,写出了大娘的一诺千金的特点,朝面条碗里放”“大娘说着,写出了大娘生活的艰苦和节俭,我发现大娘和玉秀的鞋上,写出了大娘和玉秀的吃苦耐劳。在场的人们都已完全明白!’“我们还!!!!”……泪眼下,那是谁,一把又一把人民币,写出了他们善良。“梁大娘心平气静地说”“我泪涌如注,我嚎啕起来”等传神的神态描写。
答案:
(1)A
(2)婆媳二人坚守信义,一诺千金,信守承诺。
(3)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写法,以赵蒙生的回忆,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使文章内容更具真实性。
(4)承上启下,突出梁大娘婆媳二人艰难生活中却用抚恤金偿还账单。
(5)①吃苦耐劳,自力更生。②无私奉献。把亲人献给祖国无怨无悔。③坚守信义。艰难生活中却用抚恤金偿还账单。
(6)①语言描写传神。如“可三喜留下的话。
②动作描写传神。如“大娘用手抓着那些碎片儿。③细节描写传神。
④场景描写传神。如用战士们争相要求替大娘还款的场景、真诚的人性。
⑤神态描写传神。如“心平气静地说”写出了大娘丧子后的坚强与理性。
【点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②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③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6.【分析】选文论述了“巧”和“拙”的关系:“巧”和“拙”是辩证的统一,“大巧”的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自然规律,“大巧”与“拙”相通。“拙”为外在的不事修饰,是内秀的朴素表达,能体现出“大巧”朴实无华、自然浑成的特质。“拙”是具有工巧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是“大巧”的外在显现可知,“拙”同样具有清新自然之美。“拙”虽是对人为之“巧”的超越与升华,但它离不开“巧”,两者之间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有误,“明代的计成继承了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错,宛若天开’”,大巧若拙,文本只是说两人的美学观点相似。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在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即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之后并不露痕迹、富有生气。‘这种巧是大巧、技能,而大巧作为最好的巧,它是绝对的巧,“巧”和“拙”是辩证的统一,“大巧”与“拙”相通、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是美在枯槁的朴素的表现,其创作融合传统紫砂造型工艺,风格朴素。这种枯槁朴素之美,则更多地涉及对作品精神性的分析”句可知,是内秀的朴素表达、自然浑成的特质,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无毒无害,不逆自然之法,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也不可一味地重视功能性、造型的特殊美感”句可知,是“大巧”的外在显现可知。“拙”虽是对人为之“巧”的超越与升华,两者之间互为依存。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工艺美学”是枯槁之美,《天净沙•秋思》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诗词,以此为例;《天净沙•秋思》里罗列了枯藤、乌鸦、流水、古道、瘦马,这些物象联合起来具有极强的画面感。
答案:
(1)A
(2)“巧”和“拙”是辩证的统一,“大巧”的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自然规律。“拙”为外在的不事修饰,能体现出“大巧”朴实无华。“拙”是具有工巧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拙”同样具有清新自然之美,但它离不开“巧”,密不可分。
(3)①《天净沙•秋思》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诗词,且诗词本身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工艺美学”的枯槁之美,意象突出,能更有力地表现“大巧若拙”的枯槁之美。
【点评】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7.【分析】这是一组关于ChatGPT 的材料阅读。材料一介绍OpenAI的创立与发展;材料二介绍把ChatGPT和苹果智能手机助手Siri对比,突出ChatGPT的先进性;材料三介绍ChatGPT的局限性。第一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第二题考查材料的梳理概括;第三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运用。
【解答】(1)ABC.正确;
D.有误,材料没有提及这一内容。
故选:D。
(2)结合“大量的文本数据训练是AI 掌握语言的关键,ChatGPT真正做到了‘读书破万卷,ChatGPT通过大量文本数据进行训练,ChatGPT似乎能够明白‘有趣,并且,富有逻辑,最后用总结性的话语收尾,ChatGPT 能够理解语义。
(3)结合“知识限制:我的知识是在2021年之前的,有些事情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可知,难以模拟还原明代的文学知识,ChatGPT存在理解局限;结合“推理局限:我可能不能完成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可知,难以理解作者关于作品的逻辑推理,不能与人类产生真正的情感交流”可知,无法深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案:
(1)D
(2)①ChatGPT通过大量文本数据进行训练;②ChatGPT能够理解语义。
(3)用ChatGPT不能写出《西游记》。因为①ChatGPT存在知识限制;②ChatGPT存在理解局限;③ChatGPT 存在推理局限;④ChatGPT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和意识。
【点评】信息筛选与辨析,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
三、写作(60分)
8.【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打底”为题,写一篇文章。审题可知,“打底”一词有“垫底儿”“奠定基础”“打好基础”的意思。题目整体寓意就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快速成长(或取得丰硕成果)。成功的过程是,前面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蓄势待发,等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心态。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任何一项成功都必须努力,就像竹子把根深深扎入土地一样,不要认为没有成功,是因为机遇没有来临,而是你的努力不够。想要完成一件事情,要有能力之外,还需有一定的耐力与坚持。成功需要积累沉淀方能厚积薄发。有毅力和坚持有时不一定成功,但缺乏这两样则一定不会成功。据此分析立意行文即可,此文写成记叙文、议论文都是可以的。
【解答】
打底
“尽日寻春不见春。”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经过长时间的追寻与积累之后。很多时候,是一种幸运,成功需要打底、沉淀方能厚积薄发。
在我们走向成功的路上,这种时候,通过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他的父亲苏洵便是这样,把自己关在书斋里苦读六经,日日夜夜这样十几年。“不鸣则已,十几年如一的刻苦学识的打底让他下笔顷刻数千言,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曹雪芹,完成了流芳百世的《红楼梦》,让世界记住了他,用十九年的打底谱写下成功的篇章。
没有人可以不经过打底就拥抱美好到未来,但却没有曾看见他在一间狭小的地下室中多年的打底,最终才开创了微软的雏形。
坚持有时不一定成功,这是成功的基础。
时间的打底需要恒心与毅力,不断地前行,在不断打底的过程中有彷徨和犹豫,在打底中是自己不断地完善。
而现在的我们成绩不论是好是坏,不停努力的结果,种豆得豆,我们在看到别人优异的成绩时,我应该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在打底中不断前行。
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年复一年的打底与努力之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不断地用时间去打底,在打底中取得成功。
【点评】作文开篇亮明观点:成功需要打底、积累、沉淀方能厚积薄发。之后用苏轼、曹雪芹、比尔盖茨等人的事例加以论证。接着强调观点:坚持有时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经过持续的时间打底,这是成功的基础,也是成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并引起下文对“时间的打底需要恒心与毅力”的阐释。之后联系实际的学习生活,引人深思。结尾再次强调: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只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底与努力之下,才能取得人生的辉煌与成功。并呼吁大家: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不断地用时间去打底,用心去努力,在打底中取得成功。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8,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8,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